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三十而立的职场

愿你往事不回首,余生不将就 作者:小野酱 著


1 三十而立的职场

三十而立,四十不腻

你想回到十八岁吗?我不想。

这大概是一个Flag。题面是: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我说:三十而立,四十不腻。有女生改成:三十而丽,四十不腻。大约在她的心底“丽”怕是要比“立”来得容易。那么这里“立”的究竟是什么?

传统价值观是成家立业,就是要有自己从事的一份事业。现代语境里大约是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你得配齐!这应该是狭义语境上的“立”。而我以为,“立”一定是独立三观的树立。独立三观这件事很难吗?很难。它是你对你所向往生活的立意,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道题特别难,难到有些人活了一把岁数了竟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还有人活了一把岁数了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近来,我照镜子慨叹岁月如白驹过隙,脸上的细纹越来越明晰。但我扪心自问:你真的还想回到十八岁那慌张的岁月吗?答案是:我不想。我好不容易熬到自己活明白的年岁,可以不被谁裹挟,也不用看谁的脸色,不慌不忙又大胆地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甚至即使明天失业,也会泰然处之,为什么要回到除了一脸胶原蛋白再什么都没有的十八岁?

选择的自由太重要了,知道自己要什么太重要了。

顺手去帮助可以帮助的人,可以演说影响更多的人,可以写书传递一些正向的东西,去从事投资的事情挖掘社会的价值,这些都很美好。

把自己交给时间,做时间的朋友。在想虚度时光的时候虚度时光,在工作的时候高效划分自己的单位时间,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世界和自己,打碎自己再去黏合,扩大自己的认知和心的边界。

小学时候老师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那个时候我不能理解里面的深刻含义,觉得不过是一碗为了押韵的“鸡汤”。年岁越大,践行的时候,你反思过往,才明白觉得这句话好笑的年岁,是因为心不够大。做时间的朋友,把自己放在人生的时间轴上,你得明白:踏实和运气同样重要,没有那么多一蹴而就的成功,很多事情是需要时间的累积才能达成的。

一个人拥有独立三观多么重要,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后来发现自己不被世界改变已经实属不易。年岁越大,发现周围越是趋同的人类,他们相似的皮囊下架着相似的灵魂,他们像一大波僵尸一样向你袭来,如果你被他们咬一口,就会变得跟他们一样。你高歌着:“我们不一样。”僵尸们会轻蔑地扔一句:“傻×。”

三十的时候没“立”好,到四十的时候就很难“不腻”了。腻是什么?是鸡汤上飘着的油。整个汤看着混沌,得撇去多余的油脂,方显清澈。那层“油”有什么危害呢?首先脑子肯定是拎不清的,对新事物嗤之以鼻,对年轻人的做法不认可。总觉得过去的是对的,过去的才是好的,特别是在剧烈变化的中国,还按照老的方法论操作。人最该保养的真不是皮囊,而是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好奇心没了,真的就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让自己“不腻”的方法?我给自己开的方子除了少吃多动,还有保住少年之气,怎么保住少年气?对世界充满敬畏之心。还有很重要的是不倚老卖老,而为老不尊那是万万使不得的。

我有“三不”准则,是我在不多不少的人生岁月里的参悟,一直都很管用,也是自我暗示,百试不爽。

那就是:不将就,不被裹挟,更不惧未来!

喏,给你咯!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道理都懂,但还是要跩

很多时候,道理我们都懂,但还是要跩。这就是你,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我大概到了一个令人讨厌的人生阶段了,就是会因为工作中的一些小事情而发飙的年纪了。电视剧里经常演的一个桥段是中年女领导刚发完火,各路人马就窸窸窣窣地说:“哎哟,这是更年期到了吗?”或者“内分泌失调吧?”。

将工作做仔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比如我经常令同事“发指”——PPT字号大小、字体、内容的阐述、图片的排布……我一一指出。有一次同事自信说:“我猜你是处女座的!”

岁数越大,越喜欢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呢?我老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处女座天蝎座属性的狮子座!这个组合是不是很可怕?

一件工作没有闭环是我不能忍的。当遇到那些做事没有闭环的人,常常令我抓狂。一件事能成的时候告知合作的人一声,这样协调沟通的事情,就可以好好跟上了,不能成的时候,告知原因,人、事、物、场到底是哪一环出了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有Plan B进行替代?或者完全取消?件件事情有回音,是为了给努力促成这件事情的小伙伴足够的时间去处理突发情况,我最怕的是提前沟通好的事情,突然不能做了,而且当事人还完全不知道情况!

靠谱,变成了这个世界最可贵的品质!

当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能不能多一分思考?协调沟通这件事情的小伙伴,会不会在微信的那头等着你的信息,然后才能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有些事情固然没有你赚一百万重要,可能也没有你去取悦大佬们重要,它的蝴蝶效应可能也不容小觑。在沟通对接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具有一些用户思维,让双方的用户体验都变得好一些,这个在本质上是节约双方的沟通成本的事情。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时间成本都是最高的成本,而流程性的工作,只要按照规则一步步去做,其实是很简单的。

在职场有两个能力很重要,一个叫共情能力,另一个叫同理心。共情能力是说,深入他人的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初级的共情,是说你能了解,理解对方的感受。高级的共情,是说你能在你们共事的过程中,表明你的态度以及影响到共事的人。同理心自不必说,就是说你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其实,这两个词在一定程度是一个含义,只是出发点有区别。

记得有一次,公司公众号要发表达晨资本CEO高洪庆的发言稿,我深刻地记得他逐词逐句地检查,我当时非常感动。不是说你是一个匠人的时候你才应该具备工匠精神,它是一种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追求完美和追求极致的心,带着这颗有要求的心,把你放在任何行业都不会有问题。对你所做的事情,有敬畏心。拥有这样的品质,才能保证在人生这条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追求极致完美,肯定是不科学的。在工作中,我们追求的是相对完美,在我目前的能力范围内,在一定时间段,做到我所能到达的最好的状态就是相对完美。我记得我还在做培训师的时候,一个PPT我可以改几十遍,还是能找出问题。每次培训结束后,我还是会反思,我今天演讲的时候,铺垫哪里有问题,知识点在什么时候抖出来最好,应该怎么互动才最可控、最有气氛。每次的演讲培训都如同一次表演,就是一锤定音了,当下就那个样子了,可是事后我们还可以反思,然后在下一次的培训中继续改善和进步。

很多时候,道理我们都懂,但还是要跩。这就是你,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人生哪有准备好的时候

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还有将事情完善和将生活变得更好的机会!

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总会有个“READY GO”。我们总是急切地按下那个键,然后进入游戏,获得它带给你的快感。游戏最大的好处是它可以重新来过,无数次地重新来过。而人生,当你做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纠结,因为,人生没有重新来过的键。

我以前是个做培训的,每次上课前,都要花费一些时间备课,通常半天的课,我至少会花费一个礼拜去准备。甚至,什么时候抛什么段子,举什么具体的例子,并且对于台下会给到什么反应都会做一个预判。比如学员们给出赞同的反应,我要怎么往下走课,如果学员们给出反对的反应或者其他激烈的反应,我该怎么安抚他们的情绪等。

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总是要深呼吸一下。未必是真的准备好了,我是在告诉自己,是的,你准备好了!当我的课表排得很满的时候,即使是我自以为准备得很充分了,但总还是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后来,我想明白了,所谓工作,不过是单位时间内,交出的相对满意的答卷。而每个人对于“优秀”的认知不太一样,而我只是尽我能力给出一个答案。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在脑子里面过一遍我的课。很多时候,当我默背整个课程逻辑的时候,总会在某个逻辑点出问题,怎么都串不起来,然后,我就需要回放一遍做好的PPT,再次强化一下记忆。等上完课后,再去复盘,总是还能挑出一堆刺。心里告诉自己,下回这块可以做得更好,那块的互动还要注意控制节奏,表达重点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给学员哪些点,更容易让他们记住等。

我发现每次上课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每次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可是,一节课对着同样的人只能上一次。即使有些大课,我可能在半年内上了二三十次,但在复盘的时候,我还是能找出面对不同学员“破冰”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不同团队的学员对于同样的课程设置的反馈是不一样的。

有一段时间,我密集地见了一些项目创始人,以及一些基金的负责人。他们多数人会说一个相似的概念:我觉得时间点还不到,我觉得好像时机还不成熟。

创业、投资从来不是个快活儿。它不是今天把种子种下去,明天就会收获惊喜。这个“时机点”的酝酿和预判都在每一个CEO的感性体会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帮助他们看项目,其实也不能替代CEO去做具体的决策,没有谁会比创始人本身更了解这个项目。但是,创始人的感知未必正确,往往创始人对于项目的思考和判断,是戴着脚链舞蹈,是在自己原本的思维模式下的打圈,旁观者或者愿意帮忙梳理的人,都在干着一个活儿,就是把创始人拉出自我认知的圈子。只有将他们抽离出他们熟悉的环境和思维,他们才有可能拥有多维度的视角去审视问题。

我有时候会很冒犯地问他们:“你投的这个项目,你能给我讲讲你的逻辑吗?”我是一个逻辑能力一般的人,但还是天天追着人家让他人讲逻辑。我认为,人真的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一切皆可讨论。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也都处于时代的局限中。讨论的过程以及带给我启发的过程,可能比一个具体的结果更让我爽。因为在阐述每一个具体的思维逻辑的过程中,在计划具体落地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坑”在前面等着你。

我们总有一个幻觉,觉得每一次倒霉的时候,好像都是自己过往人生倒霉的峰值了,可是上帝总会让你跌到更深的“坑”里,笑着看你如何爬上来。当我们看到一个事情在一段时间里成功的时候,我们总有很多赞美之词去评价它。可是等这个项目在下一个时间里落寞到无人问津的时候,我们也会有很多激烈之词去批判它。

可是,人生长着呢,时间多着呢!即使是ofo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我觉得他也还是有再战江湖的可能性,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想戴威更能感悟到人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曾看过一个画展,那些画家的作品风格不在文艺复兴的风格内,这些“不入流”的画家们组成了一个“落选者联盟”,毋庸置疑,他们在当时的法国主流圈里面不受人们待见。但是,后人却把他们的作品视若珍宝,因为他们的作品不是主流的风格,但具备很多的独特性,甚至开创了后来的“印象派”,所以被后人珍惜和歌颂。

所以,人生这件事,真的有准备好的时候吗?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质就是个意外,你爸爸妈妈那么多基因,组合成独一无二的你,你生出来之前,绝对不会跟你爸爸妈妈打个招呼说:“哎哟,您瞧好吧二位!我来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而你出生后,经历的诸多事情,不管是高考的前夜,结婚的前夕,还是公司做一个重大决策的时候,甚至你自己孩子出生的前夜,人生抛给你的每一个选项,大部分时候都是不给你解释也不允许你改选,甚至你根本来不及也不能准备的。明白了这个道理,那还不如一闭眼一握拳,嘿,哥们儿,上了!

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还有将事情完善和将生活变得更好的机会!

谁不是向死而生

怕死你就别活着啊,向死而生,是通透。

我经常出差,我妈总怕我一个女生会意外而亡。就像小时候大人给你编瞎话,告诉你外面很危险啊,有大老虎。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她只要看到新闻有什么最新的骗术,绑架,灭口的案件,总会第一时间告诉我应对方法,千叮万嘱我要注意安全。

记得报纸经常报道河南有人贩卖人体器官那会儿,我妈就很担心,说可以选择的话不要去河南出差。当我去东莞出差,我妈就总怕我遇到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看到创业公司的老总们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妈就会叮嘱我好好吃饭,不要超过十二点睡觉,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十一点就睡觉,肝脏要排毒之类。

我理解父母的担心,只是好像他们这些焦虑在我这儿显得很苍白。生活最后都是自己的,父母不能代替你活。在父母的想象里,我只要出差,在外工作,就吃不好喝不好,好像除了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难民营。我这么大一活人,在他们心里总是不知道吃不知道喝,就知道努力干活,这也是很多父母脑洞清奇的地方。

今天早上又看到一位创业者去世了,拼起命来工作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也会后怕,不知道这种过载的能耗,何时会让自己灯油燃尽,变成下一个大家唏嘘的对象。当一个人身边的人得了重病或者去世之后,我们总能总结出几百条得病的理由,不该这样不该那样,可是真的要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甩着自己的鞭子,坚决地朝着目标前进呢?

我们理想的生活是“钱多、事儿少、离家近”。对家人说我找到的工作,家人就会三连问:加班吗?钱多吗?远不远啊?如果说加班,母上大人就立马说:“哎呀太辛苦了,不去了不去了。”生怕你一口老血喷在键盘上,真的就为事业献身了。如果世界上真有这等好事儿,你也不问问凭什么就能降落到你头上,是有倾城倾国之貌,还是有横竖都溢的才华?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最后都是自己选择的。有人觉得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很重要,那是安全感那是港湾,工作不过是一种营生的手段。有的人觉得,实现社会价值更为重要,在时间的分配上必然会给工作更多的份额。成年人选择了,接下来就是为你的选择负责,你别自己逻辑不自洽。比收入的时候要跟高的比,也不看看自己的付出,比工作负荷的时候,要跟低的比。你我大多是资质平庸的普通人,上辈子也没有拯救银河系,那也就不要抱怨为什么找不到“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工作了。

我困惑,佛说:你不能贪嗔痴。我完全不能划定这个边界,哪些是贪?哪些该界定为嗔?哪些又是痴?我拼命成什么样就超过了这条线,而我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我们总是说些似是而非的“鸡汤”,也并没有安慰到谁,像是所谓的过来人让你追求安逸的劝说词儿,又像是不好好努力的时候随手可得的借口。

推杯换盏三四巡后,有些人就开始犯跟别人谈理想的臭毛病了,“你要追求生命的高度、广度、宽度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啊,你要追求生命的意义啊!”意义是怎么追寻出来的,广度、高度、宽度是怎么得以体现的,还不是不断打破自己的框,去追求更多的可能才会实现的吗?

你来上海多久了?

两年多一点。

为什么来上海?

只是觉得以前的日子一眼看到头了,我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点,我觉得这种可预见性才是我更怕的东西。

你怕死吗?

倒是不怕,怕没质量地活。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二十五岁就拒绝新知,在所谓的人生轨道上安逸地活,然后到八十五岁再埋。

反正早死晚死都得死,你们谁逃得了?我不过是早就看透这个东西,所以,我才想在有生之年探知更多的可能。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en show)中说:“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伪,一样充满谎言,一样充满欺骗。”就算真的有大老虎,你是不是也该好奇下大老虎长什么样吧?“王”字到底是在它脑门上还是屁股上?

我是有很多妄念的人,我不知道这些算不算妄念,但是因为我想要,所以我做出了某些选择,也因此承受了选择带来的不舒适感。活着的每一天都在向着死亡进一步,每一天如约而至。

怕死你就别活着啊,向死而生,是通透。

活着,请不要丢了少年气啊

放弃某些优秀的品质一定比坚持容易。

拿出十年前自己的照片,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胖成现在这个样子。那个时候我还在自豪怎么吃都不胖。那个时候,带着一帮玩Cosplay的朋友,到处参加乱七八糟的演出,到处勾搭些有的没的,到处投稿期待自己的文字能被人赏识,还玩跆拳道,到处给人表演花式踢碎木板。

这一晃十年过去了。

我实在不偏爱各种性质的同学聚会,可能我是无法直视过往的自己,也或者我是活在未来的人。现在如果有人说,你还记得当年什么什么事情吗?我多半都回忆不起来细节了,当你的生命不断充斥着各种刺激肾上腺素的事情,过往的事情,就像是被海浪一遍一遍冲刷的沙滩,每次满心欢喜的冲刷都带来新的故事和序章。

不管我喜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但是过往的一切经历造就了今天的我。我想我还是喜欢现在的自己。我不太在意别人喜不喜欢我这件事,我能保证跟你交流的当下,我一定真诚。交了多少学费,行走了多少风景,我庆幸的从来不是看风景本身,而是遇到足够多的人,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活出不同状态的人,我未必对每种生活状态都认同,但我在试着了解,每一种人存在的原因和意义。这在大部分时候使我变得开阔宽容。这种体验,是我更为珍视的。

前几日去北京出差,前门星巴克旁边是一堵感觉快要塌了的旧城墙,旁边是一丝不苟充满青春活力的PAGE ONE书店。当时我想到每一个看似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中年人,很多时候都在咬着后槽牙硬撑。大部分成年人斗志昂扬的口号,背后都藏着被生活虐千次依然要再战的疲惫。

焦虑是这个时代的通病,我们处在一个激荡的、快速的、变化的时代,众生都害怕做时代的孤儿,都怕被时代抛弃,所以我们焦虑。因为焦虑,大家就更加丧失了筛选信息的能力,没有时代理性,逐渐变成容易被煽动情绪的人。大家不过是时代浪潮中的小虾米,每一代人的生活都会裹挟某个时代的背景。

我被裹挟在这焦虑中,当我意识到我的焦虑,我清晰地感受到所谓的诗与远方,终究会被现实搅和得稀碎,那个时候你持续了多年的所谓少年锐气,是不堪一击的。我想着令人发出一声唏嘘的曾经有梦想的青年是如何人到中年泯然众人的过程,不过是因为现实是软刀子,它一次一次的节奏缓慢地将你的天真剁成饺子馅,坚强的、有信念感的人会收拾好破碎的自己不断奔向梦想的终点,可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与现实妥协。我以前会对那些坚持不住的中年人嗤之以鼻,后来我理解了他们,自己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别人。

当你回首时,你发现有些词语,比如:坚强、坚持、毅力、勇敢、魄力、善良、真诚,这些你需要用生命践行和丈量的词语,你曾经毫不费力地拥有过这些词语,但在某一天突然就被你丢了。你甚至都回想不起来你在何时丢了它们,而你发现你再捡起它们太难了。你抬起头来仰望那些爬到所谓生活山顶的人,你发现这些人的身上还携带着这些词语。你说:“真好,真羡慕!”然后一口酒下肚,双眼朦胧,为自己叹息。

放弃某些优秀的品质一定比坚持容易,但我想对大家说:“活着,不要丢失少年的热情和勇气啊!”

今年我试图让自己慢下来,和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去体会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行走的人。我享受做一个观察者,也在思索我到底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成年后的我,没有真正地想去过节日,包括自己的生日,我反思,为什么我如此不在意过节的仪式感?后来,我发现时间和岁月是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好实现的东西,即使你不跨年不过生日,这一天照旧会过去,我莫名觉得这个事情太没有成就感,我的仪式感大概体现在我所珍视的每一件事情上,我算是认真生活的人,所以不必要在大家都欢乐的时候,非要如何有仪式感地度过。

我早就做好了不把自己裹挟在烦琐地应付各种人情世故中。生活虽然是不断创造麻烦解决麻烦,我们也没有必要明知前面是个大坑,却还要跳下去。生活自然有朴实简单的快乐,跟父母去聊一些小时候的趣事,或者试图让他们理解你在做的事情。我跟我父母“硬刚”了那么多年,终于在这两年,我父母也试图理解我不是那个活得像张三李四隔壁老王一样的孩子了。他们的孩子就是有一些不一样,用奇葩或者别的形容词来说我,我不介意。

我从几天前就在想有什么字可以概括我的今年吗?想了很久还是无果,眼前一幕幕闪过这一年的十二个月我都做了些什么,当时的心境如何,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如果再遇到一次这样的情境,你还会如此吗?

生活有各种形式,The right way,the hard way or the easy way,但是人生没有pathway。

嫌弃老板是我们的『续命』方式之一

要有娱乐精神,娱乐精神,娱乐精神,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每个公司都有这样一个微信工作群,这个群充满了正能量,人人都有一种誓要为工作献身的大义凛然感。一群热爱工作、积极上进、工作到无法自拔的青年在这里集合。

给同事鼓掌,给老板点赞,莫名献花。被老板夸赞后卖萌,表决心的奋斗状,江湖义气的抱拳!

这里的空气安静祥和,宛如一潭死水。然而,这种群里通常上演的是众人毫不走心的表演,一种职业人日常的应激反应。

当然,每个公司除了这样的群,还会有一个个游离于老板视线之外的“暗群”,这些群的作用主要用来嫌弃老板。在这个群里,每一个员工都是段子手,每一个选手都仿佛打开了嫌弃老板的任督二脉。随便截取一段聊天记录,都是《吐槽大会》的水准,好像员工的语言巅峰就体现在嫌弃老板这件事上。

为什么我们嫌弃老板这么重要?

老板难道不是用来嫌弃的吗?

不发老板的牢骚,怎么好好工作啊!

90后们看着与自己父母年岁相似的老板,连连摆手,这届60、70后不行,太慢太慢。

80后们挺直了腰板,四十五度角仰望着远处的星辰和大海,会心一笑,是的,没错,世界快要是我们的了。

现在的老板为啥值得被嫌弃?以前的上下级关系断然不会是现在这样的。70后就职以前的上下级关系,基本上是老板说什么都对,老板说什么都要想办法去执行。比如老板觉得红配绿美妙绝伦,看着你的衣服配色丑,可能你就得想办法将红配绿配套穿起来了。

过往的职场,老板的认知甚至品位都得贯彻到公司的方方面面。梁文道在《审美的败落,从宣扬“丑”开始的》里面说:在中国,无论在什么样的机构,一个人只要是坐上了“领导”的位置,似乎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在任何领域都非常专业的人,掌握着种种事项的生杀大权,而设计、规划和审美,不过是其彰显权力的领域。

所以,我们经常会收到来自老板的让人困惑的指令,你若参悟不明,那定是你天资愚钝。中国人这么好面子,大部分人不好意思去跟老板确认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比如,老板说:“你这个设计不行,你懂我的意思吗?请给我一个五彩斑斓的黑,需要有一点点的层次感。”

你满脸问号,五彩斑斓的黑?你在逗我吗?

再比如:“这次我们活动邀请的嘉宾,只有一个要求,要高规格!高规格!高端大气上档次那种!你能不能给我一点高级的感觉?”

老板你解释下什么叫高级,好吗?

你自己不会悟一下吗?

老板当然是老板,老板要显摆自己的时候,你一定要准备好期待的脸,必要时要鼓掌,顺便对老板说:“您怎么那么英明神武!”

我一直在思考,在当下的社会,我们应该跟年轻人共建一个怎样的公司环境和人际关系。巨变的时代带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需要做成一件事的知识结构不再单一,造就了当下一个“后喻时代”。这个词以前用在家庭关系上,指的是长辈需要向晚辈学习新技能,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叫“文化反哺”,这个词用到工作场合也完全适用,意思就是老板不是绝对的权威,扁平化的管理是必须的。在这个时代,信息的鸿沟可能比代沟还要吓人。

企业家卫哲在阐述企业如何制定战略时,抛出过一个问题:做战略到底是要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他说,早先你们知道的“双十一”天猫购物节、聚划算都是下面的员工自发做起来的,“双十一”购物节在做了好几年之后,才上升到真正的战略层面。实际上,所谓的创造性工作在“创造性”这三个字上,绝大部分的年长者都比不上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路径依赖和思想包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思维上的条条框框。

信息的爆炸,知识的迭代速度变快,不管哪一代人,每天都被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洗刷着,我们都要谦卑,敬畏,敢于“空杯”。这代年轻人有一些新的特点,他们更有个性,更有自己的主张,更愿意为自己活着。他们没有那么穷过,他们工作更多的是在为自己认同的事情努力,而不是为了糊口。那种混口饭吃的人多半不会嫌弃老板。因为服从老板的一切决议,是最省力的工作方法。

那么那些职场中的年轻人要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节奏呢?

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不走心地吵架

年轻人要做的是,跟老板的吵架要做到不走心,对事不对人。工作应该是以成果为导向的,结果也只是完成而已,而成果是需要有质量地完成工作。

万死不辞

这个词原本是说,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在现代年轻人的语境里,这个词的意义变成:每天被老板气死一万次,但是仍然不辞职。排除年轻人真的是穷的原因,他们这样做一方面表示这个老板很值得跟随,另一方面表示这个员工非常有韧性。我常常遇到创业公司的员工很有信心地跟我说:“我赌老板会赢,所以我坚持留下。”

跟什么样的人同行

生命有限,有意义的是,我们还可以选择,到底跟什么样的人同行。不是所有的老板都那么善良和有正能量,有的老板善于画饼,饼画得比脸大;有的老板严厉,但是很有分量。如何选择你的老板,选择与谁同行很重要。因为,奇怪的老板除了会让你气到肺炸掉,还可能扭曲你的三观。

你喜欢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呢?

我喜欢的人都有以下两个特点:

1.善良(不作恶是做人的基础,这很重要)

2.利索(逻辑清晰,思路在理)

最后,是给老板们的Tips: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要有娱乐精神,娱乐精神,娱乐精神,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场『996』的博弈

我们当然没有真正的自由,没关系,至少我们还有表达的权利。

有一段时间被“996”[1]的话题刷屏,你能明显看到四个言论的分水岭:老板视角和员工视角;年轻员工和中年员工;家里有一点底子的员工和家里没有底子的员工;热爱工作的员工和爱谁谁的员工。他们在言论上显示出来的差异性一目了然。

老板们当然歌颂“996”,因为压力都是他们的,税收是他们的,融资压力还是他们的,在管理上,一定无法照顾到所有员工的感受,从老板的角度来说,如果我能最大限度地让员工们努力工作,那对公司的业务促成是一定有好处的。

在人类进化这么多年,人性中的懒惰从未变过。人类因为懒,发明了飞机,这样不用自己走也能日行千里。人类因为懒,发明了洗衣机,于是我们不用自己洗衣服,也得收获干净的衣服。老板因为懒,觉得“996”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因为不管你工不工作,你坐在公司,看着公司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老板或许能感受到一种大家都在努力、公司一定会好的感觉。就好像一个掌握不了学习方法的人,天天熬夜到凌晨,见过四点钟的太阳,便觉得自己还是有考满分的希望的。这其实跟你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事情,大家都要在装模作样地学习,一年有三百多天在教室里坐着,但还是有很多人考不上大学。

显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热爱工作,也不是所有的员工做事都会有好的结果。所以,从老板的角度出发是可以理解“996”的工作制度的。当然,如果能从绩效考核的角度去设定员工的工作,可能是符合逻辑的思路,当然这对老板的能力就有更高的要求。这个时代,老板如果还依赖过往的思路去管理员工,多半是盘活不了一个公司的,毕竟年轻人更愿意为自己工作,更愿意为自己认可的事情而奋斗。

员工当然是抗拒“996”的,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我跟很多人聊过天,即使在北京、上海工作,我觉得他们从未生活在北京上海,他们只是活着。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工作显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还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有孩子生病,老人赡养,还有那些海市蜃楼一样的诗和远方。国外的朋友听闻我的生活,常常说我是“Work Machine”,本质上我是“恋战”的,我能从工作中获得快感。但是,我也有“浪”的时候,请假半个月自己就去玩儿了。

一些成功人士经常被问及:“你是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的?”实际上,工作和家庭就是一个动态关系,因为它们一定会在某个时候此消彼长,所以我们需要一直平衡,你总有年底一大堆材料要看,一大堆客户要谢,一大堆总结要写。你也总会有喘息的时候,发现陪陪孩子和家人,在某一处虚度时光是很美妙的事情。成年人的时间有时候由不得自己选择,是周围一堆人推着你前进,然后你还需要有阿Q精神,从生活的那些个苦中,体会那一丝丝的甜。幸福啊,一定是比较级,没有那么多苦的铺垫,你都不能体会那一点点的甜有多甜。

马云这种大佬当然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脱离群众太久了,说出来的话就跟“何不食肉糜”一样。他的“996”和刘强东的“007”[2]都不是我等普通群众所能享受的。马云的“996”是可以高度支配的“996”,是在高尔夫里面的“996”,是跟不同人Social的“996”,是在西子湖畔的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996”。强东的“007”也不是你的“007”,是调戏女大学生的“007”,是喝着美酒的“007”,是陪着貌美妻子散步的“007”,是回家祭祖的“007”。跟你辛苦修改PPT到凌晨,修改方案到白头,写代码写到发际线消失在地平线的“996”或“007”,在本质上就是两码事。但是,当你没有能力拥有Freestyle的工作的时候,有些苦还是要受的。

这个讨论的本身有意义吗?必然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总要通过这样的争辩去开启民智。我更怕的是,更年轻一些的人听完大佬们的发言,认同这些话,觉得这就是真理。我们需要有两种能力,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去主导自己的人生的能力。你想过哪样的生活,就要去争取,而不是听从谁的。

叔本华说:“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一个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引用这段话,我并不是想掉书袋,我只是想告诉你,成人的世界从来都不容易。活着,何必让别人的说辞去主宰你的人生?

在这场“996”的博弈中,只见老板连连画饼:来吧来吧,“996”。

只见员工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要命。

在这场博弈中,所有的“良家妇女”都会“下水”,所有的“风尘女子”都不会“从良”,在这个“坑”里的一时半会儿是出不去了,不在这个“坑”里的也会因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很快入“坑”的。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稳定的生活?有时候我们全力奔跑,也只不过是为了能够停留在原地。

一个人的『耐值』有多重要

生活对人来说,没有什么机会主义者,你想投机,它会还你真相。

什么是创投工作,是寻找优秀的项目和基金公司,选择和他们同行。这个是我Big Boss的“官方”解释。但是,如果去解构我的工作,那只能通俗地说跟各种男人聊天了。在这个行业里,女性非常少,连我们自己的团队80%以上都是男性。这么解释又似乎油腻了些,一股大猪蹄子味儿。

你要说我多专业,信奉什么体系,哪个出处,去判断一个项目或者一个创始人能成与否,那倒也没有,毕竟所有的知识若不能串联和并入你的自有体系中都不能称之为智识。英文讲Wisdom,智识不是说知识,而是统领知识的智慧。

所以,我不单方面信奉某一套体系和谁说的话,那些东西都是在我和创始人谈话过程中随意拿来组合的东西,大概这就是学院派不屑的野路子,不管哪个路数,成事一定是你最后判定的重要标准。

我其实不是那么喜欢㨃人,我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好奇,我好奇就会发问。但对于谈话方,他们的心理动态大约是这样的:如果你问的是简单问题,他会觉得你毫无水平,毕竟大部分创业都是基于自己曾经的背景,他在行业内浸染的足够久,他们就会有所谓的“包袱”,这个东西正面理解叫专业性,负面理解可能就是那个无形的圈,禁锢你创新的那个东西。因为,中国处在一个巨变、动荡、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在这样的时代有一些建树?答案是:你就不能穿着棉袄洗澡。

如果我问的问题稍微有深度一点,甚至是那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我当然也会有预判。唯有这种问题,才能显出对方的人格。比如,你对行业是否有自己的解读,而不是来自“得到[3]”、或者某一个大V,它甚至不需要绝对精准,但它要有你思考的痕迹。

怕是中国人在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题做多了,大部分人回答问题时都想说出一个不会出错的中庸答案,你能从他眼睛里读出来一种信息,叫:你看这大概是你想要的正确答案哇!这类人多半不自信。创业是孤独的,有时候是没有具体答案的,它需要足够的开放思维,然后变成具体的可以执行落实的方法。这个过程孤独,充满压力,很多创业者的心里话是无人可说的,所以,主见、自信、方向感很重要。

你发现他的项目团队有某个具体的短板,你就会挑战他说:“你这块可能是有欠缺的,而且可能会是制约你成长的主要因素,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至少我是很怕别人立一个高Flag跟我说其实这个没啥问题,有时候一个领导者需要对着下面的执行员工打鸡血,但面对我们,我们需要听的是理性的分析,你如何中立地看待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前瞻性如何?你在指挥打仗的方向感如何?你操盘布局的能力如何?你对细节的把控如何?我可能不需要你高昂姿态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任何事情说起来都比做起来容易很多,我倒是宁愿你认真审视自己的不足,团队的不足,去审慎地判断和周全地思考。

我可能会因为一个问题没有得到一个可执行的方案,在听谈话人阐述逻辑时反复提问。一些大问题,有时候我㨃一㨃创始人就能迎刃而解了,要是吹牛能解决问题,世界上90%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这种挑战,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面前的这位创始人在面对高压追问时的反应,他/她是立马就脆弱了,还是有思考有逻辑地应对,还是会陷入沉思,还是会抛出问题邀请你一起讨论。

创始人要是一上来就崩溃了,情绪失控了,脆弱了,那创业还是算了吧,毕竟这才哪儿到哪儿,你就脆弱了,你就难受了,那怎么面对后面的九九八十一难啊?要是都顺着你话讲,感觉对方像百货公司处理投诉的小姐姐,这种也很吓人,就是认错态度特好、特快,但就是解决不了具体问题。就跟电视剧里面的妻管严一样,老婆没说两句话呢,自己搓衣板就准备好了,大喊一句:“老婆,我错了!”你要是追问几句,发现他其实也不大清楚自己到底错哪儿了,下回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最后条件反射了,你俩就别好好对话了,人格就不平等了,你一追问,表面上看好好的,他内心就已经颤抖了。“上回也是这么问的,我还是不会啊!”

除了正儿八经地在工作场合对话以外,多场景的对话更重要。比如,吃饭的场景,“德扑”的场景……因为正式的场合,人在这种场景下会构建一个正式的状态,所有的话都可能经过修饰,语言也是经过一些筛选的,那就会隐藏一些东西。观察人和事物一样,需要多场景多维度的观察。

耐㨃,㨃在有些人的语境里是不好的词语,因为有可能一直让人处于思考的状态,他会觉得疲惫。耐字,体现一个持续性,创业不是一次就结束的事情,可能需要反复的自我发问,别人的发问,随之而来的是自身的自省和打破自己认知局限的思考。

跟金属一样,这对渴望成功的人绝对是一次又一次的淬炼。人成功之前一定要有所忍耐,不管是体能或者心灵或者物质,唯有这种隐忍,才能逼着你去思考、实践;当你站在巅峰的时刻,你才会体会到那种巨大的爽感,老子就是这么优秀!一旦成功的原因太投机、太不费力,金钱多数时候就会像龙卷风,来得太快,而去的时候会一片狼藉。

有一类人,在体制内的职场中已经到了中高管的位置,就容易端着,太拿过去说事儿,那一套体系深深地扎进骨髓里,怎么都出不来。出来创业了,发现环境都变了,谁也不为你的过往买单了,他就慌了,我们称这类人叫“高位截瘫”。前半生太顺利了,创业时候偶像包袱太重,其一低不下高贵的头颅,其二爬不出体制内的思维,害怕失败、不允许自己失败而丧失了很多机会。不是所有的中年人,失业内退都适合干一个叫创业的活儿。

人总想留下活过的印记,殊不知,这一路走过的轨迹决定了你能不能留下印记。生活对人来说,没有什么机会主义者,你想投机,它会还你真相。在某个时机,你突然懂了,生活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

想成事,有个很重要的特质,叫不惯着自己!耐㨃,不过是第一步,生活不是玛丽苏电视剧,生活是黑色幽默。

哪场创业不被㨃

没有被投资人㨃过,你都没有资格说你创过业!

北方话非常神奇,它先天具备的幽默感以及场景感,我的微信好友中,经常有人找我的时候问:“亲,在吗?”为了节约时间,我通常回一个字:“咋?”

想用这一个字充分表达我目前的一种状态——很忙!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有些人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完全不在重点,不知所云,我通常回一个:“啥?”

有些创业者的情感比较细腻绵长,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描述一件事情之前会加很多心理活动的表述,所谓外化内心活动,为了表达我并没有很在意你说的过程,我更在意结果,我通常也只会回:“好!”

这个字代表了我认同你说的事情,你的心理活动我也理解了,但是我更在意结果,这个“好”是为了回复事情本身,至于情绪,有时间我会唠两句,如果俩人说话风格差距大,太为难彼此了,还得赘述很多,也就放过彼此吧。

我理解这是一种边界感,人太多,故事也很多,你想说就说,不想说,也还有下回呢!等你缓过来,我们再叙。

最近,一些机构邀请我去讲点什么。我会问他们,你们想让我讲什么呢?我也会顺便问下,隔壁老师标题是什么?通常他们的标题都会非常专注在“术”的层面,比如:“在什么什么(通常是一种情形)下,公司的治理逻辑”或者“创始人应该具备××思维”。这些老师肯定学习都比我好,因为一看这个词组结构就充满学术论文的感觉。

我总觉得,一般的创始人都具备一定的做事上的“方向感”,具体的“术”当然需要,但是它不具备普遍性,这就是为什么创业培训难做。但是,如果非要把一群创业者放在一起,说一说“道”,再结合您自己做事的套路,会不会思路更清晰一些?我就给自己的课取的名字叫:没有被㨃过的创业不完整。我是想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去讲讲,投资人为什么会㨃你,㨃你的大概是些什么套路,你应该怎么应对,投资人㨃你的时候,你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这是我的本心,但是至于我输出的内容到底如何,恐怕还是取决于听的人。

首先,创业应该有颗大心脏。85后95后的人创业有一个特点,因为年轻就具备操盘意识,通常有颗大心脏,跟你交谈时,还会特别坦率地说,老师您不要光挑好的说,您得多说说我的问题,没事儿,我年轻扛造。

我当然喜欢这样的创业者,我们喜欢一起脑暴一些东西,我期待我们有良好的互动,给出可能给彼此带来启发的语料,通常一阵交谈之后,大家都很愉悦,因为作为项目方觉得自己好像受到了启发,作为投资人我也学习到了这个行业的情况。这样也能补充我遇见这个项目之前所做的行业研究,让我的认知更为丰满。无论从哪个维度,这都是Happy Ending。

当然,我遇到的大多数创业者还是70后80初。这类人里面,成功的往往心态都很开放,一个人心态开放,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这种沟通更容易是平等、舒适的。但是,大部分时候,我遇到的有防御心的人更多。

防御的意思是,我说话前,对方先把姿态放这里。我岁数比你大,资格比你老,你自己掂量掂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通常这类人就很难伺候,他们本质上对自己也没有那么自信,所以对别人的反应会有过激表达,所有的话都得参透出十七八个意思,而完全不能明白我们谈话的本质是想让这个项目变好。

他们通常会这么表达自己的立场,在我们的对话开场前——“小姑娘(用这个称呼的多半是个“死直男”),我在这个行当作了几十年咯,不能说是行业最优,但是你出去打听打听,还是有一定的江湖地位的。”

怎么说呢?我感到无奈,你求人办事,把自己放在菩萨位,我们怎么沟通?我打听你个锤子,你现在创业还不就是从头开始吗!有一些人是从国企内退或者外企被裁员的,还有一些人是在大企业里面不得志,不得已出来创业的,因为曾经积累的优越感,出来后一下子不能接受自己跌下“神坛”,浑身都透着一种“自以为是精英”的气质。

创业这件事,是要告别过去的你。曾经你在的那个位置,可能有很多人理你,是你的平台带给你的一些荣耀,而离开了那个平台,你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受不受人待见,人缘怎么样,心里没有点Balance吗?

这类人还有一个经典话术:我的资源非常多,我认识谁,谁跟我是好兄弟。这也是我厌倦的语料之一,资源如果不能落地,那就是天上的云,看似丰满,一吹就散,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创业到底是谁在做事?是你啊,不是你的资源啊!如果你的基础逻辑不成立,资源也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是看起来很美。而且资源的本质是什么,不能总是求别人帮忙,好的关系,难道不是彼此赋能吗!

你过往在那些在大企业里面养成的臭毛病,吃吃喝喝,商业互吹,在某种时候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创业的江湖容不下那么多泡沫,一睁眼就是真刀真枪的成本在流动,而你只想用吃喝摆平事情,没有有效地完成事情的逻辑,标准化的运营没有成立,后面所有的浮光掠影都是给你的“作死”助兴。

这些人往往意识不到,投资人还愿意花时间去㨃你的项目,是因为他感兴趣或者他觉得还有一些探讨的价值,他的本质不是为了㨃你而㨃你,而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你活这么久,连这样的信息都读不出来,你前半生的生活是充满了多少恶意啊!

大家时间都宝贵,一个项目约见创始人见一两个小时,我头一个半小时都是商业互吹,后半个小时再说正事,是不是闲的?要听好话,也不用去找资本,自己在办公室逐个找员工聊天,中国人还没有完全进化到看到老板都巴巴说实话。

更成不了事的创始人,就是听完只顾生气了。哎呀,那个气啊,小丫头片子你算哪根葱,对我吆五喝六的,你懂什么?

这个时代,早就不是拍马屁就能把钱挣了,是大家商量着把钱挣了,你说说你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核心壁垒,我觉得还不错,有可能的情况下,给你一笔钱,看看你的企业能不能变成一个更好的企业。

我们得承认,不同行业、不同出身的人,说话的方式不太相似。但是,你要相信,每一个投资人发问的点,都是他/她想不明白的地方。这同样也是你的机会,把这个质疑回答好,化解投资人的异议,才是更值得的做法。

我常常特别庆幸,我进了这个行业,除了能认识一帮很聪明的人,还强化了我做事的正确方式。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是想解决方案,而不是去扩大情绪。北上广容不下眼泪,创业也容不下焦虑,焦虑是不足以解决事情本身的,因为焦虑完还得去解决事情。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极其重要,在中国经济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我们通常把创业企业的进化周期缩短为半年,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没有进展,后面的结果,就是如你我可以预见的一样,它被拖死了。在不盈利的情况下,屁股坐着的每一分钟都是钱。

当你第一次被投资人㨃的时候,你发现你的情绪是如此的抵触与不安,如果你回家之后,能对今天你所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做一个复盘,将你做成事的路径和逻辑反复推敲,然后内化成你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事。

当你第十次见到投资人的时候,你能总结出他们的套路是什么,要怎么化解,该坦白的时候坦白,该修饰的问题修饰,游刃有余,是不是融到资的概率也会变大?谁也不能预见未来,谁也不能保证这个项目就一定好,但是有时候,我们看到更自信的创始人,更清晰的思路,我们会觉得不管他/她做什么,我都想投他/她,因为对面这个人看起来就是会成功的样子。

我们老说放大格局,我们很难描述出格局具体是什么?当我们能看出,投资人在对事不对人,这些言语背后的动机,只是希望你的项目变好的时候,你的心境或许会开阔一些。

如果你的创业都没有被人㨃过,不仅创业不完整,人生色彩也太过单调了一些。

没有被投资人㨃过,你都没有资格说你创过业!

每一场出差都可以是诗意的流浪

和世界谈个恋爱吧,万物皆美。

我经常出差。从最初的颠沛流离的内心感受到现在的逐渐享受,我终于可以把每一场出差都变成是诗意的流浪了。我常常一个人旅行或者出差,我笑称这为有生存感。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城市,然后一个人去觅食,一个人去想去的地方,孤独的只有自己和世界,能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这个世界对自己的回馈。这很重要,喧闹是别人的,而你剥离出自己,看着他们,你便拥有了不同的视角。

去武汉要去听听长江的声音,去看看她的壮阔和精美,和她滋养的人民是怎么装点她的美。去感受这个城市过早的仪式感,早餐店的喧闹与特色。吃一碗原汁原味的热干面,麻酱充满嘴里的感觉,黏腻香醇,思考着为什么武汉人如此热爱这款食物。黎黄陂路是一条很小的历史街区,民国时候的建筑,有一点小小的特色,路上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小酒吧,你可以去品鉴一下。倒不是真的为了喝酒,更重要的是去感受下别样的氛围,无聊的时候,听听隔壁操着武汉普通话的妹子们帅哥们怎么唠嗑的,也挺有意思的。

去西安的街头走一走,这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故事,空气中都是肉夹馍馅料的那种肉香,回民街上热闹得像拍穿越电视剧一样,每一块红的绿的广告牌下,管它商不商业,市井生活应该有如此的模样,喧闹的嘈杂的吆喝声齐飞。路上调皮的小哥,时不时调戏你一下:“美女,来一碗羊肉泡馍吗?”被吓着了,也得去尝尝,把一块饼,掰成小块块,等待店员的检查,是不是可以放羊肉汤了。多半外地人掰得不合格。店员会嫌弃说,你这个太大了,继续掰!你看着隔壁桌恍然大悟,吃一碗羊肉泡馍,功夫是在手上,得把馍撕扯得稀碎,才能被羊肉汤泡开。

你要去鼓楼转转,感受下六七百年前它的故事。你要现场听听民谣,想想这座城市为什么涌现出了那么多优秀的民谣歌手,你们爱的许巍、郑钧、张楚、黑撒乐队,都是这座城市孕育出来的!你要去吃油泼辣子、臊子面、裤带面,去了解“陕西八大怪”,去听听八百里秦腔一声吼,甚至去感受一下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

西安美食三大件:凉皮儿,肉夹馍,冰峰。冰峰牌汽水很多年了,西安小孩都是喝着这个长大的,这么多年,那味儿都没有变过。搁在北京,冰峰就是北冰洋,几乎所有的餐馆都有这个饮料。

我总是喜欢找找每个城市不同的、奇特的饮料。比如,四川就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天府可乐,是有中药成分在里面的,虽然口感跟可口可乐有很大区别,但是还是好喝的。

去北京要跟出租车司机聊天,长知识极了!一路下来,我就知道北方麻酱和南方麻酱的不一样,北方麻酱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里面得配上哪些个原料会更好吃,怎么调配,中间的细枝末节师傅都会给你掰扯清楚了,到了目的地,因为师傅跟你唠嗑,多付了怎么调配麻酱的学费,师傅一口北京话:“谢谢您嘞,您慢走哈!”倍儿地道,亲切!要去吃南门涮肉吧,那是必须的!逮着干完活儿的空都得去尝尝。什么叫不虚此行,你就得得空了去安抚一下你躁动的胃。

从零下十摄氏度的帝都晃荡到零上十摄氏度的深圳。我对深圳一直很有好感,除了一直没弄明白宝安机场头顶上那么多坑是什么意思,跟不要钱似的打了那么多眼儿,还被密集恐惧症患者极度不待见。这个城市有很多人是从湖南湖北来的,你听着一口口“塑料”普通话,也觉得亲切,仿佛置身于湖南卫视的真人秀节目。要吃粤菜就去茶餐厅,点一盘牛河,吃一口,正宗到你感动的泪水都要掉下来了,就是那么好吃。简单的一碗“出前一丁”的泡面,加几根莜麦菜,几片大大的午餐肉,两根结结实实的肉肠,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要深夜煮面吃啊,看着就很治愈很满足啊!

要是想吃湖南湖北菜,满大街都是。随便找一个路边摊坐下来,那一碗性价比极高的粉,都让你觉得汤底怎么都那么好喝。在正襟危坐的餐厅吃多了,格外迷恋这种小街小巷的烟火气,那么鲜活,让你觉得格外踏实与心安。接地气大概就是这个感觉,你能讲究,也肯将就,还能体验不同食物的美。路两边都是榕树,那么多细细的树枝垂下来,我想起来有一篇文章叫《小鸟的天堂》。

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眷恋,是你对这个世界的一切还抱有好奇和探索之心。人的迁徙带来食物的迁徙,即使是同一种食物,迁徙到了不同的地方,与当地的水和原料重新搭配,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吃法。要去试,要去体会,要去观察,每一场出差都可以是一场诗意的流浪。

和世界谈个恋爱吧,万物皆美。

让自己的心灵来一场流浪吧,你会比你想得更有诗意。

和脚下的城市来一阵暧昧吧,会拉扯出或长或短的美好回忆。

人间一趟,看看太阳!

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当一个人做选择之前,那万般的踟蹰与焦灼,那种翻来覆去的拉扯只有自己知道。

有时候,当你把做好的决定告诉他人,他人往往会觉得突然,其实没有什么突然,当我们在做一个决策前,通常已经打了无数次腹稿。

自然,也很少有人悟到,当我们做好选择时,我们所要面对的自己,是离开了貌似熟悉的圈子、套路、人事物,是拥有一种莫名患得患失的心境的自己。

而这种患得患失,在答案出来之前,往往需要维持很长的时间。那种揭晓答案的过程,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极度漫长和煎熬的。总会有一个节点,你突然有了信心说,对,没错,当年我那样做是对的。做完选择后自己也没有怎么,但是,那一刻内心充盈且满足。当然,必然也有可能,自己过得比那个离开的过往,更加沮丧。

还记得老套的比喻: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老人家会说:“你确定想明白了吗?那条路很艰难哦!如果你没有想明白,我劝你还是再想想。”

老人家从他们的过往出发,来劝诫年轻人,是一种关爱。可是年轻人如果全听长辈的话,那还像是个地道的年轻人吗?这个世界是怎么发展的呢?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老一辈的东西,我们总想发明我们的规则,我们想做新时代的规则制定者,我们不认同老人家的那套“道理”就一定是对的。

那些丧到不能自已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这么丧?我自认为是一个相当“虎”的年轻人,不太喜欢听规则,不太喜欢听“你应该”的句式。活了这么大,靠的就是任性、嘴贱、胆大、脾气差。近几年,年轻人越来越丧,我悟到了很多东西,我自觉比以前更敬畏生命,更理解父母,更感恩他们带给我的好的品质。

我这么大大咧咧的性格,有一天突然明白,我这么任性,就是因为我和父母之间有奇妙的默契,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因为这样我才有足够的底气去任性,去选择自己内心愿意选择的东西。我还得庆幸小时候教我画画的老师,那个有大大窗户、冬天总是有很大的太阳照耀进来的、总是有邓丽君背景音乐的画室,和那个穿着大头皮鞋、留着有范儿的长发的美术老师,是因为有那样的影响,我才会有这么自由的灵魂。

最近我习得几个词语:脆弱,崩溃,踟蹰,煎熬,诱惑,无力。不爱示弱的我,现在觉得能明白和感受这几个词语,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我不觉得它们是贬义词,或者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些,才会知道幸福和快乐这样的词汇,体会起来才会足够畅快。

昨天有人问我,你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想了想,我应该是能冷静思考,思考到穷尽我思维里的可能,然后凶猛地去行动,目标导向的人。回答完,我想起我同事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创业就是超凶的,嗷呜!”我觉得人生也是一样,这里的超凶,就应该是昂扬地向前,Move on!

我做大的决定都是随心。实际上,每一个选择都会有得有失,我们都会经历选择前的犹豫不决和选择后的患得患失,这不是病,这是人之常情,我不爱后悔,主要是觉得后悔没有什么意义。而换取那个能鉴定到底后不后悔的答案,时间太长,所以当我们做了选择的时候,首先要调整自己患得患失的心态,然后去all in这个新的选择,让它朝着你想的答案进行。

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告别了那个胆小的自己,去迎接和尝试新的事物,我们跨过了诱惑,我们拒绝等待,我们在向着所期许的未来的自己,又迈进了一步。

打败曾经的自己或许比打败别人需要更多的勇气。

让我们细聊下何为『资源』

江湖之大,真诚与靠谱是通往一切的法则。

很多人让我帮忙转发他们在朋友圈发的活动信息,我未必都乐意,也未必会答应,但凡能传递正能量的,看起来还不错的东西,我也不会吝啬我的“Gold Finger”。

我也没有细数过,我到底帮身边多少人找到了工作,而且工作在外人看起来多半都不差。

我更没有盘点过我到底帮人对接了多少资源,落地情况几何,有没有很好地帮忙到位,单从我拉群数量看,也不在少数。

突然有人跟我说:“你看啊,这就是资源啊,我还挺佩服你能对接那么多事情,能记得那么多人,能让绝大部分人都喜欢你。参加一个活动,满场看起来都是你的朋友。”

有一天,一堆人聚众抽烟,我在旁边闲聊,有人猛吸两口问我,“你觉得什么叫‘资源’?”

据我这文科生的经验,题干越短越难回答。因为这意味着问题太过宽泛,没有限定条件,不知道从何说起。

“资源”这件事,始于偶然也始于必然。比如,我经常参加活动,就会有很多机会认识新的朋友。我看很多年轻人因为想快速拥有所谓的“资源Pool”,加了群之后就把所有的人都加了一遍。这种心态和做法堪称经典保险、微商打法,宁可错杀千人不可错过一个,简称:人海战术。

我经常参加大活动,一般在活动整场我加微信的人不会超过十个,我加人从来都是基于观察。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如若双方是不平等的关系,多半不是他伤就是你伤。基于偶然下的必然原理,这个人莫名其妙在这个物理空间递送到你面前,你依据直觉和经验判断,你们会不会产生联系,有没有办法共事。这也是一种你操作下的必然的偶然。以前参加大活动,老板会提要求说,“谁谁谁的微信,你必须要到,回头资本对接、项目联系应该会用到。”

这句话的信息点有几个呢?第一,关系要提前建立,不要等用的时候再去匆忙建立,那多半是没有效用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第二个是说,我就是要在这个偶然的场景下创造必然的结果,你必须要加到某个人的微信,或者是项目或者是资本。那么,你就要想着在什么情境下,你能不卑不亢地把这个微信给加了,还得保证对方能记住你,未来有业务往来的时候,对方不会一脸懵懂,也不会觉得你是个骗子。

我也偶然会发现,我活动上加过的某个嘉宾删了我,删除我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比如觉得我不配或者看起来就特别像骗子。当下你也不要先想着谴责别人为什么删了你,而是要想想你当时的表达是否足够清晰,你的状态是否不够自信,甚至略显猥琐?或者言语太过有攻击性让对方产生压迫感?

那么,那么多人在你的朋友圈,你是否就真的拥有了“资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有你们的关系是流动的、产生交集才可以称得上“资源”,否则你们彼此就是一个头像。连“点赞之交”都不是,你点了“赞”就算是和对方“交”上了。甚至在我看来,资源的匹配足够对等或者能互换才可以称之为“资源”,否则就是你老想揩别人油水,让别人帮你的忙,这显然是不妥的。无亲无故的情况下,帮了是情分,不帮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你朋友圈里都是你朋友吗?当然不是,朋友圈就是跟你产生过交集的人都在里面,只是这个交集分大小亲疏。

我常常帮人找工作,兼职全职都有,我把信息发在朋友圈,常常很多人来问,我有时候也会建微信群,向来群里都是关系好的朋友,纯帮忙,涉及不到什么金钱交易,如果结果好,多半被帮助的朋友会事后来感谢一下对方,请吃饭或者送个礼物聊表心意,这样良性的互动自然大家顺心、自然。建立关系讲求先行投入,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让渡价值、时间、金钱都是应该的,所以太过于计较的人,往往也做不好“资源”的事儿。

如果结果不好,找工作的人自然也不好意思责备我,毕竟我无偿帮忙,也无需对结果承担什么责任。如果,我对接之人,有些许奇葩,对话不在一个语境内,对方有时候会来“吐槽”,更多的时候我理解为这是一种提醒:是否你对接的这个朋友不那么可靠,你以后行事得注意些,以免无端生是非。

“资源”这件事,你得有操盘意识,朋友不是锅碗瓢盆,把他们没事放在物理空间他们自己就会自得其乐,其乐融融的。彼此之间越谄媚关系冷得越快,第一次合作的基础逻辑是,先满足第一个要求,再去加码。

英文有一个词叫Resource,按照伟大的教育集团“新东方”传授给我的词根背单词的方法来分析它,re-表示“一再,重新”。它意思就是资源必须得循环可利用,不能是一锤子买卖。当你们在某个偶然或必然的情况下知道了彼此,那是一个口子,我们姑且认为那是通向光明机会的口子。

但是,很多人在有可能一起行进的途中,干了些“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的”的勾当,你发现信任这个东西很难修复,因为某一方的不靠谱行为导致了彼此信任的缺失,本来长久的“资源”就成了一锤子买卖。

所有的事情都一样,当我们有机会去触摸它们,我们要学会珍惜,一次次你做事靠谱的Impress加深对方对你的印象,你用心维护才会变成你的“资源”。而不是说两句好话,送两个小礼物就能让对方认同你,也不表示双方就可以愉快地勾兑“资源”了。

江湖之大,真诚与靠谱是通往一切的法则。前者说的是本心,后者说的是责任。

朋友圈是大型偷窥现场

我们从未真正拥有过一座城市,朋友圈或许是你精神世界的小小城池。

微信有段时间更新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把打开界面的地球和人换成了一堆娇艳的小花,另外一个版本是把小视频的功能突出了。

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张图,是关于微信的更新说明:新增朋友圈来访功能,告诉你“他来过”。新增朋友圈停留时长功能,告诉你“他来了多久”,后来证实是假的。

我把这张图转发到我的朋友圈,朋友们一片哀号:没意思没意思。

这个没意思是哪里没有意思呢?

再也不能明目张胆地鬼鬼祟祟了,多感伤!

朋友圈是一个巨大的秀场,你的朋友、亲人、同事们悉数在这个广场上面,演绎着各自的生活,宛如一幅现代版《清明上河图》。读懂一个人的朋友圈,通常能把你积累了十八年的阅读理解能力发挥到极致,你看着每幅图,每段文字,可能都有它的言下之意。

如果增加了“谁来了”功能,首先遭殃的就是那些个暗恋党们。他们每天就靠着窥视对方的朋友圈续命呢,你说公开就给公开了,他们不要面子的啊!那以后的日子还有什么乐趣?暗恋党们,每当生活了无生趣,工作毫无尽头的时候,看一眼暗恋对象的朋友圈,那仿佛是雾霾天吸了一口来自东南亚的新鲜空气,周身都散着舒爽。

看着自己的小甜甜,小指勾勾,带着爱意地点了个小小的赞,希望能在屏幕的那头能收获微微的注意。虽然,大部分时候“然并卵”。增加了这个功能,对于“母胎Solo[4]”二十多年的你来说,那真的再也不会爱了。

工作数年,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的那一刻,我就习得一身本领,叫“朋友圈三分钟读人大法”。刚加了一人微信,第一时间打开了对方的朋友圈,瀑布流的界面刷几个页面,迅速地捕捉到一些信息,对方是什么牛鬼蛇神便能在这三分钟内一定程度上见分晓。

我一看全是转发的链接,连个点评都没有的,基本上是人云亦云,没有什么独立人格的人;要是天天转发什么成功学的,一定要敬而远之,使不得使不得,这位兄台,我这么不成功还不够格和你做朋友。这些人一般都很浮躁,天天想着一夜成名,你哪些地方可圈可点,这种好事就必须得砸你头上了。

还有一种天天让你帮着砍价,天天发砍价链接,让你给点赞打折领优惠券的也挺吓人的。万年不联系,一上来就跟我说,“亲,在吗?”我如果忙的时候没看到倒也还好,看到了我是回还是不回,好容易鼓起勇气回了一下,“亲,帮我朋友圈点个赞呗,帮我女儿投个票呗!”我天,心里想着不如不回呢!要是都是转发孩子的,没有其他的,基本上这类父母,生活应该也是蛮单调无趣的,没有自我。这种父母对孩子的依赖,超过孩子对他的依赖,等有一天孩子有了自己生活和社交圈,做父母的失落感会很强。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谁都首先是个独立的人。

还有一种从来不发朋友圈的,这种人吧,要不就是生活得太自得其乐了,有趣到即使独自在家里的卫生间,都能给自个儿开一演唱会,要不就是赚到想赚的钱,睡到想睡的人了,大赢家啊,自己在家玩就够了!要不然吧,就是最鬼鬼祟祟的那种人。要是你暗恋一个人,但对方从来不发朋友圈,多惨,你撩人都不知道从哪撩起。多少发一点朋友圈,还能来一波强行的尬聊,没互动谈什么恋爱,就算是弹棉花也得有个工具呢!第三种不发朋友圈的人,在朋友圈噤若寒蝉,却在微博蹦着最野的Disco。在朋友圈,三天只发一条,微笑着面对世界: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儿,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哪!在微博,一个小时发三条,呐喊着:“活着就费劲了我全身的力气,好想去死一死啊!”还有一种不发朋友圈的人,可能就是:老了!

还有一部分人,在朋友圈发什么都得显得云淡风轻,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Logo之间也。有心情的时候,回一个“壕”字,让他老人家开心一下,毕竟对方可能摆拍了五十多张,精挑细选了这张发出来,就是为了炫富炫得低调奢华。君子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成人之美。你捧一下,照着古话说的准没错。

还有天天在朋友圈露腰线、乳沟的女同学,裸露上半身带着些许下半身的男同学和朋友圈一直是同一姿势自拍照的同学,如果把这些照片打印成册,放在专门的平台上,说不定还能赚钱呢!每晚混迹酒吧,啤酒泡枸杞,走养生朋克路线的我也很佩服这些人啊,这些人精气神这么好呢?明儿不工作吗?家里有矿是怎么地?

还有一些“我很美也很有才华”系列,一般这类朋友女性比较多。她们附一些云淡风轻“我是美女”的照片,配一些令人不知所云的文字。岁月静好里透着一股“高富帅在哪里,你赶紧来发现我”的欲望。她们引用的文字没啥毛病,自拍照片单独看也好像凑合,但把照片拼一起,总一种矫情他妈给矫情开门,矫情到家了的劲儿。

还有那种万年顺手点赞狂魔,如果我遇到的话,就屏蔽或者删了,每天点赞是要打卡还是怎么着啊?还有只给老板和各路有钱人点赞的小朋友,嗯,现在拍马屁都改成静音比心模式了。人性从未变过,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

如果一个女生之前还偶尔发一发朋友圈,突然消失了好一阵,很有可能就是怀孕生娃了,原来有发朋友圈的时间现在都在奶娃。

如果,一个女生每天在朋友圈秀恩爱,也不一定是为了虐单身狗,很可能她就是缺爱或者极度缺乏安全感。

我们能在朋友圈静默地观察一些好朋友的生活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对方或春风得意或不那么顺遂。发现朋友生活不顺,高自尊者,我插科打诨,约出来喝茶吃饭,顺便探讨一些解决思路。低自尊者,我会希望对方能以更开放的姿态,愿意和我沟通他遇到的问题。时间是个观察者,每个人的故事都镌刻在属于自己的时间线上,那就是他的人生。

我的朋友圈估计也挺不受人待见的,我一个五环外写作者,三环边投资人。自己写一公号,纯粹为了自娱自乐,没事就一天发个两三篇,跟吃饭一样,别人估计看着也挺烦的。还老发自己参加活动的照片。看着我的人,有些肯定觉得:“这嘛呢,谁都没你忙,看起来事儿事儿的。”

那些真正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朋友,不管是游历山河湖海,还是跨过人山人海。那是你在生活,鲜活生动。你发现了新的观点,经典的图书,有趣的角落,幽默的人儿,那都是你生活的情趣,你参加了活动,有了新的发现,人就是在这一点一点地累积之下,心态变得越来越开放包容。你总能从平凡的日子里,攫取到宝藏,这就是你生活的能力。你甚至还能激励一些人,你也会适时地露出你被生活弄得疲惫不堪的样子。或许一些也同样在低谷的人看到这样的你,会觉得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那些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给予我帮助的人,他们闪闪发光的灵魂,我都没有忘记。因为时间空间,各自的生活,忙碌的事情,见面也或许不知道从哪一行说起。故事太多,生活太琐碎,如果你的朋友圈有好好地在更新,我会悄悄地去看一看,你最近还好吗?那是我对过往悄悄地问候,你或许不知道,而我想记得。你依然存在我内心尚未崩坏的地方。

偷窥,是好奇心使然,是坏词吗?那得看做这件事的人带着什么样的心。我们从未真正拥抱过一座城市,朋友圈或许是你精神世界的小小城池。

所有管理者大概都如老母亲一般

见了那么多公司的创始人,创始人的带教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我刚工作的时候,觉得怎么领导都如老母亲一般能絮叨,每周例会一遍遍讲着那几个管理性问题,每周要拿出案例逐一分析,每周都要给我们讲解一些新的知识点,每周都分享新的书目。我那个时候想,老大该不会是个傻帽儿吧?!每周都在说的那几个管理性问题,是我们没有掌握还是领导能力欠缺发现不了新的问题?

现在想想,那是一个领导者的自觉,他要把他脑子里的关注的东西,通过反复地讲解,渗透到员工的脑子里。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最难的事情。可是,如果要一个员工达到公司业务的要求,是需要这样被反复鞭策的。

后来,我成了一个不爱管员工的领导,跟我干活要有足够的自我驱动力和自觉。管人是一个非常烦琐的事情,因为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有就事论事的思维,不是在否定你这个人好不好,而是我们极力地想推动公司的业务往更好的方向前进。

当我转换角色去做一个管理者的时候,我也在不断反思,靠员工的自觉是不是一个好的方法。绝大部分的员工不适合“散养”,你必须要有老母亲般的唠叨以及跟在后面要结果才能更快地完成工作。人是天生有惰性的,想坐享其成的,习惯找借口的。你要有足够的如老母亲般的觉悟,去带教你认可的员工。允许他们犯错,并且还要摆事实讲道理。

我以前的组织行为学老师说,一个人能不能做管理者,带着团队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是需要一种叫Chrisma的气质。我以前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玄学的事情,特别形而上。现在见了那么多企业创业者,觉得这还真不是虚的,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叫人格魅力或者说领袖魅力,有人给了更精准的解释叫:众生缘。

我为什么说创始人的带教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创业企业的模式多数较新,市面上没有现成的模板给团队参照,更多要靠团队的摸索以及试错,这中间必然有碰壁的过程。碰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撞了那么多次南墙后,除了鼻青脸肿却没有长记性。

和我共事过的人知道,我会把“复盘”放在嘴边。也在很多的公共场合说过,我爸爸一辈子跟我说了那么多废话,但就经常让我复盘这件事,至今看来是对我最有益处的。

说起来我年岁不大,每天要见那么多创业者以及相关的团队,回想起来,自己也宛如一个老母亲,每天对同事念叨:“做事要有架构感,要先行投入,做事要有闭环,要结果导向,跟客户说话要有话术,拒绝人讲求方法。”那么多年的培训师的工作经验以及从小当班干部的经历,让很多人对我留下“特别能说”的印象。我有时候反思,每天跟创业者、投资人、相关机构合作对象说了那么多话,到底有几句有用的?说话真的是一件非常耗元气的事情,加上越来越多的新员工总是喜欢抒发自己不成熟的小建议,作为管理者,更要拿出一些干货去与他们探讨:我们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越来越多的新员工表现出他们的职业野心,他们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能成更大的事情。当然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可以,我可以有一切想象,一切的梦想,可是成功从来没有捷径。没有什么事是我想就会变成现实的。太多的年轻人的实力配不上野心,只想不做,结果就是他们逐渐沉沦成一个一无是处的中年人,泯然众人矣。

“油腻的中年”是怎么来的,就是经常吹牛,“想当年我如何如何”,反正他人无从考证,还有“我为什么现在如此,就是因为错过了××的机会”。人类有两件事很难,第一个是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第二个是承认自己是个Loser。谁都知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是同等条件下两个人做着同样的事情,就都能成功。“老母亲”叮嘱这种人一句:“如果想走得更远,真的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地球上有的是好看的皮囊,甚至有人长得很相似,最后他们的命运不一样,为什么?是他们对待每件事的看法不同,有不同的看法后,产生不同的决策,然后变成不同的行为。那句话这样说:心智模式(Mental)决定行为(Behavior),行为决定业绩表现(Performance)。

大多数人到中年的领导人会被人诟病,我以前也诟病过别人。当时我心里默默较劲儿说,绝对不要沦为被人诟病的中年女领导啊!我还希望自己不会变成女魔头。但是,事情还是要做好,混是不行的。现在的我不管被人说成什么,都不能放松对工作的要求。就这样!

听说,有个词语叫『强势』

一百种人可能有一百种强势的样子,理解自然不能断章取义,也不祈求人人理解。

锅小盖是我以前的同事,山东人,一副甜姐儿的样子。经常发来甜滋滋的微信说:“小野,我想你了。”我通常会和她唠五块钱嗑。她就跟向组织汇报生活一样,跟我说说她最近的想法。落笔点总是:“小野,你就是太强势了。”

什么?强势?这个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我好想弄明白啊!

或许,有的人享受我这种“总攻”呢?

我就去百度了一下这个词,百度一遭,着实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词儿,我就开始陷入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思考到底这是不是个好词儿。作家朋友倒是门儿清,发来一段话,让我怀疑人生好久。作家说:“强势的人,必定有别人看不到的伤痕,因为会疼,所以强势。”

我寻根溯源,把小时候受到过的挫折啊,不公平待遇啊,例如数学考试不及格啊,被老师罚站啊,被同学孤立啊,都回想了一遍,主要是回想哪里让我疼了,搞得锅小盖说我这么强势。我脑子里又浮现了格力董明珠,华为任正非等,他们都挺强势的,一言不合就说一些普通群众不能理解的话,骇人听闻的水平都不需要公众号小编润色标题,阅读量就轻松过十万。

有一年元旦跨年去楠溪江东海音乐节,一行几位好友,每次到吃饭这事上就意见分散,A想吃这个,B永远想吃面,C觉得当地特色很好吃,D永远想喝酒,E永远都随便。过多选择造成大家的犹豫,时间就被浪费了,我总习惯充当那个强势的决策者,可能因为我是狮子座,哈哈哈!尽快决定不仅节约了时间,也会让大多数人满意。

说起来,一件事情总有两面。强势不一定就意味着伤害,就像柔软也不一定总是意味着美好。这句话放在两性关系里面我觉得很合适。四川人讲“耙耳朵”是怕老婆,大部分怕老婆或者尊重老婆的男人,大概是兼听则明吧,还都混得挺好的。脚踏两只船怕对于很多人来说也不是美好。

我小时候当班干部当习惯了,说起来总觉得是“职业伤害”,总是当孩子王,这也会造成我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潜意识里面总觉得事情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则的。当然我也不是什么都会管,大部分时候我还是很粗线条的。所谓心大,就是别人不说的事情,我也不会问,大部分人不跟你提及某些事情,是因为你不足够被信任或者对方还没有走出来。

我总觉得强势这个词语,是要有一定的情境的。就像是无领导小组的面试,在一群人的操作中,总会自发地形成某些角色担当,并没有人去指派你该去怎么样。有个说法叫“温柔有力量”,这是我最近两三年才参悟到的东西。我也会一直暗示自己说,要温柔一些,当自己要飚狠话的时候,换个方式去表达,别人会更容易接受。但是,性子里很多调皮的东西,总是忍不住要去活跃下气氛,这可能是我的幽默感。

每个人形成一种性格,总是有多种原因,强势或者温柔,一个人总有很多的立面,而在短暂的时间里面,我们可能自己都无法读懂自己,更何况是短暂相识的别人,我们用尽一生去自我救赎,去认知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世界需要温柔的人,也需要强势的人,每个人都是流动的状态。山本耀司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你们的“自我”是一个什么样?

一百种人可能有一百种强势的样子,理解自然不能断章取义,也不祈求人人理解。

作家木心说:“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窃以为,冷清是因为参透生活,风火是依然抱有对生活的热情。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只『杠精』

大多数时候,生活的真相根本经不起推敲,细看全是窟窿。

这个话题的启发,源于一次办公室内的讨论。两名上海女同事把一名直男同事“杠”得有点崩溃,我解围说:“散了散了,都下班了。”其中一名小仙女还是不依不饶地追着已经在收拾东西的男同事,摆出了“放学后别走,我们大战三百回合,你快来认同我的观点”的架势。

我们办公室因为要经常讨论项目,所以讨论过程会很“杠”,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项目要讨论得透彻,穷尽可能。大家不欢而散之后,我在思考的问题是:沟通可不可以更顺畅?“杠”是不是沟通的要义?他们貌似在探讨一个项目,可是沟通氛围确实不那么舒适,以至于男同事下不了台,吼起来了。关键项目讨论的结果就是——IP不就是个P吗!没有任何所以然。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两天,我怕我认知太局限。就在朋友圈发起一个话题——大家怎么看待“杠精”?杠精本精,喜欢被杠精虐的,不喜欢被杠精虐的都出来聊一聊。

有几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拿出来品鉴一下。

热心市民王女士说:“杠精在杠的时候,只有想赢这一件事,别的都不重要。”

健忘村的小聋瞎说:“受不了被杠精虐,只要是张嘴,哪怕是打个哈欠他们都想让我关麦!”

某个娱乐圈的人说:“呵呵,这个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杠精?表达不同意见就不行了吗?哼,小野酱你膨胀了,已经取关,再见!”

王×悦说:“我常是被虐的,因为脑子慢,一般不接杠,有时候接杠是为了训练思维逻辑,到了没有逻辑可讲的时候就撤了。然后,私下里还会复盘一下,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怎么一杠打翻对方。就事论事,不出现对人的攻击,就不影响情绪。”

晶晶姑娘说:“顿时觉得哪里来的这么多有人生没人养的家伙。”

我发起话题的当下,我也在反思我是什么样的。想想自己也蛮喜欢抬杠的。可是,抬杠究竟是不是沟通的要义?是不是一定要站在某种认知和价值观的高地,去让别人一定要认可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被认可,这个嘴炮仗便不算是赢。可是,即使赢了又能怎么样?内心暗爽,哇,我怎么这么优秀,又让世界上多了一个认同者?是某种优秀感的即时兑现吗?还是什么?

以前我做培训师的时候,我大概就干一件事:你别说,你听我说,我说的都是基本正确的。后来,出书后去做一些分享,我常常心怀感恩地说:“感谢你们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来听我叨叨,感谢你们没有曲解我说的意思,感谢你们包容我当下认知的局限,去聆听我的过往的点滴。”

我常常觉得大家在沟通事情的时候,是不能够包容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性这件事的。因为,每个人的关注点一定不一样。你看过这本书,我没看过;你喜欢一个我没有听过的歌手;你是学IT出身的,你的思维是if not,我是学艺术出身的,我就是色彩线条感性认知,喜欢杠的人,或者喜欢占领认知高地的人,常常会说:“哎呀,你连这个都没有听过啊?!你连这个地方都没有去过啊?!”

几年前看过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暴力沟通就是来源于人们的道德评判,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主观要求他人。当你把要求变成语言时,就是暴力沟通。比如,你们常见的,父母拿到自己孩子的成绩单,脱口而出“你怎么考这么差,你看看隔壁的×××,你怎么就不能像他一样啦!”比如,杠精们常说的,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行吗?书中说我们要做到非暴力沟通,摒弃偏见、傲慢和想羞辱对方的冲动,发自内心的以平等的心去沟通,要在沟通中,表达事实,体会和表达感受,体会需求,提出要求。

作者反复提到了要体会和表达感受,要体会再去表达,可见在沟通中共情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时候沟通首先是要做到悦人悦己,更高级别的沟通可能是渡人渡己。

另一层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我脑子里的认知过的事情,灌输到你脑子里去?这是最难的!是靠我提出的论点比你多,还是我气势上更咄咄逼人?更甚是我用刺激性的语言去让你铭记?我想一定都不是,为什么“洗脑”很难,把我脑子里的意识形态通过反复唠叨达到改变他人的认知并不容易。如果这样就能行的话,管理就不是一门科学了,只要反复叨扰你,你就能按照我说的做了,这就可以了。这个人说的话,我为什么愿意听?绝大多数是情感上的认可,我才会去听他的话。

我常常觉得说话很伤元气,每次培训前我都像一只吹鼓了的气球,培训完气儿都没了,所以我常常很佩服,杠精们随时Stand by在任何一个路口,仿佛一直在单曲循环《下个,路口,见》!

后来跟袁岳学投资,经常能看到很多比我厉害很多的人。我作为一个晚辈,经常观察他们的谈吐言行,我常常跟袁岳老大在一起工作,不太有正行,很皮,觉得自己抖机灵,说几个俏皮话挺嘚瑟的。后来,有一次见到袁岳老大跟一个很Tough的人聊项目,那个人年岁大一些,有一些传统的管理制度说辞。高手永远都是在尖峰时刻见真章。那次的谈话,是我随老大工作以来,记忆最深刻的,每次拿出来复盘还是很受益。那次我就明显感知到,学会闭嘴有时候比咄咄逼人更有力量!

我讲了很多《非暴力沟通》的阅读体会,例如要感知需求。我想作者在传达一个沟通的舒适度的问题,沟通不总在追求舒适度,比如有时候谈判,我们不能让步的时候,沟通双方的舒适度不见得是在一个值。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沟通舒适度的追求,在什么时候需要高值,在什么时候觉得弱值也是可以理解的?

通常来说,沟通舒适的愉悦度高低,跟对方是不是金主爸爸有没有利益关联,有没有有求于对方,这个效果特别明显,没人教你,你也会温顺得像你家的猫。所以,如果一句话把大家都愉悦了还能把事儿办成是不是人世间相当愉悦的事情了?没事儿,也别非要杠着,把事情结了最重要。用李诞的话说:“伙伴们,人间不值得!”

当然,也有很多情况,杠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杠着杠着我们就离真理越来越近了,杠着杠着有的时候跟有些人感情就越来越深了,杠着杠着,杠精发现了自己还有不讨喜的时候,下回怎么能又讨喜又杠。

大多数时候,生活的真相根本经不起推敲,细看全是窟窿。所以,杠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把加特林机枪,扫得生活的窟窿都赤裸裸地暴露在面前。

杠不可怕,怕就怕,杠精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说起来都懂,做起来就,这个我可没法给您写个大写的服!

能说得舒适,绝不说得膈应。

比『中年油腻』更糟的是『中年浮躁』

冯唐先生说,中年油腻是在自省。且不说被多少人诟病这件事,但凡是自省,便值得鼓励。人到中年,大部分人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

冯唐先生说一个中年男人如何算是油腻。说啤酒肚,发际线后退,盘手串儿,名人野史如数家珍,保温杯里泡枸杞,总是大谈特谈茶文化、酒文化。一时间中年男子们慌了,本来就快中年危机了,还被社会的舆论调戏,只能摸着自己的发际线,残喘着骂一声:Too young too naive!

我小时候就知道浮躁不是什么好词儿,老师说,那孩子很聪明,就是太浮躁了。多半是说这个人吧,做事没啥恒心毅力,见异思迁,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年轻的小朋友浮躁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下上了大学了,愣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眼高手低,被长辈说几句也就说几句了,毕竟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试错。如果中年浮躁了,整天一副“我也就是没逮着机会,怀才不遇,否则,哪轮得到他们这帮小兔崽子蹦跶。你可别说我,当年我可怎么样怎么样,左青龙右白虎,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真是你还就说不得了,毕竟岁数摆那里,怎么说也是个长辈。

用同理心去想,人最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废物,对社会毫无贡献,哪怕是街上的小混混,都想着我得当大哥啊,这样才能显得我有价值啊。可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社会淘汰你的时候,不会跟你打声招呼说:“你赶紧努力啊,要不然我要淘汰你了。”

我们以前骂人:“你都二十好几了,还不知道×××。”仿佛岁数就代表学识,你到某个岁数就该知道怎么为人处世,怎么待人接物。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明儿从床上爬起来说不定某个知识、某个过往的做法就被颠覆了。

这是一个后喻时代,年轻人快速地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是他们在给长辈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时代。这是一种文化反哺,是后喻时代最基本的特征。

中年浮躁的特点也十分明显:

  1. 永远觉得自己干啥啥成,因为以前成功过某件事情。
  2. 仿佛全世界都是你可以随手可用的资源。
  3. 自己周围永远都是牛得不得了的朋友。
  4. 永远都踏在风口上,别人干吗我干吗,区块链,炒股,创业……
  5. 觉得自己啥都懂,啥都熟悉,啥都认识。
  6. 永远觉得别人的成功都不值得一提,都是因为他们机会好。
  7. 马屁拍得永远比活儿做得响。
  8. 对人对事有太多的刻板认知,在这个信息时代不愿意重构自己的认知。
  9. 摆出一副老资格。前辈的姿态。
  10. 和别人共事的时候,说不得!!!

当一个人学会自嘲的时候,他是自信的。说不得的中年浮躁本质是不认可自己的过去,又看不见未来。觉得不甘平庸,但是明摆着机会越来越渺茫,面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年纪越来越大,非常恐慌,对前途也没有什么信心。放眼望去,早年勤奋的到这把年岁该收获了,到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各种家庭负担不堪重负。和别人比较,更是会觉得自己的过往一无是处,焦躁不安。

这就跟小孩平时学习,到期中要开始看考试成绩了,你一看成绩对自己的年岁没法儿交代啊,就开始病急乱投医了。比中年油腻更糟的是中年浮躁,宛如一个跳蚤,别人创业你创业,别人炒股你炒股,总觉得缺个机会让你一夜暴富,实际上你缺失的是一以贯之的价值观。

可怕的不是人到中年,而是人到中年依然浮躁。脑子到心脏的距离,有人走了一辈子,没明白。大约这就是所谓虚妄的人生吧!

吾辈共勉之!

美女们的偶像包袱

美女就一定有偶像包袱吗?断然不是这样。

这里的美女,大约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美女。

外貌的美丑可能并不是这类美女最显著的标识,内心对自我的认知才是最关键的。她在外人看来可以长得不好看,但是在她的潜意识里面,她就是范冰冰第二了。比如,我曾经认识一位女士,刚整完容,割了双眼皮,做了鼻综合,自此就爱上了拍照,并号称自己是HR圈的林志玲。

我这个人在评断事情的事候,尽量把个人情感择出来。如果她真的像林志玲,我断然不会拿出来做例子吐槽的。

所以,这类美女的第一个特性是自认为很美,这种美跟一般群众认知没有关系,自认为是美的,最为关键。

自认为是美的,只是其一,另外一个充分条件是,她要用她意识里的美貌来“恃靓行凶”,更直白地说,她要把自己的美貌作为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

一旦这种“人设”立起来,那么“美女”们的偶像包袱就自然形成了。而这个纸枷锁有多大,就取决于这个妹子对于自己美貌的理解程度了。

我在一个活动上认识一个中年女性,在她的认知里面自己至少有九分姿色,最后一分不给主要是怕上天嫉妒吧,我猜。你自己以为多好看,那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瞎,跟大家没啥关系。但问题就在于,聚餐时她不管谁请客都要坐在主人桌,全场都得听她从星座讲到命理,再从命理讲到女德。懂礼貌的同桌女生往往不到她停下来喘气,万万不会动一下筷子,也就我等不懂礼貌还胆子特别肥的人,听到命理的部分就肚子饿得根本管不住自己的行动。我真是一个任性的女同学,平时跟别人吃饭,我也没有这臭毛病。

第一次跟她吃饭的,通常会被她的“专业知识”折服,哎呀,厉害了!然后纷纷伸出自己的小手,来召唤命运的神兽,求美女帮忙一阅。美女当下得意的神情,大约是说,你看,无论在哪个场子,我都是全场最野的崽儿。我倒是也不能说我嫉妒她的美貌,关键是每次见面的剧本都似曾相识,有时候甚至“台词”都不改。你的思绪止不住开始穿越,仿佛见十次跟见一次面效果雷同,她把一切都变成了一个范式,像是契科夫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东西,我姑且认为是她的“美女的包袱”吧。

你如果说我上面举的例子太过刻薄,我有时候也觉得,生活嘛,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们不应该Judge他人,包袱怎么了,那也是别人的包袱,跟你没有什么关系。Who cares?大家开心就好。但是!那些职场中的美女包袱,你要是遇到了,怕是你抓狂职场生涯的开始。因为,大部分职场中的“美女的包袱”,是成全了自己的偶像包袱,可苦了后面一群队友、上司、部门的同胞。

作为职场万年树洞担当,我真的不知道一年免费帮着周围的伙伴们解决了多少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职场“美女”的投诉。这类女性,大部分符合前面我说的两个要素,另外还要多加一个战斗技能叫“甩锅[5]第一名”。

团队共同配合操作一项工作的时候,她永远站在甩锅的前端。领任务的时候,永远装“小白兔”;撇清责任时,永远像一个冲在前线的刀锋战士。这类“美女”给了自己巨大的“偶像包袱”。“我这种秀外慧中的小美人怎么会犯错呢?错都不在我啊!”她用在数落队友做错事上的认真劲儿,要是用在工作上,你都能相信她可以再为祖国建设发射一颗卫星。

我真的见过太多自以为貌美的妹子,在职场遇到问题的时候,把“锅”甩给可以甩的一切人,而接“锅”的人经常是办公室里脾气最好的某位男士,她能跟周围的同事叨叨一个下午。哭诉自己种种不幸,宛如窦娥的冤气都驾着祥云飘到了她的面前。

如果不幸,这次的篓子捅大了,群众都指责我了,我不能丢了我的“偶像包袱”啊。“求生欲”告诉我,作为一个美女,永远怕别人说她是“花瓶”,这类美女必须要证明自己有实力,脑子和胸一样好使。美女们就会使出她的绝世大武器,向可以解决问题的某位男士撒娇,让这位男士帮着自己收拾残局。你知道那些万年无人问津的男士相当吃这一套。画面感好像是“我的心上人果然驾着七彩祥云来救我了”。

然后事情解决了的话,美女们就会嘴很甜地对那些男士说:“你好厉害啊!我觉得我都有一点要崇拜你了!”这句话,对于大部分中国男人是很受用的,男性在这个时候都要膨胀到宇宙了。如果第一次收拾残局成功了,美女们就会有依赖路径了,以后这位男士就会变成特定情境下的“万年英雄”。说起来,他们也算是“职场备胎”吧!

前段时间,女明星姚晨发表了一个演说《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曾经如大姚这样一线的女艺人,如今也会遭遇职场瓶颈而痛苦挣扎,何况我们这类普通上班族呢?

美,本身没有什么错,如果你把美当成唯一生产力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美丽的包袱,它也可能是毁掉你的第一生产力,美貌会在某种时候变成你最大的Bug。

美这件事,无论在哪里都没有错。这个问题就在于绝大多数的美女都想告诉世界,我不仅长得美,我的内在也很美。当然有外在美也依然很努力的人,但我这里说的是那些有美女偶像包袱的人。这类人当她拥有了自以为的外貌美的时候,那些她想要完成的内在美的进化,便也没有多认真了,不过是装装样子,告诉别人,我美我还这么努力。

那是假象,不是真的,就像那些喜欢自拍时拿本书的人一样。书是真的,人是真的,读书不是真的。

有一种人,美而不自知,美得谦逊,美得努力,那是一种更美的范式。

老阿姨『毁』人不倦系列

『那个老女人,肯定是更年期到了,要求那么多!』

一个年龄长我几岁的朋友,找我聊事儿。聊完正经项目,拿出自己的简历说:“如若可以,也帮忙掂量下,我这份简历到这个阶段能给多少评分?创业三年,总琢磨着似乎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总归有一种慌张。人到中年还是想做点什么的,想带着团队一起看看能成什么事儿。”

我首先觉察出他十分信任我,更敬佩他的坦诚。

我宽慰他说:“人总会有瓶颈期,或早或晚。瓶颈期显然是反思人生最好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你更易想明白,你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感慨地说:“当年某一次坐在你家地板上喝酒的那些人,三五年后再看境遇已经大不相同了。”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一个人能看多远,以及一个人想走多远。想也没有用,还得付诸行动,忍受得了践行理想中的荆棘苦痛,分辨得出别人丢给你的是牛粪还是鲜花。蓦然回首,云淡风轻,因为瞥见了更好的风景。

某月中旬去交大做演讲,来的都是“鲜肉”,彬彬有礼,有礼有节。等待我的演讲间隙,孩子们一直在看专业书,不得不说很惜时。罗马非一天建成的,这就是优秀人的复利。而这个世界上很多的孩子,可能还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而步入社会之后,他们同样面对竞争,这个复利会放大,优秀的人会想着把每一件事都做得熨帖妥当,被人认可,而另外一些孩子,他们也同样渴望成功,但是他们可能更多的时候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做好一件事上。他们不知道事情做得漂亮很多时候会渡你成功,而不是买了一整书柜的成功学的书,然后发现书里的逻辑矛盾。

总有些人,当我跟他谈工作要求的时候,他在谈关系。终于让我悟出:对工作有要求的人和对工作没有要求的人之间,真的存在古老的敌意。

交上来的同样的表格,真的能显出人和人的巨大差别。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表格就是画线的格子,可是任何的表格都能反应这件事的逻辑关系,你的做事思路以及这件事你可能达成的完成度。交上来的所有的东西,也要有视觉审美。甚至,你更需要具备用户思维,如果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我希望这件事如何完成才是最好的。

在面对工作本身,不仅仅是结果导向的问题,意思就是我做了,好不好我不管,反正眉毛胡子我给你凑一块了,算不算个人就另说了。当你有这种思维,做小事的时候,看不出什么损失。可是一旦你站在更高的位置,有些时候这种工作习惯,是会产生很大的工作损失。难道不应该具备成果导向的思维吗?成果和结果不一样。意思是这件事我不仅做了,还要思考如何让参与者都身心愉悦,拍手称好。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面,都是人要发挥价值。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受到认可,可是如何获得认可是谋略啊!

很多年轻人频繁跳槽,一年跳八个公司的,两年二十一个公司的比比皆是。我面试过一些孩子,我面试更喜欢站在人性的角度考察,不那么常规。我发现频繁跳槽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只知道这个东西我好像不喜欢,但是他喜欢什么,他不知道。问一圈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对生活也没有什么热情的样子。

一个对生活没什么热情的孩子,做一件事往往不聚焦一个目标的孩子,我如何判定你能将一件事情做好呢?孩子们总爱跳槽,我总爱问,撇除那些物质的问题,你觉得核心问题是啥?他们总会回答我,因为不喜欢那里,不喜欢某个人。可是,总有个概率,一个公司十个人,一百个人,总会有几个你不喜欢的,你怎么知道你离开了狼窝,下一个是不是个虎穴呢?你并没有想着我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也选择自己看待问题的态度和角度!

以个人好恶去选择合作对象,叫基础人格。以能不能成事去选择合作对象,叫超越人格。太过相似的人在一起共事,没办法补位。总是要不一样的人,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事情才能处理得更完善。

我喜欢一本书叫《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管理学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推荐的。女生们爱幻想自己的人生会有玛丽苏剧情的时候,要不要想想,你能达成这件事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是长得超出一般的美,还是御夫之术很厉害?男生同样在幻想自己成为霸道总裁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想想你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啥?

年轻人总想着躺着把钱赚了,要自我认知准确,你的能力到底如何?

我们总想着“道”,我要站在巅峰,变成功者。我们悲哀在这个社会只有单一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从来不想想“术”如何去达成。

油腻的中年男子喜欢“拉良家妇女下水,劝风尘女子从良”。我呢,大概是到了一个油腻中年女子的境地,总是喜欢教人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没事还得跟人说说“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好像自己完全脱离了低级趣味似的。到了一个恐慌的年纪,总怕劝人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之后对方一副“那个老女人,肯定是更年期到了,要求那么多!”的样子。

我的工作是与男性聊天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大致分为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

别人问我:“你是干什么的?”我很想回答:“耍流氓的。”别人问我:“干什么去?”我也很想回答:“耍流氓去。”太讨厌解释了。这种回答可以让人省去太多不必要的解释。

朋友圈里面我看起来好像是个段子手,有时候也貌似是个自媒体人,有时候也客串客串主持人,有时候也去企业给员工吹吹牛,也偶尔好像看起来是一个签约书作家。

细细想想,我的工作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本质上就是每天和各种男性聊天。每天看项目,和项目创始人聊天,和投资人聊天。至今聊过的项目负责人超过95%都是男性,投资人超过95%也是男性,碰到一个在创业圈志趣相投的女性,会有一种终于在茫茫人海之中遇见你的惺惺相惜感。但实际上,常常一桌饭局吃下来,桌上不超过三个女性。

跟我以前的公司相比,这简直是大不相同。以前的公司98%都是女性,在一群女性中生存,简直太考验一个人的多种商值了。智商、情商是必然的,还得要会唠得一嘴家长里短。

回忆过往在女人堆里摸爬滚打的经历,还能心理健康活到今日,不得不感谢我的自愈能力。

首先,在女人堆里,千万不要做第一,做第一那真的就是把自己推到别人嘴中的舆论中心。第二,你要培养自己,一旦扔到女人堆里,就能被唤醒“男友力”,这样你就不会变成舆论的中心。变成女人的舆论中心,想想就觉得异常可怕。陷自己于不必要的纷争中,对于想高效成事儿的人来说,是愚蠢的。

在标题的斟酌上,请相信我的异常用心,我用的是男性,用男生觉得太幼稚了,用男人觉得太油腻了。与各种男性吹牛已经有些时日,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可能得见十二波人,不管是投资人还是项目人反正就是乌压压的男性。然后,他们说着自己的项目,吹着自己的牛,你就能抽离出来,看着眼前人,逐渐形成自己的评价。

丫又吹大发了,都是什么鬼。

这数据骗人的吧,懂不懂这个行业啊!

对面又是一装主,又要开始了……

这人挺靠谱的,做的东西很扎实。

对面这个看着很耐撕啊,其实应该很难缠。

左边这个很正经啊,两分钟可以让他破功吗?

这牛吹的,普通话都跑偏了。

聊项目的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有很多专业的考量,聊之前要看很多材料并且分析它们,和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要有很多探讨与争论,特别烧脑,常常会晤一天人下来,你觉得自己的CPU严重宕机,超载过热。我们总得学会在难搞的生活中笑出声来,找到其中的乐趣。

你可以把这当成一个相亲的活动,就觉得乐趣多了些许。你就能从对方的颜值、穿着、谈吐、吹牛的夸张程度来判断这个人靠谱与否,如果要投资这个项目能彼此相伴走多久,走多远。当然你听了太多男人吹的牛,你就觉得“你都多大了,还相信男人说的话”这句话是有理论依据的。

看到什么“我要融一个亿”“要买一个太平洋的小岛,建立当地的军队政府部门”……这种贫穷限制我想象的项目,也遇到过问半天问题,都围绕在话题周围不直接说到那些点上的人。有一些人,一上来就要摆出一种我气场要压你三分的架势,这种人一般都比较自卑,处处想证明自己的过往无比厉害的,通常也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现在。一直咄咄逼人地要问出一些事情来的人,通常是结果导向思维,这类人精致利己的可能性也最大。很多人不明白精致利己什么意思,就是把自己包装得很好其实内心很自私自利。

这几年聊过很多很多的项目,见很多很多的人,我并没有因此更了解男人这种生物。我只是觉得我更明白沟通这件事,是需要建立统一的语境。一个愉快的沟通原因有种种,一个不愉悦的沟通,我们的内心是不够平和的,我们带着偏见或者不够尊重对方的情绪在沟通,当然会因此产生一些不愉悦。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知局限,谁都有,但是你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长处变成了上帝视角,这就在沟通之初发生了偏移。

我们常常觉得我说了对方就得懂,如果沟通真的是这么顺畅的事情,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战争、暴动、争吵、谋杀。

我也因此体悟到了,说话要有场景和边界感的考量,以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得了你玩笑或者吐槽的尺度。边界感在沟通中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小时候读书读到:一个女人,太四平八稳,端正得过分,始终是不可爱的。所以,我爱开玩笑,常常有些玩笑开在悬崖边上,在这个人会生气和不会生气的一线之间。

我常常反省自己,还是该小心一点,不该戳了某些人的痛处,伤了某些人的自尊。现在多会提醒自己,多关注些脆弱、敏感、自卑的人的情绪。他们的心小小的、嫩嫩的,一不小心就会被伤害到,要多加小心才是。也领悟到学会自黑是多么必要的本领,人学会了自黑,就是强大的第一步。开始正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甚至是戏谑和欣赏,我想这都是好的心态。

探索一种更好的沟通方式,让大家的舒适度和愉悦度都高的方式,和人沟通好是一个极大的本领,可以百炼钢也可以绕指柔,愿大家都习得。

他该不会是个傻子吧

如果很不幸,你的老板真的是个傻子,你要么配合演出,要么滚出彼此视线。

签售会做了三场,每次说到职场环节,大家都尤为兴奋,比起不着调的诗和远方、生活态度,这是最能给大家带来直接方法论的部分。所以每每此时,举手提问的人很多。我的答案大多也是麻辣犀利,大家听完瞬间大笑,笑完咀嚼还有三分道理的样子。

所以,就想着要不要做一场“小野酱·大明白职业超度指北”的活动,不求一本正经,但求胡说八道。如若各位看官能留有几分思考,想来我也是造了浮屠了。

有人问我,当我和老板意见向左,我觉得我的决策更优的时候,我要不要让老板按照我的思路去做?这个问题我被无数人问过,可能有时候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还夹杂着对老板的鄙视之类,顺带点人身攻击。如果是女性老板,可能还要对相貌进行一番抨击,以及两性生活是否和谐,内分泌是否失调,更年期有无提前的恶意揣测。

面对他人这一轮Diss的阐述,在我脑子里常常溜达出一句话:“你的老板,该不会是个傻子吧?”我们不排除,有傻子老板,但是通常他能成为你的老板,多少会有一些你没有的优势,哪怕再不济,至少活得比你长吧,熬得比你久吧,多年媳妇熬成婆,总归也是用青春岁月换来的。

遇到一些决策性问题或者定绩效的问题,有反骨的小朋友多是一顿抱怨,觉得老板是闭着眼睛定了绩效和光了腚做的决策。一顿拉扯,内心极度抱怨,大意就是,老子完不成请给老子搞少点指标,哼唧哼唧半天。或者是决策定的跟过往发展策略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员工面对改变,害怕失败,又哼哼唧唧半天。

首先,你要不要去撒泡尿照照自己的资质,你对行业的理解够不够Diss老板的水平。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你哪里来的世界观。你连一个公司的基础架构都没有摸清,就想当然地觉得公司应该按照你浅薄的认知去经营,显然是不合适的。

如果你对公司很了解,待了很久了,你基于对老板和公司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觉得这个事情的制定是有问题的,该沟通还是要沟通,免得大家心里都膈应。该探讨还是要探讨,沟通绝对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始,最怕是什么都不说,直接撂挑子说老子不干了,显然是不够成熟的表现。老板自会从他的角度告诉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如果还是不能说服你,老板也不打算改,那么请按照老板的指示走,他是为决策负责的人。

你可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该Diss还是要Diss,但任务还是要完成。毕竟老板找你来,不是为了证明老板不行,而是为了解决事情,完成指标的。

“空降”的部门老大也是很委屈的,外来的和尚这个时候未必会念经。毕竟这清一水比你在这个公司待得久的下属以及不乏“老油条”存在。一个人要笼络一帮人心,是一项大工程。这攘外安内都是事儿,过往职场生涯稳扎稳打,还好点,万一是通过一年一个公司换来的更高阶的职务,可能会在某个时刻,暴露出你所有的技能Bug。有些公司的小朋友可能拧成一股绳来挤对你,真的是苍天绕过谁啊!

“空降部队”的能力以及跟新公司文化的磨合一定需要一个时期。大Boss还是需要给予犯错的时间和空间,并且感情上要表示理解。老同事们,不要总因为别人在企业文化的磨合期时犯过种种小错误,就把人当成傻子。

不要总觉得老板做出的某些举动让团队觉得不舒适了,老板就是个傻子,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处理事情的角度与逻辑。心理学上有个说法是穿别人的鞋走一千米。意思是说,你没有体会过他的遭遇,便没有办法理解他的举措。如果很不幸,你的老板真的是个傻子,要么你配合演出,要么滚出彼此视线。

我跟马一木吃了个饭

我珍惜每一个游离在我主体生活以外的有趣的灵魂。

马一木,是我的一个网友,我俩认识大约四年了。他有趣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我也无从知晓。大约是我一个远程的觉知。

他是一个媒体人,资深媒体人,厉害的媒体人。

我对他的厉害一无所知,顺手搜了一下,我确认了他这份厉害。标签是:作家,跟韩寒一起搞了《独立团》以及《ONE》。

我们见面串了一串朋友圈共同的好友,为什么我们会有彼此的微信?我回忆了一下遥远的过往,复杂的剧情已然回忆不起来。

过往他在我的朋友圈是一年只发几条信息的人,而最近非常频繁,几乎每天,勤奋地更新着公众号。当我勤奋更新公众号,很有表达欲的时候,大多是心情不是很好的时候,而我又觉得找人倾诉是很麻烦的事情。消解不良情绪需要构建一个语境,它要脱离日常,环境要足够宁静,情绪到位,周围的人足够被信任。这太难了,那么写作吧。看了他的文字,我觉得更应该和他见一面,我私信说,“资深网友可以见面聊聊吗?”

我俩很快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地点。我们从未见过。网友见面,总是怕头像被美图秀秀修饰得太好,以至于对方根本认不出你而尴尬。而我背对着人群,他一下子就跳到了我的面前,特别好。

他说,我很喜欢你书的标题。

而我上本书的标题,能读懂的人就没有几个,读懂了并关注内核的更是非常少。

他在创业,他是一个资深创作者,他非常聪明,他可以解构内容创作的套活儿和需要创意的部分,上一次给我留下这样深刻印象的,能解构艺术创作的人是蒋友柏,他俩在眉宇之间有几分特别相似的神情。剃青的发型,眼神是坚毅的,总是在思考的,微蹙着眉头,传递出来的疏离感。大部分有内核的人,都有这份疏离感,这类人你一眼望去,就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气质。

他一直要抽烟,大概是创作者的病灶之一,必须要通过抽烟来扩充脑容量,我们聊天的几个小时,他烟几乎没有离手。那个时候,上海室内几乎不允许抽烟了,对这些依赖烟的人是一种凌迟。我们去吃饭,我问了他对于一个系列作品的创作思路,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内容创作就是让火苗熊熊燃烧的过程,我居然问思路,问完觉得自己带着职业角度的问句俗透了。

马老师给我说了他在做的一些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他做了挺多事情,每一个都很有质量。优质的内容创作,必然是个苦活累活。小而美,他和我见面后给了我一些形容词,一些标签,我大抵认可,而他是第一个这么直白说出来的人。我们彼此坦诚地说了一些人生的话题,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虚长我几岁,因为外表看起来他也只是虚长我几岁而已。我抛出一些话题,关于人生,出书,认知,如何做?他举重若轻,抽丝剥茧,赋予了我一个媒体人的角度,触动了我的思考。

我在三十岁的边缘,呈现出了一种青春期倒挂的奇景,明显的表征是活腻歪了。我最近逢人爱问,倦怠期要怎么做?清新资本的创始人跟我说哪有倦怠期,根本没有。我就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矫情了?马老师轻描淡写说了一些自己疲乏期的情况,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我姑且称之为通透好了。

我跟马一木吃了个饭,我们吃了个一亿以下的饭,因为他说我们广东人一亿以下都不让女生买单。我期待他公司赶紧定个小目标做到一个亿。借着上海的夜雨,吸入湿润的空气,对谈在我的精髓和神明汇集之处,亮起了一盏小小的灯。


[1] 指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编者按

[2] 网友调侃,形容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每周工作七天的工作制度。——编者按

[3] 由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知识服务类手机APP。——编者按

[4] 从出生就一直单身。——编者按

[5] 甩锅:网络用词,指代出现问题推卸责任的做法。——编者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