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战火流亡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作者:高铭华 编


第三章 战火流亡

1、烽火连天,颠沛流离

父亲黎溥棠在广益中学当校长时,恰逢国家多事之秋,黎校长根本无法专事教学,一面组织学生参加反英示威游行,一面收拾“马日事变”给学校带来的残局,呕心沥血,费尽心机,而立之年,就患上了心脏病。

由于心力交瘁,黎溥棠不得不从校长的位置上病退下来。上海大夏大学的好友、教务长王祉伟来信盛邀他赴沪教学治病,他欣然前往,登上了东去的轮船。

丈夫到上海谋生路去了,黎周霞用柔弱的肩膀艰难地撑着这个家。两个女儿和黎介寿倒挺懂事,特别是黎介寿,不但不惹祸,还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活。黎周霞烧得一手好菜,黎介寿经常帮助妈妈打下手,小小年纪,便把母亲的烹调手艺继承了下来。

可黎磊石还是一天都不让人省心。过去,有父亲黎溥棠在家里,还镇得住他。现在“老虎”走了,“猴子”成了“大王”,黎磊石愣是淘得没边没沿。

1931年,黎周霞带着几个孩子来到上海投奔丈夫,一家人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又团聚了。很快,黎鳌入学大夏大学附中,黎磊石也背上书包,成了上海蒲石路小学的学生。只有黎介寿,因病在家里休学。

小学时候的黎磊石,满脑子做着文学梦,整夜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研读他钟爱的书籍。有段时间,他甚至神神叨叨,把自己幻化成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在学校里闹出了不少笑话。可说来神奇,尽管这小子对读“闲书”爱得出奇,可愣是没有影响正常学习,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实在是他的脑子够发达,可以一心多用,周围的同学,看着黎磊石整天小说不离手,却门门考试一百分,羡慕得眼睛都发绿了。

过了两年,黎溥棠因故到南京任教,黎介寿和黎磊石兄弟俩又跟随他来到南京,在游府西街小学念书。

1934年,黎溥棠就任两浙盐务管理局秘书,举家又迁往杭州。黎溥棠爱书如命,尽管这个家辗转迁移,好几书架的书却一本未丢失。因为他精通中文和英文,因此家里的中外名著应有尽有。

二姐黎中也是个书迷。黎磊石和她最投缘,经常在一起切磋文学。和二姐不一样的是,黎磊石看书还看出了门道。他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在杭州横河桥小学念书时,他写的作文在全杭州市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居然得了第一名。

黎磊石屁颠颠地把这张红彤彤的奖状捧到父亲面前,原想着讨点好,黎溥棠却不以为然。在这个动乱的岁月里,作文第一又有什么用,既不能安邦,又不能定国,还不能当饭吃。

193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黎溥棠积劳成疾,郁郁而终。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在国立上海医学院读书的黎鳌赶回杭州,会同母亲黎周霞和几个弟妹,一家人将黎溥棠的遗体由杭州运到上海,又从水路将遗体从上海运往长沙。

在为父奔丧的船上,黎氏三兄弟听到了“卢沟桥事变”的枪声。虽说烈日如炙,可他们心里却如腊月寒霜。父亲走了,三兄弟一瞬间长大了许多。

黎鳌张开双臂,将两个弟弟揽入怀中,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父亲走了,全家人赖以栖息的大树轰然倒塌。但日子还要过下去。今后,自己就是顶梁柱了。

湖南长沙,黎溥棠的墓前,黎周霞哭得昏天黑地。这一年,黎鳌刚刚20岁,大学才念了两年;黎中16岁,正在念高中;黎介寿12岁,小学刚刚毕业;黎磊石10岁,小学还没有念完。

弟弟去世了,哥哥黎赞唐担负起一家遗孤的抚养之责。黎赞唐是个有着侠肝义胆的人,尽管自己家里生有七个孩子,全家九口就指着他一个穷教书匠的微薄薪水过活,但他宁肯自己受穷挨饿,也不愿让弟弟的遗孤们受委屈。“弟妹,孩子们,只要我家还有一口吃的,就决不会饿着你们!”

话说得很实在,但实际上,黎赞唐也是力不从心。两家大大小小近20口人,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供这些孩子们念书了。好在广益中学坚持在烽火中办学,黎赞唐当时正在这所中学任教,近水楼台先得月,黎介寿和黎磊石得以免费在这里就读。黎介寿虽然比黎磊石大两岁,可是他因病休了一年学,黎磊石又跳了一级,这样,兄弟俩就像双胞胎一样,被分到了一个班里,整天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黎赞唐是广益中学的名师,他对学生向来十分尽心,对弟弟的骨肉更加倾注心血。他教学虽然不是很严厉,却善于循循善诱,水到渠成。在伯父的调教下,黎介寿和黎磊石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在学习上,两兄弟憋着一鼓劲,你追我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深深懂得:父亲去世了,伯父勒紧裤腰带供自己吃穿读书。惟有勤奋读书,才能回报伯父的抚育之恩。

正当兄弟俩在茫茫学海中尽情畅游之际,一场灾难从天而降。

1938年,日寇占领湖南的门户岳阳,战火步步逼近长沙。为“不让大好河山落入敌人之手”,国民党政府实行“焦土政策”,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亲自下令,于11月12日国父孙中山生日那天的深夜,在整个长沙城纵火。

夜黑风高,风助火势,长沙城两万人葬身火海,房屋建筑毁于一炬。黎介寿和黎磊石亲眼目睹了这场人祸,“文夕大火”将他们赖以读书的广益中学化为灰烬。

无奈之下,黎赞唐带领全家老小,辗转来到湖南长郡中学任教。校长鲁立刚爱才若渴,广招贤士,听闻黎赞唐执教的广益中学被烧毁,就诚心诚意地聘请他来长郡中学任教。

卢沟桥的炮声接天连地,日寇疯狂进攻,倚仗其海空优势,妄图把中国这块大肥肉一口吞进肚里。在抗日战争的硝烟里,长郡中学数次搬迁,先后转移到地处乡村的“湘乡会馆”、“蓝田玉茶庄”办学。

从城市到乡村,师生们因陋就简,把戏台改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这里的操场虽然小,却活跃着学校里高水平的篮球队和排球队。

清澈的蓝田河水,是黎介寿和黎磊石最好的游泳场所。每年五月到十月,这里是两兄弟的乐园。学习之余,他们在河水里尽情嬉戏,劈波斩浪,既锻炼了身体,又锤炼了意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