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满江红(点火樱桃)

辛弃疾词选 作者:


满江红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䕷如雪[1]。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2]。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3]。问春归不肯带愁归[4]?肠千结[5]。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6],向他谁说[7]?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8]

[1]“点火樱桃”二句:樱桃,春末结果实,红艳如点燃的火光。荼䕷,藤身青茎,也是春末开花,花色白。荼䕷既是攀援植物,故须用木架。王安石《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醿架盛开》诗:“酴醿(即荼䕷)一架最先来,夹水金沙次第栽。”这两句是说,在樱桃点燃的火光照耀下,一架荼䕷显得愈加洁白如雪。

[2]“春正好见龙孙穿破”二句:龙孙,指笋。僧赞宁《笋谱·杂说》:“俗闻呼笋为龙孙。”梅尧臣《韩持国遗洛笋》诗:“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穿破,指竹笋破土而出。紫苔,紫色苔藓。苍壁,青色山崖。僧惠洪《冷斋夜话》卷六《僧清顺十竹林下诗》:“西湖僧清顺怡然清苦,多佳句。尝赋十竹诗云:‘城中寸土如寸金,幽轩种竹只十个。春风慎勿长儿孙,穿我阶前绿苔破。’”竹笋破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现象,象征春天的勃勃生机。“春正好见龙孙穿破”句,按词的格律应为七字,此处似乎多了一“见”字。

[3]“乳燕引雏飞力弱”二句:引雏,带领雏燕飞行。元稹《送友封二首》诗:“桃叶成阴燕引雏,南风吹浪飐樯高。”哺燕因引带雏燕,飞行缓慢,因说“飞力弱”。这两句以乳燕引雏、流莺唤友反衬作者的孤独寂寞。

[4]问春归不肯带愁归:是问春天,为何不肯带愁同去。作者另有《祝英台令》词:“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5]肠千结:愁肠百结,是言愁绪纠结难解。康与之《满江红·杜鹃》词:“声一唤,肠千结。闽岭外,江南陌。”

[6]古今遗恨:指有家难归之恨。这是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共同大恨,所以叫古今遗恨。

[7]向他谁说:向什么人诉说。“他”字在这里不作代词,而当助词用。

[8]“蝴蝶不传千里梦”四句:蝴蝶梦,用《庄子·齐物论》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周在梦里自身化为蝴蝶,不知自己是庄周;醒后才惊疑自己是庄周。子规,又名杜鹃鸟。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六八:“杜鹃一名杜宇,一名子规。……三四月间夜啼达旦,瓯越间曰怨鸟,凡啼皆北向。……陶岳《零陵记》云:‘其音云:不如归去。’”这四句化用崔涂《春夕》诗意:“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崔诗说梦中化蝶还家,梦醒时子规啼叫三更。只要归意一萌,即使万里之遥,也可立即实现还乡梦。辛词反其说,蝴蝶哪能传达自己的千里思乡梦,子规的啼鸣一直叫到三更月尽。枕上听到它一声声劝人归去的啼鸣,却不知我有家难归!唐是统一帝国,天涯若比邻;宋金却南北分裂,亲人不能团聚。ft

【点评】

这首《满江红》无题,无本事可考。元大德间广信书院刻本《稼轩长短句》中,这首词编置于同调词的第四首,而此本共收《满江红》词三十三首。广信本大致上是以作年先后为序编排的,可以肯定,这首词写作年代较早。再从词中所写的永难平息的春愁,无人可诉的乡土之恨来看,应当是作者在乾道改元之后的四五年内所作。作词时,作者的居处似乎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江,这条大江隔断了南北的往来,使作者归乡的愿望永远成了无法实现的梦想。南北朝梁朝的丘迟以书信招北魏陈伯之,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等语,以艳丽的景色寄寓故国的哀思,此词的上片,看看似之!上片结句陡然转折,带起下片的乡愁,极其自然妥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