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柴门

飞花令 每天一首好诗词(第二卷) 作者:婉如 著


柴门

唐·杜甫

孤舟登瀼西[14],回首望两崖。
东城干旱天,其气如焚柴。
长影没窈窕,馀光散唅呀[15]
大江蟠嵌根,归海成一家。
下冲割坤轴,竦壁攒镆铘[16]
萧飒洒秋色,氛昏霾日车。
峡门自此始,最窄容浮查。
禹功翊造化[17],疏凿就欹斜。
巨渠决太古,众水为长蛇。
风烟渺吴蜀,舟楫通盐麻。
我今远游子,飘转混泥沙。
万物附本性,约身不愿奢。
茅栋盖一床,清池有馀花。
浊醪与脱粟[18],在眼无咨嗟。
山荒人民少,地僻日
贫病固其常,富贵任生涯。
老于干戈际,宅幸蓬荜遮。
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
赏妍又分外,理惬夫何夸。
足了垂白年,敢居高士差。
书此豁平昔,回首犹暮霞。

016-2

注释

[14]瀼(ráng)西:今重庆奉节瀼水西岸地。

[15]唅(hán)呀:张口貌。唐·李群玉《浔阳观水》诗:“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此处为拟人用法。

[16]镆铘:又作“莫邪”,宝剑名。

[17]翊(yì):翅膀,引申为辅佐。

[18]浊醪:浊酒。脱粟:只去壳、不加工的糙米,汉公孙私为相,善待天下贤才,所得之禄多用以救济故人宾客,家无余财,“食一肉脱粟之饭”。ft

赏析

杜甫是才华横溢的,但生逢乱世,他的身上自然而然也便少了几许李白般的狂歌恣肆,多了几分忧国忧民。

杜甫一生,仕途多舛,每多抑郁,壮志无可酬之期,但他却仍心怀天下。他的笔下,也便多了太多反映政治黑暗、社会真实现状的诗,《柴门》正是其中一篇,虽不似“三吏”“三别”那般脍炙人口,却也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柴门》一诗,笔力苍健,厚重沉郁,辗转中带着七分历史的哲思。

这首诗原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那个时候,安史之乱的烽火虽已平息,但社会仍动荡不安。诗人孤身登舟西行,独立船头,回首而望,东方旱若火焚的城池渐渐拉长为一道并不窈窕的影子,秋风瑟瑟,江水萧萧,两岸壁立千仞,峡谷险直陡峭。迎风立于舟上,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当年大禹治水的奇功造化。乘舟远避,一路行来,眼见荒芜处处。及至夔州,在山野僻静之地,立一茅庐,房前有清水池塘,塘中有红花烂漫。山中荒僻,夕阳西下时,景色格外美好,乱石之上云气蒸叠,清冷的月光照耀着蓊郁的杉树,如斯妍丽的景致,自应令人心绪愉悦,然年已老迈的“我”却忧思百结,唯有回首凝望晚霞。

杜甫在诗中,并未过多抒怀,但其忧虑时局,恨不得化身大禹,重开造化、安定民心的情感却自然而然便流溢于字里行间,令人感喟。特别是“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一句,明写山间妍丽之景,实际上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如斯鲜明的对照,自然能给人带来更大的情感落差。

杜甫一生都在忧虑,但他力有未逮,有志难舒,中年以后遭逢离乱,更让他心有戚戚,郁郁不已。“垂百年”“混泥沙”之语,无形中更诉出了他太多的无奈与悲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