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眼中的韩国

海外屐痕:三十八国撷英之旅 作者:唐信璋 著


亚洲

我眼中的韩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朝鲜半岛就被列强一分为二:以北纬38度线分别作为苏联和美国对日本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由此,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和民族就这样被硬生生分割成了两半,这就是今天的韩国和朝鲜这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三八线”和德国的“柏林墙”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地域不同,功能一样。现在,“柏林墙”早已灰飞烟灭,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回归统一;而“三八线”依然森然而立,两边的同胞仍旧骨肉分离、刀枪相向。

1992年,中国和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使得我有机会在建交数年后就踏上了这块美丽而神秘的土地,去亲身体验一下这个亚洲“四小龙”之首的活力和魅力。

那是1995年的4月中旬,江南的天气热得早,在浦东机场一番忙碌,身上居然渗出汗来。但当我们来到汉城(后更名为“首尔”),这里却还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不过,紫红色的金达莱花早已耐不住寂寞,它们盎然怒放,随处可见,给这个北国的都城带来了一份春的信息。我曾在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和《卖花姑娘》中见过金达莱,这次亲眼目睹还是第一次。它们开在路旁,开在山崖,开在庭院,凡是有春风和阳光的地方,到处是一片姹紫嫣红。与金达莱相伴的,是沿街一树树淡粉红的樱花,它们与其他叫不出名字来的花儿一起翩然绽放,把城市装点得分外美丽。

汉江是韩国的母亲河,全长514公里。在流经首都的地段,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桥梁20多座,首尔就依江兀然而立。当年的首都叫“汉城”,改名为“首尔”还是近几年的事,虽然它的英文名称依然是Seoul(在韩语中它含有首都之意)。一个“汉”字,凸显出这个国家历史上与中国的紧密关系。大约在1500年前的中国南北朝时期,在经过了一番血腥的角逐后,朝鲜半岛逐渐形成了三个独立的国家——北方的高丽、南部的新罗和百济,三者中高丽国最为强大。今天朝鲜半岛的地理分割和政治生态多多少少是当年三国鼎立时的延续。唐高宗统治时期的668年,唐朝派军队东征,踏平了高丽。据说从那时开始,朝鲜就是中国的附庸国,每年必须派使者到中国的京城进贡。

历史上中国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直到现在还留有鲜明的印记。2006年的年末,韩国突然把用了上千年的“汉城”改名为“首尔”,可见其对这个强大邻邦的矛盾和纠结之情以及急于去中国化的良苦用心。

说实在的,在出发去韩国前我们手头根本就没有什么客户,完全是仓促而为,做的是一篇不妨先去一看再作打算的急就之章。新来乍到,一片茫然,开发新客户和寻找商机便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我突然想到,是否可借助于这里的世界贸易中心(KWTC)来联系几个客户。

韩国世界贸易中心前留影。

几天努力下来,事情还真有了希望。在进行了电话预约后,那天一大早我们一行七人便早早来到了世贸中心大楼。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士,她化着浓妆,热情开朗,操着还算过得去的英语。在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和要求后,主人便先后为我们联系到了两位商人,并商定次日即见面。我们居然成功了!

巧合的是这两家商社的经理都姓李。为了不致混淆,我们分别给两位李经理取了别名。个子稍高的一位来自海滨城市釜山,我们就叫他“釜山李”;另一位看起来要老练和精明一些,我们就叫他“江湖李”,当然这全是私下里的调侃而已,当着他们的面,我们是断然不敢这样称呼的。

有了这两位韩国主人的陪同和介绍,我们在首尔的日子便过得忙碌、充实和丰富多彩起来。除了分别到他们的公司洽谈业务外,二李还陪着我们参观游览,一睹首尔和韩国的风采。我们游览过古代的皇宫景福宫、崇礼门、汉江夜色、中国老城、富有特色的露天市场,还乘火车分别去了第二大城市釜山和第三大城市大邱。

在首尔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观看韩国的传统婚礼仪式了。目睹韩国一对新人结婚的场面,完全是巧遇。那天我们正在一处景点参观,突然被一片嘈杂声所吸引。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一个相当于中国宗祠之类的地方。进到大院,里面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一个相当于北京的大型四合院式样的宅院,占地约四到五亩。主体建筑高约十米,屋顶飞檐高翘,显得古朴端庄。坐北朝南的正厅中央廊柱上刻有白底黑字的中文对联,门窗上还有精美的雕花装饰。中间的空地上临时搭起了一个白色的大帐篷,地上铺着地毯和草席,正中央放着一张供桌,红、蓝两支大蜡烛分插两端,正旺旺地蹿着火苗。再往四周看,围着正屋是一圈木结构的厢房,一条长廊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此时院内早已是人头攒动,大家翘首以盼,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大事的发生。“江湖李”询问了旁人,原来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传统的结婚典礼。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仪式开始了。首先,一位戴黑帽、穿浅蓝装的司仪怀揣着一本书来到前面,他翻开书本,抑扬顿挫地用韩语朗读了一番祝词。然后,新郎穿着紫红色的袍子、带着黑帽,在一位叫“福人”的男子的引领下缓缓来到中央,把一个红包裹交给了一位穿着传统服装的岳母,这叫“典雁礼”。紧接着,新娘从另一个方向出场了。只见她身穿绣花大红袍,打扮得喜气富贵。令我们不太习惯的是,新娘的化妆有点乡气:脸上的胭脂只是面颊上红红的两团。随后,新郎新娘隔着桌子互相施礼、对拜,双方吃交杯酒、叩拜父母大人。

我注意到,在现场的布置中,整个色彩都是以红、蓝两色对比为基调的。例如,除了蜡烛一红一蓝外,酒瓶上的红蓝丝线,“典雁礼”的包装缎子等都是红蓝颜色,不知这里有什么典故。

韩国首都首尔(当年被称为汉城)古代皇宫附近的一处老宅大院内,新郎、新娘在司仪的安排下正在举行传统的结婚仪式。

事后我们知道,韩国快速现代化的同时,依然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国家,即使现在,许多年轻人结婚还是沿用着这一古老的习俗,特别是在乡村。如果要做完整个婚礼,它的过程还要复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只是四大步骤中的最后一项,名叫“迎亲”,前面还有“纳彩”、“议婚”、“纳币”三项呢!此外,韩国人也像中国人一样,在婚姻上讲究姻缘。在男女恋爱和相亲时,至今还有人以生辰八字来预测婚姻是否美满,并选择结婚大典的吉日良辰。

在韩国吃饭用餐,我们亲身体会到了韩国人别具一格的餐桌文化和泡菜文化。

在首尔的大街小巷,饭馆林立、食肆遍地。这些馆子规模一般都不大,从四五十平方米到七八十平方米不等。进到店内一看,里面的装潢也很简单、素净,甚至有点土气。有些小店内不放餐桌,而用矮矮的案几代之,顾客只能在垫子上席地而坐,这一点倒是与日本人用餐的习惯差不多。等到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的服务员将餐具端到桌前,我特别注意到韩国的筷子与我们的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他们的筷子特别短;二是质地全用金属制成,几乎看不到木筷或竹筷。再者,韩国的碗也显得又大又重,全然没有我们中国碗那样小巧精致。

韩国菜清淡单调,花样不多,远没有中国菜的多样化和艺术性。主人请客,无非是几碟小盏、一口汤盆、数盘烧烤。几碟小菜中,最典型的要数泡菜了,它是韩国的国食。做泡菜其实比较简单:先将白菜或白萝卜洗净剖开,抹上盐和辣粉等调料,待放上几天后即可食用。一次我们受“江湖李”之邀,来到相当于上海“上只角”的汉江南岸一家饭馆用餐。主人首先点了泡菜。放入口中,汁液丰富、辣味纯正,还带有一点甘甜味,大伙儿你一筷我一叉,风卷残云,一扫而空。泡菜这个词在韩语中叫作“kim-chi”,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另一大妙用,那就是与英语中的“cheese”这个词有异曲同工之妙,照相时被当作展示笑容的提示语。一口汤盆中,人参鸡是最值得称道的,做法是将嫩小鸡用高丽红参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药材放在一起炖熬数小时,煮成鸡汤。吃时先吃鸡肉,再用鸡汤下饭。在韩国一周,我们数次光顾这家鸡煲店,“吃”此不疲。至于烧烤,我倒觉得有点残酷。看着两旁邻座将一块块、一条条血淋淋的嫩牛肉放在木摊上烤熟,然后张口大嚼的样子,我也有点嘴馋。不过小试一口,还是有点说不出的味道,终于没有夹第二筷。

说到吃饭,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吃法。我觉得韩国人吃饭的速度不是全世界第一,就是第二。他们是筷子和勺子并用,左右开弓。夹菜用筷子,吃饭喝汤用勺子,有时还把饭泡在汤勺里同时送进嘴里,三下五除二,不到几分钟就吃完了。二是喝酒。也许是由于天气寒冷的关系,韩国人的酒量大得惊人。在韩语中有句成语叫作“斗酒不辞”,用来形容某些人的海量,能喝一两瓶白酒(500~1000毫升)的人大有人在。中国的白酒在韩国特别受欢迎,我们所带的礼品中,白酒成了首选。但韩国人白天是不喝酒的,要喝都在晚上,所以有“白天喝酒是魔鬼”的说法。一般一个晚上转战不同的地方,要喝三场方能尽兴。“釜山李”夫妇有天晚上请客,我们实实在在地体验和领教了一回。第一场是在正式的晚宴上,用的是烧酒。酒足饭饱后大家与主人道别,准备回饭店。谁知李先生提出要到小酒馆去坐坐。我们出于礼节,又见天色尚早,便欣然前往。这次用的是啤酒,也没什么下酒菜,以谈天为主。时近10点,我们已略显疲态,便起身告辞,但李先生又恳切地邀请我们去一家俱乐部吃“花酒”。我们实在无法推脱,只能客随主便,再次前往。进到灯光暗淡的店内,才知道这种“花酒”其实是有三陪的卡拉OK,不过太过出格的举动倒是真的没有。

出了卡拉OK会所大门,已经是半夜12点了。我们匆匆进了地铁站候车,打道回府。环视四周,只见有许多喝得酩酊大醉的男人满脸通红,酒气冲天,步履蹒跚,口齿不清,嚷嚷着要回家睡觉去。李先生告诉我们,像这样的场景到天亮前还会有不少。

在汉城(现在叫首尔)与“釜山李”及其助手合影。

从面积和人口上来看,韩国就等于一个浙江省。其面积是9.96万平方公里,浙江是约10万平方公里;韩国人口约4800万,浙江是约5400万。更有趣的是韩国75%是山地,浙江省也是70%的山地,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但无论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来看,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韩国的工业,大到汽车、造船、计算机,小到服装、电器、美容业,在国际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此外,她精湛的足球队是亚洲劲旅,多次踢进世界杯;她的韩剧,有多少中国观众和粉丝为之感动得掉泪。

一个小小韩国,何以能有如此大的实力和能量。这也是我此次访问中想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我发现韩国人有如下几大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这个国家发奋前进的原因和动力所在。

首先是危机感。韩国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尤其是北方有这个虎视眈眈的兄弟。20世纪60年代,朝鲜的一支特别行动部队居然越过“三八线”,避开严密关卡和设防,偷袭了首尔的总统府所在地青瓦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韩国得以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其次是爱国心和凝聚力。韩国人以自己的国家自豪,这从铁杆球迷们在球场上的表现便可见端倪。凡是足球赛有韩国球队上场,球迷们便会穿上红魔体恤,万众一心,呐喊助威,拳拳爱国心,真令我们中国人羡慕得有点嫉妒。再以汽车为例,我们在大街上和高速公路上极少看到外国车,跑的全是本国的现代和大宇等车子(当然少数人私下里羡慕进口车还是有的)。一问,才知道韩国人以用进口车为耻。他们的爱国心还体现在反日上,态度如此鲜明、坚决,我们自叹弗如。

三是团结。韩国人的性格是直率、热情、火爆,但他们特别团结,关系融洽。一家商社在做的生意,其他一家从不插手参与竞争。

四是身处现代,保持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对韩国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建立在“仁、义、礼、智、信”这一儒家道德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点正是当今中国人所缺乏的。此外,他们还很好地保持了自身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既不是闭关锁国,也不是全盘西化。

访问过韩国,自然会想到和对比一线之隔的朝鲜,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用“兄弟阋墙”这句成语来形容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关系,是再准确不过了。他们原本是一个国家,同种、同文、同习俗,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但是从1945年开始一分为二,双方经历了从对抗到对峙的阶段。现在,且先让我来做一个对比。短短的六十多年,韩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工业和民主国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韩国人均GDP达到了3.6万美元。而漫长的六十多年,当年工业比南方发达的朝鲜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人均GDP只有760美元,不到韩国的47分之一,且人口只有韩国的一半。

既然如此,朝鲜民众羡慕和向往韩国吗?目前看来还未必。孔夫子早就说过:“民不患寡,只患不均。”在当今朝鲜,虽然物质极度匮乏,与韩国相比几乎属于赤贫状态,但除了少数高层特权外,近乎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使大多数人都面临着相同的境遇。富与穷、好与坏,都是相比较而产生、有鉴别的。因此在这种绝对封闭的政策下,朝鲜的广大人民不是逆来顺受,就是自得其乐。

我从未到过朝鲜,但与朝鲜人擦肩而过倒有两次。一次是10年前在法国戴高乐国际机场,还有一次是5年前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机场。两次相遇,印象完全一样:朝鲜人穿着统一颜色的西装、领带,胸前别着金日成像章,表情木讷,沉闷无言。

2012年3月4日这一天,我碰巧在电视里分别看到了朝鲜和韩国两位女士不同的风采。下午是在香港凤凰卫视看到金正恩视察前线部队,一名女兵用铿锵有力的语调向领袖保证:坚决保卫国家,杀死来犯敌人。晚上是在北京电视台“大戏在北京”节目里,韩国女演员张瑞希轻声细语地讲述在电影《林师傅在首尔》中的表演体会。一个“武装”,一个“红妆”,我诧异于他们来自同一个民族,但竟会如此不同。

我想中国现在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应该不是出于意识形态考虑,而是地缘政治的需要吧,“不战、不乱、无核”,应该是中国的期望和目标。毕竟“唇亡齿寒”,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美国人惊呼后院起火,也不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和心态吗?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与某些国家保持一定的距离,似乎更有利于中国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统一朝鲜半岛,是朝韩人民的共识和期盼。但谁统一谁?以怎样的方式统一?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和关键。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首希望南北统一的歌曲,其中第一句便是“首尔到平壤,车费不过1万元(当时合人民币70元)”,充分反映出人民期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德国“柏林墙”的倒塌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朝鲜半岛上的这条“三八线”何时才能抹去?这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殷切期盼,当然也包括我。

印尼印象

我曾两次造访印度尼西亚。第一次是1993年4月,地点在位于爪哇岛上的首都雅加达和万隆,看到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和乱哄哄的世俗社会。第二次是相隔16年后的2009年11月,地点是被誉为度假天堂、人间仙境的巴厘岛。一个国家、两番天地:一个喧嚣、浮躁,一个宁静、自然,我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当然也是大相径庭。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与印度(India)有联系吗?还真有点瓜葛。印度尼西亚的名称是由拉丁文Indus和希腊文nesos组成的。Indus指的是印度,而nesos的意思是“群岛”。西方人称印度以西的群岛为西印度群岛,印度以东的群岛为东印度群岛。1850年,英国的民族学家乔治·尔耳把居住在东印度群岛的人称为Indunesians。20世纪初,Indonesia这个名称被西方人正式使用,后来印尼的革命派在独立运动中便把这个名字用作了他们的国名。所以,汉语的印度尼西亚这个译名既有历史渊源,又很谐音,还体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确翻译得很贴切。人类历史上六大初始文明,印度文明便是其中之一。13世纪,集中体现印度文明的印度教开始传入印尼,取代了先前的佛教,现在还有一些人信奉印度教,像巴厘岛,几乎全是印度教的天地。看来印度与印尼隔海相望,相距不远,总有着某些关联。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大大小小的岛屿有13677个,首都雅加达就坐落在爪哇岛上。雅加达又称椰城,面积661平方公里,人口约900万,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

来到雅加达,我们便有幸联系上了杨汉骞先生。杨先生是我1984年在杭州结识的一位忘年交,当时他随印尼一个叫曼得鲁杨的商务访华团来到杭州访问,此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出生江苏,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浙江大学前身),1949年去了香港创业,十多年后举家移民,在澳大利亚定居,是一个世界公民。20世纪70年代香港劳动力成本上升,杨先生便把纺织厂搬迁到了雅加达郊区。

印尼总统府。1994年摄。

杨先生虽已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他十分好客,在雅加达的一周里,我们在他和他儿子Phillip的陪同下参观和游览了不少地方,像印尼缩影公园、中央博物馆、民族独立纪念碑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同时我们还在豪华的曼哈顿、希尔顿和香格里拉等大饭店和高级会所用餐、活动,品尝到当地鲜美、丰盛的特色佳肴。印象较深的还有雅加达市中心的独立广场,那里绿草如茵,群芳争艳;广场东面的总统府沉着、大气,显得庄严肃穆。

但是除了表面上的繁荣和富有,我在雅加达时时刻刻都感觉到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对立的社会,给人一种肃杀和不安之感。

经济市场化、政治集权化是1965年凭借军事政变上台的政治强人苏哈托的当政之道,他凭此策略稳坐江山数十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应该算是印尼的快速发展期,印尼一度被誉为亚洲“四小虎”之一。表面看来,雅加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荣与繁忙的景象。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城市当时似乎比上海还要发达一些。然而在威权统治下,这种繁华的背后却早已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为数年后的社会大动荡和大变革埋下了隐患。

在苏哈托当政时代,印尼同族间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状况十分突出,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形容并不为过。富丽豪华、金碧辉煌的饭店酒楼随处可见,其奢华程度连来自美国、欧洲这样的游客也感到吃惊。郊区绿树掩映中到处点缀着高级别墅区,主人打扮得珠光宝气,出入高级轿车,每一家都有好几个仆人。而与这些繁华的高楼大厦和富贵生活相毗邻的,是破烂不堪的贫民窟和他们难以想象的贫苦生活,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政府对这一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居然听之任之,社会保障体系十分缺乏。更为严重的是既得利益集团腐败成风,苏哈托家族贪得无厌,其积聚的财产竟高达300亿美元之多。

华人与当地人的矛盾也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当年华人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块充满机会与希望的土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打下了一片天地,如今占全国人口5%左右的华人控制着这个国家几乎一半的财产。另一方面,印尼华人百年来屡遭排挤,甚至是集体杀戮,特别是苏哈托当政时期,处境更惨。华人极少跟当地人通婚,主要原因是经济地位不相等和宗教不同,当然也蕴含着对印尼人既畏惧又蔑视的矛盾心理。

1955年4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尼西爪哇省首府万隆召开,“万隆会议”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此照片为作者于1994年4月从雅加达乘火车参观万隆会议召开地时所摄,纪念碑中万隆市标志下的英文为“欢迎来到亚非会议之城——万隆”。

第三大问题是腐败盛行、诚信缺失、人心浮躁。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7到8世纪时,即在我国的唐朝,印尼还是一个佛教国家;13世纪,印度教盛行;到了16世纪末,伊斯兰教成为了最大的宗教,现在有88%的人,即1.9亿人信奉伊斯兰教。世界上所有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善待他人是最大的信条。印尼几乎所有人都信教,照理应该是一个正直、诚实、善良的国家,但像在雅加达这样的大都市里,这些信条荡然无存。当我们刚下飞机办理进关手续,就尝到了一次腐败的滋味。几个身穿笔挺的制服,道貌岸然的海关官员居然半公开地向我们索要小费,最后我们只能在护照中夹上10美元才得以顺利过“关”。

此外,像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间的对立和矛盾;过度开发、快速工业化所带来的污染、拥堵等弊端与岛国原本宁静、自然环境间的不协调等等,使得印尼的情况更加糟糕。

终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政治风暴成了压垮苏哈托家族集权统治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大乱到大治,伴随着阵痛和动荡,印尼近15年来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转轨期。现在,她已是一个民主国家,开始逐步走上了较为平和、稳定的发展轨道。

像在先进、发达的法治国家,当政者们一直领悟到经济上假如缺乏监管,市场很可能会失控;同时,偏袒少数人的政权注定无法拥有持久的稳定和繁荣。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并不仅仅看GDP的大小,还取决于机会的均等、财富的合理分配和广大百姓是否能得到实惠。1979年卡特总统访华,在北京大学演讲时他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中国有中国的困难,美国也有美国的难处,当下美国就为如何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公平而烦恼。现在我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体会。

回顾印尼发展的历史足迹,我似乎看到了东南亚国家在屈辱与负重中艰难前行的一个缩影。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但这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我注意到,几乎所有国家都动荡不安、政变频仍,采用了极权的政体。我倾向于这样一个观点,在民主政治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体制的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亚洲国家贫穷落后、民众文化程度低、民主意识差、人的总体素质不高,这一切都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一种状况下,需要有一个强权政府来组织和管束,似乎是合理的结果。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素质高,忠于职守、举止规范,那么政府就会放心,不需要大批警察和公务员来监督管理。但是假如一盘散沙,内乱不断,那么政府必定要用强权来统治。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政治改革也必须随之跟进。东南亚各国的民主进程任重而道远。

班机误点,来到巴厘岛已是次日凌晨。四周一片静谧,海岛早已进入梦乡。在从机场驶往饭店的一路上,夜幕下的各处景点被浓浓的夜色和雾霾所笼罩,就犹如一个个待字闺中的害羞少女,若隐若现、欲露还藏。再等几个小时吧,美丽而神秘的岛中仙女们,那时你们会一个个走将出来,展示你们的容颜——即使你们藏于深闺,我们也将逐一造访,一睹你们的芳容。

我是被窗外牛的“哞、哞”声叫醒的。起床一看,早已是日上三竿,时近9点了,导游已在大厅等候。像这里许多带队的地陪一样,陪同我们的导游也是华人,他讲的汉语虽然不能说十分流利,但异国闻乡音,听来总带着一种亲切感。

巴厘岛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280万,她平静、安详,亲昵地依偎在繁忙和喧嚣的主岛——爪哇岛一侧,最近处只有数公里之遥,是一处旅游、度假的好去处。这里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椰风碧影、沙滩逶迤,目光所及,处处赏心悦目。岛上的海景、海浪、海风、海味,都是大自然精心构思和布局的杰作,令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不过最让人倾心和陶醉的是岛上最为有名的印度教文明,它给巴厘岛带来了印度异域文化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历经千年而不衰。古寺名刹遍布岛内、随处可见。简单了解一些印度教的基本常识,是打开巴厘岛艺术宝库之门的钥匙。印度教源于古印度的婆罗门教,是1200年前由一位叫Sankara的僧人所创立的,大约在10世纪时传入巴厘岛。它的主要教义就是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人世间行为的善恶都会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人如要得到解脱只有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那就是灵魂与神合而为一。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印度教一直受到世界各大宗教的影响,可以说是融合了世界众多教派的优点,所以连宗教史专家们也难以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既是有神论的宗教,又是无神论的宗教;既是多元论的宗教,又是一元论的宗教;既是禁欲主义的宗教,又是纵欲主义的宗教;既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印度教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多神崇拜与一神崇拜的结合。每个教派都只崇信一个主神,在崇拜主神的同时也不排斥其他的神灵。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具有神性。石头是神,草木是神,鸟兽是神,海洋是神,池塘是神,河流是神,山川是神,还有大神、小神、男神、女神……数不胜数。联想到西方的基督教,只敬一神,排斥其他宗教的严苛教义,我倒觉得印度教更具有包容性和亲和力。

岛上有大大小小的庙宇近两万个之多,真可谓“抬头三尺有神明”了。不过在这些神庙中,最有名的当数海神庙、圣泉庙、百沙基庙这三大庙宇。

导游首先带我们来到了位于岛西南的海神庙。庙就盖在海边突兀而起的一块巨岩上,涨潮时四周被海水所包围,成为一个孤岛;落潮时寺庙与陆地相通。当我们来到海神庙时,潮水正在慢慢退去,只见白色的波涛起起落落,数番拍打着横亘海中的黑色巨石,组成了一首动听的大自然交响曲。遥望着数十米之外的海神庙,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她的传说:四百多年前,远道而来的一位祭司路经此地,见这里灵气聚集、风水甚好,便在此定居并开始兴建海神庙。一天,当寺庙即将竣工时,忽然狂风大作、巨浪奔涌,庙宇摇摇欲坠。见此情景,祭司快速解下自己的腰带抛入海中。腰带仿佛具有某种魔力,顷刻间化为了两条力大无比的海蛇,与风浪展开了搏斗。几个回合下来,海浪终于招架不住,被巨蛇所征服。人们由此建起海神庙。

拜过海神,大家来到了圣泉庙。庙藏深山中,渺渺不可寻。遮天蔽日的树林中的这方天地,给人一种幽静、深邃之感。此庙大约建于11世纪,距今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庙宇规模宏大、神像云集,中央有一个“圣水池”,因而得名。我们在圣水池前小憩片刻。我细细打量,只见它长约二十米,宽六到七米,泉水清澈见底,尝之甘洌可口。据当地人告知,洗过泉水后可解除厄运,医治百病,求取健康和财富;在此沐浴,还可洁净自身,洗净灵魂。

印尼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巴厘岛是全国唯一的印度教盛行之地。照片上建筑的造型、雕塑和色彩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气氛,也散发出浓郁的东南亚风情。

游罢圣水池,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附近山顶的一处开阔地带远眺。极目四望,一轴水墨氤氲的山水长卷仿佛自右向左缓缓在我的眼前铺展开来:那飘渺云烟中重重叠叠的山峦、宫殿、溪岸、坡石、房舍、玉枝,它们或近、或远,或隐、或现,出神入化、变幻无穷,使人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我暗自惊叹:原来在东方的宗教中,不管是中国的佛教、道教,还是印度的印度教,庙宇大多建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之中。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人的教堂大多建在市区,我想这主要是为了方便传福音给大众,而不是像东方佛教、道教那样,寺庙专供僧人悟道、修行,以求得出世、安宁或是方便善男信女们还愿的缘故罢。

在岛上,终日行走在香烟缭绕的庙宇神像间,我原本想就人、神之类的话题引申开去,多啰唆上几句,但有铁凝的《正定三日》这篇美文不时萦绕心头,踌躇再三,终于未敢造次。

无论是驱车还是步行,我注意到一道非常别致的风景,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四角小凉亭。导游解释道,不管贫富,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四面皆空的所谓“发呆亭”,亭子供家中男人专用,喝茶聊天、发呆做梦。

数百年来,海岛敞开胸怀,接纳和包容了一切外来文化和艺术。除了印度教带来的建筑、雕刻、祭祀等以外,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也滋润和陶冶着美丽迷人的主人,给她以回报,使两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现在,岛上就长期生活着数千名不同肤色、流派不一的东西方各国艺术家。乌布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作“艺术家之家”的中心。与邈远而神秘的古代庙宇相比,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街道两旁鳞次栉比排列着不少画廊、小型博物馆和工艺品商店,店内印象派、抽象派、古典派、荒诞派,水粉画、油画、版画、中国画,雕刻、布艺、传统饰品和木器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里还聚集了众多来自欧美等世界各地的画家、艺术家,当然也包括中国画家。在小城周围,艺术家们扎堆而居:巴士安是巴士安画派的据点;巴土布兰是石雕中心及巴龙舞的重镇;萨杨则是年轻艺术家们的聚会之所;马斯是木雕村;切鲁克以制作银饰而闻名;吉安亚为手染布制作中心;德戈拉朗是手工艺品的制作工厂;而贝里阿丹的音乐舞蹈最为出色也最为著名。

与艺术品市场一墙之隔,便是乌布皇宫,它由乌布王朝在16世纪所建造,遗址内虽已无国王居住,但据说还有其皇族后裔深居其中。我在宫内久久徘徊、细心察看。断壁残垣间,那精美绝伦的门饰和栩栩如生的石雕还历历可辨,分明透出当年雕梁画栋、威武庄严的皇家气势来。

历史古迹灿烂了巴厘岛的历史,艺术珍品辉煌着巴厘岛的今天,这也是为什么巴厘岛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

邻国日本访问记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发船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唯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这是一千多年之前唐朝诗人钱起为一位即将回国的日本僧人写的送别诗。诗人是浙江吴兴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便是他的名句。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从7世纪初到9世纪末长达25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先后派出十几个遣唐使团来到中国,从此揭开了中日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序幕,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交往。

但是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在我的内心深处,至今仍对这一国耻久久不能释怀。不过历史毕竟翻到了新的一页,经济上的互补互需和依存关系十分现实,况且中日两国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日本民族的来历是一个谜。一说是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东渡日本,这是日本民族的根。二是日本有人认为自己是马嵬坡被唐明皇赐死的杨贵妃的后代。但被普遍认同的是第三种说法,日本人的祖先是几千年前从中国云南迁徙过来的移民。不管采用何种观点,它与中国千丝万缕的关系确是不争的事实,日文里的2000多个汉字,就是从中国借用过来的。

日本是我所在公司重要的出口市场,当时每年出口额高达2500多万美元。1996年,我带队对日本进行了访问。因为大阪驻有我所在公司的办事处,所以我们便以这里为中心开展各项业务活动。

金秋时节,我们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航程,我们便来到了大阪上空。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湛蓝大海,碧波粼粼间,一个四五平方公里的小岛赫然在目——那就是大阪关西国际机场了。机场建于1994年,据说是围海造地的产物,造价高达100亿美元,可见日本寸土寸金的窘境和国力的强大。

伊藤忠是日本一家有名的株式会社,也是我所在公司的大客户。抵达后的第二天晚上,商社社长(即总经理)邀请我们到位于市中心的饭店吃饭,给我们接风洗尘。主人五十开外,身材矮胖,显得有些臃肿,是典型的日本人模样。

日本料理口味鲜美,一直为我所钟爱,尤其是三文鱼生鱼片,抹上一点芥末和酱油,更是清新爽口,令人爱不释“口”。这是传统的日本菜,我想主人今晚肯定会让我们一饱口福了。店内一位穿着和服的年轻小姐把我们领入了一个包间。房间不大,中间放着一张矮矮的长桌,桌上已放着几瓶清酒,色泽淡黄,清亮透明。屋内没有凳子,但桌子四周的地板上铺着一圈精致的草席,这就是日本传统的榻榻米了。墙上一幅被叫作浮世绘的画,使这里的环境更增添了一番情趣。

我们一行十多人,围着长桌席地而坐,大家比划着手势热情交谈,气氛热烈。一番寒暄和交谈过后,主人的几句话让我们在座的中国人个个瞠目结舌:“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客,今晚的主菜是河豚!”中国民间一直有“拼死吃河豚”之说,意思是河豚味道虽然鲜美,但是有毒,弄不好会有生命之虞。以前只听说过在苏州张家港一带时兴吃这种鱼,但我始终没有亲眼见识过,更妄谈品尝了。见我们一副害怕的模样,主人赶忙解释道,在日本,烹饪河豚鱼的厨师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是持证上岗的,非常安全。河豚有两种吃法:一是把它做成“刺身”,也就是生吃。鱼肉被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看起来透明洁白,蘸着配料食用。二是类似中国火锅一样的吃法,今天我们就这样吃。

1996年春在京都岚山与化着浓妆、身穿传统和服的日本艺妓合影。艺妓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然后风靡全国。她们是一群从事表演艺术的女性,除了在宴会或重大场合为客人服侍餐饮外,还以舞蹈、乐曲、乐器等表演为客人助兴,并非被国人误读为的妓女。

话音刚落,服务员便端上了滚烫的火锅和几大盆生河豚。锅内的汤中已放入了许多佐料和大块的豆腐。在社长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夹着河豚,放入锅中,待略煮后慢慢食用起来。夹一块河豚送入口中,再就一口清酒,那鲜美、香醇的佳肴真让人大快朵颐,使人酣畅淋漓。

品尝着这人间美味,更加上酒的功效,我的想象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人类是永远无法解释的——最美的景色在最难以攀越的高山和峡谷间;有毒的鸦片、海洛因居然是疗效极高的药物和为众多瘾君子所趋之若鹜的精神麻醉剂,像蘑菇、果子狸,无不如此;最美的花朵玫瑰居然带刺……河豚也是一样,它是剧毒的鱼类,但是它的鲜美却仍然让人们不顾一切,拼死一吃。

中国古代有几首描写品尝河豚的诗词,例如宋人梅尧臣的《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面品尝美味佳肴,一面吟咏起古人的这些诗句,我仿佛就着酒兴一路扶摇直上,飘飘欲仙了。

大阪是列东京之后日本的第二大城市,是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地区,曾有几代日本天皇在此建都(公元313—412年,645—683年),因此城市布局宏大、名胜古迹众多。由于业务繁忙,拜访客户、商务洽谈几乎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时间,我在大阪唯有到过一个叫心斋桥的商业区。

心斋桥位于市中心道顿堀和一条叫御堂筋大街东侧的地方,从居住地乘四站地铁,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同行的林先生告诉我们,这个商业区历史非常悠久,在大阪尽人皆知。远在江户时期,这里就已形成了购物商圈,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我们环顾四周,这里的布局确实别具一格:头顶是以透明玻璃覆盖的弧形天棚,脚下是花岗石石板铺就的人行道,道路两旁的灯柱和上方的路灯显然是欧式格调,给这个东方市场抹上了些许西方色彩,令人耳目一新。大街上人头攒动,从早到晚熙熙攘攘,顾客络绎不绝。路两侧鳞次栉比的,是一家挨着一家布置精美的精品屋和专卖店,一眼望不到边。走进店内,触目皆是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款式的服装、鞋帽、装饰品、化妆品、家用电器、照相机、摄像机……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闲逛中,我们来到了一家尼康照相机专用商店内选购商品。在经过了一番比较后,我挑中了一架当时颇为流行的单反相机,配上标准镜头,价格为5.85万日元,约合450美元。当时美元对日元的比价为1∶130(由于美国的压力,目前日元升值,约在80日元左右),日本的出口势头比较强劲,经济状况也没有现在糟糕。时过境迁,可惜的是当年闻所未闻的数码相机不久后便横空出世,居然在短短数年间完全取代了传统的胶卷相机,我那架相机只能束之高阁,作为一件纪念品来保存了。不过这架相机总算在日本派了点用场,本书中的一些照片便是它的作品,也算是对我的一份补偿和安慰。

结束了在大阪的业务,我们花两天的时间前往东京拜访客户。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人口130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位于本岛关东平原的南端,抗日战争时期令人生畏的日本关东军,就源于这一带。

闻名遐迩的新干线时速200多公里,几乎横贯日本本岛,但最有名、最繁忙的还是从东京到大阪这一段全长550公里的路段。那天我们从大阪出发,仅用了短短2小时40分钟便抵达了目的地。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首次访问日本,他说在科技方面给它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新干线和微波炉。

现在,离邓小平访日又是30多年过去了。中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时速达到了350公里,杭州到上海的高铁时速为320公里,到上海仅需50分钟;至于微波炉,在中国更是普及到家家都有,可见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

对我来说,东京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银座夜晚流光溢彩的夜色和地铁内川流不息的人流。

银座不大,全长仅1.5公里,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区,素有“东京的心脏”之称。据说这一带原来是大海,后来一位叫德川家康的人出资填海造地,把这里变成了铸造银币的“银座役所”。明治三年(1870年),这里更名为银座。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银座便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成为了商业步行街。大街两旁的百货公司和各类商店鳞次栉比,后街还有许多饭店、夜总会、酒吧、茶座、小吃店等。

我们是入夜时分来到银座的,这里已没有了白日的熙攘和喧嚣,有的只是一份静谧和安逸。道路两旁高大的建筑群楼顶上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电子霓虹;晶亮剔透的橱窗内,展示出动人的华彩,就像暗夜中的奇葩,显得优雅而从容。马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或匆匆而过,去往附近的茶座、夜总会,或驻足观望,尽情欣赏美丽的夜色。我在这如诗如幻的意境中慢慢咀嚼着银座的韵味。

日本地域狭小,面积只有不到38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众多,有近1.3亿。这种拥挤的状况可从东京的地铁内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东京第一条地铁开通于1927年,是亚洲第一条地铁,现在地铁已四通八达,像蜘蛛网般贯穿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在每天清晨或傍晚的上下班高峰,上班一族们便如临大敌、神色严峻,像沙丁鱼一般迅速穿行于人山人海的地铁大军之中。那天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一个地铁站体验一番。只见站台上早已摩肩接踵,人们来往穿梭,好一番地下城的拥挤景象。令我们惊叹的是,即使在这样的境况下,无论是站台里还是车厢内,从来没有相互推搡,发生口角争端的不雅场面,人们一个个礼貌有加,到处秩序井然。我注意到,居然还有人在这样拥挤的环境里旁若无人,埋头看书。一个国家的文明和强大程度主要取决于国民的素质,日本人的礼貌(即使有时显得虚伪)、敬业、忠诚、勤劳、团结等美德,确实值得国人好好学习。

箱根是日本有名的旅游胜地,以温泉众多、疗养休闲闻名遐迩。据记载,在数十万年前,这里曾经是熔岩四溅、浓烟滚滚的火山口。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千峰叠翠、流水潺潺的风景区。趁着在东京洽谈业务的间隙,我们便去了这个离市区仅90公里的风景区游览。

位于中央区域的景点叫芦湖。芦湖面积不大,只有7平方公里,和杭州的西湖差不多(西湖西进前为5.6平方公里,现约为6.5平方公里)。西湖和芦湖有不少相似之处,除了面积相当、风景优美,还有在环湖的周围,都有不少人文景观,历史积淀深厚,它们被巧妙地融入于大自然之中。但两湖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西湖海拔低,在两千多年前与钱塘江相连,曾是一个澙湖,因此湖水浅,最深处不到3米。而芦湖位于高山峡谷之中,有些类似于瑞士的琉森湖,最深处达到了45米。

站在高处远望,但见远方被白色覆盖的富士山隐约可见。脚下,湖水深邃湛蓝,波澜不惊,犹如一面纯净透明的镜子。湖面上间或驶来几艘小船或是游艇,荡起层层涟漪,使画面增加了动感。湖的周围,环绕着重重叠叠的山峦,树木苍翠欲滴,斑斑点点,间杂着几许红、黄色。假如再细心观察,你会觉得那山峦深浅不一,至少有五六层之多。记得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描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置身在这云蒸霞蔚、虚无缥缈,仿佛童话般的美景之中,虽相隔千年悠悠时空,我与范文正公之心息息相通。

除了欣赏芦湖,我们或步行,或坐登山缆车,还先后游览了附近的神社、石佛、关所、早云寺、湿地植物园等名胜。

当然,箱根最有名的还是温泉,这里有著名的“箱根七汤”,就是七个被视为疗养胜地的温泉。泉内水中有14种矿物质,对神经痛、关节痛、寒症等具有很好的疗效。可惜的是限于时间,我们只能走马观花,未能在此小住泡上一次。

京都是日本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传统古都,听说离大阪只有一百多公里,我们便在一个凉爽宜人的秋日前往游览。

日本古都京都的金阁寺金碧辉煌,是当地一大景观。

据说京都是仿照隋唐时代中国长安、洛阳等京城于794年而建的。但是京都更具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佛教中心和神道圣地。京都的清水寺、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金阁寺因外部镀有一层金箔而得名,塔顶尾部装饰着一只金铜合铸的凤凰,堪称一绝。

在日本,“春赏樱花秋赏枫”是民间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现在是秋日,来京都观赏红枫正是时候。在加拿大赏枫,树高、叶大,显得大气、沉稳,而京都的红枫,却是精致、缜密,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在这深秋时节,树下铺天盖地的红叶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红地毯。

对中国人来说,来京都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拜谒岚山一处公园入口处矗立着的巨石,上面镌刻着1919年周恩来游岚山时的诗句。上面写道:“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斯人已去,风范长存,伫立在这块石碑前默默凝视,不由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国家,又是近邻,但日本人对我来说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最大的不解是日本人的性格特征。

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就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家开放、发达。但它又是一个具有强烈封建色彩的等级社会,所谓“格府”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各大公司拜访,清一色全是男性,女的只能端茶、接电话,当当服务员。来中国做生意,出入的也全是男人,鲜有看到女性的。我诧异于在这样一个先进、发达的现代社会,居然还有如此守旧和传统的做法。

有人告诉我日本人很虚伪,他们表面上一见面就点头哈腰、彬彬有礼,但心里想的却全然是另一回事。但另一方面,我所接触过的日本人都诚实、真诚、苦干、上进。

就一个个单独的日本人来说,他们并不聪明,但他们很认真,又具有团队精神。在私下,我们有“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之说。我在大阪的人行道旁亲历了难忘的一幕:为了检查地下管线是否正常,一个三人小组分工明确,一人背小梯,一人掀盖子,一人下去检查拍照,一板一眼,一丝不苟,那认真、敬业的精神,令人敬佩。

秋季是赏枫的最好的季节。

恃强凌弱,欺软怕硬也是这个民族的特征之一:对当时羸弱的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它可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对于强大的美国,挨了原子弹后居然唯唯诺诺、俯首称臣。对于这一点,有人形象地描绘了中、美、日三国的民族性:中国人受了欺负,总要表达民族感情受到了伤害;美国人挨了打,肯定要还手;日本人一旦被打趴下了,一定会跟行凶者交朋友。欺负弱者是日本民族性的表现,自杀在日本人心中是被看成解决外部纠纷和内心纠结的荣耀的解脱之举。

早在抗日战争以前,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就做过这样的比喻,日本的国土形象像一条蚕,而中国则像一片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是要饿死的。有了这一荒诞理念,侵略中国便成了必然。首先是在日本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这中间武士道精神和天皇制度是核心。二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日益增强,这势必使日本采取侵略和扩张的对外政策。三是从中国方面来看,到了清朝末年,国家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同时,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日本人觉得软弱可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内耗严重,国共内斗、国民党内部也是派系林立。日本侵华战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综上所述,日本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国家。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也十分复杂和矛盾:鄙视、尊敬;熟悉、陌生;钦佩、厌恶;羡慕、嫉妒。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不容回避,也不必害怕,可怕的是当前在日本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军国主义思潮。日本的教科书上对侵华战争是这样写的:“战争是悲剧。然而战争难分罪恶。不能说哪方是正义的,哪方是非正义的。”正确的态度是日本应向德国看齐。二战是一段惨痛的历史,德国在反思中走在了前面,首先是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再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承认与道歉。德国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宽恕。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日本人是该学学德国人的时候了,只有放弃错误主张,考虑到两国关系的长久发展,中日两国才能和平共处,和谐共赢。

从鱼尾狮雕像说开去

三年前侄女离开上海去了新加坡工作,使我对这个国家多了一份关注。近日报载,新加坡这个一直坚持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的国家,最近突然收紧了投资移民政策,部分原因是新移民挤占了本土年轻人的生存空间,并导致物价持续上涨。是啊,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大约有50万~60万中国人纷纷移民到这个仅有465万人口和715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可见她的魅力所在。那么,是什么使得新加坡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一个小小的岛国,又何以能变得如此先进、文明和富足呢?

一切都可以从新加坡的象征——闻名于世的鱼尾狮雕像说起。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性Logo或建筑。就像美人鱼雕塑是北欧丹麦的名片,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的象征,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的地标一样,鱼尾狮雕像则是新加坡的标志。

雕像坐落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南侧,面临滨海湾。她以晶莹剔透的汉白玉雕琢而成,高8.6米,重70吨,口中喷吐出长长的水流;底座是波浪形的蓝色花岗石,象征着鱼尾狮乘风破浪,挺立于大海的浪涛之中。鱼尾狮的设计和构思源自新加坡被世人发现的传说:公元11世纪时,这个海岛称为淡马锡,意思是“海城”。有一天三佛奇王国一位叫神尼罗乌达玛的王子乘船来到这里,看到一头异兽。随从告诉他那是狮子,于是他便把小岛命名为Singapura,意为“狮子城”。后来,人们在狮头上配上鱼尾,使之成为了鱼尾狮——它既代表新加坡从渔港变成商港的特性,也为了怀念当年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存的祖祖辈辈们的华人。

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勇敢与坚强的象征,新加坡人的寓意是显而易见的:祈愿新加坡能从一个小小的渔村,成长为一个强大与富裕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今天,新加坡人的这个美好夙愿终于实现了。我曾于1992年和2009年先后两次在新加坡作短暂的访问,亲眼目睹了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盛世景象。

鱼尾狮雕像是新加坡的标志,坐落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南侧,以晶莹剔透的汉白玉雕琢而成,高8.6米,重70吨,口中喷吐出长长的水流;底座是波浪形的蓝色花岗石,象征着鱼尾狮乘风破浪,挺立于大海的浪涛之中。

从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

新加坡的历史短暂得令人咋舌:她于1965年8月9日宣布独立,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国,至今还不到50年!

在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于1819年来到这里并设立贸易港口之前,新加坡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自那时开始至1942年,新加坡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用来作为中转港,为英国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特别是打开中国这扇大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莱福士称得上是新加坡的创始人,为新加坡的开埠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上海西藏路与九江路口有一幢新加坡人投资的大厦,就是以莱福士的名字命名的。

1942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领;1963年,又被并入马来西亚,可谓命蹇时乖。两年后的1965年,这个小岛又被马来西亚所开除,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新加坡是“被独立”的。

在蜡像馆内栩栩如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前留影。

除了英国人当年留下的少得可怜的基础设施,新加坡确实是“一无所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资源。除了空气,它连水也没有,必须依赖于马来西亚。连接岛国和马来西亚大陆的大桥上,有三根白色的管道与桥并行,那便是新加坡人民喝水的生命线。与此同时,它连建设要用的沙泥和石头也要进口,隔海相望的印尼便是它的来源地。正如新加坡开国之父李光耀所说:“我们对世界并不重要,如果我们不做出最大努力,我们的人民就会面临饥饿。”建国之初,新加坡人所面临的困难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正是这种赤贫,锻炼和培养了新加坡人民,使它“置之死地而后生”。

它唯一有的,就是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旁,是世界的十字路口,这里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开展航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加坡人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把国家建设成为了世界航运、航空、金融、贸易和加工制造中心。

·它是世界第三大海运集散港,每年有4.5万多艘货轮进出港口,吞吐量达到7亿多吨。特别是这里的集装箱码头,其先进性和高效率为世界第一。

·新加坡有一句口头禅叫“小小新加坡,大大飞机场”。位于岛东端的樟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每年进出人数多达2500万人次,共有68个定期航班飞往全球56个国家的124个城市;货物吞吐量则位居世界第七。新加坡航空公司以上乘的服务闻名遐迩。1992年我从科威特经新加坡回国,有幸乘坐过新航。仓内的空姐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们穿着一身马来民族风格的宝蓝底色绣花裙装,对旅客彬彬有礼,有求必应,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它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日产量高达100万吨汽油。

·它是继纽约、伦敦、香港后排名第四大的全球金融中心,年交易量达到近900亿美元。

·它还是高科技产品生产大国,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开发和生产、半导体、照相机的组装,都位列世界前茅。

小小岛国,连接着大世界。勤劳聪明的新加坡人,把其地理优势利用到了极致。

东、西方理念和文明在这里交汇

距今700多年的元朝,意大利威尼斯一位叫马可波罗的旅行家来到中国。他发现这个神秘而富庶的东方古国最大的法宝就是儒家经典和礼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的位置都摆得很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清晰分明。作为一个由宗法伦理关系来维系社会稳定和思想统一的国度,儒教和礼仪很好地保护了道德,也维护了礼法。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便在西风东渐的大变革中轰然分崩离析,20世纪60年代的“文革”更使它遭到了最后的惨烈一击,然而这种儒家思想却在新加坡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被尊奉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并在李光耀的治国理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光耀祖籍广东,1923年出生于新加坡,是当地第四代华裔。他早年在英国剑桥留学,攻读法律,所以既受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又接受现代西方文明、法治理念的教育和影响。李光耀是新加坡之父,国家之所以有今天,他居功至伟。

新加坡是中国境外唯一一个华裔占大多数并由华人长期执政的国家(香港只是一个地区)。同为华人执政的国家,新加坡的成功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板。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封建意识浓厚、公民素质相对欠缺的亚洲国家,新加坡或可成为未来中国政治改革的借鉴。

形式上,新加坡实行的是西方民主制度,但也明显地打上了东方“家长制”的烙印。它是议会多党制,总统和总理均由民选产生,但几十年来,都由人民行动党执政,其中李光耀执政25年,吴作栋14年,现总理为李光耀长子李显龙(作者曾于1985年在杭州接待过他,当时他是新加坡外贸部部长)。李光耀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出的一套选举法确保了人民行动党能一党独大,长期执政,这个选举法不断受到其他政党和民主人士的诟病和抨击。

作为深谙中国传统统治之道的李光耀当然记得孔夫子的“公则说(悦)”一语(公平使民众高兴),所以通过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全国占20%的富人上交的所得税占总额的93%!

不过新加坡确实是一个法制社会,它对法律的严苛和廉政的彻底,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西方的法治和东方的“家长制”被融于一体,贯穿新加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效果最好的要数其罚款制度:

·行人在路上乱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1新元等于人民币5元),还要劳动几小时。

·随地吐痰,罚款600~700新元;第二次,罚款1200~1300新元。

·在公共厕所大便后不冲水,罚款500新元。

·乱穿马路,最低罚款50新元。

·赤膊上街者,罚款1000新元。

·买卖盗版光碟,罚款1000新元。

·乘坐公共交通逃票,补齐差额,再罚一倍车费。

多年前,美国青年麦克·菲因在停车场的私人汽车上胡乱涂鸦,被罚坐牢并处以鞭刑。这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连克林顿总统也致函为其求情。但新加坡政府根本不为所动,照样处罚,这个美国人被打得皮开肉绽,服刑后驱逐出境。

新加坡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秩序井然、环境优美,这与如此严酷的刑罚是分不开的。我哥哥嫂嫂在新加坡女儿处住了半年,他们告诉我,新加坡这么小,人又这么多,天气还这么热,可人人都讲卫生,硬是连一只蚊子也没有。由此可见人的素质和法律的威慑力。

在廉政方面,对官员的要求更为严苛,体现的完全是西方的法治精神。李光耀铁腕反贪,可从1986年的“郑章远事件”中窥见端倪。郑是李光耀的亲密朋友和同事,当年共创天下,曾任国家发展部部长。他因受贿80万新元败露而自杀,在给李光耀的遗书中,郑写道:“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东方绅士,我应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接受最严厉的惩罚。”郑死后,李光耀把他的罪状公之于众,其家人无脸再待在新加坡,只好移居国外。

廉政的另一个例子,便是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党部。它至今仍然在一个普通小区一幢二层小楼办公,工作人员只有区区十几人。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一个是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另一个是官僚体系的廉政和高效,这两者是新加坡得以成功的重要方面。一位在当地南洋理工大学念书的大学生告诉我,在这儿生活久了,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那就是人人都心平气和,没有那么多怨气。

在经济上,新加坡深受亚洲文化的影响,实行的是现代家长制式的管理模式——国家资本主义。40%以上的财富控制在政府手中,其中最大的政联公司淡马锡控股直接拥有2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占有全国GDP的13.5%,目的在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导经济发展,打造国家竞争优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新加坡的房屋类型有三种。一是公寓,约占总数的15%,主要出售给富人和外国人,且价格很贵。二是别墅,为有钱人所享受。三是组屋,即由政府建造,相当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它们价格低廉,几乎家家买得起,数量占80%,主要出售给平民百姓。组屋大都建在地铁站或者公共汽车站附近,交通方便,由于治安环境好,小区没有围墙,因此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自由出入。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使普通百姓都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深受老百姓的拥护,还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佳居住城市”之一。

三大民族和睦相处、“花园城市”美不胜收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PR)共有360万,主要有三大民族,华人占75.2%、马来人占13.6%、印度人占8.8%,其余为少数族裔。人们根据各个民族肤色的不同分别把他们诙谐地称为“白煮鸡蛋”、“茶叶蛋”和“松花蛋”。不同的种族,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这里,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供人们自由信奉;在语言上,除了英语外,还有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都为官方语言,中国人即使不懂英语,也可在此生活、居留;当地的日历上分别印着公历、中国农历、印度历和马来历,政府都把不同民族的节日定为公共假期。传统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区,“牛车水”是唐人街,当年这里的华人用牛车来拉水,用以清洗街道和建筑物等,才有了这个名字。“小印度”是印度裔人居住的地方,充满着浓浓的南亚风情和咖喱味。马来人居住的地方叫“尤诺斯”,来到这里仿佛置身在马来西亚的某个城市和乡镇。

新加坡市中心的最高法院外景。

像新加坡这样,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既引进外来先进理念和思想,又保持传统文化和特色,而且两者结合得如此完美,确实至为不易。

炎热的气候使得岛上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其中有一种叫“胡姬花”的热带兰花,是新加坡的国花。看着它们那同出一茎、互相拱扶着的娇美的叶片,我不由想到,那不正是新加坡各民族人民同舟共济、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么?!

新加坡被称为“花园城市”,风景优美、景点众多,每年接待一千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自然似乎也对新加坡格外开恩,它虽然地处海边,但常年没有台风和飓风的袭扰。

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市中心高115米的花芭山顶,四周植被繁茂、古木参天,是身居闹市里难得的一方净土。山脚下的圣淘沙小岛静静地躺在宁静的海湾里。导游告诉我们,岛上原是英国殖民者的一个军事基地,1972年后被开辟为旅游景点,成为了新加坡最受游人欢迎的去处。这里的面积虽然只有3.5平方公里,但建有海底世界、胡姬花园、蝴蝶园、海事博物馆、世界昆虫博物馆等众多景点。

入夜时分,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圣淘沙。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集音乐、激光、水火于一体的高科技音乐喷泉表演。高潮时刻来到了,伴随着飞扬的音乐和梦幻般的束束激光,鱼尾狮翻江倒海,腾跃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这就是新加坡,那个跻身于世界舞台并令世人刮目相看的袖珍小国新加坡!

越南见闻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唯有永恒的利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由利益来决定的。曾几何时,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仇敌,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唯一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越南是我们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亲密邻邦。至今回忆起这段历史和这些称呼,真让人有点不可思议,继而忍俊不禁。在我16岁的那年春节,我随父母乘船到了离家几十里外的邻县一个叫南双林的小村看望舅公。舅公家的有根表哥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那年刚刚退伍回乡。他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在越南的热带丛林里抗美援越的危险经历和见闻,听得像我这样刚有点英雄情结的热血少年情绪激昂,对战场、冒险向往不已。

2007年的国庆节,我和妻子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对越南作了一次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南国风情、热带景色,下龙湾的神奇、当地人的好客,以及越南百姓对中国的态度……出发前,我对越南之行充满了期待。

我们是晚上9点后在广西的海滨城市北海上的船。这是一艘号称万吨级的大船,专门往返于这条“国际航线”上。它从北海出发,穿越北部湾,在越南下龙湾的一个码头靠岸。但是船上的设备和条件实在不敢让人恭维:狭窄的小仓内硬是塞进了四张高低铺,显得拥挤逼仄;床单和被子散发出一阵阵异味,显然是多日没有清洗了;更要命的是舱内的空调,除了制造噪音的功能,根本没有制冷效果,令我们蒸了一晚的桑拿。

久久不能入睡,我索性打开书本,翻看起有关越南的资料来。

越南面积为32.95万平方公里,人口8600万。南美洲的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越南也毫不逊色,紧随其后,它从最南端到最北端的直线距离为1650公里,中间最狭窄处只有50公里。难怪在越战期间,美国的B-52轰炸机一不小心就把炸弹扔到了邻国柬埔寨的土地上。

这条长长的“扁担”,两头分别担着两个装得满满的“谷筐”,那就是以河内为中心的北部和以西贡(现在已改名为胡志明市)为中心的南部,在其周围,是盛产稻米和其他农作物的两大平原: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稻米出口国、第三大咖啡出口国、第三大腰果出口国。

历史上的越南,其实归于中国的版图之内。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就派出军队平定了当时被称为“欧貉”(音hé)的部落联盟,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等郡。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越南直至宋朝以前还是中国的郡县。我最近恰好重读“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才知这篇传世之作正是作者在前往他父亲作县令的交趾,路过洪州(今南昌)时所作,而交趾就是现在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那一年是公元675年,次年王勃便因渡海溺水而死,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越南外交部外景。

公元968年,越南才成为了独立的封建国家,不过与中国的关系依然密切。直到1802年,清朝政府才同意把当时叫“安南”的这个国家改名为越南。

有了这样的历史,中国在越南的影响之大就不足为奇了。在古代,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一直使用汉字。后来在汉字的基础上又创立了南字。16世纪初,西方殖民者侵入越南后才创立了现在通行的越南文字(葡萄牙人亚历山大·罗德为了方便传教,就在原有越语的基础上,以拉丁文为主,创造了现代越语)。现在在河内的许多地方都还保留着汉字,像我们参观过的玉山庙、镇国寺等风景区,大门旁都有汉字写就的对联和牌匾。从中国传入的佛教是越南的主要宗教。现在越南还有汉族一百多万人,是第六大民族。

越南与中国,更可从连接两国的数条大河看出关联:例如发源于中国云南的红河,全长1200公里,在越南境内就有505公里;发源于云南的沱江,全长982公里,在越南境内有543公里。正如一首古诗所说的那样:“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越南是一个饱经外族入侵的多灾多难的国家,其近代更是一部充满战争和屠杀的血泪史:1858年,法国入侵,其后沦为保护国。二战时期被日本占领。1945年刚刚独立,又在1946年遭法国入侵并统治。1954年,在外国强权压力下,被迫分裂成南北两部分。1965年,美国入侵,越南战争爆发。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遭受过如此频繁的外族入侵和统治?!

多年的战争,使得这个国家山河破碎、贫穷落后,特别是持续近30年的抗法、抗美战争,给越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500万平民死亡,留下了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20万妓女、150万难民!但战争也把越南人民培养和锤炼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读了越南的历史,说实在的,我对英勇的越南人民充满了同情和钦佩。

第二天,天还未亮,我便睡眼惺忪地早早来到了甲板上,想一睹壮观的海上日出。谁知等待我的不是那喷薄而出的朝阳,而是灰蒙蒙的天空和扑面而来的飓风。原来一夜之间,台风已经悄然来临了。事后我才知道,那是被叫作“罗莎”的台风,它生成于菲律宾海,台风过处,造成了数十人死亡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黑云压境、飓风来袭。大船仿佛一个趔趄,剧烈地来回摇晃起来。我赶紧扶住栏杆,尽力稳住自己的身子。我抬头看天,大块铅色的云层忽聚忽散,仿佛是一队队士兵在左冲右突,摆出一个个奇特的矩阵。脚下那原先湛蓝、平静的海面已经被汹涌咆哮的巨浪所取代,卷起一堆堆白色的浪花。我环视周围的游客,他们原先都和我一样,怀着好奇心早早涌到甲板上,但一个个都被飓风吹得东倒西歪,有的还晕了船,开始呕吐起来。无所不能、变幻无常的大自然就这样在一夜间突然发起威来,令大家措手不及。

驶过了一个安装着巨大的白色灯塔的岩礁,前方海面上便隐隐闪现出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岩石和小岛。船上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就是下龙湾了。有人说:“不游下龙湾,等于没有到过越南。”我们这次慕名前来的最大目的地,就是下龙湾。

下龙湾风景区就在北部湾边,离中国不远。她被游人称为“海上桂林”,在1994年被选为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散布着3600多个岛屿,上面耸立着奇峰怪岩。关于下龙湾,有一个优美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上天派遣神龙下凡,降临到了这里,以帮助越南人抗击外敌的入侵。巨龙从口中吐出串串火球射向敌人。龙珠落入大海后,顷刻间化作了形状各异的奇石和怪岩。和我们中国人一样,越南人素来把自己喻为龙的传人。

越南下龙湾是北部一处最为著名的景点。在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散布着大大小小3600多个岛屿,它们造型别致、形态各异,被称为“海上桂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于1994年将下龙湾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台风来袭,打乱了我们的全部行程安排。考虑到旅客的安全,越南所有旅行社都取消了下龙湾的旅游项目,无论我们如何争取都无济于事。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就这样把我们游览下龙湾的梦想一夜间吹得无影无踪,使我们与下龙湾擦肩而过。

上午9点,我们在下龙湾码头顺利入了关。

导游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越南姑娘,但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她告诉我们,现在越南的年轻人学习外语成风,最流行的当然是英语,第二是汉语,有不少人还到中国南方,如广州、南宁的大学去留学。

从下龙湾到首都河内大约150公里,但由于道路狭窄和路况较差,我们却走了近六个小时。好在导游风趣、健谈,一路的介绍略略减去了旅途的单调。导游说,越南有“四大苗条”:一是国土苗条,那是指它狭长的地貌,南北两头相距数千公里;二是公路苗条,因为越南没有宽广的公路,更没有高速,绝大多数仅有一来一去两条道;三是房屋苗条,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百姓的民居一般高三四层,左右开间只有三到四米,但深度却有数十米,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四是姑娘苗条,你们看看我就知道了。一席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也带走了旅途的疲劳。

一路前行,稻田里、小山旁,我们不时能看到许多坟地,有的连墓碑也没有,那是数百年战争给这个国家留下的惨痛印记。坟头上哪随风飘动的荒草仿佛在诉说着惨死者无尽的悲哀和怨愤。看到这一幕,我不由想到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附近建造的美国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越战期间,美国军人死亡5.8万,受伤30万,另有2000人失踪。在那黑色的大理石上,镌刻着数万名在越战中阵亡的美军士兵的名字。他们同样是“冷战”的牺牲品。死者往矣,正义与邪恶、侵略与遏制,千秋功罪,唯有留待历史和后人去评说。

我1995年秋天曾在纽约“百老汇”看过一部叫《西贡小姐》的歌剧。它从1991年上演后,轰动了美国歌坛,久演不衰,共演出了4092场。《西贡小姐》的故事就发生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撤离西贡前夕。年轻漂亮的越南少女金在西贡市中心一家酒吧当招待。那天老板举办了一场小姐选美的活动,金因此邂逅了一位美国海军士兵克里斯,由此一见钟情,产生出一段异国情缘。西贡被北越占领后,金和美国人克里斯无奈分手。不久,金发现自己已经怀上了孩子。后来金生下这个混血儿,母子二人被迫在西贡烟雾弥漫、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中度日,深感前途渺茫。最后克里斯怀着悲伤的心情从美国回到西贡寻找昔日的情人,又再为她与孩子带来了希望和矛盾……

“战争”、“女人”、“爱情”、——《西贡小姐》的故事情节自然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在西方国家,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当然不是当局的政治宣传工具,可透过这部歌剧的票房率和观众的反应,我们依然不难看出,它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越南战争的深刻反思和歉疚。

台风刮走了下龙湾,我们在越南的观光项目唯有河内。河内是越南的首都,为全国第二大城市,人口360万。这个熙熙攘攘、人来车往的繁忙的发展中城市,充满着活力和生机,是越南“革新开放”旗帜下的一个缩影。

在河内,我们对沿途的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导游告诉我们,在外国人看来,越南有“四大怪”:“男人绿帽头上戴,女人手帕脸上盖,人力车子倒着踩,花钱要用大麻袋。”她一一解释道,绿帽其实是军帽,现在虽然不打仗了,但男人们似乎还有着某种军人情结,以戴军帽为荣。女人的手帕,既可挡住烈日的暴晒,还可用来遮蔽废气灰尘,可谓一举两得。至于倒着踩人力车,那是习惯成自然了。最后是钱,越南的货币叫“盾”,最大的面额有1万,当时1元人民币可以换到2000盾。要买一样稍贵的东西,就要许多的纸币,不过用大麻袋来装肯定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我向导游调侃道,应该再加上一怪,变成“五大怪”,你看马路上那浩浩荡荡的摩托车队伍,不是开得比奔驰车还快吗?众人听后,不禁都大笑起来,纷纷点头称是。

在河内,除了参观一些自然景观和了解风土人情外,我们的重点是在首都的心脏——巴亭广场附近的政治和历史性建筑。广场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只是规模相对较小。它以著名的“巴亭起义”命名,长320米,宽100米,仅可容纳20万人。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就在这里宣读了《独立宣言》,标志着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从此这个日子也成了“国庆节”。广场周围有胡志明墓、国宾馆、主席府、外交部、胡志明故居、大会堂、博物馆等有名的建筑。

老天仿佛硬是要和我们作对似的,在参观的过程中,一直下着滂沱大雨,多多少少稀释了我们的游兴。我们匆匆经过了一幢黄色的法式建筑,这里是法国统治时期的总督府,现在是国宾馆。在湖畔茂密的树丛里,有一幢类似于吊脚楼式的小楼,这是胡志明生前居住的地方,它用越南有名的红木搭建而成,里面陈列着胡志明用过的物件和书籍。然后,我们来到了有千年历史的著名的“独柱寺”。寺庙就建造在一根石柱上,石柱插在开满荷花的水池中央。相传当年的统治者李太宗没有子嗣,一天夜里他忽然梦见观世音菩萨怀抱婴儿,立于水池中的莲花台上。不久太宗就有了儿子。于是他就按照梦中所见,修建了这个莲花台,每年都来这里朝拜感恩。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有不少当地人来到这里,默默祈祷,期盼观世音菩萨赐给他们子嗣,传宗接代。

河内旅游景点玉山庙门上的汉字牌匾和对联让人想起当年中国对这个国家的影响。

最后,我们来到了规模宏大的博物馆。这里展出的,主要是胡志明的生平、照片、文献和实物等。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了越南的近、现代史,以及它与中国、俄罗斯等的关系。我不无惊奇地发现,越南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实要比与中国好得多。在一个造型逼真的实物模型展览厅里,布置着越战时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实地模型。正是通过这条小道,越南人把大批物资和武器弹药从北方运到南方的游击区,开展持久战。当年美国曾用先进的B-52轰炸机对这些小道进行了历时一年共三万多次的激烈轰炸,但运输却从未中断。

我在这座博物馆内久久徘徊,脑海里也不时萦绕着许多问题:美国为何要打越南?中越在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友谊为何如此脆弱?现在越南民众对中国的真实态度和反应如何?……

越南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模式基本上是中国的翻版。它于1986年召开了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不过叫法稍有不同,中国是“改革开放”,越南是“革新开放”;改革之初,中国有外汇券,越南也照样仿效;越南也有“计划生育”,一个家庭最多只能生一两个孩子;我注意到,就连电视中的新闻联播的模式,也是仿照中国的……

令我颇为吃惊的是,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党的最高层已经实行了差额选举,国会议员也实行了普选。“革新开放”应该是越南人民在长期的摸索中找到的一条富民强国之路,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邻国能够在经过了长期的战乱后休养生息,和平崛起。

香港回归的意义

兼听则明。了解一下海外各大媒体对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不无裨益。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之时,我正从南美访问归来,过境美国洛杉矶回国。电视实况转播里那一幅幅感人的场面,令每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激动万分。滂沱大雨中,英国国旗在由风笛伴奏的“The Last Post”的乐曲中缓缓落下,透着一丝凄凉、伤感和无奈,在场的英国政要无不垂头丧气、落寞万分;中国国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缓缓升起,标志着中国从此对香港拥有了主权。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不过当时绝大部分西方主流媒体都不看好香港的未来,有的甚至预言香港从此完蛋了。

15年后2012年的7月1日,我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通过视频观看着香港回归15周年盛大庆祝活动。大型集会、烟花缤纷、跳伞表演、雄壮阅兵……香港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氛围之中。但是在这歌舞升平、热烈欢快的场面背后,香港也有许多民众上街抗议游行、发泄愤恨,令前往祝贺的中央代表团颇为难堪。

不同的人们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拥护者褒之,反对者贬之,更何况像香港回归这样举世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了。在我看来,香港顺利回归,功莫大焉。试看今日世界,凡涉及领土、分裂这样的大事,有哪个国家会退让和姑息?也没有民主和自由可言,俄罗斯、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莫不如此。在有关国家主权、祖国统一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我想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会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的。

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最强盛的时期,其殖民地遍及全球几十个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英国终于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逼迫当时的清朝政府签订了包括《南京条约》在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九龙和新界等一系列领土,在“租借”的借口下,香港实际上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从此,这个被强行抱走的孩子只能孤悬海外,游离于祖国母亲的怀抱之外。

1987年1月,为在杭州筹备兴建西湖博览会和国际贸易中心事宜,陪同有关领导访问香港。在华润公司总部48楼与华润董事长伉俪和总经理亲切交谈。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大英帝国坚船利炮加鸦片通商的殖民政策下,远东亚洲的华人世界逐渐诞生了三大名城:1819年开埠的新加坡,1841年开埠的香港和1842年开埠的上海——它们都曾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也都曾雄心勃勃,期盼着自己能够成为远东的贸易中心。但是这三个城市各自的命运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却充满了意外的戏剧性:新加坡在政治强人、开国之父李光耀的领导下于1965年宣布脱离马来西亚而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已跻身全球最富有的国家,成为世界成功的典范和学习的楷模。上海这个曾经的“冒险家的乐园”,因一条长江而腹地广大,前景广阔,但因政权的更迭而于1950年退出了竞争。幸运的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这座城市重新崛起,充满了活力和希望。香港是一个有趣的混合体,在近一个半世纪里,她被租借给了英国,是实际上的殖民地,但她又在经济上实行着最开放的政策,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城市,“亚洲四小龙”之一。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任何一个政府都曾幻想和努力着要收回香港,一洗民族百年之耻:

1911年,清朝灭亡,民国诞生。当时的国民政府曾经考虑收回香港,但终因“北伐”开始,无暇顾及而作罢。

1942年,香港陷于日本侵略者的占领之中。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也曾打算收回香港,但又因当时内战烽烟正起,香港又旋即被英国重新占有,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周恩来高屋建瓴,坚持暂不收回香港,新建的共和国以此换取了英国的承认,也使香港成为了内地连接外部世界的桥梁,建设所需的物资也通过香港这条特殊的渠道源源而来。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祖国的强大是香港得以顺利回归的最根本原因。1997年7月1日,这个被强行抱养的孩子终于在离去150多年后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有一次,邓小平在会见有“铁娘子”(the Iron Lady)之称的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如果我们不解决香港问题,我们就是晚清政府,是李鸿章。”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心,也道出了香港回归对中国政府的重要性。1984年的年末,中国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终于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这份决定香港未来命运的历史性文件。

在此后十多年的过渡期中,各派政治人物纷纷登场,维多利亚港湾暗流涌动,太平山下并不太平。对华友好的卫奕信爵士当总督四年,因在对中国的谈判中显得软弱而被替换。接着便是强硬派政客彭定康于1992年当了总督,给回归前的香港制造了不少麻烦。

对内地而言,香港的回归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继续繁荣。1997年香港回归前我听到的来自西方媒体的报道几乎全是负面的,美国《财富》杂志甚至发表文章断定“香港已死”,并言之凿凿地说未来香港一定躲不过内地带来的官商和腐败。有趣的是,15年后的今天,这家杂志终于在现实面前发表文章《哎呀,香港没有死》,文章开头便说:“我们错了。”

旁观者仅用一句轻描淡写的“我们错了”轻松打发了这场口水仗,但是对于当事人香港和中国而言,这条回归之路却走得十分艰难。

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生不逢时”。特区成立后仅仅几个月,亚洲金融风暴便迎面来袭,恒生指数由1997年8月所创的16820点历史新高,下跌至1998年8月的6700点。

风暴过后刚刚复归平静,2003年的“非典”又极大地打击了香港。香港特区的英语简称为SAR(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而“非典”的英语简称为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drome)(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这又不免使得迷信的香港人感慨上苍的无情嘲弄和时运不济。

接着又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香港自然不能幸免于难。

15年来,香港确实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和发展,但一系列矛盾也开始叠现:经济增长乏力,楼价高得离谱,两极分化严重,港人与来自内地旅游者和暂居者冲突加剧,有人抱怨新闻自由受到限制,更有人要求扩大民主、直接选举……

面对上述种种,我觉得有三个方面需要加以考虑:一是香港毕竟已离开祖国近一个半世纪,在英国的统治下,实行的是不同的社会制度,港人有着不同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回归犹如一场婚姻,蜜月过后需要有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二是内地一直是香港繁荣的保证和坚强后盾。撇开水、电和基本生活用品不说,香港面临困境时哪一次不是内地施以援手?!抗击索罗斯对冲基金、2004年CIPA项目的实施、大批旅游者赴港消费、全力支持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捧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确实是一些香港人心态的真实写照。三是香港今天依然享受着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自由和繁荣,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而且还是50年不变,令内地的中国人羡慕不已。仅以民主政治方面为例,让我冒昧地问一句,在英国人的统治下,港人有选举权和发言权吗?

毫无疑问,也有不少港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甘愿当英国的“二等公民”。记得1986年我在加拿大进修时,有一次华人聚会,看到身旁一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我便轻声问道:“先生也是中国人吧?”谁知此人马上面露不悦之色,回答道:“不,我是香港人。”这使我十分狼狈。即使是现在,当那些当年他们贬之为“表叔”的内地人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来时,他们总感到浑身不自在。对于这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人,给他们一点强制和教训,也未尝不可。

当然,香港仍然是值得内地学习和参照的一个榜样。它有着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系;它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它安全、富裕、繁荣;它更以廉洁高效的政府、公正完善的法制和良好的治安环境闻名于世。我走在香港马路上、商店中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看到这些与我一样的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不禁深有感触:他们遵守秩序、文明礼让,全然没有内地人横穿马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大声吵嚷等陋习。看来英国人一百多年的调教,确实也给香港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和进步。日常举止如此,更重要的,应该是思想理念方面的变化吧。我同时也抱有美好的期望,如果假以时日,内地的中国人也会逐渐达到这种境界的。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先进和文明之处自然很多,但特别值得一提的当数香港政府的廉洁和自律。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绝对真理。有鉴于此,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以各种制度设计来防范权力的绝对化。香港可以说是一个区域性的准三权分立的模式,行政、司法、立法各为一体,各司其职,特别是其廉政公署因其严格、高效、独立而闻名于世。廉政公署隶属于政府,廉署专员执法过程只需向行政长官一人负责和汇报工作。《廉政公署条例》赋予廉署逮捕、扣留和批准保释的权力。《防止贿赂条例》则赋予廉署扣留旅行证件、限制处置财产的权力,防止贪污分子逃离。

2011年春天,香港爆出轰动全城、怀疑官商勾结的贪污丑闻。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的新鸿基地产联席主席郭氏兄弟郭炳江及郭炳联,以及前政务司长许仕仁先后被廉政公署人员带往总部“喝咖啡”协助调查,随后被拘捕。这是香港在1997年回归后,连署拘捕的最高级前官员及最富有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相信香港法律一定会对犯法者绳之以法。

摄于华润公司旁的香港展览中心。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句话用政治术语来讲就是实行民主和宪政;规范和限制了国家的权力(power)才能够给予和保障民众的权利(rights)。香港的民主进程当然要比内地先走一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缩短了内地与香港的距离。二十多年前,香港作为自由港,是购物的天堂,也是我们这些公费出国人员想方设法“途经”的必到之地。那时出国、出境,短期可买“一大件”(彩电、音响、照相机、冰箱等),“四小件”(手表、电子琴、微波炉等)。现在,中国早已成为家用电器的生产大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大件”、“小件”之说已成为历史和人们的笑谈。

1986年11月我第一次到香港,住在华润招待所。第二天一大早外出买早点,小摊上的油条一港元一根,而那时内地才五分人民币。两相比较,令我吃惊不小。现在内地的油条价格已涨到两块钱了吧。1994年我到香港,友人告诉我,在九龙地区买一套75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要150万港元,平均每平方米两万元,而当时杭州的房价是每平方米1500元人民币。18年后的今天,杭州市区的房价早已超过了当年的香港九龙。

维多利亚港湾夜色。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般而言,一个自由、文明的社会是建立在富裕、繁荣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物质条件的改善必将促使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政治民主建设的发展。再过数十年,等到处于内地东南沿海如上海、南京、广州、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百姓的经济和物质条件变得与香港差不多的时候,其生活方式和道德理念也将随之而变化,到那时,两地的融合与同化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在我看来,这应该,也必须是香港回归和“50年不变”承诺的题中应有之意。

刮目相看阿联酋

位居中东海湾地区的国家阿联酋,其全称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 United Arab Emirates),国土面积8.36万平方公里,人口479万。所谓酋长国,其实就是把周边原始的七个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名誉上的联邦国家,轮流推举某一个部落首领当国家元首。所以这些酋长国除了国防和外交必须统一于联邦外,基本上都是独自为政的小国。根据宪法规定,联邦政府不得干预各酋长国的内部事务,各个酋长国也都设有各自的行政机构。在当今这个21世纪的现代社会里,把酋长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国家的方式,全世界只有阿联酋,这看起来多少显得有些落伍、封建,甚至原始的意味。

世界上现有大大小小大约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政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共和制的,如美国、法国、德国、中国、俄国等;另一类是议会君主制的,如英国、荷兰、丹麦、西班牙、日本等。从政体的实质来看,它们都可以被归类为民主国家,因为即使在议会君主制国家中,政府也是民选的,所谓的君主或总督其实是一个虚位,只具有象征意义。在西方国家看来,阿联酋应该算是一个“独裁”政体,只能被打入另册。它是家族统治的方式,被称为“谢赫”的酋长是世袭制的,拥有绝对的权力。在这样的政体下,公民没有选举权,也根本没有什么民主可言,但广大老百姓照样服服帖帖,国家依然平安无事。

1992年2月,我随浙江省对外经贸代表团出席海湾地区国际博览会,首次到访阿联酋;接着又于同年的11月带领公司推销小组前往考察、推销。屈指算来,这两次阿联酋之行至今刚好20年了。当年的这个国家,可没有现在这么出名,它正处于迅速崛起的过程中。

迪拜是阿联酋所有酋长国中最著名、也是最富有的。作为第二大酋长国,她有3885平方公里,人口180万,但是真正的当地人只占20%,其他都是前来淘金的外国人。

1992年出访阿联酋,陪同时任浙江省对外经贸厅厅长、顾问拜会迪拜工商贸易界知名人士。

打开地图,迪拜港作为海湾国家转口贸易中转点的优势便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从地理上来讲,它位于波斯湾的南侧,是亚洲、欧洲、非洲交通与贸易的交汇点,每年通过这里转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不计其数。迪拜的转口贸易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迪拜曾经是世界珍珠贸易最大的市场,海湾其他国家的渔民从海上打捞到珍珠后,都到迪拜的市场上来出售。当珍珠贸易被日本取代后,迪拜便转而发展转口贸易,商人从世界各地进口商品,再转口到别的国家,以赚取差价。

商业兴盛、转口贸易发达得益于这里优惠的税收政策。这里,转口贸易免税;在当地市场,除了烟酒等特殊高消费商品外,一般商品的关税都在4%以下;做生意几乎不用缴纳税收,如营业税、所得税等;没有任何贸易壁垒;企业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境外。而在新建的自由贸易区内,政策更为优惠,吸引了众多国外有名的大公司纷纷前来办厂。

虽然地处沙漠,但迪拜城中商业的繁华、商品的丰富,绝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城市。在所有的商品中,要数金器最有特色,金店最受青睐。与印度人一样,中东女人酷爱金饰,穿着黑袍的她们经常是金银挂满身,脸上、脖子上、腰间、手臂上、手上、脚上,到处都有,以此来显耀自己的富有和高贵。

迪拜多金店,尤其是“德以拉”的黄金集市最为有名,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大的黄金饰品销售地。在木格子拱廊下围建成的数百米长廊里,两侧有100多家商店。黄金饰品款式众多,戒指、耳环、手链、项链、胸针,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更有店家打造出大金条、金缕衣等超大制品,令人叹为观止。发达国家的黄金饰品多为合金,以10K、14K或18K的居多,这样既容易打造,也坚实耐用。可是在中东国家里所出售的金器,基本上是以20K以上,许多是24K的纯金饰品为多。

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民族当数犹太人、中国人和印度人了,特别是犹太人,这一点早在500多年前莎士比亚著名的《威尼斯商人》中就有入木三分的描述。但是这三大民族的商人都各有其自己的商业区域和势力范围。犹太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中国人以东南亚和中国本土为中心;就印度人而言,中东和南亚、南太平洋地区是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所以在迪拜从事进出口生意的,主要是印度人。在迪拜近150万外来人口中,印度人就占了60%以上。最近十几年来,迪拜也成了中国商人慕名前来的热门之地,这里已建有一座名为“龙城”的中国商贸城,共有4000家中国商店在经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