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 二十六岁
二月会试,主考徐溥、丘濬,同考傅瀚,选置第一。
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五“乙未成化十一年会试”:“中式举人三百名:王鏊,南直隶苏州府学生。”“时会试之士几四千人,取王鏊等三百人,刻程文二十篇。……郑氏晓曰:‘鏊学问赡博,有识鉴,为文舂容尔雅,议论决畅。’茅氏坤曰:‘鏊所著古文既多,天授其出之为举子业也。独浑然天成,龙翔虎踞,其为文章宿老,历世宗述有以也。”
旧谱云:“(成化)十一年乙未,二十六岁,礼部会试。詹事徐溥、侍讲邱濬为考试官,复选公置第一。……初,徐、邱二公在场中阅卷,久之未得魁选,乃约一夕各祷于天,以祈梦兆。厥明,徐问邱曰:‘有梦乎?’曰:‘无也。’邱问徐公:‘奚梦?’曰:‘予梦至一大浸,茫茫不知水端,忽有一物,状类鼋者,昂头登岸。予挽弓插二矢其上。’邱颇异之,而未详所主。或曰:‘荆襄洞庭之间乎!’及揭榜,公名第一。时新发解,家太湖,讳又应其兆,深以状头望之。”
徐溥,据吴俨《吴文肃摘稿》卷四“墓志表状碑”《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文靖徐公行状》,徐溥,字时用,别号谦斋,常州府宜兴县人。景泰甲戌(五年,1454)进士第二名,时任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公前后三举礼闱,所得多天下名士,公未去位时已多跻显位,余姚谢公则与公同升内阁矣。”丘濬,据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十四“内阁三”黄佐《大学士丘公濬传》,丘濬字仲深,广东琼山县人。甲戌(景泰五年,1454)以二甲第一中进士,时任侍讲学士。
本集卷二十五“行状”《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穆傅公行状》:“予,公所取士也。”
李东阳《怀麓堂集》卷八十五“文后稿二十五•志铭”《明故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穆傅公墓志铭》:“乙未同考礼部,校阅精确,得今吏部侍郎王公鏊为省元。”徐溥《谦斋文录》卷二“序文”《会试录序(成化十一年)》云:“同考官则编修臣李杰、董钺、费訚、尹龙、乔维翰,检讨臣傅瀚、张泰……”
傅瀚,据本集卷二十五“行状”《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穆傅公行状》:傅瀚,字曰川,江西新喻县小水人。甲申(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时任翰林院修撰兼司经局校书。
三月廷试,众拟第一,以对策指陈时弊,执政者忌之,一说大学士商辂嫌后进俪己,欲置第二甲,吏部尚书尹旻争之,乃列名第一甲第三。授翰林院编修。
旧谱云:“入奉廷对,列名第一甲第三。……入奉廷试,公锐意欲言天下事,而策问止及农桑学校。公于问目外,泛及当时利弊,反复千言。众谓必三元矣。时商文毅公辂当国(国朝惟商三元),嫌后进俪己,欲抑之,乃手公卷,谓同官曰:‘此策太长,难以宣读,宜置二甲。’冢宰济阳尹公应声曰:‘朝廷方求直言,公等厌其长!我当读之耳。’乃置一甲第三。授翰林院编修。时论犹未满,徐公终以梦兆甚奇,谓为三公兆也,后果如其言。赴琼林有诗,末联云:‘平生许国自今朝’,盖公许国之忠自始进已定矣。”
文传云:“时制策以教养为问。公举《周书•无逸》、《易》之‘自强不息’以对,大要言保治在勤,勤在教养备,教养备而王道成矣。反复数千言,皆当时利害,人所难言者。时承平日久,朝廷颇怠于政,故公以是为言。言激而直,当国者恶之,假以冗长不可读,欲抑置次甲。尹恭简为冢宰,不可曰:‘朝廷策士,取其能言,言而抑之,岂临轩之意乎?’因力争得赐及第,遂入翰林为编修。时文庄已逝,陈先生者方为编修,遂与同列,一时以为盛事。”
据《明宪宗实录》卷一二六,叶盛卒于成化十年(1474)三月癸巳(初八);陈先生,即陈音,时仍为编修。
商辂,据《明宪宗实录》卷二八〇与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十三“内阁二”尹直《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毅商公辂墓志铭》:商辂,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县人。宣德乙卯(十年,1435)乡试第一,正统乙丑(十年,1445)会试、廷试俱第一。时任户部尚书仍兼翰林院学士。“尝一主考会试,五为廷试读卷官,皆称得士。”
按: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五“乙未成化十一年廷试”引《琐缀录》云:商阁老三试首榜,及乙未读卷,有应首选者。商嫌并己,遂下其手焉。盖指会元王鏊也。”《琐缀录》即尹直《謇斋琐缀录》,然此语未见于今之版本,且《明宪宗实录》云商辂“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与钱溥不相能,溥至为《秃妇传》讥之,亦不与之较”,“其再起也,黎淳以景泰中易储事专归咎于辂,上章攻之,辂待之无异平时”,“君子谓其有大臣之量”。因此当不至于如此,故文徵明所作之传和徐缙所作之行状仅云因鏊之对策太长、太直,乃为执政所忌也。黄景昉《国史唯疑》卷四“成化弘治”:“王守溪不登三元,疑商文毅故抑之。观王与太宰旻书‘某入试大廷,不识忌讳,奏其猖狂之辞,当道欲摈斥之,赖先生奋然力争,得卒寘于一甲’。可见王策寔微有触忤,非尽商咎,功名有数,少让人,何必非福。”
又按:据《明宪宗实录》卷一三九“成化十一年三月庚戌”条,廷试之策以农桑、学校为问也,而王鏊对策数千言乃泛及时政,有离题之嫌,置之二甲未为不当。盖王鏊当时年轻气盛且连中二元,乃畅所欲言也。
《明宪宗实录》卷一三九:“成化十一年三月庚戌朔,……壬子(初三),上亲阅举人所对策,赐谢迁等二百九十七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戊午(初九),授第一甲进士谢迁为翰林院修撰,刘戬、王鏊为编修,其余分拨各衙门办事。”
编修,张廷玉《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黄佐《翰林记》卷一“官制因革”:“(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丁丑,命吏部定正官:……编修四人,正七品。”又卷一“职掌”:“史官之职:修撰掌撰述,编修掌纂辑。”
本集《复尹太宰》:“鏊方幼学,则幸闻名于将命者,顾未尝得望履于门。其后见录有司,入试大廷,愚不识忌讳,奏其猖狂之说,当道者欲摈斥之,独公奋然不顾,谓:‘其辞虽狂,其心何罪?’是以卒寘之一甲。公之为此非有私于鏊,而鏊之怀德有不能忘者。”
尹旻,据李东阳《怀麓堂集》卷八十七“文后稿二十七•志铭”《明故吏部尚书致仕赠特进太保谥恭简尹公墓志铭》:尹旻,字同仁,世为山东历城宦族。正统丁卯(十二年,1447)举乡贡第一,连擢戊辰(十三年,1448)进士。时任吏部尚书。“公久掌衡鉴,博采公议,不为私挠,天下翕然称之。”
三弟王铨闻捷报,自光化至京师看望鏊,就邸读书,未几别去。作诗《和秉之光化得兄及第捷报喜而有作》,联句《夜饮》(与王铨联)。
旧谱云:“时静乐公宰光化,公弟秉之(讳铨,郡庠生)随侍。至是闻公捷音,乃自光化驰省于京邸。兄弟相见,联诗志喜(见《梦草集》),情意蔼然。秉之就邸读书,日夜不辍(见墓志),未几别去。公作诗送之,惓惓不能舍也。”
本集卷三十一“志铭”《亡弟杭州府经历中隐君墓志铭》:“吾弟少多病,资亦不甚敏,而志甚笃。从先少傅于光化犹未甚知学。乙未春,予入翰林。自光化驰省予于京师邸。自以学后,时发愤淬砺,日夜不辍。予起朝,犹于窗间闻咿哦声。予每戒勿使过苦而不能从也。”
王铨,据本集卷三十一“志铭”《亡弟杭州府经历中隐君墓志铭》,王铨,字秉之。生天顺己卯(三年,1459)正月十二日,小王鏊九岁,时年十七岁。
《和秉之光化得兄及第捷报喜而有作》见王铨《梦草集》卷一“京邸唱和”。其小注曰:“先少傅时宰光化,铨随在任。王铨《梦草集》卷一“京邸唱和”有《光化得兄及第捷报喜而有作》。
联句《夜饮》见王铨《梦草集》卷一“京邸唱和”。其题注云:“自光化至京陆行二千余里,是夕得达,联句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