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土家小寨子。寨子里没有一栋砖房,全是木制的吊脚楼。年轻人都出去了,老人们依旧蹲在屋前,或编织背篓竹筐,或默默地收拾着柴禾。我每天醒来,看到的就是高高的大山。从屋后的山坳里缓缓升起的太阳,依旧温暖着古老的寨子。
我常常跟随父母去地里干活,美丽而落后的山村给了我一颗灵秀多愁的心,加上父亲过早地离世,家族的重男轻女,导致我骨子里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脆弱和悲伤。我敏感自己的贫穷,有好几次,由于付不起学费,差点就要失学。可我又不甘心,我渴望跳出大山,不愿待在山里重复着父辈那样的日子。虽然多年后,我才明白,都市繁华的生活不见得就比乡村好,有钱人的幸福度不一定就高于穷人。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喜欢作文,喜欢借助文字表达自己,发现这样做可以获得很多不可言说的自由和惬意。我常常躲在吊脚楼上,写下心中的小秘密、小渴望。显然,那时这种写作是非常随意的,它只是情感的记录,甚至只是一种宣泄。直到15岁那年,一个从小到大的好玩伴,被隔壁村的两个成年男子用葛藤勒死了,我才第一次出现了“生存意义”的危机,并觉得写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我究竟为何而写?我的文字又能改变什么?父亲的去世,朋友的死亡,使我想不通生命到底有何意义。
那段时间我常有万念俱灰的感觉。人生苦短,时光如白驹过隙,难道活着是假的?我整夜整夜的恐惧不安。我想,一个人来到世上几十年,然后消失了,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其实挺可怕的……一个有灵魂的人,是不可能不想这些的。于是,我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门前的花》——为我的朋友而写,也为我满腹的疑惑而写。当时那首诗发表在校报上,我至今还记得语文老师的评价:“虽然文笔还不成熟,但可见其难得的天赋和悲悯情怀。”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文学梦。
我为什么开始以诗歌来诠释我所看到的世界呢?也许是从小读过的古典诗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让我对生活有了一种格外的向往,也许是我喜欢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深沉的情感;又或者我希望将来生命消逝了,能在世上留下一点点痕迹,能够被某个人在很多年后重新认识。虽说人生在世,不得不平庸,不得不琐碎,不得不平常,可是我却又不安于平常……
我知道,我这个人一点也不时尚,像村姑那样,身上带着许多土气,但淳朴而真实、善良。我一直写诗,却不太投稿,直到有一天,我的一组诗被《诗刊》发了头条,我才有了一点点感觉,但太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写得不好。
我也有过动摇,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觉得文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你写得再美妙,也很难达到拯救的效果;但转念一想,让人看到这个世界的痛楚和无奈,也许是另一种拯救。于是,我又开始写小说,写童话;不仅仅写给孩子们看,也写给大人们看,写那繁华背后的苍凉和虚伪、崇高和无奈。
其实,人世间是充满温柔和遗憾的。我对这个世界有哀愁,就如我对这个世界的缱绻深情一样。无论怎样哀愁,我总是明亮的,因为人在悲哀中才更像个人。只要坚持写下去,就会有所获,无论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我都发现自己比从前拥有得更多。
最后想说,我感谢生活,感谢文学,感谢我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感谢那些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师与朋友。尤其要感谢为我的新书免费提供插图的摄影师,以及广东人民出版社所有的编辑老师们,谢谢你们帮我圆了一次文学梦。我会倍加珍惜,争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谢谢你们!祝你们幸福!
李田田
2020年2月于湘西,新冠肺炎肆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