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上〔1〕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2〕!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3〕?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4〕,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爱;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5〕。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6〕。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7〕,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8〕。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
〔1〕《兼爱》分上、中、下三篇,都是阐述“天下兼相爱则治”的道理。这里选录的是它的上篇。
〔2〕何独:何故,为什么。“独”与“何”义同,是同义复词连用。
〔3〕当:通“尝”,尝试。
〔4〕虽:通“唯”,句首语助词。下文“虽”字同。
〔5〕贼:指杀人抢劫等为害社会的坏人。
〔6〕贼:作动词用,杀害、残杀之义。
〔7〕家:春秋时卿大夫的采地称家,诸侯的领地叫国。
〔8〕故:这句的“故”和下文几句中的“故”都应作“必定”讲,不是“所以”、“因此”的意思。清孙诒让《墨子间诂》认为“故视人之室若其室”句中的“故”是衍文,恐非是,今不取。
【今译】
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的圣人,一定要懂得纷乱的起因,才能统治天下;不懂得纷乱的起因,就不能治理天下。譬如医生医治人的疾病一样:一定要知道疾病所发生的根源,才能医治,不知道疾病所发生的根源,便不能医治。治理社会的纷乱何尝不是这样!一定要知道社会纷乱的起因,才能治理纷乱;不知道纷乱的起因,便不能治理纷乱。帝王是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的,不能不考察纷乱的起因。
尝试考察社会纷乱的起因,起于人们互不相爱。做臣下的和做儿子的不孝顺君主和父亲,这就是所说的纷乱。儿子只爱自己不爱父亲,所以损害父亲而使自己得利;弟弟只爱自己不爱哥哥,所以损害哥哥而使自己得利;臣下只爱自己不爱君主,所以损害君主而使自己得利:这就是所说的纷乱。父亲不爱儿子,哥哥不爱弟弟,君主不爱臣下,这也是天下人所说的纷乱。父亲只爱自己,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而使自己得利;哥哥只爱自己,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而使自己得利;君主只爱自己,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而使自己得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由互不相爱引起的。
至于天下做偷盗和贼寇的人也是这样。偷盗者只爱他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窃取别家财物而使他自家得利;贼寇只爱他自己的性命,不爱别人的性命,所以伤害别人的性命而使他自己的性命有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由互不相爱引起的。
至于大夫的相互侵夺采地,诸侯的相互攻打别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只爱自己的采地,不爱别人的采地,所以侵夺别人的采地而使自己的采地得利;诸侯各自只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打别人的国家而使自己的国家得利。天下的乱事,全都在这里了。考察这些乱事是从哪里引起的呢?都起于互不相爱。
如果使天下的人们都彼此相爱,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还会有不孝的人吗?看待父亲、兄长和君主就像看待自身那样,怎会做出不孝的事来?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和臣下就像看待自身那样,怎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来?必定没有不孝不慈的事情了。还会有偷盗残杀吗?如果看待别人的家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谁还会偷窃?看待别人的性命就像自己的性命一样,谁还会杀害别人?必定没有偷盗残杀了。还会有大夫之间彼此侵夺采地、诸侯之间彼此攻打别国的事吗?看待别人的采地就像自己的采地一样,谁还会侵夺?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谁还会攻伐?必定没有大夫之间彼此侵夺采地、诸侯之间彼此攻打别国的事了。如果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家和国家不互相攻打,采地和采地不互相侵夺,偷盗残杀没有了,君主、臣下、父亲、儿子都能够孝顺、慈爱,假如都能这样,就会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