医保飞入百姓家 情系民生暖人间——一个家庭的医保故事
(易县人社局)刘建东
过去,医保是“公家人”才能享受的待遇,与养老保险一起,一度成为社会地位、单位性质、家庭收入的重要标志,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参加医疗保险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医疗保险,成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
如今,自愿参保、看病报销,已经是普通老百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从遥不可及的梦想,到普通人享受的基本权利。人们在激动之余,也在询问:惠从何来?医保的变迁,成为新时代伟大变化的最好体现。或许,从老刘一家医保故事的变迁能深深地印证这个变化。
职工医保:为老刘一家雪中送炭
家住厂东关社区的刘德英是易县燕下都文物保管所退休工人,今年67岁,一家5口,老伴所在企业倒闭没有工作,女儿、女婿在菜市场卖菜,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外孙子。一家人虽生活紧巴巴,但也从不为生活发愁。但近两年发生的事情,让老刘一家几多悲愁,几多喜。
2004年,易县城镇职工有了医疗保险。7年来,医保有效减轻了职工个人负担。老刘一家也从医疗保险中得到了实惠。2009年,老刘偶然发现自己患上了贲门癌,在医院住了30天,光医药费就花了6万多元。疾病使这个本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看着多年积蓄骤然减少,老刘心疼不已。
但让他惊喜的是,出院一周后,老刘就拿到了报销款48000多元,这意味着这场大病仅花12000元。老刘现在病情已有了明显好转,现在他逢人便说:“职工医保真是为我们雪中送炭啊!”
目前,易县还实施了医疗保险慢性病报销,将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15大病种纳入了报销范围,报销药品目录还增加了上百种。趁着这个好时机,老刘决定在门诊医治高血压和糖尿病。一年来老刘共拿到医保所为他报销的门诊费用3000元。在拿到门诊报销费用时,老刘感激地说:“党的政策就是好,原先是住院报销,现在门诊也能报了,冲着这些,我也得好好活着!”
企业退休人员医保:解决老伴的后顾之忧
老刘的老伴是县商务局下属企业退休工人,由于企业倒闭,老刘的老伴一直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2009年,关闭破产退休人员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医疗保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按每人12600元的标准进行筹资,中央为每人补助总筹资的40%,省、市为每人各补助总筹资的10%,县财政为每人补助总筹资的30%,个人只负担10%,一次性缴费,终身享受。
老伴欣喜万分,第一时间将医保费交到单位。老伴早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以前没有医保无处报销,病发时总是忍着不敢吭声。今年病情明显加重,7月份,老伴决定去保定二五二医院做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住了15天院,共花了22000元。今年6月份,城镇职工住院报销比例又提高了5%,综合报销比例达到80%,县医保所为她报销17000元,个人只负担了5000元。
老刘的老伴高兴地说:“我只交了1200多元钱,国家就给我报了近20000元,党的好政策解了我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有病也敢坦然面对了。”
居民医保:让医保实现“无缝隙”覆盖
2009年,老刘的外孙迎来两岁生日,这一年,他成为全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一名参保者。其实,早在外孙出生的2007年,易县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但外孙是非农业,未能参加新农合。平时感冒输液住院费用只能自己负担。
2009年1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县实施,政府补助110元,个人只缴纳20元。当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大红纸刚一张贴在小区门口,老刘就毫不犹豫地给孙子交了20元保费,在老刘的带动下,女儿也参加了居民医保。按老刘的话说:“医保就是好,我有切身体会。就是医保费全部让我自己出我也交,更何况居民医保还有中央、省、市、县四级的财政补助呢!”。
居民医保启动后,“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正架构一个“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闭环”,上至耄耋老人、下到新生婴儿,无论有无工作,全民医保在易县实现“无缝隙”覆盖。
参保的第三年,4岁的外孙被查出得了急性心肌炎。一家人抱着孩子跑到北京儿童医院,输了一个星期仅药费就花了13000元。这时,居民医保派上了用场。这几年,城镇居民医保起付线不断下降,报销比例不断提高。这样,老刘拿到了6500多元报销款。
“有病了,能看,敢看,这是最大的变化。”老刘说,要不是“全民医保”,这个家早被拖垮了,现在,家里换了三居室的房子,吃药看病还能报销,再加上退休金不断上涨,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一个家庭的生活变迁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变革和基本特征,以及整个社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但医疗保险工作之“重”,却意味着老百姓生活负担之“轻”。随着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将呈现出越来越美好的前景,和谐社会建设的累累硕果为越来越多的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