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文先生年表
说明
年表乃根据下列资料编纂,为简明起见,不一一注明出处:克文先生家传《陈氏族谱》(1921)、岑溪陈氏族谱编撰委员会编《陈氏族谱》(2005);本书包括日记正文及附录之记载;克文先生及卢夫人生前口述,以及所遗留信札、文件;以下档案馆资料:南京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台北“国家历史档案馆”、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以下书籍报刊: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所藏1930年代《南华日报》微缩胶卷、香港大学图书馆所藏1950年代《自由人》合订本、《香港知用学社成立二十周年纪念特刊》(香港,1967)、《知用学社五十周年纪念集》(香港,1972)、李朴生著《我可敬佩的华侨朋友》(台北正中书局,1958)、费约翰著,李恭忠等翻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
1898 9月2日(旧历七月十七日)出生于广西岑溪县大湴乡古万村,后迁桂珍村。远祖念波公,原籍广东肇庆,嗣迁广西岑溪县永业乡;曾祖秀峰公,居古万村,受委崇正团团总,辖永业乡;祖父卓屏公,率家族自古万迁居桂珍村,受新思潮影响,以废科举、兴学校自任。父陈缙公,母李氏。先生原名尧蕙,排行第四,早岁失怙,由李氏抚养成人。长兄尧兰,创办大新学校;二兄尧荃,曾留学日本;1929年9月匪徒围困大新学校,两兄弟力抗,俱以身殉。三兄尧芝,在广州病故。先生有早夭孖兄,或以是故,人称五叔、五公,自号用五,以为笔名。
1906 就读大新学校。受新思想影响,曾与同学相约,捣毁庙宇菩萨。
1913 高小毕业,就读县城岑溪中学。
1914 娶罗敏村卢氏,后为改名国振,呼为振姊。
1917 在岑溪中学毕业,为首届毕业生,随返大新学校任教。此学校现改为公立岑溪县大湴中心校。
1919 自报刊得讯,赴广州投考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蒙录取,九月入学。
1922 5月8日静女在乡间出生,适逢粤军入桂,母女仓皇冒雨躲避山中。
11月1日与苏熊瑞、潘学增、李加雪、谢康、龙詹兴(大均)、余鸣銮、褟参化等共十二位高师同学发起,创立广州知用学社。
1923 在高师毕业。经同乡甘乃光介绍加入国民党,在当年刘杨之役与东江讨逆之役撰写战地新闻。又与知用学社社友合作,以暑期补习学校形式筹办知用中学,随后两年在该校任教。
1924 任粤军总政治部宣传干事、广东省党部宣传干事、《国民新闻》日报编辑(甘为社长)。又与余鸣銮同谒邹鲁、廖仲恺,获资助在广州纸行街正式开办知用中学。是年曾执教香港孔圣会中学。
1925 甘乃光任中央党部农民部部长,先生任主任秘书,曾以此身份被派往武汉,慰劳退往该处的广东农民军。接乡间妻女到广州居住。与同学陈家骥共同编译《世界著名探险家》上册,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6 7-11月北伐军攻克两湖、江西,10-11月先生随国民党中央党部自广州出发,经韶关、大庾岭、赣江辗转抵达南昌,听蒋介石与陈果夫、立夫兄弟讲话;再经九江,于11-12月间抵达武汉,受到盛大欢迎。
1927 春间沪汉水道畅通,家人朋友来武汉相会;汪精卫自欧洲返国,于4月10日抵达武汉。
3-6月 与毛泽东、周以栗一同出任农民运动讲习所常委;参加鲍罗廷、邓演达、谭平山(先生在高师的老师)、毛泽东等组成的“土地委员会”会议,负责记录,该会拟定了《关于改革土地制度办法草案》。
4-8月 以农民部秘书及代理部长身份主持十数次中央农民部部务会议;7月中旬至8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分共”期间邓演达辞职,因代理部长职务。在此期间或其后,曾跟随汪精卫到上海、庐山等地观察情势,嗣返广州。
11月 月底甘乃光出任广州市长,先生应邀出任市府秘书长。
12月 11-14日共产党在广州武装暴动失败。市政府改组,先生与甘同时去职,汪派国民党人陈公博、顾孟馀、何香凝、陈树人、甘乃光等受蒋派党人猛烈攻击。
1928 是年曾任上海国立劳动大学以及香港岭南小学教师。夏秋间游历欧洲,在英、法小住,年底回香港定居。(汪于年初经香港赴法,甘亦赴英国,嗣被指卷款潜逃并遭起诉,因此甘和先生在此时期俱避居国外,以迄一二八事变后蒋汪关系转变。)
1929 汪精卫等在香港成立“改组派”,先生为其中一分子。
1930 汪派在香港创办《南华日报》,林柏生任社长,先生任总编辑。翻译《欧洲政治思想小史》一书,由香港远东书局出版,神州国光社于1934年再版。
1932 4月7-12日在洛阳参加“国难会议”,4月21日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及侨民教育处处长(陈树人为委员长);8月底向侨委会请假,返香港继续办报,嗣荐李朴生入侨委会自代。(汪精卫于1月底宣布就任行政院院长,8月初提请辞职,迭经挽留不果,10月底赴法养病。)
1933 小儿啤啤出生。(汪精卫于3月中旬回国,月底复行政院长职。)
1934 5-6月作为《南华日报》代表,联同《华侨日报》、《华字日报》、《循环日报》、《工商日报》等香港报章代表组织访问团北上,访问南昌、赣南、武汉、平津、山海关等地。回港后于9-11月在《南华日报》以笔名连载发表《北游日记》。是年前后接母亲自乡间到香港同住。
1935 2月 与《工商日报》胡秩五坐欧亚航空公司飞机北上考察。
5月 出任行政院参事,职务为“总务、文书事项及捐款案件”。举家迁居南京,住杨将军巷十六号。(11月1日 汪精卫遇刺,嗣赴法疗养。)
1936 5月19日购入苜蓿园新村第25号宅基地,价约法币四千圆。11月向新华信托储蓄银行贷款六千五百圆,委托兴业建筑师事务所兴建住宅。12月12日三岁小孩啤啤得病,其后不久去世。
1937 1月 (现存日记开始)3日下葬啤啤于三牌楼广东山庄,并迁居至公园路体育里鼎园一号。14日到上海迎接汪精卫归国。
2月 由梁栋、张国幹介绍,加入中山学社。
3月 19日接手行政院第三组(外交侨务)事务。27日迁入苜蓿园新宅。
4月 王宠惠代行政院长,魏道明代秘书长。
6月 翻译并校毕Günther Stein所著Made in Japan一书,历时仅四月。
7月 卢沟桥事变。行政院派郑道儒、徐象枢、孙希文、邓介松与先生五人小组负责应急。月底平津失守。
8月 日机空袭南京。先生接手负责总务组。同事黄秋岳父子通敌有据被处死。
9月 上海市中心失陷,空袭加剧。
11月11日大上海沦陷。17日送眷属离开南京。26日深夜登轮撤离南京,29日抵汉口。12月13日南京沦陷;是日家人抵达梧州。
1938 1月 孔祥熙出任行政院副院长,为实际负责者。韩复榘违令撤退,被判死刑。
2月 在甘乃光寓参加读书会,自此逢星期二或五晚举行。
3月 6日谭平山过访,缕述当年脱离共产党及组织第三党经过。
5-7月合肥、徐州、马当、九江先后失守。
8月 1日自汉口登轮赴渝,5日抵宜昌等候舱位,11日再启程,14日抵渝,暂宿都城饭店。
9月 9日眷属抵渝,暂寓饭店。
10月 重庆初遭空袭。广州、武汉失守。读毕耶稣传记,深受感动。
11月 6日送静女入读南渝(即南开)中学。14日岳阳失守,长沙大火。18日举家迁入枣子岚垭八十三号,与陈之迈夫妇同住。汪精卫赠以近照。
12月 8日蒋介石到重庆,12日发表纪念周讲话,勉励加强抗战决心。18日汪精卫与夫人陈璧君、心腹曾仲鸣等秘密飞离重庆,经昆明抵越南河内,30日发表“艳电”,以日本首相近卫的声明为依据,主张对日媾和,各方哗然。先生感极端郁闷痛苦,无以解释。
1939 1月1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开除汪精卫党籍及一切职务。6日先生通过香港林柏生致长函汪精卫,对“艳电”提出七点质疑。15日重庆初遭轰炸。
3月 21日凌晨曾仲鸣在河内遇刺丧生。23日先生致函汪精卫慰问曾仲鸣事。
4月 20日对蒋廷黻处长与魏伯聪秘书长解释曾致函汪精卫,但并无通消息。
5月 自月初开始,重庆遭受猛烈轰炸,此后持续至1940年底。6日汪精卫抵达上海,31日飞东京,与日人正式展开合作谈判。20日先生与同事到歌乐山附近的中梁山甘燕岩视察,勘定行政院乡间办公建筑地点。
6月 8日国民政府下令通缉汪精卫。是月史太因著、陈克文译《日本的工业和对外贸易》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7月 9日汪精卫发表广播演说,为和平主张以及与日本合作辩护。先生见报后斥为无耻汉奸,此后对其言论屡表强烈反感。开始读《新约圣经》,视其中若干教训为抗战精神信条,抄录于日记卷首,此后经常细读。
9月 欧洲大战爆发。
12月 15日方正儿在歌乐山大木鱼李士伟医务所诞生。
1940 3-12月到浮图关中央训练团担任指导员并参加其会议与小组会议,前后二十余次之多。
6月 12日寓所在大轰炸中被毁,翌日家人迁郊区龙井湾办公房舍附近的茅舍居住,先生迁行政院办公室暂住,自此经常往来龙井湾与城内。
7-9月 行政院大部分人员迁到龙井湾甘燕岩新建的办公室工作。
1941 (是年日记失记)秋季静女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合大学法学院经济系。12月珍珠港事变,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
1942 (是年日记失记)12月张厉生出任行政院秘书长。
1943 1月 12日中美、中英同时发布所签订的新平等条约。物价不断上涨。先生受命负责公务员生活改善委员会。
3月 从城内迁龙井湾办公。读蒋介石《中国之命运》,6月为杂志撰写读后感,被查扣不准发表。
7月 静女从昆明回家度暑假,8月入院割治扁桃腺。
9月 意大利无条件投降。蒋介石被举为国民政府主席,替代逝世的林森。
10月 为蒋介石召见。嗣出任第五组(管农林、经济、粮食、公务员生活)主任。
12月 1日在甘乃光寓恢复读书会。8-29日到南温泉中央政治学校医务所割治痔疮,手术发生意外,几至性命不保,其后调养两个月之久方才复原。
1944 3月 重回城内办公。
6月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7月 参加重庆市党部代表大会,竞选执行委员失败。
9月 到中央党部礼堂参加中山学社第四届年会。
9-11月梧州、容县、岑溪、桂林、柳州相继沦陷,难民涌入贵州。
12月 日军深入贵州至独山,不久撤退。宋子文继孔祥熙为行政院代理院长。
1945 2月 20日参加共济社会员大会,此后至五月初,先后参加该社大小聚会共八次,似均与六全大会之竞选有关。
3月 膺选国民党六全大会渝市初选代表;嗣放弃竞选六全大会代表,全力辅助端木恺竞选,因缺乏派系支持,归于失败。
4-5月 意大利与德国崩溃,墨索里尼与希特勒毙命,欧战结束。
5月 参加国民党六全大会,竞选中央委员,因未被列入提名名单故失败。29日蒙蒋介石召见。
5-8月 宋子文、翁文灏、蒋梦麟分别出任行政院正、副院长及秘书长;先生兼任议事组主任,列席院会负责记录,嗣改专任,卸第五组主任职。
7月 23日蒙蒋介石召见。静女在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归来。
8月 广岛与长崎受原子弹轰炸,日本无条件投降,举国狂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公布。
9月 受命负责统筹还都交通工具之调度。
11月 29日奉命飞南京查察行政院还都事宜,12月2日返渝,4日主持院内会议,讨论各部会还都事宜。
1946 5月 9-23日请假返岑溪省亲。
6月 18-21日生病入住中央医院,嗣卧病调养三星期。
8月 22日办理还都事宜完毕,中央党政军各机关代表举行慰劳茶话会致谢。
9月 20日被委派兼任绥靖区政务委员会副秘书长。
10月 5日与家人自重庆飞返南京。10日丁母忧,13日返岑溪奔丧,11月7日返京。
11月 15日至12月25日出席国民大会,参加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12月 22日假座毘庐寺为亡母诵经追荐,长官僚友亲临行礼者近四百人。
1947 1月 24日参加绥靖区政务会议,白崇禧解释对共产党作战失利的原因。
3月 5-8日赴苏州及上海探望陈璧君及其家人;16日到老虎桥监狱探望以汉奸罪受羁押的友人。18日访李宗仁,听其对蒋作不客气批评。
4月 训政结束,行政院改组,被委为行政院会计长;张群任院长,甘乃光任秘书长。
5月 参加党政军联席会报,讨论如何防止京中各大学教授酝酿反对政府。
参加多次内阁会议,讨论如何应付物价狂涨、工资不足以及学潮蔓延。
6月 27日赴白崇禧宴,席间宾客对政府作严厉批评。
7月 4-6日赴苏州及上海探望陈璧君及其家人。
1948 1月 4日请假回广西竞选立法委员;2月2日返京。嗣膺选立委。
3月 静女出嫁,婿梁蕴明。
4月 19日蒋介石当选总统;29日经数度投票后李宗仁当选副总统。
5月 8日出任立法委员,行宪后第一届立法委员集会;14日行政院同仁送别。17日孙科当选立法院院长,陈立夫当选副院长;24日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
6月 6日游燕子矶;20日游中山陵、灵谷寺。21日开封失守。30日甘乃光赴澳洲出任首任大使。
7月 23-24日立法院通过政府年度预算案,第一会期结束。31日迁出行政院办公室。
8月 20日政府宣布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21日游中山陵。
9月 7日立法院复会,第二会期开始,被推为临时主席。24日济南失守。
10月 6日开始到建国法商学院教授“英国政府”课程。15日锦州失守。
11月 9-10日物价疯涨,全城发生抢米风潮。13日陈布雷自杀。26日立法院通过孙科代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28日送方正儿及蕴明婿赴桂林避难。30日政府开始迁徙重庆和广州。
12月 5日家眷到桂林。24日童冠贤、刘健群分别当选立法院正副院长。28日受推举出任立法院秘书长,辞立法委员。31日立法院第二会期结束。
1949 1月 12日送振姊飞桂林。13-14日赴上海公干。21日蒋介石离京宣布下野,李宗仁就任临时大总统。26日老虎桥首都监狱释放囚犯。
2月 1-20日间赴上海公干两次,赴桂林、广州公干各一次。28日立法院第三会期复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3月 2-5日乘军用飞机赴台湾公干。12日立法院通过何应钦组阁。
4月 国共和谈,国府代表自南京飞北平。18日共产党广播,限三日签订协议。19日国府拒绝共产党所提和平条款,21日最高会议决定政府与立监两院三日内离京迁广州。22日共产党军队在江阴渡江,两院院长飞上海。23-27日政府军溃散,先生仓皇从南京飞上海,再转飞广州。
5月 5-6日赴澳门请童冠贤回穗开会;6日立法院在广州复会。
6月 3日阎锡山组阁成功,立法院宣告休会。13-19日飞香港探望朋友;23-30日赴澳门会友,与童冠贤、黄宇人、尹述贤等讨论组织政团问题。
7月 11-12日赴香港请顾孟馀赴穗商谈组织政团问题,不果。24-27日赴香港办理×××(筹备中新政治团体)经费与租赁办公处所等事。
8月 6-7日顾孟馀到穗,六人讨论成立政治团体事,无结果。8-12日赴香港筹办学校,在石澳为眷属(经于8日抵港)租赁寓所,11日诞外孙女梁其姝。16-17日立法院职员大部分疏散到重庆。
9月 4-8日赴澳门和香港,与童、黄、甘、李谈×××事。18-19日赴香港办理私务。20日发立法院复会公告;30日立法院举行第一届第四会期第一次会议。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6日“国府”最高会议,决议从速秘密迁川。9日先生辞去“立法院”秘书长职务,12日从广州飞香港。15日广州易手。28-31日与周应湘、黄恩礼等朋友商议经营各种小本生意,嗣入股余敬之介绍的倒坭公司。
11月 20日李宗仁到香港,嗣飞美国。23日陪同“国府”代表郑彦棻见顾孟馀,劝说后者赴台不果。
12月 4日参加香港知用学社郊游聚会。25日全家从石澳迁居赤柱。
1950 倒坭公司实为冯某骗局,损失股本万余元,其他生意利润亦甚微薄。与周应湘、黄恩礼合作,在皇后大道中租赁办公室开设永兴建筑公司。又在赤柱开设雅园海鲜酒家,由静女与夫婿梁蕴明共同经营。
1951 雅园酒家亏蚀倒闭。
3月7日王云五、左舜生、胡秋原、程沧波、成舍我等发起人集资创办时论性质的半周刊《自由人》,篇幅一张四版,社址设香港铜锣湾高士打道66号,督印人(出版言论之法定负责人)为李光华,由《香港时报》代为印刷,以营销台湾为主,主要撰稿人包括雷啸吟、左舜生、李秋生等。
1952 2月静女任教岭南小学,多年后升任中学文史教员;梁蕴明赴台,任《华侨日报》特派员。
3月27日先生奉“国民政府外交部”密命飞印尼,试探建立非正式外交关系之可能,并考察当地华侨状况,5月11日返港,其间有大量通讯,事后撰有报告。此行在台由“外交部”薛寿衡司长负责联络,在当地由旧识汤良礼接待。
8月开始,到圣保罗男女中学任兼职教员,负责国文及历史科目。此为香港最具声望学校之一,新任校长罗怡基女士对先生极为器重,宾主相得。先生在该校任教近三十年,迄八十高龄始完全退休。
6月21日成舍我刊登声明辞去《自由人》总编辑职务,在此前后该刊发起人相继赴台;9月先生接任总编辑,并负社长职务及筹措经费之责;自9月开始,先生发表于该刊第一版文章亦显著增加,包括是年“双十献词”。此后《自由人》言论以三方面为主:对中国大陆的报导和批评;对国际形势的述评;对台湾时政的批判,特别是其缺乏民主与言论自由,不能够容纳反对党。
1953 1月次外孙女梁其姿出生。
1953-1955年间,先生致力扩大《自由人》作者队伍,除原来政论作者以外,增加相熟学者朋友(如徐道邻、丁文渊)、高师旧友(如李加雪、谢康、李朴生、唐惜芬)、流亡香港及海外知识分子(如钱穆、唐君毅、陈伯庄、张丕介、黄华表、谢扶雅),乃至年长学生(如陈永昌、黄君实)等几类作者,刊物文风、观点因而更趋多样,其内容亦更为丰富,诸如中国文化讨论、香港文教论题、国际学术发展、文史随笔、轶闻旧事、新书评介皆所包罗,由是从单纯反共刊物蜕变为带有文化气息的政论杂志。
1954 3月3日瞿嘉猷接任《自由人》督印人,社址搬往邻近之香港高士威道20号四楼,原址改为发行及办事处。
5月三外孙女梁其汝出生。
9月方正儿入读先生任教之圣保罗中学高中一年级。
1955 2月26日瞿嘉猷因财务问题被撤销督印人职务,由先生接替。是年《自由人》因言论锋芒过露并转载《自由中国》文章,在台湾遭遇极大困难,除津贴撤销外,《中国时报》亦被勒令切断与《自由人》所有关系,甚至有禁止进口之议。在此情况下,王云五、程沧波、成舍我等在台发起人力主该刊在港停办,迁往台湾另起炉灶,但港方同人(主要为左舜生、刘伯闵及先生三人)拒绝此议,幸《香港时报》社长许孝炎代为赴台斡旋,嗣又获美国自由亚洲协会支持,遂得仍旧贯,惟言论方针则不免被迫有所改动。
1958 4月小外孙女梁其德出生。8月方正儿获奖学金赴美升读大学。
1959 3月5日《自由人》台湾同人正式来函,以经济困难不可能克服,同意尽早停刊;7日该刊出版满八周年之际,左舜生发表纪念文章,强调反共与争取自由为该刊宗旨,两者密不可分。3-5月间该刊发表数篇评论陈怀琪控告雷震案文章,又于1958年12月至本年9月间发表二十余篇评论蒋介石三任“总统”以及相关修宪问题文章,包括多篇社论性质的头版文章,俱严重干犯忌讳,6月10日与20日两期为台当局没收,不准发行。《自由人》于9月12日第889期正式宣布翌日停刊,所积欠印刷费近港币九千元,仅能偿付五千元作为了结。此后先生教学职务转为专任。
1962 方正儿大学毕业,暑假回港省亲。
1964 方正儿在美国娶媳林雅尚。哥伦比亚大学韦慕庭(C. Martin Wilbur)教授来港访问先生,以农民运动及讲习所旧事相询。
1965 11月底迁徙香港市内,与静女一家合居司徒拔道东山台。由于韦慕庭过访引起兴趣,于本年11月-1966年5月间撰写一系列七篇有关二三十年代旧事与人物的文章,发表于《中国民主论坛》,即本书附录一至六及八。
1966 9月方正儿获颁博士学位归来,任教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与先生比邻而居,媳林雅尚任教圣保罗男女中学,与先生同事。12月长孙其一出生。
1969 11月次孙行一出生。
1970 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奥兰尼克(Kenneth Olenik)来访,询问先生在武汉与邓演达共事的情况;两年后先生在《掌故》月刊发表有关邓演达的长篇文章,即本书附录七。
1974-1975 奥兰尼克两次来函询问有关全国农民协会以及1927年夏在武汉所发生事件细节,先生详细作覆,并将有关材料于1975年分别在《掌故》与《展望》杂志上发表,即本书附录九与十。
1977 1月29日卢夫人国振病逝香港养和医院,享寿八十。是年冬先生随方正儿迁居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宿舍。
1978 庆祝八十大寿,自圣保罗男女中学退休。
1983 在闹市行人电梯上仰面跌到,送医院检查后无碍返家,嗣发现患帕金森症。外孙女梁其德出嫁,婿潘展聪。
1985 6月外曾孙女潘晓欣出生。
1986 1月26日病逝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享寿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