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 七言古诗

唐诗三百首全解详注 作者:(清)蘅塘退士 编,王景略 解


杜甫

观公孙大娘[1]弟子舞剑器[2]行并序

大历二年[3]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4]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5]。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6],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7],浏漓[8]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9]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10][11]外供奉[12],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13]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14]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15]。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16],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17],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18],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19]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20]龙翔。来如雷霆收[21]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22],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23],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24]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25]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26],瞿塘石城草萧瑟。玳筵[26]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注释】

[1]公孙大娘:公孙氏,是玄宗开元年间有名的女舞蹈家,能舞《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等,冠绝一时。[2]剑器:舞蹈名,清朝胡鸣玉《订讹杂录·剑器浑脱》考证说:“《文献通考·舞部》谓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装空手而舞。案此,今人意以剑器为刀剑之器,非是。”[3]大历二年:即767年,大历为唐代宗李豫在位时的年号。[4]夔府别驾元持:夔州属下都督府别驾,名元持,字号、生平不详。[5]蔚跂(qì):雄浑多姿之意。[6]开元五载:即717年,载即年,唐玄宗天宝三年改年为载,直至肃宗至德年间,理论上开元年间仍应称年。[7]剑器浑脱:当为剑器、浑脱二舞合一,浑脱也是一种雄壮的武舞。[8]浏漓:形容舞姿的活泼。[9]高头:即前头,指常在皇帝面前歌舞之人。[10]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在蓬莱宫旁设置教坊演习乐舞,亲自教授法曲,因所在本为梨园,被称为梨园子弟,其中有宫女数百人居宜春院,称为内人,也即前头人。[11]洎(jì):到。[12]外供奉:指不居于宫内,随时奉诏入宫表演的男女伎人。[13]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的尊号。[14]匪:不是,同“非”。[15]莫二:毫无两样。[16]张旭:字伯高,苏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后世尊为“草圣”。[17]西河剑器:剑器舞的一种。[18]豪荡感激:豪放飞扬并饱含激情。[19](huò):闪烁貌。[20]骖(cān):乘坐、驾驭。[21]收:别本作“抶”(chì),鞭策之意,似与诗意更合。[22]白帝:白帝城,即夔州。[23]有以:指有来历,有根由。[24]澒(hòng)洞:广大无边貌。[25]女乐(yuè):指女性歌舞艺人。[26]木已拱:树木已可两手合抱。《左传》有“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句,指人死去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27]玳(dài)筵:豪华的宴席。

【语译】

过去有一位美女公孙氏,她跳起剑器舞来,名动四方。观看的人如山如海,个个惊恐变色,就连天地也应和她的节拍起起伏伏。舞到激烈之处,仿佛后羿引弓射下了九个太阳,舞到矫捷之时,又似仙人骑着飞龙在翱翔。动作放开时,仿佛震怒的雷霆在鞭笞,动作收束时,仿佛江海凝聚起清淡的光芒。如今公孙氏已然亡故,她的红唇、彩袖难以再见,好在晚年留下个弟子,遗传下这种绝技。这位临颍的李十二娘在白帝城再跳此舞,真是神采飞扬。与她对谈,她回答我种种问题都有根据,让我不禁抚今追昔,更添哀伤。

先帝身边曾有八千名随侍的歌伎、舞女,其中公孙氏的舞蹈要数第一。五十年时光飞逝,如同翻转手掌一般迅捷,如今王室衰落,如同风尘覆盖了整个大地。梨园子弟如同烟雾般飘散,到今天才看到残余的舞女的英姿,在寒冷的日光下闪耀。金粟堆南泰陵上的树木都已经能够合抱了,瞿塘峡旁白帝城边的枯草萧瑟毫无生气。盛宴上急促的管乐已经停歇,快乐过后望着明月东升我倍感哀伤。老夫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啊,在荒山中走得脚上都长老茧了,愁烦也越来越觉浓厚。

【赏析】

首先大致解释一下序言。杜甫曾于安史之乱前的717年在郾城看到过公孙大娘跳剑器舞,那时候他还是个小孩子而已,一转眼五十年过去了,767年,又在夔州元持宅内看到李十二娘跳剑器舞。此时杜甫已经“白首”,而李十二娘“亦匪盛颜”,年岁不小了。杜甫想到当初张旭就是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中得到灵感,草书大为长进,侧面说明了剑器舞的飞扬灵动和公孙大娘的技艺超卓。可是如今公孙大娘已然不在了,虽然李十二娘也能跳剑器舞,但五十年转瞬而过,时移事易,恍惚若有隔世之感。为此他抚今追昔,就写下了这首《剑器行》。

全诗的重点只在“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两句,昔日之繁盛,如今的衰颓,就从公孙大娘、李十二娘师徒的技艺、遭遇而摹出。《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但是杜甫几首最著名的七言歌行,包括《画马图》、《丹青引》、《古柏行》,也包括这首《剑器行》,开篇都四平八稳,并不出奇。因为既然全诗都如峭壁向天,曲折不断,所以起句先造一坦途,立而观之,才可见阴阳两面,昏晓全貌。这是杜甫七言诗一大特色,正如具体用词造句,“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等处,矫如天龙,飞逸超拔,不在李白之下,但始终以沉郁的主题羁绊之,如巨索相牵,俱在云之下,而不似李白在高云之上,飘荡无踪。李白是“诗仙”,他的目光永远在天际,而杜甫的双脚永远踩着大地,“诗圣”、“诗史”之谓,真是当仁不让。

前段描写公孙大娘舞姿之超逸绝伦,然后突然以“绛唇珠袖两寂寞”为索将飘飞的思绪收拢回来,一笔带过李十二娘的舞姿,便开始“感时抚事增惋伤”了。“先帝侍女八千人”再作一放,然后“梨园弟子散如烟”又收拢回来,所谓文不喜平,这一放一收之间,便见构思精巧,笔力超卓。五十年转瞬即过,但大势却已截然不同,玄宗已逝,盛世已终,如今只余“瞿塘石城草萧瑟”。诗人先见妙舞是一喜,待问答过后却又哀伤,故谓“乐极哀来”,这既是他观舞之时真实的情感描写,也是指唐朝盛极而衰,开、天之际的平安喜乐已成东逝之水。于是结句再塑造出一位忧心国事、苦苦寻觅、上下求索却依然“不知其所往”,前途迷茫的士人(也即杜甫本人)形象。

这首诗既有“浏漓顿挫”的气势节奏,又有“豪荡感激”的感人力量,是杜甫歌行中的杰作。《杜诗详注》引《杜臆》评价说:“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公孙;咏公孙,却思先帝;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不然,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前半段说得非常精到,后句“一舞女耳”却隐约透出一股士大夫自以为高人一等的酸腐气,倘若杜甫真有类似想法,看不起那些“舞女”,他笔下所写剑器舞也不会如此昂扬奋飞、光彩照人了。

元结

石鱼湖[1]上醉歌并序

漫叟[2]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3]酌于君山[4]之上,诸子[5]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咏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6]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注释】

[1]石鱼湖:在今天湖南省道县东面,当时元结任道州刺史,常往优游,因湖上有巨石状若游鱼,故此定名为石鱼湖,命人镌刻于湖上。[2]漫叟:元结自号。[3]巴丘:山名,在今天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边。[4]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5]诸子:子是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这里诸子是指同游的友人们。[6]废:停止。

【语译】

石鱼湖,像洞庭,夏天水涨将满,中有君山青青。我把山当作酒杯,把湖当作池塘,好酒之人好几个,清清楚楚坐小岛。即使连日刮风起大浪,也不能阻止我们的运酒船。我拿着长长的酒瓢坐在巴丘上,为身边的朋友们舀酒喝啊,以散发内心的忧愁。

【赏析】

石鱼湖是片小湖,元结却将其比拟为八百里洞庭,湖中石鱼不过一块礁石而已,却被比拟为洞庭湖中的君山,元结倚湖而饮,却自得地幻想是倚靠巴丘,朋友们环绕着小湖,又似乎“环洞庭而坐”。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夸张,表现元结对石鱼湖的喜爱,细思之却有苦中作乐之意。元结有天下之忧,思如鸿鹄直上高天,则见洞庭也不过一小塘而已,但实际情况,他只做道州刺史,真正能够面对的,也确实是一片小小的水塘。于是他只好自我宽慰,自我幻想,仿佛八百里洞庭就在眼前,仿佛自己可以掌握权力,可以施展抱负的空间要更广更大一般。

这从结句便可看出,前面都是优游之意,结句却说“以散愁”,若心中无愁,又何以散之?或谓这是元结因对现实不满而起隐居之意,但这和见石鱼而思洞庭却并不关联。由此观之,“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也无不辞辛劳偏要寻欢作乐之意,是诗人表述他不肯对苦闷现实低头的决心,同时也同样隐露苦中作乐之无奈。

【扩展阅读】

石鱼湖上作有序

唐·元结

潓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乃命湖曰石鱼湖。镌铭于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

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

元结甚爱石鱼湖,因游此湖而作了好几首诗,这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在序中将石鱼湖的形貌、名字的由来交待得非常清楚。《醉歌》以三、七句式,展现出民歌特色,而这首五言诗同样尽显汉魏乐府风骨。

韩愈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因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誉。

韩愈早孤,由其嫂郑氏抚育长大,贞元八年(792年)中进士,因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再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唐顺宗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始终不得志。后来韩愈随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乱平,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上疏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回朝后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直至去世。

韩愈作文,认为“道”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并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杜牧把韩文与杜(甫)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韩愈更与柳宗元等并列“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的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他还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山石

山石荦确[1]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2]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3],疏粝[4]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5]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6]。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7]为人靰[8]?嗟哉吾党二三子[9],安得至老不更归[10]

【注释】

[1]荦(luò)确:险峻不平貌。[2]栀(zhī)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3]羹(gēng)饭:羹的本义为菜汤,这里指菜,羹饭即饭菜之意。[4]疏粝(lì):糙米饭,这里是指简陋的饭食。别本作“粗粝”。[5]枥(lì):通栎,落叶乔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橡子。[6]风生衣:别本作“风吹衣”。[7]局束:局促拘束,不自由。[8]靰(jī):缰绳在马口者为靰,这里用如动词,指羁绊、牵制。[9]吾党二三子:志趣相投者为党,这是指和自己知心的几位好友。[10]不更归:“更不归”的倒装,这里的归是指辞官回乡。

【语译】

山石险峻,道路狭窄,我循路而上,黄昏时分才到寺中,身边有蝙蝠在盘旋。登上大堂,坐在台阶上,因为刚刚下足了雨,所以芭蕉叶涨大、栀子花也肥硕。僧人说墙壁上有古老的佛画,画得实在很好,我举着烛火去照看,所见倒确实很稀有。僧人帮忙整理好床铺、擦干净枕席,还置办了饭菜,虽然只是些蔬菜和糙米,也足够饱我饥肠了。

当夜我静静地躺卧着,直至四周虫鸣都已停息,清亮的明月从山岭中升起,光芒透入了门窗。天亮以后,我独自归去,因为烟雾弥漫而忽高忽低地找不到路径。山花红艳、涧水碧绿,景致是如此烂漫啊,时不时能够见到的松树、橡树,都有十人怀抱那么粗。我光着脚踩进流水,踏着涧底的卵石,水声激越,凉风似从衣内生出。人生如此,便自见欢乐,又何必局促拘束,被他人所牵绊呢?可叹啊,与我志同道合的那几位先生,为什么一直等到老去也不肯抽身呢?

【赏析】

韩愈善以散文入诗,开拓了诗歌崭新的局面,此诗便是例证。全诗前半段都是记游,末四句才抒情并托出主题,就记游部分来说,结构简单、条理清晰,娓娓道来,除七言到底并且押韵外,与普通游记文似乎并无两样。从登山、入寺、看画、暮食、就寝,直到翌晨出寺入谷、涉涧,似乎无所不言,并无重点,但实际上句句都有用意、字字精雕细琢,似散文而实为诗,是诗而又得散文趣味,现在的所谓“散文诗”,都未必有他将此两种文体相结合、糅杂,手法运用得更为纯熟。

开篇先以“山石荦确行径微”一句总写山势,“黄昏到寺蝙蝠飞”,则可见山之深,而寺之远,直待黄昏方才抵达,而夜行的蝙蝠纷飞,一则更突出“黄昏”二字,同时也为静景抹上一丝动态。韩愈素不佞佛,所以不写参拜佛寺,“升堂”后反又“坐阶”,只关注寺内自然之景,新雨过后“芭蕉叶大栀子肥”。寺僧偏来凑趣,说“古壁佛画好”,故而“以火来照所见稀”。点起烛火照画,更见黄昏已至,天色将暗,前后呼应,毫无破绽。

游记一般不会言及饭食,此诗却别出心裁,偏说寺僧来“置羹饭”,继而再言“疏粝亦足饱我饥”。看似无意义的一笔,其实承上启下,透露出很多信息来。首先,可见山之深而寺之贫,所供奉的有限,唯“疏粝”而已;其次,可见诗人游山竟日,黄昏入寺,已极饥饿了,侧面反映出山景之美,使人流连不舍;其三,粗食足饱,可见诗人志在山林之趣,而并不贪恋俗世的荣华,直接导向结句的抒情。用最短小、简明的语句,来表现最深邃、复杂的主题,这是诗歌的特色和优势,倘若真是散文,恐怕并非此区区十四字即能烘托出如此深意来吧。

时光流转,饭后即夜,诗人静卧直至夜深,四外“百虫绝”,一片静谧,在此氛围中独有“清月出岭光入扉”,以此来说明诗人内心的澄静,并且有灵光洞彻。其实全诗用意、主题,至此即可托出,但诗人仍嫌不足,转而再写翌晨。开篇即言游山,却并不明说山景,而放诸翌日,手法也极高明,这是将所历所见,重新排序,逐步描出,使情感积淀逐渐浓厚,然后主题之托出,也便自然水到渠成。翌日出寺再入深山,但见晨雾霏霏,山谷忽高忽下,竟然迷失道路,但身周山花烂漫,涧水淙淙,又有巨树参天,这种种无污染、无渣滓的自然之趣,使诗人乐而忘归,故而“当流赤足踏涧石”,甚至觉得“风生衣”,凉风似非外来,而是衣内生出。换言之,这般清凉舒适,并非外来景物所生,而是外来景物落于诗人心中,心中有感,故自心而生出。

言及至此,则情感自然生发,诗人不禁慨叹道:如此美景,如此舒适,都来自于身心的自由啊,为人又何必为俗世所累,使我不得开心颜呢?我那些志同道合的同伴啊,他们仍然在红尘中辗转,仍然受绊于坎坷的宦途,又何必“至老不更归”呢?还是赶紧辞官隐居,去体味自然之趣为好吧。

关于此诗背景,向来众说纷纭,一说时间是在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有李景兴、侯喜、尉迟汾,然而诗中并无言及同游之事,翌晨出寺更云“独去”,这种判断恐怕不确。私以为当为韩愈宦途不顺之时,被贬离京,独自游山,念及京中友人而作。汪佑南评此诗,说:“通体写景处句多浓丽,即事写怀,以淡语出之。浓淡相间,纯任自然,似不经意,而实极经意之作也。”其实诗中写景,亦颇清雅,虽非素淡,也谈不上浓丽,全篇的特色只在“纯任自然,似不经意,而实极经意”上。

【扩展阅读】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

北宋·苏轼

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时。

苏轼见王晋卿所藏山水画,为题二诗,此即其二。诗中词句、用意,都从韩愈《山石》中化出,由此也可见苏轼对这首韩诗的喜爱,对此诗评价之高。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1]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2]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3]高,蛟龙出没猩鼯[4]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5]。下床畏蛇食畏药[6],海气湿蛰[7]熏腥臊。昨者州前槌大鼓[8],嗣皇继圣登夔皋[9]。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10]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11]申名使家[12]抑,坎轲[13]只得移荆蛮[14]。判司[15]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16]尘埃间。同时辈流[17]多上道,天路[18]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19]。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20]何?

【注释】

[1]张功曹:即张署。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时韩愈与张署皆任监察御史,因天旱向德宗进言,极论宫市之弊,结果韩愈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县令,张署被贬为临武(今湖南省临武县)县令。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顺宗即位,二月甲子日大赦天下,八月宪宗又即位,再大赦天下。这两次大赦均由于湖南观察使杨凭的从中作梗,二人未能调回京城,而只改官江陵。[2]属(zhǔ):劝酒。[3]九疑:山名,又名苍梧山,在今天湖南省宁远县境内。[4]猩鼯(wú):猩猩和鼯鼠。鼯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形似松鼠,能从树上飞降下来,住在树洞中,昼伏夜出。[5]藏逃:指到处躲藏的逃犯。[6]药:这里是指蛊毒,传说南方蛮夷能将多种毒虫放在一起饲养,使之互噬,最后剩下的毒虫便叫作蛊,可用以杀人。[7]湿蛰(zhé):虫豸藏于土中名为蛰,这里是指蛰虫所放出的潮湿毒气。[8]搥大鼓:指擂鼓聚集官民,宣布大赦令。[9]登夔皋:登是进用之意,夔和皋(指皋陶)都是传说中虞舜的臣子,代指贤臣。[10]大辟:斩首之刑。[11]州家:州郡的刺史。[12]使家:观察使,这里是指湖南观察使杨凭。[13]坎轲:即坎坷。[14]荆蛮:指江陵,江陵于春秋时属于楚国,楚又名荆,当时中原政权蔑称其国为荆蛮。[15]判司:唐代对诸曹参军的统称。当时因杨凭作梗,最终韩愈改官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张署改官为江陵府功曹参军。[16]捶楚:捶和楚都是古代刑具,并称用如动词,指鞭打。[17]同时辈流:指曾和韩愈、张署相同遭际,先后遭到流放之人。[18]天路:登天之路,这里是指进身于朝廷的途径。[19]殊科:不同类。[20]明:明月的简称,或即为“月”字之讹误。

【语译】

纤细的云彩向四方舒卷,银河逐渐隐没,清风吹向空中,月亮展开波浪般的光芒。沙滩平细,水声静息,各种声与影都已消失,我举杯相劝,请你高歌一曲。你的歌声是如此酸楚啊,歌词也正愁苦,我还没能听完,就自然泪如雨下。

你唱道:“洞庭湖直连长天,九疑山如此高峻,到处都有蛟龙出没,有猩猩和鼯鼠在嘶叫。历经千辛万苦,死中求生,才来到这任所啊,默默地幽居着,如同躲避追捕的犯人一般。下地畏惧被蛇咬啊,饮食害怕被下蛊,海风和蛰虫都带来湿热的腥臊臭气。昨天州衙前擂起大鼓,宣告说新皇登基,进用贤才,所以颁发下的赦书一日能行千里远,从斩刑以上,所有生罪、死罪尽皆免除。被贬官的官复原职,被流放的返回家乡,要涤除玉上瑕疵,要扫荡一切污垢,要排斥奸佞,清明政治。可谁想到刺史奏上我等的姓名,却遭到观察使阻碍,遭此厄运,我们只能改官到江陵去。在江陵担任卑微的参军且不必说了,还可能遭迫害、鞭笞,伏倒在尘埃之中。当时一起被贬的同僚大多已经上路返京了吧,这条道路是如此幽暗、艰险啊,真是难以攀登。”

你的歌声且停歇,听我来唱一曲吧,我如今要唱的和你完全不同啊。我要唱:“一年之中,只有今天的月光最好,反正人生的际遇不因别故,只由命运注定,既然有酒,为什么不肯痛饮呢?怎能辜负了这明亮的月光啊!”

【赏析】

韩愈、张署被贬出外官,遇上大赦,本来应该返回朝中的,却被杨凭所阻,只是改官荆州而已,内心自然愤懑不平,而又兼具沮丧失望。唐代以中央官职为重,地方官职为轻,况且二人原任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品秩虽不高,权力却颇重,他们能够直接上奏德宗论宫室之弊,请减免关中税、役,由此即可见其一斑。后来两人被贬为县令,一在广东、一在湖南,在当时都属晚开发的“蛮荒之地”,再改官荆州,虽然相对接近都城,也不再“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但仅为法曹参军和功曹参军而已,正如诗中所说“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总体而言,境况可能还要低过偏远地区的县令。由此观知,两人的心情当极不佳,这在诗中也有很直白的反映。

但是韩愈却并未直接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烦恼,而是借张署之口说出。所谓“君歌声酸辞正苦”,未必张署真有作歌或作诗,可能是正当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一双失意人对坐愁饮,互发牢骚,因而韩愈写诗相赠,将张署言中之意以诗歌的形式表述出来。张署官湖南,韩愈官广东,地更偏远,则张署之言,也正是韩愈内心所想要倾诉的。

开篇两句极空灵澄澈,气魄也大,显见宗师手笔。然后即在万籁俱寂的夜深“声影绝”之时,引出所谓张署之歌。“洞庭连天九疑高”是点出湖南之地,“蛟龙出没猩鼯号”指蛮荒僻远,野兽成群,“十生九死”指路途艰险而遥远,“如藏逃”指被贬时心境的凄惨,“下床畏蛇”两句更极言为官僻壤的艰辛。好不容易“州前搥大鼓”,朝廷发下大赦令来,于是两人都幻想新帝会“登蘷皋”,会“涤瑕荡垢清朝班”——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现实的残酷很快将打碎这个大梦,而在梦醒后再作此语,却分明隐含着浓厚的讽刺,可见朝班未清,污垢仍重。此为一扬,随即便收抑,因为“使家”的阻挠,两人改官江陵,以“荆蛮”二字指代江陵,是指此亦蛮荒之地也,比湖南、广东好也好得有限,而不仅改官仍在蛮荒之地,而且“判司卑官不堪说”,则更见凄楚无望。继而再与“同时辈流”相比,他们都遇赦回朝了,为何我们的“天路”会如此“幽险”,竟“难追攀”呢?至此牢骚发完,怨恨吐毕,韩愈所虚构的张署之歌也就唱罢了。

诗的结尾,又将此前种种愤懑重新一翻,韩愈说他的想法和张署不同,他只觉得不能浪费这大好月明之夜,反正“人生由命非由他”。表面上看来,此结局充满了及时行乐的颓唐气息,是诗人在无可奈何下的自我麻醉,故将一切坎坷都归之于命运,但倘若真是如此,前面正不必用如此大的篇幅来写所谓张署之歌了。这一结尾,其实是诗人苦之极处反言乐,怒之极处反以笑面对之,是愤懑到了极点的表现,所谓“人生由命”云云,都可以看作是反话,是对时局最激烈的控诉。而且全诗以明月为始,再以明月而终,遥相呼应,章法天然浑成,也足见韩愈的大家手笔。

最后再说说此诗的平仄和用韵。无论诗歌还是文章,最早都从民间而来,重内容和轻形式,后来文人产生,逐渐地更重形式而往往内容空洞无物,韩愈所主张的古文运动,就是要革除这一流弊,对此,他在诗上也有其独到创新。格律诗严谨的句式、平仄和韵脚,是在唐代完善的,唐代种种古诗也受其影响,为了追求声调的谐美,偶尔也会采用律句(与格律诗的平仄运用相同),如前所述,在韵脚的采用上,也会形成某些独特的规则,比如平仄韵交替互换。但是韩愈的诗,包括这首《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也包括上一首《山石》,却似乎故意剔除律句,换韵也毫无规律,特意要形成一种重拙而古朴的风格。这种特色倘若走向极端,也会产生诘屈聱牙的弊病,但以韩愈的古诗来说,还并无这种现象存在,不过不失——韩文也是如此,古文运动八大家的文章,大抵如此。

谒衡岳庙[1]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岳祭秩[2]皆三公[3],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4]地荒足妖怪,天假[5]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6]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7]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8]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升阶伛偻[9]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10]老人识神意,睢盱[11]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12]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13]。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14]。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15]寒日生于东。

【注释】

[1]谒衡岳庙:衡岳即南岳衡山,衡岳庙在今天湖南衡山县西三十里处,谒即拜见。[2]祭秩:指朝廷祭祀山川神灵的等级。[3]三公:周有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西汉以左右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都居人臣禄位之极,后世即以三公来指代朝廷最高官职。[4]火维:古人以五行应五方,南方属火,维是指边隅之地,所以说衡山所在之地为火维。[5]假:授予,给予。[6]晦昧:阴暗无光。[7]紫盖:衡山有五大高峰,即紫盖峰、天柱峰、石廪峰、祝融峰、芙蓉峰,此与下句共举其四峰。[8]腾掷:形容山势起伏不平。[9]伛偻(yǔlǚ):驼背,这里是指屈身以示恭敬。[10]庙令:官职名,唐代五岳诸庙各设庙令一人,掌祭神及祠庙事务。[11]睢盱(suīxū):指抬起头来,睁大眼睛看。东汉张衡《西京赋》有“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缇衣韎韐,睢盱拔扈”句。[12]杯珓(jiào):古时的一种卜具,用两块蚌壳或形似蚌壳的竹木片做成,抛掷于地,观其俯仰向背以占吉凶。[13]甘长终:甘愿就此度过余生。[14]曈昽(tónglóng):也写作膧胧,泛指光线微弱、不明貌,略近似于朦胧。[15]杲杲(gǎo):形容日光明亮。

【语译】

五岳的祭祀等级都等同于三公,东西南北四岳环形坐镇,而嵩岳在正当中。想那南方之地偏远荒僻,布满妖怪,所以上天授予衡岳权柄来镇压。山的半腰喷泄出云雾,就算有高峻绝顶,谁又能够攀登呢?我来此山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阴气浓郁而昏暗,没有清风吹拂。于是专心一意地默默祈祷,衡岳似乎有所回应,难道不是我的虔诚感动了神灵的缘故吗?顷刻间云雾静静消散,群峰就此显露出来,仰头观看,高峻的山峰好像直撑青空似的。连绵的紫盖峰接着天柱峰,起伏的石廪峰拥出祝融峰。

于是我不禁神魂摇动,急忙下马叩拜,沿着松柏之路前往衡岳庙。庙中粉墙红柱,光彩飞动,墙上绘神画鬼,色彩斑斓。登上阶梯,恭敬地屈身献上肉干和美酒,想用这菲薄的祭品来表明自己的衷心。庙令老人明白神灵之意,瞪着双眼观察我的动作,指点我鞠躬进退。他手持杯珓,引导我抛掷占卜,说这里最为灵验,别处难以相比。

我被贬逐到这蛮荒之地,幸得不死,衣食才刚充足,甘愿就此而终老。早就已经断绝了成为王侯将相的愿望啊,神灵就算想要赐福也难以建功了。当夜我投宿在佛寺之中,登上高楼,只见星月掩映,浮云朦胧。猿猴鸣叫,晨钟敲响,不知不觉就破晓了,只见一轮明亮而寒冷的白日在东方升起。

唐诗常识

格律诗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则,部分规则可以偶尔变通,部分规则则不允许破坏。比如说,一句末三字不可同平仄,尤其是均为平声,被称为“三平尾”或“三平足”、“三平脚”,最是大忌。而某些古诗为了避免律句,却往往刻意营造三平尾,比如韩愈此诗,皆三公、嵩当中、专其雄、谁能穷……十七个平尾的押韵句中,就有十四句用三平尾。

【赏析】

此诗与前一首《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背景基本相同,都作于永贞元年(805年),韩愈于阳山县令任上遇赦,改官江陵法曹参军,他在赴任江陵途中,路经衡山,作下此诗。既然背景相同,那么诗中所含愤懑之气,作不平之鸣,也都很便于理解了。

全诗可以析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起首四句,由大处着眼,从容不迫地点出衡山,此四句气魄雄浑,所谓“足妖怪”、“假权柄”云云,更引出后文谒衡岳庙事——正因为朝中魑魅魍魉纵横,正人君子不用,韩愈本人也被贬谪,又遭陷害,内心愤慨,故而欲将此一腔忠悃述之于神灵,乃有登山之事。第二部分从“喷云泄雾藏半腹”开始,直到“松柏一径趋灵宫”,描摹山景,并述登山事。“喷云”两句就逻辑而言应在“阴气晦昧”之后,乃“我来正逢秋雨节”时所见,放置在前,紧接首四句便不觉突兀,转折自然。其实衡山上云气缭绕、阴霾密布,这既是眼前实景,也是暗喻乌烟瘴气的时局。韩愈“潜心默祷”,而衡岳感其“正直”,须臾之间便云开雾散,诸峰显露,是诗人自诩问心而无愧,此诚唯天可表。然而神灵能够明其忠诚,开启云雾,朝廷却反不明,抛其蛮荒,这也是故作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是参拜衡岳祠,从“粉墙丹柱动光彩”,直到“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进庙以后,“升阶伛偻荐脯酒”,但他并不是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赐福,而是为了“明其衷”,申明自己的一片衷心,自己本无愧于国家社稷,不应当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第四部分是抒情喟叹,韩愈说自己“幸不死”,“甘长终”,已经放弃了对高官厚禄的期望,“神纵欲福难为功”。一方面,这是表示自己申明衷心,并非为了高官厚禄,而只是希望为国效力,别无私欲,另一方面,也是以退为进,用看似极失望、极颓唐,只求衣食能足的诗句来曲折地重申自己满腔愤懑之情。最后一部分为结尾四句,夜宿登阁,只见“星月掩映云曈昽”,前途渺茫,难以释怀,故而终夜不眠,直至“杲杲寒日生于冬”。太阳本应暖热而反谓之“寒”,其实这寒并非日所生,而是诗人内心凄寒的投射。由此亦可见韩愈并非“甘长终”,他内心的忧思仍然绵绵不绝。

石鼓[1]

张生[2]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3]无人谪仙[4]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5]陵迟[6]四海沸,宣王[7]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蒐[8]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9]。镌功勒成[10]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11]。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12]。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13]。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14]。鸾翔凤翥[15]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16]褊迫[17]无委蛇[18]。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19]星宿遗羲娥[20]。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21]征,其年始改称元和。故人从军在右辅[22],为我量度[23]掘臼科[24]。濯冠沐浴告祭酒[25],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26],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鸿都[27]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フ。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ヘ。中朝大官老于事,讵[30]肯感激徒媕娿[31]。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32]。继周八代[33]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34]。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35]。安能以此尚论列[36],愿借辩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注释】

[1]石鼓:指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为四言诗,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北宋欧阳修《集古录》中记载:“石鼓文在岐阳(今陕西省岐山县),初不见称于世,至唐人始盛称之。而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诗尔,韩退之直以为宣王之鼓……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磨灭不可识者过半。然其可疑者四,退之好古不妄者,予姑取以为信耳。至于字画,亦非史籀不能作也。”但据近人考证,当为秦昭王时代的刻石。[2]张生:指张彻,韩愈弟子、侄孙女婿。[3]少陵:指杜甫,他曾自称“少陵野老”。[4]谪仙:指李白。李白在《对酒忆贺监》序中说:“太子宾客贺公(贺知章),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5]周纲:周朝的纲纪、法度。[6]陵迟:也写作凌迟,在这里是衰败、败坏之意。[7]宣王:即周宣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推翻周厉王的统治,建立共和行政,前828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位,就是周宣王。宣王在位时西周国势略有起色,他也曾多次对猃狁、西戎、淮夷等外族用兵,但胜少败多。[8]蒐(sōu):春猎。[9]遮罗:遮是拦截之意,罗是包围之意,指野兽都被围住。[10]镌(juān)功勒成:镌、勒都是刻画意,功、成同义,指在石上刻下功勋以资纪念。[11]隳(huī)嵯峨:隳即毁败,嵯峨本指山势险峻突兀,这里指代高山,隳嵯峨即破坏山岭。[12]撝(huī)呵:“撝”同“挥”,呵是吆喝,两字合用,在这里有呵护之意。[13]蝌:指蝌蚪文,为书体的一种,因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此书体先秦时偶可得见,蝌蚪之名则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14]鼍(tuó):即鼍龙,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麟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今称“扬子鳄”。[15]翥(zhù):指禽鸟高飞。《楚辞·远游》有“鸾鸟轩翥而翔飞”句。[16]二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17]褊(biǎn)迫:褊意为狭小、狭隘,迫意为局促,两字合用指心胸偏狭、目光短浅。[18]委蛇:委蛇有多义,这里是指雍容自得貌,《诗·召南·羔羊》有“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句,郑玄注为:“委蛇,委曲自得之貌。”s掎摭:采拾。[20]羲娥:指羲和与嫦娥,是传说中的日神、月神,代指日月。[21]博士:官名,唐代有太学博士和国子监博士,负责管理和教学。韩愈是元和元年(806年)在江陵法曹参军任上被征入朝担任国子监博士的。[22]右辅:指汉代的右扶风郡,唐代为凤翔府,所言故人不详,当在凤翔府任职。[23]量度(duó):本意为测量、计算,这里指计划。[24]臼科:坑坎,这里指安放石鼓之处。[25]祭酒:官名,唐代国子监有祭酒一人,掌邦国儒学训导。[26]郜(gào)鼎:春秋时郜国所铸的宗庙祭器,以为国宝,后被宋国取去,宋又将此鼎赂鲁桓公,桓公献于太庙,亦称“郜大鼎”。[27]观经鸿都:观经是指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并刻石碑,立于太学门外,即熹平石经,从此,每天前来观看和摹写的人很多,十分拥挤,阻塞街道。鸿都是指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置鸿都门学士,鸿都门为藏书的处所。フ颇:偏。ヘ佗(tuō):通“他”。[30]讵(jù):岂、怎。[31]媕娿(ànē):敷衍推诿无主见。[32]数纸尚可博白鹅:《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好鹅,尝以字换鹅。[33]继周八代:指周朝到唐朝之间的八个朝代,说法不一,可能包括秦、汉、魏、晋、宋、齐、梁、陈、元魏、隋。[34]理则那:哪有此理。[35]丘轲:指孔丘和孟轲,都是儒家宗师。[36]论列:议论,建议。

【语译】

张彻手持着石鼓文的拓片,劝我尝试着作一首《石鼓歌》。可惜杜甫、李白都已经不在了呀,我的文采如此微薄,又该怎样应对这石鼓文呢?

想当初周朝纲纪紊乱,导致四海沸腾,直到周宣王愤怒而起,挥舞长戈讨伐蛮夷。宣王大开朝堂,接受朝贺,诸侯们多得宝剑的佩饰都相互碰撞、鸣响。宣王跨着骏马在岐阳驰骋、春猎,万里内的禽兽啊,全都遭到包围。于是打算将功绩铭刻下来,向万世宣告,首先毁坏山岭,把石头凿成石鼓,然后臣子们的才艺全都可数第一,挑选好文好字镌刻,留在山上。虽经日晒雨淋,野火焚烧,幸亏有鬼神守卫呵护,才得以保全。

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的石鼓文纸本,竟然拓得毫发不差,没有错讹。文辞严谨、义理细密,可惜难以读懂,字体既不像隶书,也不像蝌蚪文。年深日久,也难免会有缺笔漏画,那缺漏处却似快剑斩断了活的蛟龙、鼍龙。文字又像骑着鸾凤飞翔的众仙人降临凡间,像珊瑚树、碧玉树枝杈交错。好像那挣脱了系结的金绳、上锁的铁索,古鼎跃入水中,蛟龙腾空而起。古时鄙陋的儒生编纂《诗经》啊,竟然褊狭无知,目光短浅,不将其收录进《大雅》、《小雅》当中去。孔子西行却没有进入秦国,所以也如同采集了满天星辰,却偏偏遗漏掉日月一般,遗漏了石鼓文。可叹我虽然喜爱古物,却实在生得太晚啦,面对此情,不禁双眼垂泣,涕泪滂沱。

想起当初才得蒙朝廷征我做博士的时候,那一年刚改为元和年号。有位故人在凤翔府担任军职,相助我计划着掘出石鼓来。我拭净冠帽、虔诚沐浴,将此事禀报给祭酒,说这般宝物世间留存的难道还很多吗?用毛毡或者草席一卷就能运到京城来了,十面石鼓也不过耗费几匹骆驼载运而已。应当将石鼓像郜鼎那样奉献给太庙,但它的光彩超过郜鼎又岂止一百倍呢?倘蒙圣上恩准,把石鼓留在太学里的话,就可以向学生们讲解,让他们互相切磋。东汉时太学门外观经的人尚且塞满了街道,肯定全国士人都会奔波而来观赏石鼓的。到时候剔除石鼓上的苔藓,露出清晰笔画,将其平稳地安置妥帖,以大厦深深的屋檐来覆盖,就算经历很长时间也不会有任何意外。然而朝廷里的重臣却老于世故,不求有功,丝毫不为我的激情所影响而只是敷衍推诿。于是石鼓就任由牧童敲打取火,任由耕牛在上面磨角,有谁再轻轻地拂拭来爱护它呢?石鼓埋没在那里,枉受岁月消蚀,六年过去了,我只能向西而望,空自喟叹。

王羲之那世俗的书法因为姿态妩媚,花费几张还能换来白鹅,可是石鼓自从周朝灭亡直到今天,历经战乱却始终无人收拾,世间焉有此理啊!如今是太平时节,也无大事,朝廷独尊儒术崇拜孔丘、孟轲。谁能够把此事交与朝堂商议呢?我希望能够借来口若悬河的辩舌利口啊。石鼓之歌也就吟到这里罢了,可叹啊,我的心愿竟会如此蹉跎。

【赏析】

观诗中“其年始改称元和”和“六年西顾空吟哦”两句意,此诗约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开篇四句点明缘起,张彻拿着石鼓文的拓片,请韩愈写诗为记,韩愈谦逊说“才薄将奈石鼓何”,然后下面就是正式的《石鼓歌》。石鼓约在唐初被发现,但并未受到多大重视,现存唐诗中,此前只有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带过一笔,然后韦应物也写过一首《石鼓歌》,正是在韦诗中,初判此为“周宣大猎兮岐之阳”时所制,而文字“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韩愈基本沿用了这一说法。虽然“辞严义密读难晓”,但韩愈认为这是难得的古物,对历史、文字、书法和儒学的研究都能起到很大作用,所以在元和元年(806年)向国子监祭酒提出将石鼓运回京城,妥善保护并加深研究的建议,可惜此事层层上报,最后却不了了之。韩愈整整等待了六年,内心遗憾、愤懑,因此才作了这首诗。

诗的主体是叙事,间以抒情,其实就内容和章法来看,很像一篇叙事文而非普通诗歌。就表面而言,此诗不过是为古物得不到保护而喟叹,其实皮里阳秋,别有深意。倒未必是诗人故意借题发挥,但这件事情的前后始末,对社会现实也存在着曲折的反映,韩愈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并将其完美地融入诗中。

首先,第一重深意,是韩愈沿用韦应物的判断,将石鼓制造的年代定为周宣王时期,从而加深他对石鼓之喜爱。西周鼎盛于成、康两代,昭、穆承其遗绪,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到周厉王时代酿成了国人暴动,厉王之后宣王登基,国势略有所回升,然后幽王误国,遂使国灭。周宣王在位时“不籍千亩”,多次出兵征讨蛮夷却胜少败多,实在说不上有多么辉煌,但韩愈在诗中却对其大加赞颂——“宣王愤起挥天戈”、“诸侯剑佩鸣相磨”,颂其为中兴之英主。其实这是和社会现实紧密难分的,唐宪宗自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取得了削藩的重大成果,他在位十五年,被后世誉为“元和中兴”,也即诗中所写“方今太平日无事”。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来看,唐宪宗之比周宣王,其实国势都并无太大起色,只是延后了败亡的时间而已,但身在局中,韩愈难免要对宪宗寄予更深的期望,所以他之美化周宣王,其实也是在歌颂唐宪宗。正因如此,韩愈才接受了石鼓产生于周宣王时代的说法,并且才会如此喜爱石鼓。

第二重深意,韩愈反对六朝以来靡丽而空洞的文风,反对重形式超过内容,提倡学古文,习古道,这也是和他重视古物、热爱石鼓分不开的。诗中把石鼓文抬到绝高的位置,慨叹“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认为就文而言,石鼓文足以列入大小雅,并且《诗经》中其他篇章与其相比,就如同群星之比日月一般。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文士为文,有矜夸过实,虽韩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是谓三百篇皆如星宿,独此诗如日月也。今世所传石鼓之词尚在,岂能出《吉日》、《车攻》之右?安知非经圣人所删乎?”这是把诗歌当论文来看了,诗歌允许夸张,更允许以夸张的手法借物咏事,韩愈不过是用崇石鼓来崇古,再用崇古来推动古文运动而已。他对石鼓文书法的哄抬就更明显,竟然说“羲之俗书趁姿媚”,仿佛对比石鼓文书法,就连“书圣”王羲之都要甘拜下风,王羲之的字不仅“俗”而且媚俗。其实韩愈之意是说今不如古,王羲之的字写得再好,都是今字(楷书),而非“不类隶与蝌”(应该算大篆)的石鼓文。倘若真以为韩愈因爱好而双眼蒙蔽,认为那些“读难晓”的文字强过诗三百,那些“有缺画”的书体强过“书圣”所写,那真是不理解诗歌为何物,夸张又为何意了。

第三重深意,是痛斥“中朝大老”的因循苟且,“老于事”就字面来看,是指经验丰富,做事严谨,但结合上下文便可明白,这不过是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心态和行为处事的嘲讽罢了。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内有宦官弄权,外有藩镇割据,囯势每况愈下,宪宗稍一振作,就定四川、平淮西,虽然未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也对桀骜不驯地藩镇造成了沉重打击。可见韩愈认为,只要肯任事,肯做事,国家定有起色,所以元和之前国势不振,元和之后恢复速度也不够快的病根,就在那些“中朝大老”身上。虽然这样理解整个社会局势,未免有些简单、天真,但对于胸怀大志却沉沦下僚,在广东、湖北做了多年小官,好不容易回朝却只做国子博士,无法进入中枢,无法施展抱负的韩愈来说,有这种认识和牢骚,也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事情。

所以诗人其实是把石鼓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相结合了起来,结句“呜呼吾意其蹉跎”就是明证,他最痛恨的不是石鼓不受重视,而是自己要求保护石鼓的建议不受重视。石鼓是难得的古物,韩愈认为可比“郜鼎”,但却“牧童敲火牛砺角”、“日销月铄就埋没”,他自己的遭际难道不是与此很相似吗?

全诗一韵到底,铿锵激越,朗吟上口,尤其描写石鼓文风采的一些比喻句,比如“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等等,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骏逸,更见笔力不凡。然而吟咏古物,故求古意,也偶尔怪险生僻,乃至诘屈聱牙,比如“遮罗”、“撝呵”、“委蛇”、“臼科”、“填咽”、“节角”、“媕娿”等词汇的运用,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全诗的流畅性,甚至有凑韵之嫌,可谓是此诗的白璧微瑕。

柳宗元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1]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2]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1]西岩:指永州西山。[2]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舟子摇船时应橹的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即有《欸乃曲》。

【语译】

渔翁在夜间依傍着西山而宿,清早起来汲取湘江之水、点燃楚地之竹来晨炊。等到炊烟消散,红日初升,岸边便已不见了他的身影,只听得一声“欸乃”,小舟已深入碧绿的山水之间。再回头看那天边的景色,船下中流,西山上的云彩无心地互相追逐。

【赏析】

此诗当为柳宗元贬谪永州后作,描写了渔翁一天的生活,晨起先炊,然后划舟离岸,晚间再傍西山而宿。但是诗却从晚间写起,直至晨起舟行,故意前后不接,留下大段空白,才可见“岩上无心云相逐”的清雅自然之妙。而且更精妙的是,从始至终,渔翁本人的形象都并没有出现,晚间歇宿,漆黑一片,自然难见,晨起但见“燃楚竹”的炊烟,又不实指,待“烟销日出”时,舟已行远,故“不见人”。可见诗人虽然所写渔翁,而其意正不在渔翁,在乎山水之间耳。

诗篇不长,但可圈可点处甚多,首先“清湘”、“楚竹”,并不仅仅指明地点而已,更重要的是可使读者联想到屈原,那潺潺湘流,如屈原之情,青青楚竹,又似屈原之志。诗人写此,是在政治上遭遇坎坷后想望山水之趣,追求“无心”之境,同时也顺便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俗流同污。其次是山水本绿,却在诗中把“绿”字当动词用,仿佛是那“欸乃”一声唤绿了山水,则静中见动,静中闻声,将人与自然完美地契合起来。再说结句,“无心”本是道家所言物我两忘的境界,陶潜《归去来兮辞》中即有“云无心而出岫”句,指自然之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比俗世的纷争更要隽永而珍贵。

苏轼在《书柳子厚〈渔翁〉诗》中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也从此说,云:“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而同为南宋末年的刘辰翁却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无疑刘辰翁所言至当,前四句所写纯然是景,其中趣味过隐,若不着后两句点明主旨,则正是晚唐气象,欠缺了盛唐的直率。而从山水更放大视野,直至高天浮云,自然之味也更浓厚。后两句正是文眼所在,岂可删去?

白居易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生于河南,后迁居下邽(在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东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他是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盩至(今陕西省周至县)尉,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他直言极谏,要求严缉凶手,结果被贬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又移忠州刺史。回朝后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至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杜甫以后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合称为“元白”。他创作了很多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影响甚深。而且他的诗篇吸收民歌营养,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故而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作品和声名还远播西域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影响甚至超过李白、杜甫。白居易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被并称为“刘白”。

长恨歌

汉皇[1]重色思倾国,御宇[2]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3]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4],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5],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6]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7],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8]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鞞鼓[9]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10]。九重城阙[11]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12]。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13]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14]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15]。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16]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17],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18]芙蓉未央[19]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20]多秋草,宫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21]青娥[22]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23]星河欲曙天。鸳鸯瓦[24]冷霜华重,翡翠衾[25]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26],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27]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28],雪肤花貌参差[29]是。金阙西厢叩玉扃[30],转教小玉报双成[31]。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32]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裴回[33],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34]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35]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36],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37],在地愿为连理枝[3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释】

[1]汉皇:指汉武帝刘彻。此诗述唐玄宗、杨贵妃(即杨玉环)事,事涉宫廷秘辛,又多讽刺,故而不宜直言,借古咏今,借汉咏唐。[2]御宇:驾御宇内,即统治天下,西汉贾谊《过秦论》即有“振长策而御宇内”句。[3]六宫:周制,天子有六官,王后有六宫,后世乃借指后妃所居处为六宫。[4]华清池:即华清池温泉,在今天陕西省临潼县南的骊山脚下。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始建汤泉宫,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扩建后改名华清宫。[5]步摇:古代女子所戴的一种头饰,用金银丝盘成花状,上缀垂珠之类,插于发鬓,行走时摇曳生姿,因而得名。[6]金屋:借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故事》记载:“后长主(馆陶公主)还宫,胶东王(即后来的武帝刘彻)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景帝),遂成婚焉。”[7]姊妹弟兄皆列土:列土即裂土,指分封官职和领地。此句指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其家人也都沾光受宠,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堂兄杨铣官鸿胪卿,杨锜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官至宰相。[8]骊宫:即华清宫,因在骊山脚下,故称。[9]渔阳鞞(pí)鼓:指安史之乱。鞞鼓即鼙鼓,是古代骑兵所用的小鼓,借指战争,渔阳在今天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蓟县一带,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掀起安史之乱的序幕。[10]霓裳羽衣曲:舞曲名,据说为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辞后改用此名。[11]九重城阙:古代宫门有九重,此处借指唐都长安。[12]千乘万骑西南行:指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携杨贵妃等出延秋门向西南方向逃亡,行至马嵬驿(在今天陕西省兴平县一带)时,随驾禁军发难,请诛杨氏兄妹,遂杀杨国忠,赐死杨玉环。后玄宗遁入蜀中,757年十二月才始返回长安。[13]六军:据说周制天子六军,诸侯三军,此处指代禁卫军。[14]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起初用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后借指美女,南朝高爽《咏镜》即有“初上凤皇墀,此镜照蛾眉”句,这里是指杨贵妃。[15]翠翘金雀玉搔头:均指妇人头饰,翠翘是象翠鸟长尾一样的头饰,金雀指雀形金钗,玉搔头即玉簪。[16]萦纡:萦回盘绕。[17]回龙驭:皇帝的车驾归来,这里指玄宗返回长安。[18]太液:即太液池,汉宫中池塘名。[19]未央:即未央宫,西汉宫殿名。[20]西宫南内:皇宫之内称为大内,西宫即西内太极宫,南内为兴庆宫。玄宗返京后,初居南内,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权宦李辅国假借肃宗名义,胁迫玄宗迁往西内,并流贬其亲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别本作“西宫南苑”。[21]椒房阿监:指宫中女官。汉代后妃居住之所,因以花椒和泥抹墙,故称椒房,阿监是侍从女官之称。[22]青娥:青春美貌。[23]耿耿:微明的样子。[24]鸳鸯瓦:屋顶上俯仰相对,合在一起的瓦片。[25]翡翠衾:绣有翡翠鸟的锦被。[26]临邛道士鸿都客:意指有位从临邛来长安的道士。临邛即今天四川省邛崃县,鸿都是东汉都城洛阳的宫门名,借指长安。[27]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称为“碧落”,后泛指天上。初唐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有“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句。フ字太真:杨玉环原为寿王李瑁妃,后被唐玄宗看中,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玄宗令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氏祈福,并赐道号“太真”,天宝四载(745年),册封杨太真为贵妃。ヘ参差:仿佛,差不多。[30]扃(jiōng):门环。[31]转教小玉报双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自注说:“吴王夫差女小玉。”双成姓董,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这里小玉、双成都是指的侍女,指宫殿深邃,侍女层层通报。[32]九华:九指数多,华通“花”,这里是繁花重重之意。[33]裴回:即徘徊。[34]昭阳殿: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寝宫,此处借指杨贵妃住过的宫殿。[35]钿合:合通“盒”,指镶嵌金玉的首饰盒。[36]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内,建于天宝元年。[37]比翼鸟:传说中的异鸟,《山海经·海外南经》载:“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山海经·西山经》又载:“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两鸟各只一翼,须比翼才能飞行,故用来比喻夫妻和谐。[38]连理枝: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比喻夫妻恩爱。

【语译】

汉朝天子最重美色,思念那倾国的佳人,登基以后很多年都无法求到。杨家有个女孩儿才刚成年,养育在深闺之中,名声还未传开。但是她那天生的美丽终究不会沉埋,终于有一天被挑选到君王身边。她回眸一笑,便生出千般娇媚啊,后宫所有嫔妃与之相比都黯淡失色。春寒料峭,君王赐她在华清池沐浴,那温泉之水如此润滑,正好洗涤她凝脂一般的肌肤。当侍女扶她起身的时候,她娇弱无力,这还是才刚受到君王宠爱时候的情景。她乌发如云、容颜似花,头上插着金步摇,在温暖的芙蓉帐内度过春日良宵。可惜春日良宵实在太短暂了啊,只好等红日高升才起床,于是君王从此就不再上早朝了。杨妃承受君王的欢爱,陪宴侍席,几乎没有闲暇,她春天跟随君王去春游,每晚都陪伴的君王身边。后宫虽有三千佳丽啊,但君王对三千佳丽的宠爱却全都集于她一身。

她在藏娇的金屋中侍奉君王,在美玉楼台上欢宴,醉意如春。她的兄弟姐妹全都得到分封啊,整个家族都光彩照耀,使人艳羡。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之心,从此不再重视生男,而重视生女了。请看那华清宫最高处直入云霄,天上仙乐一般的歌舞飘荡着,处处可闻。她缓缓地歌唱,慢慢地舞蹈,丝竹之声悠悠飘荡,君王整天整天地都看不够她啊。可是突然之间,从渔阳传来的鼙鼓声震动天地,惊破了《霓裳羽衣曲》。都城之内、皇宫之中,骤然卷入战乱,君王只好带着随从骑马离京,向西南方向逃窜。

天子的旌旗摇摆着,走走停停,离开城门向西才刚百余里地,禁军不肯再前进了,实在没有办法啊,因为他们的请求,杨妃缠绵悱恻地死在君王的马前。她头上的各种花钿,包括翠羽钗、金雀钗、玉钗,落在地上都没有人收拾。昏黄的尘沙漫漫啊,冷风萧瑟,君王通过如在云中的曲折栈道,进入蜀中,来到剑阁。峨嵋山下是如此荒凉,少人行走啊,天子的旌旗在昏暗的日光下也毫无光彩。蜀中的水如此碧绿,蜀中的山如此苍翠,君王朝朝暮暮都在缅怀着杨妃。他在行宫看到月光便伤心难过,夜间听得雨中铃响便愁肠百断。

终于天翻地覆,贼军退去,君王重回都城,在经过马嵬坡的时候,他踯躅着不忍离去。那马嵬坡下的泥土之中,杨妃遇难的地方啊,再见不到那美丽容颜。君臣互看,人人泪水沾衣,向东方望着都城的城门,只能茫然地信马而归。归来后看那些宫苑池塘,还和从前一样啊,那太液池中的芙蓉和未央宫前的柳树,芙蓉就像她的玉颜,柳叶就像她的秀眉,君王面对此情此景,又怎能不泪水涟涟呢?当桃李在春风中开花的时节,当梧桐在秋雨中落叶的时候,当西宫和南内都长满了秋草,当满地殷红的落叶无人打扫。昔日的梨园子弟已经生出白发,昔日的后宫女官已经容颜衰老。晚间的宫殿内秋萤飞过,引发君王多少难言的愁绪,他一遍遍挑亮孤凄的明灯,却始终未能入眠。从舒缓的更鼓声在傍晚时响起,直到银河黯淡,曙光将现,冰冷的鸳鸯瓦上凝结的寒霜越来越重,绣有翠鸟的锦被寒冷啊,有谁能够与之同盖呢?

杨妃死后,不知不觉好多年过去了,她的魂魄却始终不曾进入君王的梦中。幸亏有一位道士从临邛来到了都城,据说他能用虔诚的祈祷召来死者魂魄。道士感念君王辗转难眠的相思,君王就请道士仔细地前去寻访。道士驾驭着风云跃向空中,迅疾如同闪电,他升上高天,深入大地,处处都已寻遍。可是向上穷尽了天宇,向下穷尽了黄泉,这两处地方茫茫然地都不见杨妃魂魄的踪影。忽然,道士听说在海上有座仙山,那仙山位于虚无缥缈之地,玲珑的楼阁耸立在五色彩云之中,楼中有很多风姿绰约的仙子,其中一位小字叫作太真,如雪的肌肤、如花的容颜,与杨妃差相仿佛。

于是道士来到楼阁西厢,在黄金的门前,扣响了玉做的门环,从小玉到双成,侍女们一层层入内通报。听说是汉家天子派来的使者,高卧繁花锦帐中的美人从梦中惊醒,她披上衣服,推开枕席,起身徘徊,于是一道道珍珠帘幕和白银屏风就陆续被打开。美人如云的发髻还偏在一旁,明显是才刚睡醒,她都没有戴好花做的头冠就下得堂来。轻风吹起她仙衣的袖口,翩翩飞舞,就好像是跳起了《霓裳羽衣舞》。她美丽的容颜充满了寂寞,不禁热泪纵横,就像是一枝带着春雨的梨花。她含情脉脉地请道人向君王致意,自从分别以来,各自的音容渺茫难见。当初在昭阳殿中的恩爱已经终结了啊,如今她独自在这蓬莱仙宫中苦度漫长岁月。

她回转头来,向下凝望那凡俗人间,看不到长安城啊,却只见朦胧的灰尘和烟雾。只好用旧日的信物来表达深情吧,她想把一枚钿盒和一支金钗寄给君王。把金钗一分为两股,钿盒分开两扇啊,留下一股金钗和一扇钿盒。只要相爱的两人之心如同金钗和钿盒一般坚固,即便分属天上和人间,也总有相见的一天。临别之际,她又细致地再次托道人寄语君王,话中有些誓言只有相爱的两人才明白。那是曾经的七月七日,在长生殿中,在夜半无人之时,两人之间的私语:我们在天啊,就要做那比翼双飞之鸟,在地啊,就要做那连理而生之树。天长地久,即便天地也终有尽头吧,这般离别相思之恨却永无终结之期。

【赏析】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长篇叙事诗的传统,可以上溯到《诗经》中的“颂”,以及楚辞中的部分篇章,再以后,民间产生过《孔雀东南飞》、《木兰词》等乐府诗,同类型的文人诗则基本上阙如,白居易此作可以说是首开先河,为诗歌又开辟出一重全新的天地来。

这首诗的主题是李杨爱情,或谓以讽喻为主,恐怕不确。诗中确实隐含着相当多的讽喻内容,比如开篇就说“汉皇重色”,后来又说“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等,但讽喻之句不仅比之全篇所占数量绝少,而且多在前半部分,自马嵬驿杨妃殒命后便不再出现,字里行间所寄托的唯有满腔同情而已。作为一首长篇诗作来说,其用意自然不可能单一、纯粹,偶有别想别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要以这不足十句色彩较为鲜明的讽喻就推导出讽喻为其主题,恐怕不妥。况且若要讽刺李杨之荒淫,可供攻击的弹药正多,比方说杨贵妃本为唐玄宗亲子寿王李瑁之妃,“聚麀”二字一出,种种感人的柔情蜜意便尽化烟云,但白居易却故为尊者诲,并不点明这一点,由此可见,讽喻并非其诗作主题。

唐朝之前最强盛的中原王朝是两汉,同样力压北虏、经略西域,所以唐人写本朝事,往往喻之或托之于汉,岑参的边塞诗便见此特色,这首《长恨歌》也不例外。诗以汉武帝和李夫人之事来喻李杨爱情,开篇就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是指李延年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诗歌的前半部分大抵为对史事之再创作,后半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起则纯出乎想象,但这想象也并非无因。《汉书·外戚列传》载:“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史记》记为少翁招王夫人之魂)。诗人能以一段故旧的方士骗局而引发出如此丰富、浪漫的联想,实足令人叹赏。

长诗的第一部分描述杨贵妃得唐玄宗宠爱,“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句,对后世影响甚深。这一部分的中心思想就落在“从此君王不早朝”上,既状其情爱之浓,又逐步引出后面安史之乱事。“缓歌慢舞凝丝竹”句为之过度,歌便云缓,舞便云慢,丝竹之声状乎凝滞,则在李杨二人甚至是旁观者看来,这般恩爱缱绻似乎永无止境一般。然而诗人的笔锋迅即一转,舒缓过后便是激烈,“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句即托出惊天动地之大变。随后言马嵬驿事,但状杨妃之死则促,状玄宗哀伤则虚,给后面描摹玄宗数年如一日的哀恸、相思留出空间。

玄宗蜀中之哀,则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句,马嵬重游之哀则有“到此踌躇不能去”、“君臣相顾尽沾衣”句,返回长安后的哀伤,又有“孤灯挑尽未成眠”、“翡翠衾寒谁与共”句,层层渲染,重重深入,最终因“魂魄不曾来入梦”引出“临邛道士鸿都客”。其间更有“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等语,表现出诗人对安史之乱前盛唐气象的追慕和对乱后衰败景象的痛心疾首。

诗的后半部分想象奇诡、笔调雅俊,状已成仙的杨妃之仪态、形貌极生动、真实,“梨花一枝春带雨”句可谓千古绝唱。结尾虚拟二人定情私语,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时所状,正乃人间情爱,非关仙凡之隔,亦不关帝后恩泽,再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为结,言已至矣,情已深矣,自不必冗言慨叹,大可留给读者以无尽哀思去细细品味。古往今来,描写爱情的叙事诗作,当以此诗为最,别无拮抗。

唐诗常识

《长恨歌》属于“长庆体”诗,这一称呼始于宋人,所指的是叙事风情宛转、语言摇荡多姿、平仄转韵的七言长篇歌行。这一体例的名称来自于元稹编纂白居易诗文,定名为《白氏长庆集》,又编纂自己的文集,定名为《元氏长庆集》。此体例的代表性作品,除《长恨歌》外,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等。

琵琶行

元和十年[1],予左迁[2]九江郡[3]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4],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5]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6],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7]。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8]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9],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0]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11]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12]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1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14]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15]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16]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17]慢捻[18][19]复挑[20],初为霓裳后六幺[21]。大弦嘈嘈[22]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23]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24]。冰泉[25]冷涩弦凝绝[26],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27]当心画フ,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ヘ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30]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31],妆成每被秋娘[32]妒。五陵年少[33]争缠头[34],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35]击节[36]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37]。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38]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3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40]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41]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42]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43]湿。

【注释】

[1]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2]左迁:即贬官、降职,古代曾以右为尊而以左为卑,故降职称“左迁”。[3]九江郡:隋代郡名,唐玄宗天宝元年改称浔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又改称江州。[4]湓(pén)浦口:湓水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省瑞昌县西清湓山,东流至九江市,注入长江处的渡口即称湓口或湓浦口。[5]铮(zhēng)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撞击声。[6]倡(chāng)女:《字林》云:“倡,优乐也。”故倡女就是歌女、乐伎。[7]善才:唐人对琵琶师或曲师的称呼,有“能手”之意。[8]贾(gǔ)人:商人。[9]悯(mǐn)然:悲伤愁苦状,别本作“悯默”。[10]漂沦:漂泊沦落。[11]出官:指从京官被贬为地方官。[12]命:定名。[13]瑟瑟:风吹草木的声音,别本作“索索”。[14]回灯:将灯烛移回。[15]转轴拨弦:转轴是指转动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拨弦是指试弹。[16]掩抑:掩蔽,遏抑。[17]拢:弹奏琵琶的指法之一,用左手手指按弦向内(琵琶中部)推动。[18]捻:弹奏琵琶的指法之一,指揉弦。[19]抹:弹奏琵琶的指法之一,即向左拨弦,也称为“弹”。[20]挑:弹奏琵琶的指法之一,指反手回拨。[21]六幺:唐代大曲名,又名《乐世》、《绿腰》、《录要》。[22]嘈嘈:指声音沉重而绵长。[23]间关:鸟鸣声。[24]冰下难:别本作“水下滩”。[25]冰泉:别本作“水泉”。[26]凝绝:此句与下句之凝绝,别本都作“疑绝”。[27]拨:拨子,弹奏弦乐时所用的工具。フ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ヘ虾蟆陵:本名“下马陵”,在长安城东南方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区。[30]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31]伏:通服,指佩服。[32]秋娘:唐代歌妓常用名,遂用以指代歌妓。[33]五陵年少:指长安城中的富贵子弟。[34]缠头:指歌舞伎表演完毕后,观众赠给的锦帛之类财物。[35]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银质篦形发饰,别本作“钿头云篦”。[36]击节:打拍子。[37]颜色故:容颜衰老。[38]浮梁:古县名,唐代属饶州,在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内,盛产茶叶。[39]唧唧:叹息声。[40]地僻:别本作“小处”。[41]呕(ōu)哑嘲哳(zhé):形容声音繁乱、噪杂。[42]促弦:把弦拧得更紧。[43]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服青,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语译】

那一夜我在浔阳江边送客归去,四外的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悲鸣、瑟缩。身为主人的我翻身下了坐骑,客人业已登船将行,我上船去饯别,我们举起酒杯来想要喝啊,却没有乐器伴奏。因此这场饯别宴气氛沉闷,分手时心境凄凉,只见那茫茫的江水中飘浮着月亮的倒影。忽然,我们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的演奏声,侧耳倾听,我忘记了离开,客人也忘记了启程。

寻找声音的来源,悄悄地询问是谁在弹奏,琵琶声停歇了,弹奏者想要说话却又迟疑起来。于是我们把船只靠拢过去,邀请对方相见,并且添上酒、移回灯来,准备重新开筵。千呼万唤之下,弹奏者方才出来,犹自抱着琵琶,遮挡住她的半张面孔。

她转轴校音,又试弹了两三声,还未成曲调,但那乐声中已经透露出内心的思想。丝弦上一声声的掩抑,一声声的情思,似乎在倾诉平生的坎坷和哀怨。她垂着眉毛,继续信手而弹,说尽了心中无限往事。轻轻地拢弦,慢慢地捻弦,先抹弦然后又挑弦,一开始弹奏的是《霓裳羽衣曲》,后来又弹奏《六幺》。粗弦的声音如同急雨般沉重而绵长,细弦的声音又如同切切私语。沉重绵长和细促急切错杂着弹奏,仿佛大小珍珠在玉盘中翻滚。忽而又似黄莺在叶底鸣叫,婉转流利,忽而又似泉水在冰下流淌,呜咽艰涩。冰下的泉水冷涩之时,丝弦也好像冻结一般,冻结不通,乐声就暂时地停歇。这时候别有幽愁暗恨生出,虽然无声,却胜似有声。然后突然间如同银瓶才破,瓶中酒水喷涌而出,又似铁骑杀来,刀枪碰撞着发出鸣响。乐曲弹罢,她收起拨子,在琵琶当心划过,当心四弦响起一声,仿佛绢帛被撕裂似的。

东西两侧的舟船全都悄然无言,只能看到江心的秋月澄白皎洁。弹奏者沉吟着把拨子放下,插在丝弦之中,然后整理衣服,严肃表情,站起身来。她自称本是京城的乐伎,就住在虾蟆陵下,十三岁就学会了弹奏琵琶,名列教坊的第一部。乐曲奏罢仿如天籁,老师傅们都佩服无地,梳妆以后容颜娇丽,歌妓们也全都忌妒。京城的公子们竞相赠她财物,弹奏一曲,便能得到无数匹红绡。镶嵌着金花和珠宝的银篦因为听歌打拍子而碎裂,大红如血的罗裙因为陪宴溅酒而被污染。今年的欢笑啊又延续到明年,年复一年,秋月和春风都随便地虚度了。

时光荏苒,兄弟从军离去,阿姨年迈而终,白昼和黑夜瞬息即过,她终于也容颜老去了。于是门前冷落,来往的人越来越少,年龄太大以后,她只好嫁给商人为妻。商人看重的是利益,并不在乎分别,前月就跑到浮梁去收购茶叶了。丈夫离去以后,她只好在江口守着空船,陪伴她的只有围绕着舟船的凄寒的明月和江水。夜深之际,她忽然梦见了年轻时候的往事,不仅从梦中哭醒,泪水冲刷着妆粉,脸上道道啼痕。

我听到琵琶声的时候便即叹息,再听她的所言所语,叹息声也便加重。我们都是沦落天涯的苦命人啊,既然相逢,又何必曾经相识呢?我从去年辞别都城,被贬谪到浔阳城来居住,来后却又卧病不起。浔阳地方偏远狭窄,没有音乐,我一整年都听不到丝竹之声。住处靠近湓江,地势低洼潮湿,绕着宅院生长的只有黄芦和苦竹。住在这里,白天黑夜能听得到些什么呢?只有杜鹃啼血和猿猴哀叫吧。在江畔观赏春天繁花烂漫的白昼,或者秋季明月当空的夜晚,却往往只能取酒来一人独饮。并不是没有山歌和牧笛啊,但都嘈杂繁乱得难以倾听。今晚听到了你的琵琶声,我如同听到仙乐一般,耳朵暂时感觉清爽。你不要推辞,继续坐下再弹一曲吧,让我为你作一首《琵琶行》诗。

听到我这些话后,她站立良久,终于转身坐下,把弦拧得更紧,曲调更加急促,乐声凄凉,又和此前的音色不同,满座之人再度听闻,全都暗中垂泪。那么座中谁的眼泪流得最多呢?却是我这个江州司马,泪水把青色官袍都打湿了啊!

【赏析】

私以为论起唐诗中描写音乐最超卓之作,当首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这首《琵琶行》,李颀《琴歌》、《听董大弹胡笳》等则要略逊一筹。但李贺诗和白诗也不尽相同,不同之一,是李诗只言音乐,白诗之主题重点却恰恰不在音乐上,音乐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而已。不同之二,李诗以文摹乐,极尽浪漫想象,胜在气势之无以伦比,但失之于虚,白诗正好相反,气势或有不足,却极其写实,笔笔都落到实处。

来看他描写音乐的段落,从“转轴拨弦”开始,曲调未成而情感已露,随后“弦弦掩抑”四句是虚写,“轻拢慢捻”状其指法,接着大弦如何,小弦如何,一段一阕,种种变化,便都实写。其间用了很多比喻,但大多是以声音比拟音乐,如“急雨”,如“私语”,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如“莺语滑”,如“泉流难”,如“银瓶乍破”,如“铁骑突出”。《李凭箜篌引》中,是以通感的手法,用画面来描摹音色,如“石破天惊”,如“老鱼跳波”,独一句涉及声音,也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所拟皆非人间所能听闻之声。白诗中以声比声,却句句落到实处,读者可以轻松想见。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李诗重的是气韵,而白诗重的是变化,音乐的变化照应其后人生际遇的变化,所以李诗如引吭高歌,所向辽远,白诗则似切切私语,倾吐衷肠。

最精妙的是,所写琵琶声乐由促而入缓,由响而入寂,渐弹渐轻,终于“声暂歇”,从而引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佳句。暂歇以后,乐声又突然响亮,如“水浆迸”,如“刀枪鸣”,随即“当心画”,一声“裂帛”,便嘎然而终。起伏错落,配合着不同的韵脚,使读者耳畔恍然有乐声响起,随诗句而波动。如此般用写实手法来描摹整段声乐变化的,大概只有《老残游记》中白妞演唱一段差堪比拟了。

然而声乐终究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而已,却并非主题。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的秋季,前一年六月,宰相武元衡在京城当街遇刺,白居易上奏请求严惩凶手,结果反倒被贬为江州司马。武元衡遇刺的根由,是他力主压制和削弱藩镇所致,白居易之直谏,也是因应着同一理念,藩镇反扑的结果,就是武元衡死,而白居易贬。司马本为一州刺史之副,但中唐以后大多用来安置罪臣,平时也无庶务,等同于监视居住,况且江州又所在僻远,是所谓的“蛮荒之地”,白居易遭此迫害,自然内心愤懑、凄凉,序中所言“出官二年,恬然自安”,不过是自嘲罢了。当此悲凉之际,闻听此琵琶声乐,更重要的是听闻弹奏者自伤身世的诉说,他不禁联想到自己的遭际,乃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也于是才有是诗。

全诗节奏和情感变化多端,多次起伏,章法严谨而生动。最初写“枫叶荻花秋瑟瑟”,先定下哀凄格调,继而写送别之哀,而别宴无乐,则更见无聊。突然琵琶声起,使人振奋,于是“移船相近邀相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既表现得闻此曲之不易,也暗指弹奏者年老色衰,故不欲见人,与下文遥相呼应。接着着力描写琵琶曲,为了说明弹奏者技法之高超,“曾教善才伏”,对应自身遭际,是为了说明自己本有治国之才、报国之志,却无奈遭贬被放,闲散于此。

琵琶曲终,弹奏者自述身世,她曾经色艺双绝,受到“五陵年少”之追捧,于是奢侈放纵,“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终至年老色衰后无人过问,只能“老大嫁作商人妇”。这一年白居易已经四十四岁了,眼看青春已逝,老之将至,人生中最美好最富精力的阶段即将终结,不但抱负未能施展,反而被贬出京。他未必“今年欢笑复明年”,却终于“秋月春风等闲度”。正因如此,才会“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于是诗人就很自然地从弹奏者的遭遇联想到自身,自己遭贬以后,“住近湓江地低湿”,生活艰苦,“往往取酒还独倾”,寂寞难耐。再归回声乐的线索,说所以寂寞无聊,是因为“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当然,这只是曲折委婉的诗歌语言而已,他内心的愤懑、伤痛,绝非从无乐可听而来。结尾再写弹奏者“感我此言良久立”,是又以彼心照我心,由诗人对弹奏者的同情,转回弹奏者对诗人的同情,将两人的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这才真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因而演奏者再奏一曲,使诗人的情绪得到最大释放,于是“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首诗的主题,是白居易将自己宦途的坎坷、人生的蹉跎,借琵琶曲和弹奏者的经历委婉托出,从而暗中指斥朝廷的腐朽。诗中弹曲的琵琶女,可以说是诗人内心在身外的幻化,是一种比拟,是一种对照,或谓此诗表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则未免偏离主题。

【扩展阅读】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将此诗对比《琵琶行》,两者差异便可尽显。此诗主题即为声乐,白诗主题却不在此;此诗所写皆为虚景,白诗所写却是实声。这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差别。

李商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十九岁时因文才而受到牛党成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进士及第,旋即被李党成员、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辟为书记,王茂元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充当幕僚,终身郁郁而不得志。

晚唐之际,诗风渐颓,是李商隐的出现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风格秾丽,七绝、七律尤为所长。他的很多诗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更是写得缠绵悱恻,脍炙人口,但部分诗篇也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他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还和李贺、李白合称为“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韩碑

元和天子[1]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2]。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3]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4],封狼[5]生貙[6]貙生罴[7]。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8]。帝得圣相相曰度[9],贼斫不死[10]神扶持。腰悬相印作都统[11],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12]作牙爪,仪曹外郎[13]载笔随。行军司马[14]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15]。入蔡缚贼[16]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17]。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18]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19]。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20]字,涂改清庙生民[21]诗。文成破体[22]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23]。表曰臣愈昧死上[24],咏神圣功书之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汤盘孔鼎[25]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26]。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27]相攀追。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フ。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ヘ明堂基。

【注释】

[1]元和天子:指唐宪宗李纯,元和是宪宗年号。[2]轩与羲:轩即轩辕,传说中黄帝为轩辕氏,羲即伏羲,上古圣王。[3]法宫:君王治事宫室的正殿。[4]淮西有贼五十载:指盘踞蔡州的淮西藩镇势力。淮西从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李希烈所据即开始叛乱反对中央,经陈仙奇、吴少诚、吴少阳、吴元济等,到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被平定,共三十九年,五十载是约数。[5]封狼:即大狼。[6]貙(chū):古书上所载一种似狸而大的野兽,今人或说指金猫,或说指文豹。《史记·五帝本纪》有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7]罴(pí):古书所载猛兽,似熊,今人谓指棕熊。[8]麾:通“挥”。[9]度:指裴度,字中立,唐朝名相,曾辅佐宪宗平定淮西之乱。[10]贼斫不死:指815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党同谋叛的吴元济,遣刺客入京,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刺伤时任御史中丞的裴度。[11]都统:武官名,天宝末年,设置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总管诸道兵马。裴度讨伐淮西之际,实际担任都统的是韩弘,故这里的都统非实指其官,而是指裴度总领讨伐兵马。[12]愬武古通:皆指当时名将,愬即李愬,时任唐邓随节度使,武指韩公武,淮西都统韩弘之子,古指李道古,时任鄂岳蕲安黄团练使,通指李文通,时任寿州团练使。[13]仪曹外郎:即礼部员外郎,这里是指李宗闵,时任礼部员外郎兼御史,任军中书记,从裴度出征。[14]行军司马:指韩愈,当时韩愈任彰义军司马,随同出征。[15]虎貔(pí):貔指貔貅,传说中的怪兽,《尚书·牧誓》有“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句。虎貔并称皆指猛兽。[16]入蔡缚贼:指817年十月十五日,李愬雪夜入袭蔡州,十七日生缚吴元济,槛送长安。[17]不訾:通“不赀”,指不可估量。[18]稽首:叩头。[19]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颔是下巴,颐指面颊,颔颐并用指点头。[20]尧典、舜典:都是《尚书》中的篇名。[21]清庙、生民:都是《诗经》中的篇名。[22]破体:行书的变体,张怀瓘《书断》说:“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25]丹墀(chí):丹即红,墀为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丹墀即是宫殿前的赤色台阶或地面。[24]昧死上:即冒死上奏,乃是上奏时的套话。[25]汤盘孔鼎:汤盘指商汤沐浴盆,《大学》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孔鼎指孔子先祖正考父之鼎,《左传·昭公七年》载:“正考父鼎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26]淳熙:鲜明的光泽。[27]三五:指三皇五帝。フ胝(zhī):因磨擦而生厚皮,俗称老茧。ヘ玉检:保存帝王封禅祭文的器具。

【语译】

元和天子具备英明神武的资质,他是何等人呢?料想应当是轩辕黄帝和太昊伏羲一类的圣王吧。他发誓要洗雪从前历代天子被藩镇欺压的耻辱,从此端坐大殿之中,使四方蛮夷都来朝拜。淮西镇已经被叛贼盘踞了将近五十年了,就如同大狼生下豹子,豹子又生狗熊,一代更比一代凶恶。这些猛兽并非仗恃着山河之险,只是据守着平原,然而挥舞着锋利的长戈、长矛,气焰直逼红日。

天子得到了圣人一般的贤相名叫裴度,就连叛贼所遣的刺客都只能砍伤他却杀不死他啊,料想定有神灵在保佑。裴度腰悬着相印,更担当大军统帅之职,天子的旌旗有肃杀的阴风在围绕。李愬、韩公武、李道古、李文通这些名将担任他的助手啊,礼部员外郎李宗闵带着毛笔跟随,充当书记。尤其是那司马韩愈,既勇敢而又多谋,总共十四万大军,就如同虎豹貔貅一般凶猛。

于是顺利攻入蔡州,俘获了叛贼吴元济,献俘太庙,这功劳大到无可推让,天子给的恩赏也多得无可估量。天子说:“裴度你的功劳当数第一,你的从事韩愈适宜作文为记。”韩愈稽首跪拜,且舞且蹈,回答说:“记录功勋,刻录在金石之上,臣确实具备相应的才能,虽然这是国家大事,本不属于我等的职责范围,但自古以来就有当仁不让的风气。”他的话说完,天子频频点头。

于是韩公退下后就先斋戒沐浴,然后坐在小阁楼里,手持大笔,蘸饱浓墨,酣畅淋漓地写了起来。他按照《尧典》、《舜典》的写法,运用《清庙》、《生民》的笔调,完成文章后用破体书法写在纸上,翌日清晨再拜见天子,把宏文铺在丹墀之下。表章说:“臣韩愈貌死上奏,已完成歌颂神圣武功之文,可以刻于石碑。”这石碑高达三丈,字大如斗,用石质灵龟来背负,还刻着螭龙盘绕。然而句式奇雄,文辞深奥,真正明白其意的人实在太少啊,就有人在天子面前进谗言,说韩愈怀有私心。于是用百尺长绳把石碑拽倒,用粗砂磨平大石。

韩公的文章如同天地间的元气,在此之前便已深入人们的肝脾五脏了,就如同汤盘和孔鼎上所刻的文字,如今虽然其器不存,但文字长留人间。呜呼可怜啊,圣君和圣相,他们一起烜赫着留下万丈光明,但是韩公的文字若不能流传后世,他们又怎能追攀三皇五帝的声名呢?我希望能够将韩文抄下一万本来,诵读一万遍,直到嘴角流下唾沫,右手也因翻页而生老茧。雄文当传千秋万代啊,可以和装封禅文的玉检一般成为明堂的基础。

【赏析】

要读懂这首诗,先要搞明白诗的背景。

题名为《韩碑》,是指韩愈为剿灭淮西镇叛乱而撰写并刻制的《平淮西碑》。平淮西是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所以此诗开篇就说“元和天子神武姿”。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不但不肯服从中央调度,反而屡屡掀起叛乱,其中淮西镇的叛乱时断时续了整整三十九年,正如诗中所说“淮西有贼五十载”,五十是个虚数,以述时间之长。唐宪宗继位以后,重用武元衡、裴度等名臣,想要节制藩镇,敉平叛乱,为此武元衡竟遭刺杀,裴度也被刺伤。然而在裴度的规划下,终于还是集结各路大军杀向淮西镇,最终李愬雪夜入蔡州,俘虏吴元济,平定了叛乱。

韩愈本人是坚决支持削弱藩镇、强固中央的,裴度挂帅出征之时,奏请时任右庶子的韩愈兼领御史中丞,充彰义军司马,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当官军凯旋,献俘太庙以后,宪宗考虑到韩愈对战争的过程非常了解,又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就下诏让韩愈写下文章,刻碑记功,以垂范后世。

韩愈认为淮西镇的叛乱所以能够平定,主要功劳要归之于统帅裴度,所以在文章中突出了裴度的建策和协调之功,而李愬等将不过执行任务而已,其作用当属次要,正如此诗中所写“愬武古通作牙爪”。但是最终攻入蔡州、俘虏吴元济的李愬却自矜其功,对碑文表示不满,李愬的妻子是唐安公主的女儿,出入宫禁,也到处游说,指斥韩愈所写的碑文并不真实。宪宗受其所惑,最终派人推倒石碑,磨去碑文,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刻碑。

韩愈文极雄奇,段文昌绝不能比,加上淮西得以平定,更重要的是藩镇炽焰得以被暂且遏制,裴度功不可没,李愬虽为一代名将,但将、帅之分终究难以逾越,功劳的主次不可颠倒,所以当时便有很多人觉得朝廷对韩愈不公,对韩碑不公。李商隐也是为韩碑鸣冤的其中一人,加之素来仰慕韩愈,于是才写了这首诗。

诗中记述韩碑的来历,歌颂韩愈之文“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一则颂其文之雄状并森然而有古意,同时也是在隐晦的表示韩愈所言才合乎圣人之道,韩愈对裴度的推崇是正确的,所以说“公之斯文若元气”。最后再极言自己对韩文的推崇:“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诗歌的主题并非仅仅歌颂韩文,为韩碑鸣冤而已,李商隐还以很大篇幅来描写唐宪宗、裴度对淮西叛乱的镇压,开篇即言“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继而又言“帝得圣相相曰度”,后篇称若得韩文颂扬、流传千古,则“圣王及圣相”可“与三五相攀追”,溢美之词,臻于顶点。因为宪宗和裴度并未能彻底解决藩镇问题,其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至李商隐所在的时代已断然难以遏制,所以李商隐才会用这首诗,用那些诗句来缅怀、追慕宪宗和裴度,从而慨叹当时。这才是李商隐写长诗吟咏韩碑、追慕韩文的真正用意。

长篇七言歌行盛行于盛唐、中唐,前有李白、杜甫等,后有李贺、白居易等,逮李商隐所处的晚唐,则佳篇寥寥。李商隐此诗有仿韩愈诗之意,但无论结构还是言辞都难臻上品——他虽为诗中一世之豪,长篇七言歌行终非所长。首先说结构,对于韩碑的来源叙述过详,而对韩碑被推倒的过程则稍显粗略,继之以歌颂之语,难免给人头重脚轻之感。再说言辞,虽无韩诗之僻险,但在句式结构上想要追步韩诗之古朴,但大概律句写得多了,强写古诗句,也难免韵味不足。《唐诗三百首》所收晚唐长篇七言歌行,只有李商隐这一首,大概只是为了完整地展现唐代各阶段的诗歌风采而已。

顺便再说说韩文和韩碑的结局。历代为韩碑鸣冤之人不少,到了宋代,苏轼也作诗赞颂韩文,说:“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宋人陈珦更干脆磨去段文,重刻了韩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