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难忘新千年,走向权力的红地毯

魅力王者:普京传 作者:文轩 著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俄罗斯从此进入了“普京时代”。

一、2000年,普京命运的转折年

叶利钦在1999年12月31日的电视上发表新年贺词时说:在未来3个月内普京将是国家元首,3个月后全国将举行总统选举。公布了这个消息后,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内把一只派克金笔、一个控制核武器的密码箱连同对17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1.45亿人口的权力和责任一同交给了代总统普京。他对普京只说了一句话:要把俄罗斯照顾好。这天,普京从主管中央政府事务的总理升为代总统。

在官场上,经过多年的奋斗,攀登到令亿万人瞩目的总统高位,普京的心情自然难以平静。回想自己一个平民的儿子能奋斗到如此地步,他的确激动,几近落泪。与前苏联解体时悲痛的泪不同,这是高兴的泪、激动的泪。他可以告慰父亲,告慰家乡的父老了。虽然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的老父亲没有看到这一天,可是他听说普京当总理后就曾自豪地对人说:“看着吧,我的儿子有一天会像彼得大帝一样。”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普京怎能不激动。他从小就有一个伟大的志向:报效祖国和人民。现在,俄罗斯给他提供了一个无限宽广的大舞台,他可以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抱负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即将到来的2000年,不只是他角色转换的一年,他也将开始担负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想到这些,普京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送走自己的政治提携人叶利钦后,普京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他首先约见了俄罗斯国防部部长谢尔盖耶夫,随后又分别召见了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帕特鲁舍夫、内务部部长鲁沙伊洛、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与他们商讨俄罗斯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紧急而又重要的问题。

在与几位主要人物会谈以后,普京又紧急召开安全扩大会议。因为目前的俄罗斯,首先面临的是叶利钦辞职后是否会引起局势变化问题。为了保证经济增长、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的环境是必备的。就像普京的智囊团成员格雷夫所说的一样,“不建立保护公众的社会机构而只是谈论一场新的经济改革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此,普京决定先解决安全稳定这个现阶段首要的问题。

之后,他又召见了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从12月31日午后到午夜整整12个小时,普京都是在紧张的开会中度过的。当午夜来临之前,普京才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总统办公室小憩了一会儿。他呷了一口茶,用手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普京深深感到了当好一位过渡阶段的代总统是多么不易!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克里姆林宫迎来了自己的新主人。在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之前,俄罗斯的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和叶利钦的苍老臃肿完全不同的一个新面孔。普京,这位40多岁的有着清秀面孔的代总统,在向全体俄罗斯人发表新年献词:

“今天,在新年之夜,我本来同你们一样,同亲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准备聆听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新年贺词。但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今天,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首任总统宣布辞职。他请我向全国发表讲话……”在普京的讲话声中,21世纪到来了,俄罗斯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随着新千年的来到,不但俄罗斯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普京的人生也展开了新的无比辉煌的一页。虽然只是代总统,可是随着他的任职,俄罗斯结束了叶利钦时代,迎来了普京时代。

二、竞选总统硝烟浓

普京虽然提前坐上了叶利钦让出的代总统宝座,但要成为克里姆林宫名副其实的主人,还需要把总统头衔前面的“代”字去掉。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2000年,选举日期也越来越近了。这时,赢得大选成为普京的首要任务。

2000年1月12日,莫斯科豪华的总统饭店热闹非凡。二百多位俄罗斯社会名流聚集在这里,以公民倡议小组的名义,正式推举代总统普京为总统候选人。当主持人宣布这一消息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普京也站起身来,频频向四周挥手致意,并发表讲话,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表示一定不负重望,争取获得大选的胜利。

1月13日,普京在自己的母校——圣彼得堡大学正式宣布参加俄罗斯联邦总统竞选。2月15日,中央选举委员会以全票通过同意普京正式登记为俄罗斯总统候选人。从这一天起,普京有权开始竞选宣传。

竞争对手势均力敌

当时,准备竞选总统的有很多人,曾任总理的普里马科夫被视为普京的头号竞选对手。可是,自杜马选举结束后,普里马科夫的支持率连连下降,在总统候选人中的支持率排名降到了第3位。此后,随着叶利钦猝不及防地突然辞职,大选时间提前,普里马科夫失去了重整旗鼓的时间。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原本支持他的联盟中也发生分裂,“全俄罗斯”运动领导人集体作出决定,支持普京竞选总统。普里马科夫彻底失去了可供依赖的政治基础。

还有,本来与“祖国—全俄罗斯”结成统一阵线的“团结联盟”也背叛了他。他们与俄共达成秘密交易,支持俄共主要领导人任杜马主席。失去了强大的民众支持,普里马科夫竞选总统的希望彻底破灭了。2月4日,普里马科夫通过电视发表声明宣布退出竞选。普京清除了第一个障碍。

普里马科夫虽然退出,其他党派的竞选活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截止到总统候选人登记结束日止,中央选举委员会共登记的包括普京在内的总统候选人有11名,也就是说普京有10个竞争对手。

在这10个竞争对手中,普京的劲敌就是久加诺夫。久加诺夫时任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他以诚实廉洁的作风深受俄罗斯老百姓的拥护。

为了先声夺人,久加诺夫抢在其他10位总统候选人之前,在2月9日率先公布了自己的竞选纲领。他承诺,如果他当选总统,要在今后两年内让人人有工作干,人人都能领到应得的工资,并且答应增加职工的退休金和社会补贴,并增加一倍工资,在两年内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充分享受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服务。另外,他还打算修改宪法,削弱总统的权力,提高联邦议会和联邦政府的作用,“把掠夺式私有化过程中窃走的财产归还给公民和国家”。

久加诺夫的这番言论当然赢得了一些选民的支持。这对普京当选,特别是在第一轮中获胜构成一定威胁。

除了1号人物久加诺夫和2号人物普里马科夫外,还有3号人物——阿曼·图列耶夫。此人时任俄克麦罗沃州州长、俄人民爱国联盟协调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参加过1996年6月的总统竞选。

4号人物是里·斯库拉托夫。他曾是俄联邦总检察长,90年代初期,他在共和国安全局和俄联邦安全部担任咨询员,为政府起草安全方面的文件。

5号人物是康斯坦丁·季托夫,时任俄罗斯萨马拉州州长。他主张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政策,是俄政坛的右翼人物。

6号人物是阿列克谢·波德别列斯金,“精神遗产”运动领导人、俄人民爱国联盟协调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左翼反对派,是久加诺夫的亲密战友。

7号人物是斯坦尼斯拉夫·戈沃鲁欣,左翼人士。1996年8月当选为俄人民爱国联盟协调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8号人物是埃拉·潘菲洛娃,这是在俄罗斯参加总统竞选的第一位女性。她在1992年12月连任社会保障部长,是俄第二届国家杜马议员。

9号人物是乌马尔·贾布赖洛夫,时任俄一家国际旅游合资公司和商业中心的总经理助理。

10号人物是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俄自由民主党主席、总统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杜马副主席。1996年7月当选为俄总统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

可以说,这些人各有优劣,代表了俄罗斯不同阶层,他们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和久加诺夫的过招中,虽然有叶利钦背后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普京本人也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了盘点。首先,他是代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不仅继续领导政府,而且直接控制原由叶利钦把持的强力部门。另外,权力也代表着可以寻找到更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就拿军界来说,由于普京在车臣问题上的强硬立场颇受军方好感,军方就是他竞选的强力后盾,不但可以支持他,而且可以控制局面、防止不测的发生。

普京的第二大资源就是民众的力量。那些支持他竞选的“团结联盟”,作为杜马第二大议会党团,已经控制了杜马中的许多重要职位。有“团结联盟”的“护驾”,杜马在大选之前很难向普京发难。

普京的第三大资源就是媒体的支持,特别是电视台和电台,将成为普京竞选宣传的有力工具,对选民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通过对自己拥有资源的盘点,普京感到自己有些胜券在握了。经过精心策划的普京,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随着大选日期的来临,感到胜算的把握越来越大了。

三、调换得力干将,铺平竞争的道路

普京出任代总统后,为了显示自己的魄力,也为了给竞选总统铺平道路,在政府机构中,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总统办公厅大换血

普京的第一把火,就是对总统办公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总统办公厅是他最得力的执行部门,也是总统办事效率和执政形象的表现,普京十分看重。为了树立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他首先从总统办公厅开始,在人员方面重新洗牌,任用忠诚而干练的人员。

入主克里姆林宫后的第一天,普京就将自己的两位密友——梅德韦杰夫和谢钦调到自己的身边,担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这两个人不但和自己关系较好,主要是能力出众,可以一改往日拖沓的官僚作风。

新年第三天,普京再下重手,解除了两位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的职务,至此,除办公厅主任沃洛申和第一副主任留任外,其他人基本上都被更换。1月10日,普京又免去了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的职务,推荐他担任俄白联盟国务秘书一职。

这些人原来都是叶利钦的部下,因此,有人指责普京这样是忘恩负义。但是普京认为叶利钦留下的盘根错节的关系会来牵制他,何况,叶利钦对于政府机关的官僚作风也很不满意呢。因此,普京帮他实现了愿望。就这样,随着普京的大换血,大批新人开始进驻克里姆林宫。

普京在用人方面不是简单的换血,而是知人善任。虽然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所任命的主要是圣彼得堡人和联邦安全局的战友,可是,这些人都是默默无闻而且不习惯抛头露面的人,是和普京一样实干的人。比如,拉赫马宁,这位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司司长被普京任命为俄罗斯总统礼宾官。此前在俄罗斯政府办公厅工作,负责同媒体打交道的舍戈列夫,被任命去担任俄罗斯总统新闻局局长。这样用人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

至此,这些人成了代总统普京领导下的精兵强将,当然也是他日后竞选总统的强有力的支持者。

政府改组,为赢得大选增筹码

普京在刚刚就任代总统时曾宣布,政府人事不做变动。但很快他就发现,不动不行。

当时俄罗斯政府设有多名第一副总理,互有掣肘,严重影响政府运转的效率。面对这种情况,保留着政府总理职务的普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调整总统办公厅的同时,对政府进行改组。

普京首先免去了政府第一副总理阿克肖年科的职务。阿克肖年科是叶利钦的亲信,是寡头政治的最后一个靠山。普京对他降级使用,降任交通部长,既摆脱了叶利钦的阴影,对寡头也是一个打击,同时也为竞选总统扫除了障碍。

紧接着,政府第一副总理赫里斯坚科也被降级,财政部部长卡西亚诺夫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这一切表明了普京抓经济的决心。当时的俄罗斯百废待兴,叶利钦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经济问题被提上头等重要的位置。此外,普京由于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有很大一部分时间不得不呆在克里姆林宫,让财政部长卡西亚诺夫充当政府大厦工作的协调人,可以使普京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全局和大事。

接着,普京把他的好友、“团结联盟”领导人绍伊古提拔为政府副总理兼紧急情况部部长。虽然紧急情况部不属政府经济部门,但在当时的俄罗斯,该部的作用同俄罗斯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尤其是车臣的重建工作影响重大。而由绍伊古担任这一重要职务,不但称职,而且对普京在大选前顺利开展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提高了内阁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普京做大选前的准备。

在解决政府问题的同时,为了保持团结,普京也做了一些妥协。他保持了政府中大部分关键职位不变,因为动作太大很可能树敌太多,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叶利钦家族的势力逐步换血,体现了普京的稳重和老练。

普京所做的这一切,既与叶利钦家族势力拉开了一定距离,又赢得了各方面势力的支持,无疑为他赢得大选增加了砝码。

用普京本人的话来说,内阁改组是“临时性的”,是出于大选阶段的考虑,这一期间政府的工作不应受到影响。

四、组建智囊团,为竞选获胜打好基础

虽然有叶利钦为普京竞选总统撑腰,但是为了保证3月份举行的总统竞选万无一失,普京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

智囊团的大多数人是由普京亲自挑选的,他们是俄罗斯各个领域的精英。智囊团的作用就是帮助普京在总统竞选中提出更切实际的竞选纲领,制定出适合俄罗斯国情的大政方针,完善普京的政治形象。

普京智囊团的头号人物是卡西亚诺夫,他是普京担任代总统后提拔的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他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好俄罗斯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张关系。因为他熟悉西方金融界,而且值得信赖。在发展经济的年代,普京当然离不开这样的干将。他也曾暗示卡西亚诺夫,如果自己在大选中获胜,就任命卡西亚诺夫担任总理。

智囊团的二号人物是普京的克格勃同事伊万诺夫。当时伊万诺夫担任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在伊万诺夫的领导下,国家安全会议制定了一个有争议的新的国家安全构想。这个构想降低了俄罗斯可能使用核武器的门槛。这种构想说明他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智囊团的三号人物是圣彼得堡律师格雷夫。有着德国血统的格雷夫出生在哈萨克斯坦,他同普京一样,也能讲流利的德语。这是位有名的“笔杆子”,著名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就是他帮助起草的。让格雷夫加入智囊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普京的思想——把战后德国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家长式资本主义模式看做是俄罗斯发展可能选择的一条道路。

智囊团的四号人物是“政治谋士”“总统竞选总指挥”丘拜斯。尽管丘拜斯在俄罗斯遭到一些人的谩骂,但是他是一位精明的政治管理人才。1996年,是他促成叶利钦在选举中获胜并连任的。而且,普京之所以能在进入莫斯科后,短时间内就在这个最高的权力中心迅速崛起,也离不开丘拜斯的力荐。丘拜斯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才华,普京当然要借助他的智慧,在选举前和选举后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大政方针的制订依赖他的帮助。

这些智囊团的精英们为了使普京的声望在3月份大选时达到顶峰,采取了一连串的行动:如仔细地研究公众的喜好,确保普京能够对俄罗斯社会的主流意见做出迅速而积极的反应;运用爱国主义精神,敦促普京在2月份颁布俄军新的、也是更强硬的军事学说,向人们展示普京保卫祖国的决心;开动宣传机器,使俄罗斯新闻媒体对普京的工作表示支持和赞同等。

另外,智囊团还把普京的竞选活动打理得有条不紊。普京主动与选民沟通,来到《共青团真理报》报社,现场接听读者的热线电话,并接受记者的采访。当时,一位叫亚历山大的听众说,他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竟是在同总统讲话。普京幽默地回答说,“您不相信是对的,确实如此,因为跟您讲话的人还是代总统。”通过媒体展示普京硬汉、亲民、有正义感的形象,目的就是为了让普京以新形象出现在人们眼中,增加人们的支持率。

除了普京自己精挑细选的智囊团成员外,在克里姆林宫外,还有一个人为他竞选总统得胜而不遗余力地奔波着。他就是索布恰克。

1998年9月,俄联邦总检察院宣布撤消有关针对索布恰克收受贿赂和滥用公职的诉讼。后来,调查机关停止了对“索布恰克案”的调查。1999年7月,索布恰克回到圣彼得堡。在一场大范围的新闻发布会上,索布恰克宣布他将参加国家杜马选举,代表“正义力量”竞选联盟,参加圣彼得堡一个单选区的角逐。但是,由于年龄关系,索布恰克再也无法重现1989年的辉煌了。

在普京当选总理、代总统后,索布恰克看到了自己的弟子和继承人胜利的曙光。作为普京的代表和自愿鼓动者,索布恰克自告奋勇地在俄罗斯西北地区为普京竞选拉票。虽然索布恰克因此也遭到了许多报纸毫不留情地攻击,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挡他拉选票的脚步。

2000年2月中旬,索布恰克作为普京的代表去了加里宁格勒州,他非常活跃,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接受记者采访。

对于媒体对索布恰克的指责,普京在回答《生意人报》记者提问时也说:“您知道,我完全信任他,索布恰克百分之百是一个正派人。他是一个拥有无可指责声望的、品行端正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出色的、天才的和坦率直爽的人。……我对他充满好感。我真诚地欣赏像他这样的人。很少有人知道,我和索布恰克之间保持着如此亲近、同志式的关系,他非常值得信赖。”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这些人的支持,普京的形象和知名度大为提高。

2000年2月14日,普京按《俄罗斯联邦选举法》规定向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交了50万合法选民的支持签名和本人及其家人财产收入情况的文件。中央选举委员会秘书扎斯特罗日娜雅宣布,经核查,普京申报的其本人及家人的财产收入情况属实。

可是,正当竞选形势向着有利于普京的方向发展时,2000年2月19日,索布恰克因心脏病再一次发作,猝然去世。虽然他没有看到普京当选总统的那一天,可是他为普京当选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当普京冒着被车臣叛乱分子杀害的危险参加完索布恰克的葬礼后,他赶回莫斯科,就在2月25日以公开信的形式在俄各大报上发表了竞选总统的纲领,以回应此前咄咄逼人的久加诺夫。因为他懂得,要想获得选举的胜利,必须让选民了解自己的竞选纲领。普京在公开信中写道:

我不阐述什么全面的纲领,请允许我谈谈竞选的一些关键问题。特殊的道德标准和实际上把整个民族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目标一向是俄罗斯人的特点。这曾经使我国人民在最困难的年代站稳了脚跟并取得胜利——无论在战前、战后,还是在战争时期都是这样。问题不在于要重新寻找赫赫有名的民族思想。我认为,这种思想已经存在。它已经在社会上相当明确地表现出来。

我们应该明白,当各国在世界舞台上竞争时,我们的对手非常强大。我们应该明确地给自己提出国家发展的有效途径。权力机关要有作为、负责任,而且要顽强地达到目的。国家机构应该是内行的、灵活的、守纪律的,不应该是臃肿的、懈怠的、对人民漠不关心的官僚圈子。

还有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那就是我们大家——全体公民和国家机关所应遵循的复杂的、却是公认的游戏规则:遵守法律和宪法,即国家的法律秩序。我认为,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这都是今天俄罗斯面临的最大、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整顿法律结构与打击贪污腐化同样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不单单是法律领域的事。

俄罗斯不能容忍任何人因为它贫穷了而来侮辱它。我要再重复一次我在给选民的公开信中所阐述的观点——应当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国家强大,但居民贫穷。

所以我们的重点是要使人们过上好日子。普通公民最关心的是什么,对这一问题每做一次社会调查都会显示,人们有权、也希望过上好日子。我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每一个政权都应承担起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无论它所依靠的是什么。造福于人民,为普通公民谋利益,这才是每一个政权的最终目标。

让市场的所有主体都能同政权保持同等距离是所有权的保障,也是政治经济领域的一块基石。显然,如果国家不能履行我所提到的那些职能,就不能提出有保障的游戏规则,这一领域就会被影子经济所占领。这是国力衰弱的表现。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不对市场进行内行的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也不会有国家的强大。但调节不是市场脖子上的索套,而是对市场的支持,是为各经营主体创造平等的条件。

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公民不能没有尊严感,整个国家不能没有民族自豪感。这些基础原则是看待我们对内对外政策的基础。我觉得,我们有能力调动国家的一切资源,有能力调动社会的一切力量和俄罗斯全体公民的劳动热情。我认为,归根结底,这既是我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今天所有在场人的根本目的所在。

普京在这封信中阐述了自己将奉行的政策的主要优先方面。这些优先方面可概括为:“打赢车臣战争”“加强国家地位”“打击犯罪”“消灭贫穷”。这些方面得到了选民的热烈反应。

随着竞选纲领的发表,人们对普京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再加上目睹了普京上任以来车臣战争的胜利、杜马选举的胜利、国内局势的稳定后,对他的好感也与日俱增。就连起初反对普京的“俄共”和“亚博卢”集团中的很多人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

这一切离不开普京的能力,但是也与普京的智库,这个“外脑”的策划分不开。

五、意外转机,登上权力巅峰

2000年,俄罗斯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决定,俄罗斯总统选举提前到3月26日举行。

本来,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参选人应当获得100万选民的支持签名,才能正式注册为候选人。由于这一次是提前选举,中央委员会将征集签名的数量减半为50万个,最后期限是2月18日。这对普京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而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来说,在如此短的期限内征集到50万的人签名是相当困难的。这无形中又给普京当选总统上了一道“双保险”。

2000年3月26日,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如期举行。3月2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韦什尼亚科夫宣布,根据对选票的初步统计结果,普京的得票率已经超过50%,普京正式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三届总统。俄罗斯从此进入了“普京时代”。

尽管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并没有超出人们的意料,但是他“火箭式”的蹿升还是引起了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兴趣。

通常,一个国家的政治领袖的诞生是一系列长期的、复杂的政治斗争的结果。根据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在10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官位等级中,渴望或者得到最高权位的人应当是苏共中央委员,或者是政治局委员,并且要从党的最高领导班子那里取得委任。叶利钦之所以能够单挑戈尔巴乔夫,是因为他在20多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党的领导层。

可是普京没有任何靠山,没有财团支持,没有可靠的圈子,又不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却快速崛起,并非只是因为他抓住了大选提前这个意外转机。这是内外因结合的结果。普京虽然出身平民,可是他一直是军官和政府部门的官员。再者,随着前苏联所有意识形态和干部体系的破坏,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这就为那些出身底层,但是却可以以最不寻常的方式完成仕途升迁的人创造了可能。再加上在叶利钦执政的几年中,俄罗斯民众看到政治斗争的无休无止、官员贪污腐败泛滥、社会治安状况恶化、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等现状,他们急切地等待和企盼强有力的政府的出现。而此时,普京这个“强人”恰逢其时地出现了。他性格坚毅,旗帜鲜明,有着非凡的决策力和洞察力。普京通过对前一时期俄罗斯所走过的曲折道路进行认真的反思,明确提出国家需要“一个全面的由国家控制经济的体制”,从寡头手中收回了他们剥夺国家的利益。

在执行力上,他表现出的沉着、果断和干练作风,使人们看到了新一代领导人振兴俄罗斯的希望。在捍卫俄罗斯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顺应民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他敢于同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斗争,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而且,普京总是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觉。一位电影导演认为普京“虽然他只是个舞台新人,但演得非常棒。他表演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而不是像叶利钦那样在舞台上卖弄自己”。不论是当总理,还是总统,人们一点儿也看不出他很骄傲。

正是由于普京果断的表现和务实的执政风格,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好感。这一点,普京早在出任总理初期就曾讲过:“我感到自己不是救世主,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俄罗斯公民。我体会到了任何一位俄罗斯公民的感受。很显然,人们感受到了它并由此而支持我。”

因此,普京当选不单是叶利钦的意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人民的要求,时代发展的要求。人民的支持是保证普京在2000年3月26日总统大选中获胜的主要保证。从这方面说,普京的成功既是一个奇迹,又在情理之中。

六、就职,经历辉煌的那一刻

在普京的印象中,最难忘的应是2000年5月7日那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就是在那一天,他宣誓就职总统。

2000年5月7日,俄罗斯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隆重、盛大的总统就职仪式。金碧辉煌的典礼大厅、耀眼的总统仪仗旗帜、庄严的礼兵和红地毯构成了总统就职仪式的盛大场面。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典型、最完整的一次总统就职仪式。

虽然就职仪式定在7日中午12时举行,但在当天一早,克里姆林宫附近就已戒严。11时40分,克里姆林宫大门打开,几名克里姆林宫仪仗队员迈正步进入大厅,把俄罗斯宪法和“祖国一级勋章”送入大厅。勋章是总统权力的象征。根据法律规定,该勋章由上一任国家元首亲手移交给继承人。这不仅赋予了普京国家政权,而且还有选择同盟者和合作伙伴的权力,使之可以进行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

在45分钟的就职大典中,普京穿着黑色西装,显得比平日更加精明强干。在1500名贵宾的掌声和铿锵有力的军乐声伴随下,普京单独穿过克里姆林宫铺着红地毯的厅房,迈着坚定的步子穿过了克里姆林宫的主大厅。

普京明白,他竞选成功,不仅仅是上台执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带领俄罗斯走出困境,使俄罗斯在21世纪重返世界大国舞台。今天,考验他的时刻到来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全世界的焦点都聚焦在他身上,拭目以待。现在需要他表明决心了。

接下来,普京右手按着一本特制俄罗斯宪法,发表了简短庄严的就职演说。他表示,他了解俄罗斯所面临的问题之艰巨程度,以及人民的强烈期望。他矢言重建俄罗斯的强国地位,悉心治理由叶利钦移交给他的这个国家,以不负人民的重托。他坦承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民主改革,并呼吁全体国人支持他。

这一年,普京47岁。47岁,正值年富力强的中年,既有经验又有阅历,而且精力充沛。他有信心,也有热情和能力,创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因此,人们对他的发言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就是支持他的最好证明。

在普京宣誓就职时,俄罗斯宪法法庭主席、中央选委会主席、国会两院议长以及前任总统叶利钦站立在普京两侧。普京的夫人柳德米拉偕叶利钦夫人参加了就职典礼。在场贵宾还有苏联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阿列克西二世及各国驻俄罗斯大使。

室内仪式结束后,普京又沿大厅走出克里姆林宫,来到广场检阅仪仗队。普京和叶利钦一起在克里姆林宫广场上检阅了仪仗队。不知是当天广场上风太大,还是心情过于激动,叶利钦流下了眼泪。他是为自己选定的正确的接班人而欣慰,为接班人不负众望的表现而激动,还是触景生情,为自己领导的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感怀,或许兼而有之吧。但不论怎样,普京以后的表现都证明了,普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仅照顾好了俄罗斯,而且还带领俄罗斯实现了新的发展和跨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