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讲 诗与抒情

诗歌十二讲 作者:徐有富 著


第一讲 诗与抒情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先给诗下一个定义:诗是一种文艺体裁,它除借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外,还要有饱满的感情与鲜明的节奏。饱满的感情是诗歌内容的基本特征,具备鲜明的节奏则是诗区别于其他文艺体裁,在形式上最根本的特点。

我们从诗的内容说起,先谈诗与抒情的关系。应当说文艺作品都是抒情的,而诗歌特别强调具有饱满的感情。如果把感情比喻成水的话,那么诗就是浸透了水的海绵。

一 抒情是诗的主要任务

人们习惯将文学艺术的体裁分为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小说、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叙事性影视剧等,它们可以利用故事情节打动人;而诗歌则是后者的主要形式,它主要以情动人。金人元好问《杨叔能〈小亨集〉引》说:“有所记述之谓文,吟咏情性之谓诗,其为言语则一也。”看来他已经注意到了两者的差别。

人们早就认识到了诗歌旨在抒情这一本质特征。“抒情”一词在《楚辞·九章·惜诵》中就出现了,该篇一开头就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汉人刘歆还在《七略》中明确说过:“诗以言情。”持此观点者代有其人,此不枚举,近人臧克家在《学诗断想》中说得尤为鲜明:“诗歌在文艺领域上独树一帜。旗帜上高标着两个大字:抒情。叙事诗也不能忽视这个特点。”

文艺创作虽都离不开感情因素,但是诗歌则要求具有饱满的感情。诗人艾青在《诗与感情》一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

作为诗,感情的要求必须更集中,更强烈;换句话说,对于诗,诉诸情绪的成分必须更重。别的文学作品,虽然也一样需要丰富的感情,但它们还可以借助于事件的发展的逻辑的推理,来获得作者思想说服的目的;而对于诗来说,它却常常是借助于感情的激发,去使人们欢喜与厌恶某种事物,使人们生活得更聪明,使人们的精神向上发展。

感情活动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引起的,所谓感情实际上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映。这种反映的结果当然会有所差别,也许导致欢乐,也许导致痛苦。前者如杜甫的《绝句二首》之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二分析道:“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在成都创作的。起初,杜甫已经偕妻子前往阆州,正打算离开四川,恰好他的老朋友严武重新镇守四川,特地邀请他回成都,这样他在生活上有了依靠,在仕途上也有了希望,所以见到的江山都显得非常亮丽,见到的花草都散发着芳香,见到的禽鸟也都显得非常惬意。后者如宋祁的《秋塘败荷》:

去时荷出小如钱,归见荷枯意惘然。

秋后渐稀霜后少,白头黄叶两相怜。

诗人离开时,新生的荷叶只有铜钱一般大小,惹人喜爱;回来后见到荷叶已经衰败了,于是惘然若失,随着秋后霜降,连残荷也越加稀少了。诗人从荷叶变化的过程,联想到自己已经度过了少年、中年,而步入了衰老的阶段,于是赋予败荷以人的情感,彼此既同情自己,又相互同情对方。

抒情当然要抒发真情实感,不能为赋新诗强说愁。明人袁宏道对于明代诗人缺乏真情实感的模拟之作给予了批评,而对那些抒发真情实感的民歌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叙小修诗》称:“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二 诗歌抒情的内容

人的感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类是人与生活环境之间的感情。两者往往又交织在一起,有时难以区分。

1.爱情

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中,爱情无疑是最重要的。《孟子·告子》说:“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也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对食物与异性的需要是出于人的本能。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男女之欲,尤强于饮食之欲。何则?前者无尽的,后者有限的也;前者形而上的,后者形而下的也。”正如清人袁枚《答蕺园论诗书》所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情所最先,莫如男女。”

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在《国风》中男女婚恋诗约占一半,如《邶风·静女》就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约会的诗: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城隅为城上的角楼,系公共场所,不打仗时很少有人去,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有道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反过来也一样。第一章写小伙子按照约会的时间和地点赴约,却偏偏没有见到心上人,急得抓耳挠腮,团团转。事实上,姑娘早就来了,故意躲着不见,观察小伙子的表现。第二章写姑娘给小伙子一个惊喜,不但早来了,而且还给他一个礼物。礼物虽然是一把新鲜的红管草,但是礼轻情意重,它向小伙子传达了爱的信息。第三章写小伙子收到礼物后的感受:只要是女朋友送的,不论什么礼物都特别的美,因为它表明双方的爱情已经升级。“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含蓄而精准地说出了人们的普遍感受。

2.亲情

血浓于水,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情当然非常重要,其中母爱尤为人重视。提到母爱,我们自然会记起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据《新唐书·孟郊传》可知,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唐摭言》卷十称他“贞元十二年(796)及第”,《唐诗纪事》卷三十五称他“年五十,擢调溧阳尉”。《全唐诗》本《游子吟》题下自注:“迎母溧上作。”可见此诗作于诗人担任溧阳尉时,是对母爱的颂歌。《论语·宪问》说:“爱之能勿劳乎?”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对儿子迟迟不归的担心,安排在了“临行”这一容易激发惜别之情的场景中,通过母亲替儿子密密缝补衣服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将深沉的母爱着力表现了出来。不仅如此,诗人还将自己的报恩思想比成“寸草心”,而将母爱比成“三春晖”,使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有力地反衬出母爱的崇高与伟大。诗人对母爱的感受,也是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游子)对母爱的感受,因此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共鸣。明人高棅《唐诗品汇》称该诗“千古之下,犹不忘谈,诗之尤不朽者”。孟郊能写出这首千古不朽的诗篇,与他家境贫寒,文战不利,长期饱尝游子生活的艰辛有关。亲情中还有父爱、兄弟姐妹之情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分析了。

3.友情

除与家人聚居外,人们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上其他人有着广泛的接触与交往。在手足之情外,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亲密的友情。试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首句写送别的地点,黄鹤楼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正是朋友欢聚的好地方。次句写送别的时间,“烟花”二字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将江南地区暮春时节的美景给表现了出来。前两句写李白与孟浩然具有欢聚的大好时间与地点,却不得不在这大好的时间与地点送别,遗憾、惆怅之情油然而生。第三句中的“孤帆”二字,表明李白一直注视着孟浩然乘坐的船,对其他的船则视而不见。“孤帆远影碧空尽”,表明李白一直注视着孟浩然乘坐的船,直到该船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从而表现出李白对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诗四句,以地点为线索,由近及远,一气呵成,用长江之永恒,来反衬交游时间之短暂、人事变化之难以把握,构思非常巧妙。此诗利用黄鹤楼之高与长江之远,将送别的视野展现得十分开阔,写景如画也是该诗一大特点。

4.故乡情

故乡是一个人出生与生长的地方,对故乡的感情往往又与对父母、妻子、亲戚、邻里、朋友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因此显得特别厚重。试以王维《杂诗三首》之二为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首句写故乡来人勾起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次句写自己想了解故乡情况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为引出三、四两句做了准备。需要向同乡打听的事情很多,诗人却迫不及待地问了句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真是出人意料。恰恰是这样一个问题,反映出诗人超凡脱俗的品格与高雅的情趣。一般人为生活条件与世俗观念所累,是不会问此类问题的。王维出身于官宦人家,不愁吃,不愁穿,从小受过良好教育,能诗善画,精通音乐,擅长书法,所以对于他来说,首先关注窗前的梅花,又在情理之中。

另外,诗的形象具有概括性,只窗前梅花一物,就足以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情。此诗另一突出特点是写对话,只写问,未写答,既显得非常简练,也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5.山水情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除了与人交往外,接触更多的当然是外在的环境,人们对外在环境产生深厚的感情也是非常自然的,自然界也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即西湖。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十月至四年(824)五月在杭州任刺史,西湖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

诗的首句点明地点,当在今苏堤东端跨虹桥一带。孤山是西湖中的一座小岛,岛上有寺,白居易常与寺僧来往,他曾在《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一诗中描写了孤山寺的美景:“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贾亭即贾公亭,据宋人王谠《唐语林》介绍:“贞元中,贾全为杭州(刺史),于西湖造亭,为贾公亭。”次句写诗人站在西湖东北岸边所见到的平静浩渺的湖面与水天相接的云影。如果首联写的是远景的话,颔联写的则是近景。早到的黄鹂争着在向阳的枝头唱歌,新来的燕子正忙着啄泥做窝。诗人强调了一个“早”字,一个“新”字,可见他在度过了漫长的严冬之后,乍见到初春那充满生命活力的景象的喜悦之情。

此诗颈联进一步写诗人在游春的路上所见的美景,“乱”、“渐”、“浅”、“才”四字,准确而富有新意,使我们既看到了早春的清新,又联想到仲春的艳丽——现在的花星星点点开着,不久就会繁花似锦;现在“浅草才能没马蹄”,不久就会“草绿裙腰”。尾联写诗人沿着湖边,又绕到了白沙堤上。白沙堤在今北里湖与西湖之间,堤上长满了柳树,而“柳浪闻莺”早已成为了西湖十景之一。在早春两湖之间柳色新绿的树荫中穿行,诗人春行的惬意之情不需多言,也就氤氲四围了。

6.大众情

同情人民大众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性情感。在中国诗歌史上,许多诗人写出了不少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如宋人张俞的《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此诗前两句连同题目,写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神态,使读者觉得其情景为作者亲眼所见,而且事情就发生在昨天,因此倍感真切。蚕妇为什么要“泪满巾”呢?这两句诗造成了悬念,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引出了下文,显得很自然。如果前两句是肖像描写的话,后两句则是心理描写。在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应当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但事实并非如此,从而道出了蚕妇内心的不平,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此诗用口语写成,通俗易懂,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张俞写出这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是有思想基础的,他的生活曾非常贫困,母亲死了无钱安葬,父亲老了没有能力让他安度晚年,自己无田可耕,租着别人的房子居住,所以他对老百姓的苦难既熟悉,又同情,还专门写过一篇《恤民亭记》,要当官的“勤恤其民”。

7.爱国情

诗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地要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情是一种崇高的社会情感,这种情感在祖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表现得尤为强烈。如陆游临终前写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前两句写作者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未能见到祖国的统一,朱自清在《新诗杂话·爱国诗》中分析道:“《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甚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可见祖国统一大业是诗人最关注、最搁置不下的事。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生前未了的心愿,希望死后儿孙们能帮他完成,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必将统一的信念。朱自清继续分析道:“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己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

由于此诗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愿,而这个心愿又是崇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所以读来十分感人。明胡应麟《诗薮》称陆游《示儿》一绝:“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林景熙收宋二帝遗骨,树以冬青,为诗纪之。复有歌《题放翁卷后》云:‘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也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也对陆游《示儿》中的爱国情做了充分的肯定。

三 诗歌抒情的形态

诗所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汉书·董仲舒传》说:“情者,人之欲也。”依据人的生理需求,特别是心理需求满足的程度,人的情感呈现出多种状态,择要述之如下。

1.喜悦

三国时人嵇康《难自然好学论》称:“人性以从欲为欢。”也就是说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你就会感到快乐。比如你在爱情方面得到了满足,两口子感情很好,你就会感到很幸福。试读唐刘言史的《乐府杂词三首》之三:

不耐檐前红槿枝,薄妆春寝觉仍迟。

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不耐”为俗语词,相当于“无奈”,有可喜、可爱的意思,首句是说屋檐前的红槿枝特别招人喜爱。作者堪称摄影高手,檐前有红槿枝,红槿枝下有绿窗,绿窗内有洞房,洞房中有个年轻女子在睡觉。那位年轻女子穿着很薄的衣服,曲线美尽现,她的丈夫正在含情脉脉地欣赏着她,说不定还做着一些小动作,从而充分展现了生活中的美。第三句写那位女子在梦中回味他与夫婿之间的“无限风流事”,没有具体写她的表情,但其表情非常快乐可想而知;第四句写“夫婿多情”,小两口甜蜜的爱情是相互的。三、四两句写了双方互怜互爱,妙就妙在他们的互怜互爱是无声的,显然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限风流事”究竟是些什么内容,夫婿又如何“多情”,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人们在口渴时,喝一口山泉;天热时,吹来一阵凉风;旅途寂寞时,听到一声鸟鸣,都会觉得惬意。人们盼望下雨的时候,居然就下起雨来,当然也会给人以喜悦。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写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题中有“喜”字,而诗中无“喜”字,那么作者的喜悦之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清浦起龙《读杜心解》说此诗“通身下字,个个咀含而出,‘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下面我们略作分析:此诗首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好雨”懂得春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最需要雨水的滋润,于是就及时出现了,堪称一喜。颔联写“好雨”不但及时,而且适当,一是来自晚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受任何影响,二是和风细雨,而不是狂风暴雨,所以只会滋润万物,而不会摧残万物,堪称二喜。颈联上句写乌云密布,下句用船上的灯火来反衬,作者是想通过乌云密布来说明雨量会很充沛,而这正是万物茁壮生长所需要的,堪称三喜。尾联写作者想象在天亮以后可以欣赏到繁花似锦的美景,堪称四喜。诗人入夜未睡,聆听着和风细雨的声音,观察着乌云密布的态势,期待着天亮后带着雨露的繁花,则其喜悦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了。

2.悲伤

陆游与唐婉之间的爱情悲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陆游曾写过题为《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的两首诗,可见陆游大约在二十岁或稍早即与唐婉结婚,两个人的感情很好。但是唐婉未获陆游母亲的欢心,不久二人便离婚了,陆游另娶,唐婉改嫁赵士程。绍兴二十五年(1155)阴历三月,两人在会稽(今绍兴市)沈园偶遇,当时陆游三十一岁,写下了著名的词作《钗头凤》:

红酥手,黄鄊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词作上阕首句写人美,好在通过写手美来写人美。因为当时唐婉的一双手正在为招待陆游而忙碌着,更重要的是陆游对这双手太熟悉了,它曾经采过花,写过诗,抚过琴。眼前正在为自己忙着的人,曾经是自己的新娘,而现在却是别人的妻子,身份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次句写酒美,“黄鄊酒”,即黄封酒,一种官酿的美酒,以黄纸或黄罗绢封瓶口,故名。第三句写春色美,宋陈鹄《耆旧续闻》指出:“南渡初,南班宗子寓居会稽,为近属,士子最盛,园亭甲于浙东,一时坐客皆骚人墨客。”则宗子们住宅之围墙也可褒称之为宫墙。

人美、酒美、春色美,没有给陆游带来快乐,反而带来了痛苦,其直接原因来自他的母亲,于是他忍无可忍地说了“东风恶”三个字,“东风”显然指他的母亲。古代知识分子重视孝道,儿子说母亲“恶”是罕见的,在母子之情与夫妻之爱发生剧烈矛盾时,陆游在理智上屈服于母亲,而在感情上则始终倾向于唐婉。因为他的母亲实际上是封建礼教的代表,所以一个“恶”字既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愤恨,也表现了他对封建礼教的控诉。词作的第五句,写他与唐婉生活很快乐,但是很短暂,遗憾之情溢于言表。第六、七两句写陆游与唐婉离婚后的愁怀,其愁绪并不因为陆游再婚生子而有所减轻,可见陆游与唐婉是多么情投意合。上阕末句好在强调了“错”字,却没有说错在哪里。是陆母错?是陆游错?是唐婉错?还是封建礼教错?抑或兼而有之?让读者自己去思索,读者因而能体会到更丰富的意蕴。

下阕前三句写物是人非,“瘦”字写陆游对唐婉的关注,写出唐婉长期以来内心的痛苦,因为“瘦”不是一天两天可造成的。第三句写唐婉此时此地的痛苦,而且痛苦得很厉害,以至伤心的泪水将手帕都浸湿透了。“空”字写陆游、唐婉二人面对现状,既迫不得已,又无可奈何。前三句表现了陆游对唐婉的关心、留意与爱怜。第四、五两句写伤心人眼里的春天景色是那么的衰败与冷落。“桃花落”的意象,还包含着彼此的青春正在消逝的意思。第六、七两句写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爱情誓言还牢记心头,但是已无法实现,甚至都无法倾吐。下阕末句好在也用了叠字强调——莫哭?莫诉?莫思?莫念?莫怨?莫恨?凡此种种也都是耐人寻味的。

3.愁怨

愿望难以实现,而又无力改变现状,往往会产生哀怨的情绪。例如中国古代的女子,由于一些难以抗拒的原因而无法过正常的家庭生活,难免产生哀怨的情绪,于是就出现了大量描写闺怨、宫怨的诗。前者是由于丈夫长期在外戍边、应考、经商等原因造成夫妻分居,女子独守空闺;后者则由于皇帝后宫妃嫔众多,导致大量宫廷妇女独守空巢,难得宠幸。下面以闺怨诗为例,如白居易的《闺妇》: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首句写绣女的反常现象,“绣床”是安放刺绣工具绣绷的架子,在正常情况下她应当忙着刺绣,但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却斜倚在绣床前毫无动静,再仔细一看还满脸愁容。次句写女主人公的忧愁是长期而非暂时的,“绡”是生丝,“红绡带”指系腰的红丝带,“红绡带缓”表明她已经因长期哀怨而身体消瘦了,“绿鬟低”表明女主人公在低着头想心事。第三句写女主人公年复一年地思念丈夫而毫无结果,甚至连音讯都没有。“辽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安史之乱后长期是中央政府与契丹等东北割据势力作斗争的前线。第四句写女主人公日复一日地思念丈夫仍毫无结果。“夜合”,落叶乔木,其叶对生,昼开夜合,古人将其作为爱情的象征。连花木的叶子到晚上都会结合在一起,何况人呢?眼前的景物更增加了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情绪。“春尽”表示一年又过去了,“日又西”表示一天又过去了,但仍无来自辽阳的消息。这首诗写女主人公岁岁年年、时时刻刻都在满怀的期待与无尽的失望的交织中度过,其哀怨之情何其深也。

同样,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征夫、商人由于无法常与亲人团聚,自然也会产生忧愁的情绪,写客子愁绪的代表作当推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据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尚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浙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这首诗就是作者流亡苏州期间写的。

诗作首句中的“乌”字,有人解释成乌鸦,有人笼统地称为乌鹊,有人认为无须解释而未作解释。其实这句诗中的“乌”指乌臼鸟,其特点是黎明即啼,如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说:“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将乌臼鸟与报晓的公鸡对举,正反映了乌臼鸟黎明即啼的特点。弄清了这一点,我们就清楚地知道了首句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景象:乌臼鸟叫了,天亮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同时告诉我们诗人五更天仍然处于失眠状态,所以乌臼鸟一叫,他就听到了。

后三句采用倒叙手法,写诗人整个夜晚都处于失眠状态。其中第二句写夜泊枫桥的目的是为了睡觉,但是由于愁没有睡着,所以会看到江枫、渔火等令人更生愁绪的景物。“江枫”是深秋标志性意象,宋玉《招魂》就写道:“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而“渔火”一方面反衬了夜色之深沉,另一方面也会使诗人想到渔人一家在船上团聚,而自己却独自在外漂泊。三、四两句写诗人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以致清晰地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而钟声反衬出当时夜半的寂静,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愁绪。

总之,这首诗写诗人夜泊枫桥时,整个夜晚都愁得没有睡着觉。作者为何如此忧愁呢?从前面介绍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他的愁里交织着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虑。这首诗之所以传诵千古,在于作者将这挥之不去的愁绪,在不经意间充分地表达了出来,那悠远的夜半钟声,千百年来一直回荡在读者心中。

4.愤怒

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所造成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往往表现为愤怒,《尚书·汤誓》引用了一首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孔安国《传》曰:“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老百姓想与夏桀同归于尽,可见愤怒到了极点。

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历来强调“怨而不怒”,如《国语》卷一《周语》上称:“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中国传统诗论也强调“怨而不怒”,一些表达愤怒的诗在编辑成集时多被删去或磨去了锋芒,但我们仍能找到一些,如《诗经·魏风》中的《伐檀》,今录首章如下:

坎坎伐檀兮,蜫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襒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余冠英将它翻译成了白话诗:“叮叮当当来把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纹儿像连环。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这些伐木者成功地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极其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不满的情绪。

诗人往往也通过辛辣的讽刺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如南宋林癉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在南宋时期名临安府,有临时安家之意,实际上当时统治者利用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仿照北宋首都开封的规制,大兴土木,修建楼台亭阁,努力把临安府打造成人间天堂,可以说开封所有的享乐活动,临安都有,开封没有的享乐活动,临安也有。他们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首句“山外青山”是临安自然环境的写照,西湖的西面、南面、北面重峦叠嶂,由于地处南方,所以山上四季常青。“楼外楼”写临安成为南宋首都以后,大量政府机关与外来人口迁入,在这里修建了许多高级住宅、商业街区与娱乐场所。

次句采用设问的方法写西湖的歌舞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西湖”是临安最著名的风景区,可以用“西湖”代指临安,“西湖歌舞”也就是临安歌舞。“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突显出当时临安游乐活动之盛,譬如歌妓们在画船上歌舞奏乐供达官贵人、文士商贾等享乐的风气就很兴盛。这句诗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少数权贵长期以来置国家统一大业于不顾,无休止地寻欢作乐;二是多数人长期以来一直对这种现象非常痛恨,盼望着“西湖歌舞”早日销声匿迹。作者采用设问句的形式将这两层意思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第三句中的“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温暖的风,又指以“西湖歌舞”为代表的社会上的淫靡风气,使人联想到寻欢作乐、醉生梦死早已成了当时的社会风习。“熏”字极为传神,它生动地说明了具有双重含义的“暖风”使游人陶醉,进而使人委靡不振的社会现状。

末句中的“直”,相当于“竟”或“真”,为语气副词,在句中强调了这些寻欢逐乐的人真的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这句诗至少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责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政权当权派已经毫无收复汴州的念头;二是杭州的南宋政权也会同汴州的北宋政权一样,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历史的进程证明,诗人林癉的愤慨与担忧是正确的。

5.遗憾

愿望有可能实现,偏偏错过了实现愿望的机会,人们往往会觉得非常遗憾。在诗中表达遗憾之情最有名的例子当推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一句准确地说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说明去年那次意外的艳遇给诗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第二句着力描写了女主人公之美,《诗经·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已经用桃花来比喻新娘了。有道是第一个用花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喻美女的是蠢材,那么崔护是天才还是蠢材呢?我们认为他仍然是天才,因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朝前迈进了一步,将人面与桃花放在一起相互映衬,从而使人面美上加美。第三句中的“只今”二字,通行本作“不知”,两者孰优孰劣呢?显然“只今”要优于“不知”,因为“只今”与“去年今日”相互照应,意思是说自从“去年今日”见到“人面桃花相映红”以后,内心就一直盼着在今年的同一天能够旧梦重圆,“只今”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一直盼望着与美人重逢的急切心情,而“不知”二字就显得一般化了。第四句充分地表现了诗人的失望情绪,因为诗人旧地重游的目的是希望再见到“人面”,而不是要见“桃花”,人面不在,桃花再美也没有意义了。而且桃花越美,诗人就越加失望。为了弥补诗人的深深遗憾之情,好事者将这首诗敷演成小说或戏剧,并且都加上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其艺术感染力都远不如这首七绝。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一些机会,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抓住它们,而错过机会又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经常在诗歌中有所反映,如刘禹锡的《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首句在选材上很有特色,用来描写春天的景色很多,如平冈细草、陌上柔桑、竹外桃花、枝头红杏、溪边荠菜花等等,但是诗人只选择了“春江一曲”与“柳千条”。因为“春江一曲”与告别美人的地点“板桥”有关,而“柳千条”不仅显示了浩荡无边的春色,而且还体现了惜别的情绪。中国古时盛行谐音文化,柳者,留也,唐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正如作者《杨柳枝词九首》之八所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见诗人选材与所表现的主题密切相关。次句写分别的时间之久,记忆之准确,印象之深刻。按理说木质板桥经过二十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再加上无数人走过来走过去,不可能没有变化。但是作者为了强调此时与过去同美人惜别时的环境一样,于是对板桥的种种变化也就统统忽略了。这恰恰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

第三句道破了对这样一个普普通通而且还是有了些年头的“旧板桥”记忆准确、印象深刻的原因,原来这里是曾与美人惜别的地方。可见因为“曾与美人桥上别”,“二十年前旧板桥”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与意义变得迥然不同。与其说诗人对“旧板桥”记忆准确而深刻,毋宁说诗人对“美人”记忆准确而深刻,则诗人对“美人”情之深、意之切也就可想而知了。第四句写诗人对环境依旧而“美人”二十年来却杳无音信的遗憾之情。一个“恨”字,充分表现了这一遗憾的强度与深度。

此诗还妙在用了插叙手法,首尾两句写诗人而今所见所感,中间两句插入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全诗生动活泼,自然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需要说明的是此诗脱胎于白居易的《板桥路》,白诗说:“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两相比较,刘诗将六句改写为四句,显得更加精练。刘诗还将地点化确指为泛指,因此更耐人寻味,也更有普遍意义。就此诗而言,刘禹锡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旷达

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尚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可以称为旷达。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才华出众而又怀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但由于他反对变法,在保守派当政期间,又与保守派持不同政见,所以仕途非常坎坷。先是由于讥刺变法,他被捕入狱,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团练副使;旧党掌权后,他曾官至翰林学士,由于与旧党政见不合,请求外任杭州、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新党再度掌权后,他又被贬谪至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即便如此,他的一些诗词中,仍充满着热爱生活的情绪,如他在黄州写的《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宋施元之《施注苏诗》卷十八将此诗系于元丰三年(1080),清查慎行《苏诗补注》卷二十引《名胜记》说:“四望亭在雪堂南,高阜上。”而雪堂即苏轼在黄州的住所,可见此诗写的是苏轼贬谪黄州时住所附近的景物。

从颔联来看,诗人对谢落前的海棠花非常留念,对即将上市的梅子则充满着期待。从尾联看,当时盛开的鲜花是“木芍药”,即牡丹。宋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称:“牡丹亦有木芍药之名,其花可爱如芍药,宿枝如木,故得木芍药之名。”“殷勤”二字,可见牡丹竞相开放,长势茂盛,他同时还写了《雨中看牡丹三首》专门描写牡丹的美丽,如“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等。从首联看,除观赏花卉外,苏轼对普通景物也充满着爱悦之情。一个“合”字说明浮萍之多,一个“满”字说明到处都能听到蛙声,这二句看似平常,却洋溢着勃勃生机,充满着活力。从颈联看,苏轼以一个挑野菜人的身份进入了画面,而且对那些没有出场的荡秋千少女还念念不忘。句中“闲”字堪称诗眼,它既说明诗人没有多少公事要办,同时也说明他对刚刚过去的那场政治风波,已经没有多少思想负担,在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的,挑野菜的细节也说明了这一点。苏轼曾在一首《蝶恋花》词中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此时的苏轼还能有如此闲情逸致,记起这次艳遇,可见他的心情还是非常轻松愉悦的。

统观全诗八句,皆写日常生活细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却难掩其中洋溢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多舛命运的超脱。可见他虽身处贬谪地,内心却淡定从容,旷达自适。苏轼《超然台记》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他在人生的低谷中,尚能以乐观的态度发现、回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且充满着愉悦之情,给人留下了旷达的印象。

说到旷达,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表面上看起来旷达,实际上却很悲伤,比较典型的例子要算唐人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首句写酒好、酒具好,通过酒好、酒具好来表现部队在出征前所举行的宴会盛大而热烈。次句写就在将士们喝得酣畅淋漓的时候,马背上传来了琵琶声,队伍要出发了。后两句写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舍不得离开酒席,当有人劝他退席时,他临走前又喝了一大杯,并且说了这么两句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已经注意到此诗“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感已极”。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也指出:“这种感情是很沉痛的,但却用豪迈的语言表达出来,显得这位军人的胸襟似乎很是旷达。凡是忧伤的感情,如果用悲哀的语言来表达,还不一定能使人感受到它的分量,而用与之正好相反的豪迈旷达的口气说出来,就往往使人觉得非常沉重深刻。”读此类诗歌时,我们要留意诗人旷达背后隐含的情绪。

7.豪迈

为了国家利益而心甘情愿地牺牲个人利益,其感情特征往往显得奔放豪迈,这在一些边塞诗中表现得尤为集中而鲜明,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首句写恶劣的自然环境,“日色昏”不是写天晚,而是写风沙大。由于沙尘暴,所以太阳看上去昏昏沉沉的。次句写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还得出兵打仗,“红旗半卷”非常准确地写出了出征时的场面,为了减少风的阻力,同时又为了起到指引方向与鼓舞人心的作用,所以红旗既没有全部展开,也没有全部卷起来,而是采取了“红旗半卷”的方式,真实可感。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吐谷浑是我国古代鲜卑族慕容部的一支,在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地区。唐太宗贞观中,吐谷浑被李靖、侯君集攻破,势力渐衰,高宗龙朔三年(663),被吐蕃吞并,诗中借部族名代称敌军首领。这两个名称告诉了我们战争的地点与对象。三、四两句没有正面写战争,而是写后续部队听到前锋部队获胜的消息,从而产生了意外的惊喜,也显示了前锋部队将士们的英勇善战。这是本诗构思上的巧妙之处,也是本诗的成功之处。

此外,陈羽的《从军行》也值得注意: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海畔”即指湖畔,我国北方往往称湖泊为海,如青海、北海。海畔寒风凌厉,吹得冻泥开裂,不仅使梧桐叶落光了,而且连枝梢都折断了,前两句写出了自然环境之恶劣。面对如此恶劣的气候,戍边将士们如能窝在军营里烤烤火,喝喝酒,吹吹牛,睡睡觉,那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样的恶劣天气,也给敌人偷袭制造了机会,所以还得有人巡逻放哨。后两句写随风飘来了清脆悦耳的笛声,之所以听到笛声却见不到吹笛子的人,是因为笛声可以随风飘得很远,而人则因为距离较远,浑身是雪,自然就看不见了。末句写寻声望去,一面红旗正迎着风雪向山上挺进。“直上”二字,充分表现出将士们在行军途中的豪迈气概与一往无前的精神。元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称陈羽“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此诗就说明了这一点。另外此诗中的“裂”、“折”(《广韵》作“常列切”)、“雪”押入声韵,读起来短促有力,很适合表达将士们高昂的士气。

四 诗歌抒情的方法

诗歌的抒情方法主要有直抒胸臆与借物咏怀两种。

先谈直抒胸臆。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诗人自己,诗人往往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唐释皎然《诗式》卷一称:“沈约云:‘不傍经史,直举胸臆。’吾许其知诗者也。”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确实说过这两句话,看来早在梁代,沈约就指出了诗人在诗中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并受到了唐释皎然的充分肯定。

抒情诗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和人生的,所以在创作实践中经常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试读下面这首汉代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的构思非常巧妙,前三句直截了当地向恋人倾诉了自己对爱情的执著,接着又连续提出了五个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作为“与君绝”的条件,表面上是转折,实际上是前三句所表达的执著之情的深化。读罢,我们自然能体会到主人公火山爆发般的感情以及她那泼辣的性格。

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登幽州台歌》没有形象可言,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自己像一尊雕塑立在幽州台上,面对苍茫而辽远的燕赵大地,抚今追昔,为怀才不遇而悲怆。他是那么的孤独、寂寞与悲愤。阿垅在《形象再论》中说过:“假使说诗也应该有典型的人物,那么这个典型人物就是诗人他自己。”应当说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塑造的诗人自己的形象是富有典型意义的。

当然,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也要尽可能地用生动的形象与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既要有鲜明的个性,又要烙上时代的印迹,具有共性色彩。

下面再谈谈借物咏怀。我们已经说过,诗歌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除了直抒胸臆外,诗人还常常借客观世界来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或者说将自己的感情藏在景物、人物、事物之中。前人已经指出这一点,如清人刘熙载《词曲概》说:“昔人词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也。”

不少诗人为读者描绘出了生动的画面,从表面上看画面里没有“我”,实际上“我”的思想感情,就藏在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中,如刘禹锡笔下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景定建康志》卷十六记载:“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朱雀桥在南京城南,而城南一直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诗歌首句写南京最繁华的地方,都长满了野草,而且野草还开花了,可见当时的景象是多么衰败。次句写“乌衣巷口”日薄西山时的惨淡画面,作者特地选择六朝盛极一时的乌衣巷作为描写对象,容易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四两句通过旧时王谢豪宅变为普通的百姓人家这一典型事例,写出了世事的沧桑变化。尤为巧妙的是作者利用燕子作为这一巨大变化的见证者,将变化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有说服力,也更有艺术感染力。经过安史之乱,唐代由极盛而转为衰败,许多诗人都感受到了这一点。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沧桑之感呢?诗人选择了被隋朝灭亡后由盛而衰的南朝首都金陵,又在金陵城里选择了由盛而衰的乌衣巷,又在乌衣巷选择了由盛而衰的王、谢家族豪宅的变化,并且又特意写燕子看到了这种变化,无疑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中未提兴亡,而诗人的兴亡之感却从诗歌形象中自然流露出来。

诗人也常用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却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首句说明该行宫早就在皇帝的视野之外,长期不受皇帝的重视,因此显得冷冷清清。次句用宫花的鲜艳来反衬宫女心境的寂寞。三、四两句写白头宫女们的内心世界已经由希望变成了失望,转而又变成了绝望,最后到了麻木的程度。哀莫大于心死,而这正是痛苦到了极点的表现。白居易写过一首《上阳白发人》,原注:“天宝五载(746)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诗中有“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的话,可见皇宫中长期存在着的饱受幽闭怨旷之苦的宫廷妇女,是一个颇为诗人们关注的问题。元稹在《行宫》一诗中,对那些寂寥的宫女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还有不少诗,特别是一些叙事诗,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字面上不但没有出现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相反还描述了其他人物,在这些诗中,诗人是否就没有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呢?当然不是。此类诗中,人物其实也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所以诗人往往也会采用叙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宋人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说:“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试以汉代古诗《上山采蘼芜》为例: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人们虽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但是读了这首诗,大家都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社会现象持批判态度,而对那位被丈夫遗弃的妇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首诗的构思十分巧妙,全诗十六句,只用了头三句,就交代出了双方碰面的场景、各自的身份,并引出对话,其余十三句详细记述了对话的内容。而在十三句对话中,只有一句是弃妇的问话,其余十二句都是故夫的回答。用故夫自己的话来批判这一社会现象,显然更具有说服力。此诗的语言与审美观也颇符合劳动人民身份。

显然,利用客观事物、人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取材更加广泛,写作方法也更加自由,诗歌所传达出的意蕴也更加耐人寻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