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独立思考的少年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爱因斯坦 作者:晓树 主编


独立思考的少年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爱因斯坦

友善的老教授

思考中的爱因斯坦

不行,不行,奇哥,今天早上太冷了,你不可以出去散步。”这位年老的教授对他那头卷毛的小哈巴狗摇摇头,然后把大门关上,轻快地沿着雪覆盖的小径走下去。刺骨的寒风把他浓密的白发吹成乱乱的一团,在他那张智慧而沧桑的脸孔陪衬下,那头蓬乱的白发就如同一轮圣者的光环。他停下来扣上他那件破旧皮衣的纽扣,然后把未戴手套的双手插入宽松的长裤口袋中。

沿着麻色街走了短短的一段路,他停下来和普林斯顿的一位教授热情地互道早安,这位教授正顶着雪花,准备去大学上早课。邮差也停在路旁,对“一场新泽西州常见的大风雪”作了一番精确的评论。到了下一个巷口,一名小女孩腋下夹着教科书,从花园小径上跑了过来。

“哦,爱因斯坦爷爷!”她迎向他,“你还记得上周我请你帮忙解答的那个较长的除法问题吗?现在,我彻底了解了,而且昨天我还考了一百分呢!”

“好极了!”他高兴万分。那个小女孩走在他身边。

“我妈妈说,我不应该打扰你,因为你一向很忙,”她继续滔滔不绝地说,“但我告诉她,我已经答应你,只要你帮我忙,我就送给你一个冰淇淋卷。这个礼拜六我拿到零用钱后,就给你带一个双份巧克力的来。”

他们走到街口转角处时,小女孩说:“我必须赶快走,否则要迟到了。”但马上又停下来,责备似的瞪着他那双湿透了的皮鞋,“爱因斯坦先生,你又忘了在皮鞋上套上橡胶套就出来了!”

他轻声笑了起来,并且拉起裤管,露出光光的脚踝。“我还忘了穿袜子呢!算我运气,出来时没被我妹妹或我的秘书杜卡斯小姐逮到,她们都把我当成老人了。其实,像你我这样的年轻人,这一点点的风雪算得了什么,你说是吗?”小女孩笑着点点头,欢快地跑开了。

一辆汽车缓缓地靠近路边,司机叫道:“到城里去吗?爱因斯坦博士,上来吧。”

“谢谢你,我想散一会儿步。”

“好的,顺便告诉你一声,我太太一定要我转告你,她十分欣赏你前天晚上在电台里所讲的话。”

几分钟后,一位牛奶工人从送牛奶的专车上大喊“哈罗,博士!”一位正要上菜市场的家庭主妇,低声向他道了一声羞怯的早安。这时,爱因斯坦已经看到街尽头的火车站,他知道已经到达目的地了。

他承认今天是稍微有点儿冷,也许该喝杯咖啡,暖和一下,再走回去。“那两个女人是不准我吃早餐的。”他想。

他正要踏进那家小餐厅,却被街角的那个卖报纸的小男孩喊住了。“嗨,爱因斯坦先生,要不要听点有趣的事?昨天,有几个相当时髦的家伙从火车上下来,我听到他们问一个男人麻色街在什么地方,因为他们要去看你。那个男人说:‘我当然知道,我可以告诉你爱因斯坦教授住在什么地方。’那些人说:‘你认识他吗?’他说:‘什么话,普林斯顿的每个人都认识我们的爱因斯坦教授。’”

微笑的爱因斯坦

“进来,进来。”那位身材高大的希腊老板大叫,同时把大门打开。“怎么回事,爱因斯坦先生?你已有一个多礼拜没到这儿来了,我有些问题要请教你。”

爱因斯坦教授自行坐在长柜台前的一张空凳子上,解开皮衣的纽扣,用力地摇几下头,把雪花从头发上甩掉。“克里斯,请给我一杯咖啡,再给我一块甜饼。”

几位穿着厚毛线衫的大学男生停止他们对棒球得分的争论,一起向教授问好;一位出租车司机放下正在吃的三明治,替教授点燃烟斗。

克里斯说:“爱因斯坦先生,我一直想要问你一个问题。上个礼拜,我看了一本杂志,大家都在讨论你的伟大发现。那本杂志说,你在你的一本著作中写道:‘上面的太空不断地在旋转……’”他做出旋转的姿势,说:“我不禁想到……”他突然停下来,显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因为他注意到那几个大学生也在听他说话。

“想什么?”爱因斯坦博士鼓励他,同时咬了一口她妹妹禁止他吃的甜饼。

“我担心,如果我到了太空,却发现那儿什么也没有,那我要到哪儿去呢?”

爱因斯坦把头往后一仰,哈哈大笑:“不要担心,克里斯。”他安慰他说,“你永远不会跑那么远的。”说完在口袋里摸索一阵,“糟糕,我出来时一毛钱也没带。”

“没有关系。”克里斯安慰他说,“上次,你走了以后,我才注意到你多付给我一毛五分钱。”

“呀,我一向就不认为我是数学家,”爱因斯坦微笑着,“我给钱总是会弄错。”

爱因斯坦走出餐厅,随手将门带上。这时,一位大学生笑着说:“他就像是笑话中经常提到的那位心不在焉的教授。你们大家可曾听说过,有一次他在大学里替英芬博士示范他的一项理论的情形?你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从来不穿吊带裤的,偏偏那天他又忘了系皮带。因此那一次简直忙得要命,先要抓住裤子,然后又要尽力在黑板上画线。”

大家都笑了起来,只有克里斯例外。

“你们不应该取笑他,”他谴责地说,“我没受过多少教育,但我听许多人说,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随后,爱因斯坦仍像往常那样轻快地往回家的路上走。雪已停了,各户人家皆已忙着铲除他们门前的积雪。一些只认识他模样的人,简单地向他道声早安。而有些人则停下工作,两手扶着铲子,和他无所不谈地聊天,从天气一直谈到来自欧洲的最新消息。爱因斯坦简短地谈了几句,他希望尽快脱身,于是他友善地道别,并挥挥手中早已熄灭的烟斗。因为,他突然想到,时候已不早了,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忙呢!

他边走边想,好心的邻人太多了,明天我要从另一条路到城外去,那儿可没有人居住。如果总是停下来聊天,哪还有时间去思考呢?

麻色街的最后几小段空无一人,当他回到他那栋白色木板屋顶的房子里时,他早已在深深思考一个问题了。由于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以至于并未注意到有一个陌生人坐在他屋前的台阶上。

坐在椅子上,暗自出神的爱因斯坦

那位年轻的陌生人喊了一声“爱因斯坦博士”,他说:“我已经等您将近一个小时了。”

他的德国腔调比教授还要重。爱因斯坦一向喜欢讲自己的家乡话,因此他用德语回答,“你为什么不按门铃?”

“我按了,”这位访客也改用德语回答,“但那位女士不让我进去。我告诉她,我并不是来推销东西的,”他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那只黑色皮箱,“当我说,我只是想要拍一些您的照片,并且做个简短的访问时,她立刻就把大门关上了。”

爱因斯坦尽量装得很严肃的样子说,“杜卡斯小姐的做法很对。我经常告诉她,我不愿再拍照片,而且也不再接受访问。只要一破例,接下来就要接受好几百次的访问,这么一来,我就没有时间做我的工作了。为什么人们老是要阅读有关我的报道呢?其实,我所要说的话,全都记载在我的书上了。”

“但……”那个年轻人绝望地说,“如果我不弄篇报道,或是一两张你的照片回去交给编辑,我的工作就保不住了。目前在纽约有许多犹太难民,都急于找工作维生呢。”

爱因斯坦叹了一口气,“唉,我自己也是难民呢,但是我幸运得多。我来到这个国家时,并不需要找工作。我实在抱歉,无法帮你的忙。不过,你冷得正在发抖。如果你愿意进来暖和一下,我倒是很欢迎。可是,我又把钥匙忘在家里了。”

在他们等待屋内的人前来开门之际,老人以炯炯有神、但和善的眼光打量着这位访客,从他那顶外国式样软帽一直往下看到宽大的鞋子。“你刚从德国来此不久吧?”他猜测地问道:“你是从德国哪个地方来的,你的家人呢?”

“我的家人——”年轻人有点踌躇地说,“他们全都死在集中营里了,我的家在乌姆。”

“乌姆!”爱因斯坦抓住那位青年的手,用力摇动,“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啊。”

一位脸色相当严厉的妇人打开了大门,她还来不及开口,爱因斯坦已经愉快地介绍了这位不受欢迎的访客。

“杜卡斯小姐,这位年轻人是从德国乌姆来的,好难得啊!我已经邀请他进来坐一会儿,因为他可能有我们德国友人的消息。”他们在这位女秘书不赞同的眼光下走进了客厅。“而且,他一定要暖和一下,才能走回到火车站,今天实在很冷!”

“既然很冷,你为什么不穿袜子就走出去?”杜卡斯小姐责问道:“你一出门,我发现我为你准备的这双新的羊毛袜搁着没穿。”

那位年轻人悲伤的眼光迅速扫过这间雅致的起居室里的钢琴、书架以及客厅后面的古董家具。

“这儿使我想起老家。”他喃喃地说。

接受采访的爱因斯坦

“我很幸运,把我的家具从柏林公寓全都搬来了。”爱因斯坦告诉他,“希特勒没把我这些东西拿走,因为我的几位好朋友帮了我这个大忙。在这些长窗的外面,是一座漂亮的花园,这是我太太选中这栋屋子的原因。我们在这儿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可惜,她已去世了,现在是我妹妹玛加和好心的杜卡斯小姐照顾我。”

“没有人能够好好照顾你,”杜卡斯小姐不满地说,“赶快把那双湿淋淋的皮鞋脱下,我去拿双拖鞋给你。坐下来,看看你刚才在散步时送来的信件。我把你要到纽约演讲的电报放在最上面,这封电报马上就要回复。”说完她匆匆忙忙地走开了。

“坐下来,好孩子,坐下来!”爱因斯坦招呼着,自己在一张椅子上坐下了,杜卡斯小姐把卷毛哈巴狗放到他膝上。他说:“谢谢你,海伦。好的,好的,我马上就看信,但是,这位年轻人先得告诉我……”

“我早已告诉他,你没有时间接受访问。”杜卡斯小姐提醒说,“你为《新闻报》撰写的那篇文章的某些部分,马上就要整理为原子弹委员会所要的笔记。委员会的人今天下午就要从华盛顿赶来了。”

“不接受访问,”爱因斯坦笑着向他保证,“只给这年轻人短短的十分钟,让他暖和一下身子,并回答我的问题,然后你就可以把他赶回到雪地上去。”

等到只剩下他们两人时,这位年轻人结结巴巴地说:“我不敢打扰您,但如果您肯稍微对我谈谈您自己,并让我拍张照片,我相信一定可以使我获得我所向往的这份工作。”

“不行,有关于我自己的蠢照片已经太多了。有一次,一个新闻记者要求拍张我拉小提琴的照片。我告诉他:‘咱们换个方式好了,你愿不愿拍张我倒立的照片?’”

这位年轻的德国小伙子勉强笑笑,“我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的,”他的嘴唇发抖,同时弯下身子提起皮箱,“我想,是不是可以看在我们都是难民的份上……”

这位大科学家自己在心里想着:我们都是难民,如今我已经安全地躲在港内,而这个孩子却在美国徬徨无依,实在可怜!

“如果你动作快一点的话,”爱因斯坦语气温和地说,“在杜卡斯小姐回来之前,你可以替我拍一两张照片。趁着你在打开皮箱取出照相机的时候,我可以对你发表一些简短的访问谈话。所有这一切以前都谈过了——我早年的情形,如何在一夜之间变得举世闻名;德国人如何把许多荣誉加在我头上,然后又宣布我是一名叛徒,并悬赏要我的头。你也不必浪费时间问我对乌姆的记忆。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亲离开了那儿到慕尼黑去了。”

爱因斯坦漫不经心地抚摸着他抱在膝上的那只小狗。“你可知道我对慕尼黑的什么事情记得最清楚?一次,在我应该上床睡觉的时候,偷偷溜下床,坐在楼梯口,聆听我亲爱的母亲在楼下弹奏贝多芬的乐曲;还有在我大约五岁的时候,父亲有一次把装在他怀表表链上的一个小饰品拿给我看,那是一个玩具罗盘。有时候我不禁想,第一次激起我对科学的兴趣,很可能就是那个小罗盘。”

善于提问的小男孩

那是1884年,一天晚餐的时候,赫曼·爱因斯坦先生——慕尼黑一家犹太人工厂的老板——心急地轻轻扯着面前的白餐巾。通心粉早就煮好可以吃了,脸颊红红的女佣人也把烤鸡端上桌。赫曼先生拿起切肉刀,皱皱眉头,又把刀子放了下来。

19世纪的慕尼黑

“波林,”他对坐在餐桌对面的太太说道,“爱因斯坦到哪儿去了,究竟做些什么重要的事,竟然连晚饭都不回来吃?”

“也许他终于在附近找到了一位喜欢的玩伴了,”赫曼夫人说,“小孩子一玩起来,有时候会忘记肚子饿的。”

这位女主人暂时停止说话,忙着替坐在她身旁满头卷发的三岁小女儿玛加把马铃薯捣碎。

“我带孩子们到公园散步时,玛加跟每个人都能成为好朋友。但当小男孩们要求爱因斯坦跟他们一起玩耍时,他总是拒绝人家。”

赫曼夫人叹了一口气,又说:“他总是那样子。可能是因为他学说话的时间比较迟一点,所以才会这么害羞。”

“我知道爱因斯坦在什么地方。”玛加说。

“什么地方?”父亲问道。

“他喜欢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小女孩说,“他老是赶我走开,也不跟艾莎表妹玩。他只会自己编一些小曲子,一边走一边唱。”

“到底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赫曼先生说。

玛加回答道:“就在我们花园的尽头,靠近篱笆的大树底下。他喜欢坐在那儿,唱他自己编的歌儿。”

玛加又低头吃她的晚餐了。赫曼先生吩咐女佣人去把那个忘记回家吃饭的小男孩带回来。几分钟后,他踌躇地站在门口,像一名拥有良好家教的德国小孩,恭敬地等待长辈吩咐。他跟他的妹妹长得很相似,同样的黑发,同样的大眼睛;但是当玛加哈哈大笑玩耍时,他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

赫曼缓慢而威严地拿出他那只厚重的金表,把表拿到他那五岁大儿子的面前说:“你自己来看看已经是什么时候了!”

爱因斯坦向餐桌走过去。他对于目前几点毫无兴趣,他只希望父亲不再训他,并希望能早点尝尝桌上的烤鸡,因为那只烤鸡闻起来很香。但当他顺从地弯下身子看表时,却对挂在表链上的那个金质小饰品发生了兴趣。

“爸爸,表链上那个是什么东西?”爱因斯坦问道。

“你以前一定已经看过几千次了,”他的母亲说,“不要为了怕被父亲责骂,就随便扯些别的话题。”

19世纪的罗盘

“不是的,妈妈,”爱因斯坦严肃地告诉她,“我真的想知道为什么当我拿起表时,那只小针就会转动。”

赫曼显得很高兴,因为爱因斯坦很难得对某件事物表示兴趣。赫曼有时候甚至想到,养了这么一个笨儿子实在头痛。现在他高兴地露出微笑,并在儿子的盘子里放了许多烤鸡肉、胡萝卜和马铃薯。

“你快点吃,我就会告诉你的,”他保证说,“这是罗盘。它很小,是不是?但它和比它大的罗盘一样准确,人们利用它在海上引导船只航行。”

“这上面四个小字母是什么意思?”

“北、南、东和西。中间那个黑色的针指北方,假如你在森林里迷了路,只要身上带个罗盘,立刻就可以找到北方,然后选个方向走出去。”

“那只针总是指着北方吗?一直都是吗?”

“是的,一直指着北方。”

“为什么?”

“赫曼,让孩子吃饭吧,”赫曼夫人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同时摇铃叫女佣端上甜点。“你难道忘了?你工厂里的几个工程师今晚要到我们这儿来听音乐。如果我们不快一点,我就没有时间在他们来到之前换衣服了。”

但爱因斯坦一点也不急,甚至连他最爱吃的樱桃饼也无心享受。他一边吃一边向父亲提出问题,并要求在他下一次生日时,送给他一个罗盘作为生日礼物。

“只要你乖,并记得按时回来吃晚餐,我就送你一个。”他的母亲答应道。

说完她急急忙忙站起来,回到房里脱下身上那件黑色羊毛衣,换上她最喜欢的那件深红色花边领子的丝质礼服。玛加站在梳妆台旁边,看着她母亲梳着又长又亮的头发。她嗅着香水瓶,向母亲借了一些发夹,模仿大人的样子夹住自己的卷发。玛加对母亲说,她长大后,随时都要穿一件花边的红色衣服,不必等到有客人来时才穿。

席勒(1759~1805)

爱因斯坦随着父亲来到客厅,客厅里挂着家人的画像,大理石桌面上有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赫曼先生拿起晚报,但这个小男孩却礼貌而坚持地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赫曼的工厂主要是生产电器及化学品,因此他对科学的认识超过一般的商人,但他并不准备满足这个五岁小男孩的好奇。

“去问你的杰克叔叔吧!”他建议说,“他喜欢解释事情。”

“杰克叔叔现在不在这儿,我现在就想知道。”

“你愿不愿意我说个故事给你听?”赫曼先生哄着说,“我刚刚想起了席勒所写的一个故事,提到一位骄傲的女士把她的手套丢入一群愤怒的狮群中;或是听我朗诵一段海涅的诗,你不是一向喜欢他的《罗列莱》么?”

“不,我宁愿知道有关罗盘的事,为什么指针老是指向北方?”

“因为指针已经磁化了。”

“磁化?”爱因斯坦十分缓慢地说出这个新名词,“磁化是什么意思?”

赫曼夫人匆匆走进来。

“波林,这孩子是不是应该上床睡觉了?”她的丈夫忧愁地问道。

爱因斯坦充满渴望的脸上,立即蒙上一层阴影。他提醒父母说:“妈妈一向准许我晚点睡,并准许我听妈妈及客人弹奏钢琴。”

母亲知道他非常喜爱音乐,而且也了解他失望的心情。但她注意到,他的眼睛闪闪发光,两颊通红。她不禁弯下身子摸摸他的脸孔,是不是在发烧?她摇摇头说:“不行,爱因斯坦,亲爱的,你必须立刻上床睡觉。我担心你刚才在花园里呆得太久,因沾了露水而着凉了。赶快上楼去换衣服,只要你把房门开着,仍然可以听见音乐声的。”

她吻了吻他,他只好顺从地走向楼梯。但不到一会儿,他又走回来。

“我想,”他认真地说,“如果我能拿着爸爸的罗盘上床睡觉,就可以睡得更好。”

“爱因斯坦!”他的父亲以最严厉的声音喝了一声,小男孩只好转身离开。赫曼先生性格一向很温和,爱因斯坦知道他父亲现在已经生气了。

工厂的几个工程师已经来了,赫曼夫人领着客人走进放置钢琴的厅堂。不久,她沉醉于贝多芬乐曲中,以至忘了她本来还要上楼去查看爱因斯坦是否安睡在床上了。直到一曲结束,她端出咖啡及饼干招待客人时,才想起这件事,于是请求丈夫去看看儿子。

赫曼踮着脚尖走进了儿子的房间——从房间窗口正好可以俯视下面的花园及草地。他一脚踏到一双鞋子,不觉皱起眉头。这个孩子怎么如此不整洁!妈妈已经教会小玛加把她的衣服收拾整齐,为什么爱因斯坦老是学不会?

他打开桌灯,俯身到小床上。爱因斯坦仰卧着,望着父亲。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毫无睡意。

“你这个淘气鬼,为什么不睡觉?”赫曼先生问道。

“对不起,爸爸,我睡不着。”

“是不是感觉不舒服?把舌头伸出来!”

“我没有生病,爸爸,我只是在想事情。”

“想什么?”

“想那只磁……磁化的针。什么是磁针?爸爸。”

“我已经告诉过你了,杰克叔叔可以讲得比我更好。现在做个好孩子,睡吧!”

他转过身子,但爱因斯坦抓住他的手臂说:“爸爸,我并不是故意要淘气,我立刻就要睡了。如果您让我拿着那个罗盘,我就会睡得更快。”

19世纪的怀表

赫曼微微一笑,把怀表链上的罗盘解了下来。“拿去吧,”他弯下身子,吻了一下他的儿子,“赶快睡吧,待会儿你妈妈上来时一定要睡着。”

稍后,赫曼夫人在她梳理整齐的头发上戴睡帽时,她的丈夫把他和爱因斯坦的床边对话告诉了她。

“谁会想到像这样小的一个小孩子竟会对磁学如此感兴趣!”她惊讶地说,“我真是想不到……”

“就是如此,才令人头痛。永远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爱因斯坦的父亲抱怨说,“我在表链上悬挂那个小饰物已有两年多了。当他注意到那件小东西时,竟然兴奋得睡不着。”

“我担心他上学之后,会有问题。”波林说道,“他害羞,而且当你和他说话时,他脑中却想着别的事情。”

“他的老师将不准他这样子胡思乱想,我要送他进德国最好的学校。我就是为了这个原因,才在他出生后,从乌姆搬来慕尼黑。他在这儿会得到许多好处,我希望他能尽量利用。我去世后,也许无法留下大批财产给他,但我要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目前的犹太人必须有良好的教育才能生活。”

“我们的爱因斯坦将会生活得很好,”赫曼夫人信心十足地向她的丈夫保证,“你可曾注意,当他听我演奏钢琴时,显得多么地快乐?甚至试着想要自己弹奏。等他满六岁时,一定要让他接受音乐训练。我想,先学小提琴比较合适,也许他会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

“他太懒了,恐怕不会勤于练习。”赫曼先生说着,随手关掉了电灯。

“还有,他不断地提出有关罗盘的问题!这岂不是说明他很有求知欲吗?也许……”她终于第一次大胆说出每一个德国母亲的愿望,“也许,他长大后会当一名教授。”

知识链接

罗盘

罗盘是测定方向的仪器,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风水师则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时间。

尽管风水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概念,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

罗盘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奥秘不断探索的结果。罗盘上逐渐增多的圈层和日益复杂的指针系统,代表了人类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当然,这些经验是否全面和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罗盘上所标示的信息却蕴含了大量古老的中国智慧。

磁化

磁化是指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一般磁性材料里面分成很多微小的区域,每一个微小区域就叫一个磁畴,每一个磁畴都有自己的磁距(即一个微小的磁场)。一般情况下,各个磁畴的磁距方向不同,磁场互相抵消,所以整个材料对外就不显磁性。当各个磁畴的方向趋于一致时,整块材料对外就显示出磁性。

所谓的磁化就是要让磁性材料中磁畴的磁距方向变得一致。当对外不显磁性的材料被放进另一个强磁场中时,就会被磁化,但是,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磁化的,只有少数金属及金属化合物可以被磁化。

数学天才

杰克叔叔外出谈生意,要几个月以后才能回来,爱因斯坦耐心地等待着。

在杰克叔叔前来吃晚餐的第一个星期六,爱因斯坦立即请求他解释神秘罗盘的作用。

“我们到花园里去,那儿比较凉快而且安静。”杰克叔叔提议说,“好吧,爱因斯坦,我们最好从磁极说起。磁极吸引这个罗盘的磁针,就如同我买给你当生日礼物的那块磁铁,能够把所有铁片都吸住。”

“为什么磁铁会吸引铁片呢?”

“这有点像是地心引力。”杰克叔叔说。他捡起玛加还留在草地上的那只鲜红色的皮球。“我一放手,皮球就会掉下去。地心引力把皮球拉向地面,磁铁吸引铁片,也是相同的道理。”

“地心引力?”这又是另一个精彩的新名词。“地心引力在什么地方?”

“在所有空间之中。”

爱因斯坦皱起眉头:“前几天我问父亲,空间是什么,他说是空的。”

杰克叔叔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应付这孩子的穷追诘问了。

“你现在既然已经开始上学,为什么不拿这些问题去问你的老师呢?”他建议说。

爱因斯坦皱着眉头,将他的鞋根抵在小石头上旋转。“我不喜欢上学。”他的声音很低,仿佛担心坐在走廊里的父亲会听见而斥责他。

19世纪德国骑兵军官

“那就像是去当兵一样。”他告诉杰克叔叔,“在我生日那一天,妈妈特别带了我和玛加及艾莎表妹到卢韦格斯堡看阅兵典礼。那地方有许多旗帜和骑在马背上的军官,后面跟了许多许多士兵。他们行进的样子,就像我把音乐盒的发条上好后的那些锡制小玩具兵,我真替他们感到难过。”他的脸孔因为羞愧而通红。继续说道:“我开始哭了起来——玛加和艾莎表妹却笑我。”

“哦,你到底为什么哭呢?”杰克叔叔问道。

“当兵一定很可怕,不断地有那么多的军官对你大吼大叫,而且还要离开自己的家人,住在那些叫作军营的恐怖房子里。”

“当兵和住营房跟你上学有什么关系呢?你可知道,我们德国的学校可是世界上最好的。我记得曾在报上看过,美国大教育家史太韦博士还专程到德国来学习,希望能有助于他在俄亥俄州办学校呢!而且,美国医生一定要在德国大学里研究过之后,才敢开业行医。”杰克叔叔夸张地说。

爱因斯坦有点踌躇,即使是面对和蔼、亲切的杰克叔叔,也很难解决自己的疑问。

“学校就像是军营,”他慢慢地说,“那些老师就像是指挥士兵做这做那的军官。如果你不用心学习,他们就会责骂或鞭打;如果不太了解书上的意思而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令老师们生气而受到责怪,偏偏我又特别喜欢发问。”

杰克叔叔自己也曾经历过德国学校那种钢铁般纪律严格的生活,因此心里也很同情这位侄子。但他认为,最好不要鼓励他的反抗思想。

杰克叔叔建议说:“如果你拿问题来问我,我不敢保证都能给你满意的回答,但我将尽力而为。我刚刚看到你父亲正对我挥手,这表示我们应该回工厂去了。”

爱因斯坦走到花园小径的尽头,那是他最喜欢的地方。那儿的树丛和蔓藤底下有个缺口,就像洞穴一般,他爬进去。他很高兴玛加和艾莎表妹正忙着玩她们的洋娃娃,没时间来打扰他。他想要思考一下他和杰克叔叔刚才谈话的内容,并思考空中怎会充满磁性及地心引力,但同时却又是空的。

他很高兴杰克叔叔并未问起他上学的情形。爱因斯坦真的很想交朋友,但在课堂里,由于他说话很慢,而且害羞,所有的男孩子们都认为他很笨。在运动场上,他显得既尴尬又笨拙,因此从来没有人邀请“诚实的约翰”参加游戏。

“为什么大家替你取这么怪的一个绰号?”赫曼夫人曾经这么问他。

“我想,他们只是为了嘲笑我。”爱因斯坦回答道,“自从我为了免遭处罚而向老师说谎之后,他们就这么喊我。”

在当时的德国学校里,除了教阅读及数学之外,还教宗教。慕尼黑大部分居民都是天主教徒,因此爱因斯坦学会了关于天主教的很多事务。老师所教的,和他自己的犹太牧师所教的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幼年时的爱因斯坦

每天放学后,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独自一人沿着伊萨河的河岸,走上很长的一段路。他经常停下来休息,梦想教会中的事情,他偷偷溜进圣母教堂的最后几排座位,然后坐下来凝视这座光线阴暗的大教堂墙壁上那些先知及圣徒的雕像。神坛前的烛光随风摇曳,使他为之着迷,神坛前面有几位修女及妇人跪在那儿祈祷。

在这种宁静而幽暗的气氛中,他企图寻找出那些一直困扰他的问题的答案。上帝是否像爱基督徒似的爱犹太人?宗教老师不是常说“神是我们的父,我们都是他的孩子”吗?既然,大家都像一家人、都是好朋友,那么,基督徒为什么又要把他们的教堂和犹太人的教堂分开呢?他觉得杰克叔叔无法在这个问题上帮他的忙,而他又不愿和父亲讨论,因为父亲并不关心宗教问题。对他来说,在每天都会增加一点困惑的世界里,这只不过是另一个令他感到困惑的问题而已。

因此,之后的几年里,他就在孤独与困惑中度过。他对学校的怨恨,只有在放假去湖边或山间休息时,才稍微获得缓解。他们经常邀请艾莎表妹同行,她和玛加喜欢采集野花,结成一把花束带回家。爱因斯坦却说,花儿生长在阳光下看来更为漂亮,引得两个女孩子哈哈大笑。

他若被带去参加音乐会,或是获准晚点睡觉以欣赏母亲弹琴时,就会显得很高兴。

“你是不值得拥有这些享受的,淘气鬼!”爱因斯坦的母亲责备他,“老师说你不愿以正确的方法去练习。”

“那样子学音乐是不对的。”爱因斯坦坚持说,“那个音乐老师对我十分生气,而且不愿继续教我。他并不喜欢音乐,他老是提到音阶,他说我需要多练习。他跟学校里的老师一样,老是说我必须像行列中的士兵那样操练、操练、再操练。”

他的母亲不禁摇摇头,对于他这种反叛思想感到震惊。然而却又不得不承认,以爱因斯坦的年龄来说,他实在称得上是一名杰出的音乐家了。当他听到莫扎特的作品时,立刻为它那轻松、优美而迷人的旋律所吸引。他下决心要演奏这种美好的乐曲,他认为这才值得演奏。他似乎天生就有音乐细胞,当他发现了莫扎特所表现的主题之后,确实感到很快乐。他爱好音乐,尤其在小提琴演奏方面颇有天分。尽管他的音乐老师并不高明,但他到十四岁时已学会演奏小提琴了,而且演奏得相当好,甚至应邀和一群年纪较大的演奏者所组成的乐团一起演出。

爱因斯坦十岁大时,就已准备进入鲁特伯高等学校就读。这个学校最低的班级相当于我们的初中部,学校所教的包括高中全部课程以及大学前两年所要研习的课程。这所学校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教授希腊文及拉丁文,爱因斯坦对这两种文字十分痛恨,不过后来他却从希腊古典文学作品中获得许多灵感。

在他年幼的时候,他认为这两种文字不但枯燥无味,而且难懂。对一个不喜欢“操练”的学生来说,这两种语言实在没有意义,他越来越感到不耐烦,因此,他把在课堂的每一分钟,用来思考令他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有人说,想要找出事情的“原因”及“经过”的,就是科学家。这么说来,爱因斯坦早已是一个科学家了。

鲁特伯高等学校的老师跟爱因斯坦以前的老师同样冷酷而严厉,因此爱因斯坦感到很不快乐。他们坚持相同的军事管理原则,他们是带兵的军官而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深感厌烦,而爱因斯坦就是这类老师最不喜欢的学生。爱因斯坦不愿以最简单的方式机械记忆他所学到的东西,他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有时候还要提出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歌德的雕像

在以后的岁月中,爱因斯坦记得在慕尼黑的许多老师当中,只有一位是他的朋友。这位老师名叫路易斯,他教这位小男孩有关席勒、歌德及莎士比亚的作品。对爱因斯坦来说,诗歌几乎就像音乐般美好,他也非常喜爱莎士比亚的剧本。许多德国人坚持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席勒的影响很大。他永远记得,当他初次听到歌德的长诗《赫曼与都洛西亚》时——它所叙述的故事和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伊凡吉林》相似——他的内心十分激动。

爱因斯坦经常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在放学后和某些同学一起被留下来。他觉得这段时间甚至比平常上课更为乏味,但如果主持的是他最喜爱的这位老师,他就不会觉得难过。

在这时候,爱因斯坦结识了另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引导他进入另一个迷人的世界。

赫曼先生遵照古老的犹太习俗,每周邀请一些贫苦的学生到家中用餐一次。如果某位学生有幸接受多次这种定期的邀请,在求学期间他就不必害怕饿肚子了。

每周四到赫曼先生位于郊区的家中吃晚餐的,是一位俄国籍的犹太人,他是慕尼黑大学的医科学生,名叫马克·塔尔梅。马克试图开导这位羞怯的小男孩,因为他在高等学校的成绩,使望子成龙的父母非常担心。

“原来你讨厌语文。”塔尔梅有天晚上对爱因斯坦说,“不错,拉丁文是很沉闷,但我却必须靠它来学医。也许,你对科学有兴趣。”

“我可不喜欢他们在学校里教授的那种方式!”爱因斯坦不高兴地回答说。

爱因斯坦的全家合影

“你是否曾经读过艾萨·伯恩斯坦所写的有关于自然科学的那些小书?”塔尔梅问道,“没有?好,下周我来的时候,带几本来。”

第二个星期四晚上,当这个医科学生专心一意用餐时,爱因斯坦虽然食欲不错,但对眼前的晚餐却毫无兴趣。放在他盘子旁边的那些小书叙述着各种科学事项,如:植物和动物、星星和殒石、地震和气象,等等。爱因斯坦很惊讶地发现,这位作者虽然描述了这么多的自然事实,却叙述得很有条理。

“爱因斯坦,亲爱的,在餐桌上看书是不礼貌的。”他的母亲提醒说。她转过头,微笑地望着丈夫说:“他兴奋得就像你在几年前,把你的小罗盘拿给他看一样。”

“我记得他当时直缠着我把罗盘的原理解释给他听呢,”杰克叔叔笑着说,“但是,我并不是一个好的科学老师。”

“您比我们学校里的任何人讲解得都更清楚,”爱因斯坦很感激地说,“当我开始学习代数时,”他面向着塔尔梅,继续说,“我整个搞糊涂了,杰克叔叔在一分钟内就把一切解释清楚了。杰克叔叔说:‘有点不像是念书,更像是打猎。我们把X当作是一头动物,我们努力寻找,直到把它抓到为止。’经过杰克叔叔如此一说,所有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

“当他开始学几何时,”杰克对客人们夸口说,“他还未上第一节课,就把几何课本从头到尾念完了。”

“几何很有趣,因为它可以证明所有的定理。”爱因斯坦喃喃说道,“我喜欢证明各种事情。”

“你真是一位数学家!”他的叔叔说道。

“我本来就说过,只要是他有兴趣的,他就能做得很好。”赫曼夫人似乎很高兴有个机会来夸赞她的儿子,“我不是也曾说过,他最后可能会知道认真学习,而且有一天会当上教授?”

“这也许要比当一名失败的年轻人好得多。”赫曼深有同感。

他的话道出了心中的苦楚。他的电器化学工厂的境况并不好。玛加还是一个小孩子,但做父亲的却担心,等到她将来出嫁时,要到哪儿去张罗嫁妆呢?还有,爱因斯坦虽然对数学极有天分,但像他这种学生将来毕业后,教授是不会给他安排好的工作的。等到这孩子长大到可以自立的年龄时,他要干什么呢?

少年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并不知道父亲在生意上遭遇到困难,他在短期内读完了二十多本伯恩斯坦的著作。他知道最好不要在学校里和老师讨论这些书的内容。不过,杰克叔叔和塔尔梅则是很好的听众。

“当然,我可以在化学和生物方面指导你,”塔尔梅说,“但是,我希望我在数学方面的了解能跟你一样。当你解出我们不会的问题时,我觉得自己实在很笨。毕竟,我比你大了十岁,而且还是个大学生。”

这位十四岁的小男孩高兴得羞红了脸,像这样的赞美是多么地宝贵!因为在学校里,从来没有人赞扬过他。他不知道当他的数学教师发现他这位羞怯而沉默的学生,已经自行学过了他尚未在班上教过的几本教科书时,将会怎么说。

“实在十分简单。”爱因斯坦说,“几何与微积分的一切都计划得相当漂亮,就像是舒伯特的小夜曲。”

大约一年以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结束了他在郊区秩序井然的家庭生活。他的父亲必须关闭工厂,举家迁往意大利米兰,希望当地的亲戚能帮助他东山再起。爱因斯坦无法随着家人去意大利,他必须留在高等学校,获得文凭,以便能够进入大学就读。这个男孩讨厌进入商业圈子为生活而奔忙,他和他的父亲一致同意,在其他行业中,他也许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功机会。

爱因斯坦在慕尼黑不久就开始觉得寂寞了。他住在宿舍里,每当回想起家庭的温暖,就很怀念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对数学的喜爱越来越浓厚,但这并不能使他在高等学校的生活感到愉快,反而更为困难。因为他的同学,甚至他的老师们,对于他的高超的数学知识,深恶痛绝。他从来不夸口,也不好出风头。但是,像他这样一个老实的男孩子怎么懂得掩饰自己的感情?他不喜欢学校的教学方法以及与学校有关的所有事物。教师和同学们当然感受得到他的态度,因此都对他有很大的敌意。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觉得厌烦而寂寞,渴望能亲身去看看他母亲在信中所提到的米兰的灿烂阳光及美丽景色。因此爱因斯坦决心回到家人的身旁。他绝望地想道:“即使我拿不到毕业文凭,我也要回去。”就在他的父母和玛加离开他六个月之后,爱因斯坦也计划追随他们去米兰。他知道,至少在数学方面,他的程度已经超过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他为自己争辩说:“这样一来,我不是可以不需文凭就能进大学了吗?”

爱因斯坦的一位老师给了他一份证明,说明这位学生的数学程度足以使他进入更高一等的学校,在数学方面作更深入地研究。慕尼黑的一名医生甚至表示,这位年轻学者精神紧张,而且疲累不堪,如果能到意大利和他的父母共度六个月的假期,对他的健康将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这位数学教师不仅同意爱因斯坦换个环境,同时也建议,他离开学校后可以不回来了。

爱因斯坦很自然地立刻问到,他为什么被高等学校开除。

“如果你认为我有触犯你及学校的任何罪名,”他说,“请把我的罪名告诉我,也许我可以替自己辩护一番。”

这位数学教师并未指责爱因斯坦违反校规。但他觉得,爱因斯坦在课堂里,会破坏其他同学对教师们应有的敬意。也许他所指的,是爱因斯坦习惯在课堂上问些连教师们都回答不出的问题。

一连几个月,爱因斯坦在意大利过得十分愉快。他喜欢当地的人,他们快乐、单纯,和讲究纪律的德国人相比较,意大利人显然自由自在多了。他长途跋涉,从亚平宁山脉一直游历到热那亚,他游览过各地的艺廊,并研究教堂的绘画和雕刻。他对身边的各种音乐都十分喜爱,不论是城市里的歌剧及音乐会表演,或山区之间各小旅馆中农夫的歌声。

19世纪的意大利

赫曼以前在事业上相当成功,但是他在米兰所开设的电器厂以及随后在帕微亚所开的企业,却全部宣告失败。

“我再也无法供给你金钱了,”爱因斯坦的父亲对他说,“你必须赶快找个工作,如果你能取得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那么,你可以进大学读书。”

爱因斯坦知道再也不能回到高等学校去,而且他也不愿意回去,虽然他可以设法获准进入一家德国大学就读的机会,但他不打算这样做。他下定决心,要脱离限制他早期生活的锁链。虽然他的父亲仍拥有德国公民权,但爱因斯坦计划放弃他和德意志帝国的任何联系。

他缓缓回答说:“爸爸,我不愿进大学,在您认为我只是到处游荡及听音乐的时候,其实我正在计划将来应该选择哪一行业作为我终生的工作。我希望研究理论物理学,虽然我尚未遇见过任何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但我知道我想要当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因为我总是想要找出事物的真相。当我开始学习几何时,我了解到,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凭着它,人们可以知道其他人对神秘的大自然有何发现。现在我希望自己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就如同牛顿及其他大科学家一样。”

“那么,你最好进入一所好的技术学校。”

“是的,我现在对于一般大学所能教授的哲学、语文及文学等并没有兴趣,但技术学校专门教授科学知识。”

父亲赞许地点点头说:“理论和应用科学,例如工程。”

“目前我希望研读理论物理,这方面最好的学校似乎应该是苏黎世的瑞士联邦工技学院。我也许不需要凭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就可以去就读。”他有点踌躇,因为他知道父亲的事业并不顺利,“如果您能资助我的旅行费用,我将到瑞士去参加工技学院的入学考试。”

“我会设法让你前往瑞士的。”赫曼深表同意,“至于生活费用,你也不用操心。要好好努力上进,希望你能成功。”

知识链接

地心引力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质量的两种物质之间都有引力。

地球本身有相当大的质量,所以也会对地球周围的任何物体表现出引力。拿一个杯子举例,地球随时对杯子表现出引力,杯子也对地球表现出引力。地球的质量太大了,对杯子的引力也就非常大,所以,就把杯子吸引过去了。方向,就是向着地球中心的方向,这个力就是地心引力。

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除了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地点的物体,都随着地球一起围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轴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来提供,我们可以把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F1,方向指向地轴,大小等于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G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其中F1=mw2r(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r为物体旋转半径),可见F1的大小在两极为零,随纬度减少而增加,在赤道地区为最大F1max。因物体的向心力是很小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就是万有引力的大小,即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略去地球转动的效果。

资料链接

天主教

圣母玛丽亚

天主教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音译加力特教,意译公教。因其中心在罗马,又称罗马公教。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据估计,全世界共有信徒十几亿。

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神职教阶有:主教、神父和助祭。治权教阶有教皇、宗主教、牧首主教、省区大主教、都主教、大主教、教区主教等。教皇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由枢机主教构成的枢机团选举产生,枢机团也是教皇的主要咨询机构。天主教严格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修会由信徒组成,修士须发安贫、守贞、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除教皇之外,公会议也具有至高权威。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并尊玛丽亚为圣母。教义统一,基本教义信条有天主存在;天主永恒、无限、全知、全能、全善,他创造世界和人类,并赏善罚恶;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道成肉身,圣子受难,复活升天,末日审判等。

天主教认为教会为基督所创,乃基督之身,人只有通过教会才能获得拯救。早期天主教主要根据亚历山大派神学及奥古斯丁神学解释教义,13世纪后,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逐步成为官方神学。20世纪后,新托马斯主义、超新托马斯主义也被用来论证天主教的信仰和教义。天主教把耶稣的诞生、死亡、复活、升天,圣母的升天都定为节日,记于专门的教历之上,每逢这些节日要举行的弥撒为主的仪式。又设有圣洗、坚贞、圣体、终傅、告解、神品、婚配七项圣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