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在我成长和受教育的那个年代,国家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的思想保守,生活十分简单。我生长于粤东北的农村,能接触到的外界事物很有限,如此,加深了我对探索外面世界的渴望。
那时,我能接触到的外国文化,也就是苏联的几部电影、十几首歌曲和几位文学家的作品。
那时候,看电影是很奢侈的娱乐活动。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外国电影中,最熟悉的莫过于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了。
我和伙伴们都十分崇拜影片里的革命领袖和人民英雄,对他们的领袖风范和英勇气概佩服得五体投地,竞相模仿他们的经典台词。我们背诵台词,模仿动作,甚至模拟剧情,还总喜欢在大人面前表演一番。虽然动作生硬,发音不准,表现幼稚,但还是乐此不疲,因为这是我们在那时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了。大人们笑了,我们也乐了。
电影对人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时隔三十多年,电影里的场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观看苏联经典电影的乐趣始于对其长久的渴望,回味延伸至观看电影后很长一段时间,影响延伸至成年之后的为人处事之中。
俄罗斯歌曲也伴随我成长和求学的整个过程。《喀秋莎》的明快节奏和流畅旋律曾让我精神振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无限深情和依依惜别曾让我潸然泪下,《山楂树》的绵绵思绪和丝丝柔情曾让我彻夜难眠,《灯光》的清新淳朴和亲切温暖曾让我茶饭不思,《小路》的真挚浪漫和忠贞不渝曾让我心驰神往,《伏尔加船夫曲》的深沉忧郁和铿锵有力曾让我唏嘘不已,《三套车》的缓缓申诉和诗意情绪曾让我思绪万千,《海港之夜》的恬静深情和含蓄亲切也曾令我遐想无边……最忆是《红莓花儿开》,这首歌曲简直就是我挥之不去的“耳虫”,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它优美的旋律总在不经意间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余音绕梁。
这些经典歌曲,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辽阔而神秘国度的小窗,如同一颗颗流星,在我封闭的世界中缓缓划过,留下永不消逝的亮光。
我的灵魂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追逐着那丝亮光,在思想的荒原上砥砺前行。我像一个漫无目的的游人,不在乎未知的终点,只在乎沿途的风景。
我对俄罗斯音乐(歌曲)的渴望,谈不上系统的审美追求,只凭感官点点滴滴地去感受一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只凭直觉零零碎碎地领悟歌词的意境和情怀。我在点点滴滴中开阔视野,在零零碎碎中丰富思想。
在缓缓前行中,我也认识了一批俄罗斯词曲作家和歌唱家:米哈伊尔·伊萨克夫斯基、马特维·勃兰切尔、丽姬娅·鲁斯兰诺娃、米·马杜索夫斯基、瓦·索·谢多伊、谢·鲍捷尔科夫、尼·伊凡诺夫等,他们的生平与作品,以及养育他们的那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的点点滴滴,慢慢积淀成我对这个国家的憧憬与想象,在我思想的原野上竖立起永久的坐标。
至今,那一篇篇抒情的歌词,一曲曲动人的旋律,一段段美丽的回忆,总能穿越漫漫的时光隧道,跨过茫茫的思想原野,让我重返那段朴实而充满色彩的岁月,追忆那懵懂却不失追求的似水年华。
文学作品是我了解俄罗斯的另一扇窗口。我接触到的第一位俄罗斯文学家是高尔基,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对我影响深远。
小时候,我很羡慕一个小伙伴,他的家里有许多连环画。其中,外国题材的连环画是同伴间的抢手货,为了借阅小伙伴们都想方设法地“取悦”他,争着帮他做家务或抄作业。我也不例外,卖了力气,流了汗水,终于如愿以偿。第一次,我借到了《童年》;第二次,我借到了《在人间》;第三次,我借到了《我的大学》。从此,我认识了高尔基,他的作品,教会了我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童年》告诉我,世界上竟然还有人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悲惨,至少我有家可归,而高尔基却无家可归。《在人间》告诉我,世界上竟然还有人读书比我更来之不易,至少我能够上学,还可以通过帮小伙伴做家务借到连环画来读,而高尔基则不得不终日做苦力才能勉强糊口。生活再艰苦,也要自食其力;条件再恶劣,也要立志读书。《我的大学》告诉我,世界上的孩子除了像我们一样要上小学、初中和高中,还要上大学。大学是什么?那时我完全不知道。高尔基为什么苦苦追寻上大学之梦,对此我懵懵懂懂。但他让我明白:小孩子长大后,要努力上大学。
通往外界的窗口一旦敞开,无边的风景就会款款而来,层层涌现。透过文学这扇窗,我遇见了高尔基的《海燕》,爱上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青铜骑士》,迷上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和同时代成千上万的青少年一样,都曾在笔记本上整整齐齐地摘抄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家乡烈士墓前的那段震撼人心的独白: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奉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我曾反复朗读、背诵。
说来十分有趣,多年以后,借连环画给我的那位小伙伴,成了一名商人,生意做到了俄罗斯的莫斯科;而我,则成了一名学者,访学到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我无法知道那套高尔基三部曲的连环画对我那位儿时伙伴到俄罗斯做生意有无直接的影响,但我十分清楚,我到俄罗斯访学和这三本连环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心灵的深处,那套连环画动人的故事情节、黑白两色的画面、简明扼要的文字,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因我生活经验的累积、人生阅历的丰富和知识视野的开阔而日益清晰。
唯一在印象中变得越来越朦胧,甚至越来越凌乱的,是那个辽阔而神秘的国度。我对俄罗斯的电影、歌曲和文学总是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我对俄罗斯民族和文化总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对它的认知,未必真实;对它的感受,未必真切;对它的态度,未必正确。似乎多敞开一扇窗,我的视线就变得更模糊;多揭开一层纱,它的色彩就更添一分斑驳。原来,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局外人,对俄罗斯民族的所见所闻难免道听途说,对俄罗斯文化的所思所想也难免隔靴搔痒。
多年来,我一直等待着机缘。与其雾里看花,重云赏月,不如身临其境,把俄罗斯看个真真切切。
人在成长期的记忆,往往会在长成期转化为动力。2014年9月,我来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万事俱备,只欠一双与心灵交融、发现大美的慧眼。
我终于有机会边走边看这座曾作为俄罗斯首都、被认为是俄罗斯“通往西方世界一扇窗”的城市,边看边思这座被誉为“世界博物馆之城”的城市,边思边写这座被誉为“北方威尼斯”的城市。在圣彼得堡: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桥梁是城市的关节;
道路是城市的骨骼,宫殿是城市的符号;
公园是城市的标志,教堂是城市的灵魂;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脉,图书馆是城市的精神;
音乐厅是城市的律动,植物园是城市的标本。
圣彼得堡是一座可以用双脚步丈量的城市,是一座可以用眼睛凝视的城市,是一座可以用心智忖度的城市,是一座可以用心灵感触的城市,是一座可以用诗意书写的城市。
诗意书写,是对年少渴望和执着的追忆,是对青春激情和梦想的致敬,是对一段异国他乡如歌过往的美好纪念,是对一个游子丈量城市足迹的深情回望,是对未来千里之志和万里雄心的遥远祝福。
2018年10月于深圳西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