笕桥同学录
引子
翻看航校生的名册图录,那都是20岁到24岁期间的照片,从相貌上看,个个都是电影明星模样。比较客观地说一句,当时能考上航校并最后成为飞行员的,多数都是来自殷实人家或书香门第,其中还有不少投笔从戎、为国参战的华侨子弟。这是因为航校的门槛很高,对科学文化知识及身体和心理素养的要求甚高,基本是要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的,淘汰率相当高。令人感慨的是,每期飞行员班的同学录中都有个别加了黑框的,这就是烈士的遗像了……
1.个个都是电影明星
曾位于杭州曙光路45号的浙江省档案馆,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即使是3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馆中查阅各类档案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其中有年长者,也有学生模样的人。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当管理员递给我一双白手套时,我觉得有一种神圣感。我内心非常感激能够保存这些档案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而保存它们,或者说仅仅是因为遗忘,这些档案才苟存于世。从2014年到2015年的这两年里,我已经数次到此寻寻觅觅。我寻觅的目标大致有二,一是晚清至民国期间浙江留日学生的情况,二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空战的情况,其中以查阅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档案为主。
有关笕桥中央航校的,现在能查到的内容并不多,几次查下来,一共发现有5本,它们分别是:
《中央航空学校通讯录》。第一至五期航校生信息,黑封皮。
《中央航空学校同学录》。内有“嵊县革命委员会”的图章。
《中央航空学校五六期甲班暨六期机械科毕业纪念册》。主要是航校河南洛阳分校的学员情况,内收有学员的论文和文艺作品。
《中央航空学校同学会会员通讯录》。是手机大小的小册子,内收521人,是五期飞行科学员毕业后印的,收了从第一到第五期学员的名单、原籍和通信处。内有一段手写文字,是一个叫夏振扬的人于1955年6月书写并呈交有关方面的,他在某些人的名字前面画了三角号,注明这是已经去世的人。
《航空委员会空中射训第一期同学录》。也是黑色封皮的。
第五期学员毕业是1935年。以第一本黑封皮的为例,“档案”收得甚为详尽,除了第一到第五期各科系学员的照片之外,前面有孙中山和蒋介石的照片和题词,有“空军信条”,有历届校长写的序,其中以蒋介石的为最多;还有航校发展史的简述,有教官照片,包括外国教官的照片;还有就是学校校址、校旗的照片等,下面则是各系(专业)的分册纪念册封面等,里面包括当时就已经殉职的学员的照片和简历。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蒋介石和那些在“剿匪”中去世的学员的照片上,都有后人添加上去的岁月印迹,即有人在蒋介石等人的脸上打上了叉叉,这可能是原先这个纪念册的持有者或曾经的翻阅者的一种“加工”吧。从这个角度说,这样的档案绝对是活生生的。同样一张照片,在不同的人那里会有不同的解读。
先从照片说起。翻看航校生的名册图录,那都是20岁到24岁期间的照片,从相貌上看,个个都是明星模样的,好像这是一本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男生的同学录,不,演员的精气神远远不及这些飞行员,这可能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精气神吧。令人感慨的是,每期飞行员班的同学录中都有个别加了黑框的,这就是烈士的遗像了。他们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选拔进来的,而且不少本来是就读或毕业于名校,有的来自海外的富裕家庭,当祖国遭受凌辱之时,他们就是来报效祖国的。学员考进航校之后还有很高的淘汰率,以至于让有的家庭很挂不住面子,虽然他们中有的可以转到机械科等就读。
这些烈士牺牲的平均年龄也就二十二三岁。抗战全面爆发前牺牲的主要原因是训练中的失事,这也可见我们当时的训练条件和基础有多么薄弱。这才可以理解后面“八一四”空战的大捷,对中国和中国空军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淞沪战役十分惨烈,十九路军浴血奋战坚守阵地,但最后他们也只能仰天长叹。为什么要仰天?因为制空权完全被日本飞机掌控。当时日本的航母就停泊在吴淞口,这也成为中国空军轰炸的主要目标。而中国根本就没有一艘航母和补给舰,所以杭州笕桥机场就曾一度充当了中国的航母,但它是不会动的,所以它当时成了日军轰炸的最大目标。要知道笕桥机场最多时停放着60多架战机,其危险情形可想而知。而且有一点也必须强调,当时的中国空军不仅仅是阻击和还击,而且时常主动出击去轰炸日方阵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一期生徐焕升和佟彦博等人实施的“人道远征”。他们从宁波驾机飞到日本上空,当时没有无线电导航,又要躲过日本的防空雷达,难度可想而知,他们连月亮的盈亏都计算到了。此举之所以被称为“人道远征”,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日本领空扔炸弹,而是实施了“纸片轰炸”,撒下了一捆又一捆抗战传单,这一举动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徐焕升本人曾是蒋介石座驾的副驾驶。后来在纪录片《冲天》中,仍有健在的当时一同参加远征的老兵来讲述这个过程。包括我在采访朱亚泉老先生时,他也讲到了“人道远征”,因为他说他参与了这架马丁飞机的改装,尤其是解决了扔传单的技术难题。是的,对一架轰炸机来说,扔炸弹易,扔传单难,因为炸弹重传单轻,而在“人道远征”中,轻战胜了重。
2.出师未捷身先死
回到同学录。这里收录的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学员,每人皆有一张照片和简介,其中有的照片加了黑框,这便是那些英年早逝的学员。每每看到这种带黑框的照片,只要是个中国人,尤其是做父母的,都会泪盈双眼。且来看一段同学录中对杭州人陈嘉麟烈士的介绍吧——
烈士字必达,浙江杭县人,性活泼好运动,幼时读岳飞戚继光书,相见其为人,辄为之神往,年十四,入蕙兰中学,年十七入之江文理学院肄业,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烈士联合校中同学组织抗日会,向外宣传,演剧,唤起国人,烈士尽力独多。嗣本校招考三期飞行学生,烈士奋然弃文就武,约同学五人应试,烈士以体格健壮而取录焉。去年十二月毕业分发空军第二队见习,本年七月五日烈士驾诺斯罗普机由杭飞赣,抵南昌空军总站飞行机场时,因降落时触及洼处,致机覆着火,烈士右眼上骨折断,体又被烧灼,于是日下午三时四十五分毕命,年二十三。
家址:杭州忠孝巷浒街六号。
还有一位是在钱塘江六和塔附近失事牺牲的朱元丰,烈士小传是这样写的——
烈士字诒谷,江苏常熟人。幼具胆略,长极刚毅。民国二十一年夏毕业于省立苏州中学。二十二年考取本校第三期飞行生,其兄以航空多险,阻之,烈士不顾也。二十三年一月因进度较慢,降入四期。其兄责之不归,烈士曰:“吾于飞行,已成奇癖,一日不飞,便心痒难忍,自觉旨趣之相近,莫有过于此者,故终不愿弃此而归也。”其意志坚决者若此。八月六日上午八时半,烈士练习单独飞行,机损失事,强迫降落,跌落六和塔附近钱塘江心。卒不遇救,殁于水。年二十一。
这样的一份份小传,字字句句都在激励人心,我忍不住还要引用一则《李克明烈士小传》——
烈士字再生,长自南洋,祖籍福建德化县。十六岁归国,就读沪滨,恒六年。目击寇纷方张,毅然投身入校,将期凌云展翅,扑尽矮奴。讵意壮志未酬,硕星已坠!殉学之日,民国廿四年十一月六日也。
烈士之父母犹健在,年将古稀矣!远隔重洋,怅然无极,然弟妹五人,尚能承笑膝前,死固无顾于后矣,所可惜者,赉志以没,痛恨何如。
这真是壮志未酬身已卒,常使同学泪满襟。这样的同学录,这样的写法,也大大地激发了同学们抗战杀敌的士气。从这一份份的“烈士小传”来看,在1937年的“八一四”空战之前,飞行班每期都有数位同学牺牲,这些同学多数都是在训练中牺牲的,可见当时训练基础还甚为薄弱。有一张照片很能说明问题,拍摄于笕桥的机库里,那是由几十个人用扁担在抬着一架飞机的情形。但是跟早期中国各地的航校相比,笕桥航校已经是最高水平了。
就飞行科来说,分初、中、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飞满60个小时,再通过考核才能升入上一级,不合格则被淘汰,而且淘汰率在30%左右(这是指已经考入飞行科的)。这是美国教官的训练方式,而此前在中国的其他航校,意大利航训的方式是每人皆可入校,每人皆可毕业,所以有飞满二三十个小时就毕业的。在抗战全面爆发的头一个月里,往往是中国的飞机还没等起飞就被日机炸毁了,只要一飞起来,凭着中国空军的胆魄和技术,我们是并不占劣势的。当然,后来日本零式战机问世,我们就大大落后了。
有一个极其乌龙的事件,当作教训可以一说。当时有一架轰炸机本是去执行轰炸日舰任务的,但未到指定上空也未接到机长的命令,投弹手就扔下了一枚炸弹,结果可想而知。本来此投弹手要按军法处置的,后还是被军官们保了下来,最后让他戴罪立功,让他跟着徐焕升远征日本,在那里投下了纸片炸弹。
还有一个极为耻辱的事件:日本零式战斗机曾飞抵成都太平寺机场,在机场插了两面太阳旗后又飞走了,虽然有防空机枪对其扫射,但它还是扬长而去。当时中国飞行员可以说人人都憋着一口气,此前在甲午战争中装备甚为先进的中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因此当中国又处在亡国灭族的危急关头时,“航空救国”就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了。
后来这些从笕桥航校毕业的同学,多数都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笕桥航校醒村爱国馆中有一张照片令人极其难忘:第十二期共42名学员,牺牲的人头像上都画着白色十字架。一数有30人之多,还有数位是病逝的。同时有一数据更是必须铭记的:在1937—1945年的抗战中,中国空军击落日机592架,重创及可能击落95架,4321名空军将士以身殉国……这个数据也许还不能说百分之百精确,但基本状况是可以得知的。
3.浙江籍和杭州籍学员
在档案馆里,我一开始是专门去找杭州籍的学员的,后来扩大到浙江籍,但这个也是属于毫无线索的漫游。后来,根据“黄埔军校网·笕桥航校名录”,我做了一个统计,登记在册的1723名学员中,浙江籍的有137名,其中杭州籍的又有24名,这里包括了丁炎、陈嘉尚、黄正裕、骆春霆等学员,其中每一期的人数大致如此——
这肯定也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但就这个数字和比例来说,无论是浙江籍还是杭州籍,相比辽宁和沈阳,那还是比较少的,毕竟东北有“九一八”的背景,再加上东北原来就有航校的基础。
前五期航校生的同学录,还能看到他们当时在杭州的家址或通信处,这也是蛮珍贵的,现抄录如下:
丁炎 杭州皮市巷3号
陈嘉尚 杭州大塔儿巷13号(另版是大藏寺巷15号)
王远波 杭州艮山门外河上166号
朱鸿道 杭州焦营巷18号
吴礼 杭州南板巷35号
俞友田 萧山临浦河山巅转水阁里
陈殿钟 富阳灵桥朱源丰号
唐元良 杭州佑圣观巷三益里21号
桂士谔 杭州学士路95号
黄正裕 杭州运司河下55河(另版写作涌金门外)
黄昌宗 杭县湖墅保庆桥
蒋翼辅 萧山临浦转三环
钱祖伦 杭州菩提路葸宜村2号
韩德辉 杭州章家桥石板巷11号
吴范 杭州管米山1号
万承烈 萧山龛山山北
俞荫椿 杭州东街所巷15号
胡觉 杭州萧山南阳镇大同南货行转
何惠炎 杭州东街包龙桥巷8号
蔡振邦 余杭县县前街
陈炳泉 杭州镇东楼66号
胡国宾 建德大洋杨大成号转
这其中的黄正裕,是一名牺牲较早的烈士,他是1910年生人,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中,有一段对他的介绍是这样写的——
西湖为山水佳丽之乡,民性温文,唯烈士性情豪迈、言行严谨、修身爱国、公私分明、一丝不苟。父名元秀,为同盟会员,参与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烈士幼承庭训、爱国爱民熏陶,怀有岳飞精忠报国思想。一九二一年,在杭州岳庙正殿,书写端楷劲挺的抱柱对联——“朱镇壮声威,想当年痛饮黄龙,誓恢复河山半壁;丹心贯日月,到而今名留青史,应享祀俎豆千秋”。童子黄正裕拜书,时年十一岁,名噪一时。……
烈士初入陆军官校六期,毕业于航空班,列为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历参国共战役有功),擢升空军第八大队第三十中队上尉队长。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十五日,奉命飞炸沪敌,全载重炸弹,在起飞时,机件突生故障,竟失事而殉国。空军痛失一员未来建军擎柱。时年二十七岁,遗有父母及妻与子。
还有生于1909年的陈嘉尚,他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第六期,后转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又曾入国防大学的第一期。陈嘉尚所住的大塔儿巷和丁炎所住的皮市巷,相距很近。陈嘉尚1949年后在台湾地区空军系统任职,1972年3月6日病逝,享年63岁。
4.唐元良和唐中和
住杭州佑圣观巷三益里21号的唐元良,和六期生唐中和是堂兄弟,都是从余姚四明山镇的棠溪村(原属嵊县,嵊县后改名为嵊州市)到杭州来的,当时是投靠杭州的亲戚,去读杭州的初级中学即安定中学的,亲戚是在杭州开酱油厂的。跟这两兄弟一起来杭州的还有一对姐妹花,即他们的一对表妹,即陈舜娥、陈舜妫姐妹。陈舜妫一开始上的是著名的惠兴女中,这在网络版的《惠兴女中历届学生名录》中可以查到,后来这一对姐妹花在就读杭州师范时与这对空军兄弟恋爱,校内轰动,一时传为佳话。师范毕业后,陈舜妫嫁给了唐中和,陈舜娥嫁给了唐元良。
关于这一对空军兄弟,我们一般只知道唐元良,因为他曾经担任空军运输大队的副大队长,是大队长王汉勋的副手,他与王汉勋于1944年8月7日上午在芷江上空失事牺牲。现在棠溪村还保留着“抗日英雄唐元良”的故居。而唐中和1949年没有去台湾,之后几乎都在病休状态当中,反倒不怎么显山露水。现在能查到的,只有一篇忆“八一四”空战的文章刊行于世。在我写作骆春霆事迹时,浙江卫视的夏燕平曾经给过我一份关于唐中和的简介,因为夏的妻子就是唐中和的孙女,这就属于第一手资料了,那简介全文如下——
原名唐农书,灵甫公之次子,生于1910年棠溪村,自幼喜爱读书,热爱家乡,立志学成报国。当年村里只有私塾,未办学校。农书为求学只能投靠60里外的姑父家,小学毕业后,与其堂兄唐元良一起随姑父到杭州就读中学并寄宿于姑父家。农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杭州著名的安定中学,又因其身高体壮,爱好运动,入校不久,即被选入学校篮球代表队。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农书受篮球队里好友的牵连,以“共产党嫌疑”的名义被开除出校。离校以后,目睹国家混乱,党派纷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深感国家蒙难,匹夫有责,于是决心致力于中国和平,遂改名“农书”为“中和”,报考军校,投笔从戎。
1930年5月,考入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学校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八期学员。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唐中和以出色的表现被录取,进入中国空军的摇篮,位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成为中国最早一代的飞行员。航校毕业后,被编入空军第32中队任轰炸机飞行员,从此开始全身心投身抗日战争。经历“八一四”与日军空战的洗礼。与美国的“飞虎队”和苏联的志愿兵飞行队协同作战,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唐中和痛恨法西斯侵略者,心怀老百姓,有一次执行轰炸任务,因天气原因,被迫返航,当时机上的美国同事,坚持按美国空军的安全规则,必须将所挂的炸弹扔掉才能返场。唐中和怕误伤百姓,坚决反对乱扔炸弹,不惜与美军同事争吵,强行带弹返场并安全着陆。1938年以后,中国空军能作战的飞机几乎损毁殆尽,为重振中国空军,成立成都空军军士学校。唐中和担任飞行教官,并负责接收盟国捐赠的飞机。由于教练机不能作战,每逢日本轰炸机来袭,就得带领学生们驾驶教练机飞进丛山峻岭,与敌机周旋。有一次终因燃油耗尽而迫降受伤。他为培养中国的空军人才竭尽全力,如后来中共领导人专机驾驶员和台湾当局的“空军总司令”就曾是唐中和的学生。
1949年国民党空军从大陆撤往台湾,唐中和时任空军中校,不屑当局封官许愿,毅然决然脱离国民党,选择留居大陆。因在抗日战争中数次负伤,脊椎严重受损,卧床不起八年多,受尽病痛折磨,其间政府曾几次安排唐中和工作,皆因身体原因,未能受命,只担任杭州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杭州市委常委等职。
唐中和于1983年12月因病故世,享年74岁。
以上只能说是唐中和先生的一份简历吧。
2017年3月的一天,我去杭州的左家新村拜访了夏燕平的岳父,即唐中和的儿子唐建国。唐先生为我讲述了他父亲和母亲的一些情况,也是很简要的,没有太多的故事,只有一些碎片化的记忆。
唐先生说他们在老家有8亩地,1949年后被划为地主。父亲唐中和抗战中在成都受过伤,就是“简历”中所写的那样。也因为伤病的原因,后来就不飞了。1949年在上海的空运科工作,当时有共产党地下组织对他做工作,此前他跟地下组织也有所接触,包括也帮助延安运过物资,所以留在大陆是他早就打算好的。他先是把妻子和孩子接到杭州,当时住在红门局64号。1949年之后,组织上曾分配他去东北工作,他没有去,因为他患有风湿,东北太冷,再说当时又是供给制,没法养家糊口,所以一直待在杭州,后来仅靠妻子的工资养活一家人。妻子当时在杭州袜厂从事扫盲教育,后来一直到退休都是在工厂做职业教育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唐老先生把家里所藏的一把空军割降落伞的刀扔进了西湖;而毕业时蒋介石颁发的中正剑以及当时打猎队的猎枪是1949年之后就交给了派出所。
唐建国说,“文化大革命”时仅有的一点跟历史有关的东西都烧掉扔掉了,他长沙的弟弟那里,可能还有父母亲年轻时的照片,但这个也要问一问找一找了。
5.住在皮市巷3号的丁炎
我曾经在《浙江一师别传:书生意气》和《读白:刘大白和他的朋友圈》中写到杭州皮市巷3号,因为这是诗人刘大白(1880—1932)的住宅。根据各种日记和资料所载,刘大白先生至少在这里住了5-6年。刘大白倡导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因此,刘大白的家——皮市巷3号就成了新潮学生的一个活动据点,特别是在1922年前后,包括俞秀松、施存统等浙江一师毕业生都是聚集在刘大白和沈玄庐的周围,包括浙江的第一个青年团支部,也包括杭州的共产党组织,从史书上看皆是诞生在皮市巷3号的。可见,皮市巷3号,实在是一个红色的据点,这在杭州的党史馆中也是已经确认了的,只不过有时会有一点点的张冠李戴。
而当我在搜索杭州籍空军学员时,惊奇地发现了一名叫丁炎的一期生,他的家庭住址竟然就是皮市巷3号。前面说到,一期生即是从陆军官校航空班转过来的,包括高志航的这一批,后来大多都做了航校的教官,是中国空军的中坚力量,也可以说是先驱吧。同一个皮市巷3号,20年代叫“白屋”,莫非到了30年代初已经改弦易辙叫“丁屋”了?
我一直在寻寻觅觅,包括询问刘大白的外孙张乐平先生,但张先生也不知道这个丁炎或丁家的事情,年代久远实在是无法逾越的障碍。我也曾跟着张先生在皮市巷内寻寻觅觅指指点点,但一切都已经换了人间,多说也没有意思了。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联系上了我中学时代的化学老师丁老师,他也是我同班同学的父亲。丁老师退休之后一直在业余办学,是杭州大名鼎鼎的老师。再次联系上丁老师,是得知他十几年前曾编过一本《钱塘丁氏家谱大系表》。这个丁氏,即是祖居杭州头发巷修《四库全书》的丁丙、丁申家族,丁老师的这一族就是丁午,当时是主管200名抄字工的起居生活的。而成立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正是由丁氏的丁辅之先生跟王禔、吴隐、厉良玉、叶舟等一起发起成立的。丁老师跟我讲起这些,当然是比上课更让我感兴趣了,而且关键问题是他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丁炎是他的二伯父!
这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而且那个家谱的后面还特意收了一篇丁炎先生的女儿丁不凡的短文!丁老师说这是他特意让其补充进去的,因为丁氏“崇文”已经写入历史,而丁氏的优秀子弟中也有“尚武”而为抗战捐躯的,一般人知道得不多。以下就是丁不凡的短文——
父亲,丁炎,1911.8.4—1942.3.10。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事绩是可嘉的,遗憾的是,他逝世时我仅四岁,我所知的一切主要是听母亲的讲述,且母亲也只知道大概。关于父亲的生平事迹,在他的祭文中陈述得十分详尽,可惜在“十年浩劫”时被毁。
父亲年轻有为,爱国心切,十八岁离家赴穗,就读黄埔军官学校,他是黄埔军校六期学员,入学时在炮兵班,后来黄埔军校曾办航空班,父亲被调至航空班。在航空班学习时,他成绩优秀,名列前茅。父亲是黄埔军校六期学员,又是笕桥航校第一届的高材生,是我国第一批空军飞行员。
以后任侍从室参谋,又曾受训于德国军官执教的庐山军官学校。在那时,蒋介石赠予他亲笔题词的(蒋介石)照片及“军人魂”(短宝剑状)(“十年浩劫”时毁弃)。
1936年12月随蒋介石赴西安(即西安事变)开始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1942年3月,亲赴浙江衢县视察抗日用机场,不幸飞机失事殉职,当时任空军第一路副司令兼参谋长,中校军衔。
近年,重修的南京航空烈士(墓)纪念碑上镌刻了他的姓名、籍贯、军衔、生卒年月,以志永久纪念。
丁不凡
于2003年8月4日
丁老师还给我传了丁炎的照片以及他后来写的一些回忆片段等,其中提到这位二伯父的有以下的文字。因为1942年丁炎出事时,丁老师才7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而且是在丽水逃难之时,所以他的文字是这样的——
我们小孩都在后房不准出来,当天大人在家聚餐,我是否见过已无印象。妈妈后来告诉了他的事迹。
伯父十八岁就离家去穗,就读黄埔军校六期,又转入黄埔军校航空班(这是我国最早的航空学校,后来改名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校长蒋介石,副校长毛邦初)成为我国第一届空军学员,成绩优秀,是第一届的高材生,是我国第一批空军飞行员。
母亲告诉我,二伯父在丽水那天说了学习中的一些趣闻:考航空班要考视力,有个项目是在一间暗室里两根绳牵引着两支点燃的蜡烛,要把蜡烛移到同一距离;在笕桥,飞机很简陋,常会熄火,他们只能等飞机降到接近地面时,跳出机舱掉在水田中。
丁老师还提到,丁炎在黄埔时是赵一曼的同班同学。1936年12月,是丁炎驾机送蒋介石去的西安,西安事变发生后,丁炎和另一人化装逃往南京报告了情况。
很可惜,丁炎的其他资料不太找得到了,或许还要慢慢等。而至于他们这一支丁家为什么从头发巷搬到了皮市巷,丁老师也有自己的说法。他也写过皮市巷3号的一点文字,但没有提到刘大白,而当我说起大白先生时,他说他们是1926年从刘大白手里买下了此屋。但据刘大白的外孙张乐平先生讲,他的舅舅等人是出生在皮市巷3号的,但没有听其母亲讲过这房子的产权是他们的,意思是这3号的“白屋”是租住的。
但不管怎么说,同学录中丁炎的情况是基本清楚了,且跟我的老师还有血缘关系,可见这世界实在是太小了。
6.同学录中的精神训条
同学录中既有人事架构、教员和学员照片及简介,还有学员的不少类似小论文性质的文章及文艺作品,后者以散文和诗歌为主,当然也包括一些学员的精彩“语录”。论文中我注意到了有《怎样飞到日本去》的文章,从地理、气象和飞行等角度来阐述的,即使我等不是飞行员也还是能看懂的。而在散文中可以看到这些学员的文艺才华,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行记”性质的,讲他们是怎样从洛阳迁回杭州的,一路的见闻很有意思,特别是在大上海。本来他们是想去开开洋荤的,也想见识一下大城市里的时尚女郎,谁知最后还是颇为失望,一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逛街,二是他们中的幸运者只是坐了几趟上上下下的电梯,那也让这些飞行学员大开眼界了。
当然,每一期的同学录和通讯录当中都有校长的讲话,有的还不止一篇,有的是全文刊登的,比如蒋介石在第六期乙班飞行生毕业典礼上的讲稿《革命空军的新精神》。从这些讲稿中可见当年的空军也是非常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航校学员的精神面貌。“负责尽职,严守纪律,……团结是成功的基础,纪律是军队的生命,戒除凌越职权、以下犯上、相互猜忌攻讦的恶习”;“发扬精神,锻炼身体,……空军应过谨严刻苦的生活,革除浮华浪漫的恶习,尤须锻炼金刚不坏的身体,克尽革命救国的责任”;“……出校以后,必须对于所习学科,随时随地注意探讨,不断研究,总要日增月益,精益求精。增强自身的学术技能,就是增强国家的力量”……这些精神训条生动地体现在了抗日的空战中。
几年前,我在浙江省档案馆翻阅这些同学录,如同在听航校这些年轻人讲抗战的故事。近两年,档案馆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查阅改为了电子版,让人无端少了些身临其境之感,但我想,要让更多的后人了解这些英雄的故事,这是很有必要的。
1.《中央航空学校同学录》(简称《同学录》)封面
2.《同学录》扉页
3.孙中山题词
4.校训(蒋介石题)
5.《同学录》中的周至柔
6.《同学录》中的蒋坚忍
1.《同学录》中的陈庆云
2.洪养孚
3.胡伟克
4.杭州人陈嘉尚
5.杭州人朱鸿道
1.《同学录》中的李克明烈士小传
2.《同学录》中的朱元丰烈士小传
3.《同学录》中的陈嘉麟烈士小传
4.浙江湖州人徐康良
5.浙江丽水人王袖萍
1.“人道远征”的徐焕升
2.十期生佩链
3.丁炎
4.《钱塘丁氏宗谱大系表》
1.《中央航空学校同学会会员通讯录》(部分)
2.另一本同学录中的《空军训条》
1.三期生在虎跑寺
2.三期生纪念册筹备委员会合影,左七为张锡祜
3.夏振扬所作《我们底队长》,讲述石邦藩的故事
4.毛邦初和关荣君
1.第一期毕业生同学录
2.高级班同学录
3.机械科同学录
4.照相科同学录
5.飞行科同学录
6.无线电训练班同学录
1.年轻帅气的学员们
2.班旗
3.等待飞行
4.授旗典礼
1.另一本同学录中的五、六期学员情况
2.中央航空学校校歌
1.中国空军留美第二批毕业学生集影
2.五期甲班各教育阶段人数增减表
3.飞行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