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李国文陪读《三国演义》(共3册) 作者:(明)罗贯中 著,李国文 评点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三国演义》第一回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似江水由三峡出,浩浩荡荡,蔚然成势。虽然魏、蜀、吴的历史并非由此发轫,但确实系由黄巾举事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形势,然后才有群雄并起、相互割据、征战频仍、动乱不已的局面,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架构。由此来看,从黄巾起义开篇,写这本演义,开门见山,主人公马上登场亮相,确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开头。

从写小说的角度看,这样入手,来得直接些、痛快些。《三国演义》的作者,尤其是整理者,是毫不掩饰其刘汉正统思想的。所以开宗明义第一章,刘、关、张理所当然地作为主角出场。紧接着才是作为从属的魏之曹操、吴之孙坚露面。正朔观点,不言自喻,爱憎态度,泾渭分明。

罗贯中和嗣后的整理者十分明白地告诉读者,刘备是怎样的人,曹操是怎样的人;谁是英雄,谁是奸雄。虽然扬爱抑憎得未免有失偏颇,从文学角度来看,如此的不隐讳,自是此书的瑕疵,但这等迫不及待,旗帜鲜明,使全书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导向,也构成了此书的一大特色。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权谋教科书或计谋大全,那么,第一回的“结义”,便是未标明为计的第一个权谋:

歃血为盟,契结金兰的结义,也称拜把子,是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多半因为需要而结义,亲密是次而次之的考虑,通常流行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之间。这种以感情色彩来掩盖其政治目的、阴谋意图的集结方式,多不为具有教养的阶层所取。

在《三国演义》那个时代,袁绍、曹操、孙策这些大人物,用不着和谁结义。相反,刘备、关羽、张飞这些小人物,既无权势本钱,又无人望背景,要想在群雄纷争的混乱局面中,出人头地,冲决而起,只有用这种结义手段聚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点声势。作为处在社会底层的单个的人,只有同声共气,相互援引,生死以助,不分你我地抱成一团,才能立足挣扎,也才能奋斗求生。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言“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说的什么人和什么人能在一起,什么人和什么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整部《三国演义》,就是从这个“在一起”曰“合”、“不在一起”曰“分”的两个字而开端发轫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点评1]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点评2]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馀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点评3]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馀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点评4]”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点评5]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点评6]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馀,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点评7]”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点评8]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点评9]”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点评10]: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点评11]”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馀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点评12]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馀人,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刘焉。[点评13]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玄德等欣然领军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贼众皆披发,以黄巾抹额。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后人有诗赞二人曰: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点评14]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麾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戮极多,遂解青州之围。后人有诗赞玄德曰: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点评15]

龚景犒军毕,邹靖欲回。玄德曰:“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昔曾师事卢植,欲往助之。”于是邹靖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五百人投广宗来。至卢植军中,入帐施礼,具道来意。卢植大喜,留在帐前听调。

时张角贼众十五万,植兵五万,相拒于广宗,未见胜负。植谓玄德曰:“我今围贼在此,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儁对垒。汝可引本部人马,我更助汝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剿捕。”玄德领命,引军星夜投颍川来。时皇甫嵩、朱儁领军拒贼,贼战不利,退入长社,依草结营。嵩与儁计曰:“贼依草结营,当用火攻之。”遂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其夜大风忽起。二更以后,一齐纵火,嵩与儁各引兵攻击贼寨,火焰张天,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点评16]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堂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点评17]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点评18]操闻言大喜。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馀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堂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后为顿丘令。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正值张梁、张宝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馀级,夺得旗旛、金鼓、马匹极多。张梁、张宝死战得脱。操见过皇甫嵩、朱儁,随即引兵追袭张梁、张宝去了。

却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玄德见皇甫嵩、朱儁,具道卢植之意。嵩曰:“张梁、张宝势穷力乏,必投广宗去依张角。玄德可即星夜往助。”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到得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植曰:“我围张角,将次可破;因角用妖术,未能即胜。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体探,问我索取贿赂。我答曰:‘军粮尚缺,安有馀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点评19]以救卢植。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军士簇拥卢植去了。

关公曰:“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且回涿郡。”玄德从其言,遂引军北行。行无二日,忽闻山后喊声大震。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玄德曰:“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赶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馀里。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正是: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起笔,为建宁二年(169),斯年,大风、地震、冰雹、海啸……自然灾害频仍,大家一致相信,这就是所谓的上苍示儆。汉末的黄巾,就利用中国人这种寄托老天惩罚的愿望,以造神来愚昧大众。于是天底下的穷人,无不视之为救星,风靡之,追从之,崇拜之,膺服之,立刻形成燎原之势。继秦末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后,又一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爆发并蔓延开来。黄巾之乱,是从外部动摇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何进、董卓引发的一场内乱,则是从统治阶层的内部结构上摧毁了汉王朝,从此权力中心他移,汉王朝也就徒有虚名了。

黄巾首领张角三兄弟,一开始就以符水治病,神怪起家,然后聚党成事,揭竿而起。造反规模之大,涉事地域之广,一方面说明当时汉王朝腐败透顶,国政败坏;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被压迫到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地步。张角这个不第秀才,自称“吾乃南华老仙也”,居然能号召数十万人,头裹黄巾而起,看来他是深懂中国人的迷信心理的。

几乎所有成事或不成事的农民起义领袖,都无师自通地懂得造神。因为吃准了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普遍文化低下,而文化低下,正是孳生迷信的温床。而且,还吃准了中国人有迷信而无信仰的泛神论观点,能够接受任何一个崇奉膜拜的对象。所以,凡农民革命领袖,从黄巾到太平天国,都得念这本经,都得请来一位神,来填补老百姓的灵魂真空,此术屡试不爽,无不奏效。

于是,造神,以神的名义进行统治,然后,自己也成了神。

于是,五千年来,这类神造的灾难,真是罄竹难书。

[点评1]在中国,凡标明为“末”的王朝,都是最为黑暗的日子。末,对末代帝王而言,当然是末日来临,丧钟敲响,可对人民大众来讲,那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无以聊生的灾难岁月。桓帝永寿二年(156),全国总人口为五千万,到了晋太康元年(280),魏蜀吴彻底打完以后,全国总人口只剩下可怜巴巴的一千六百多万,可以想象汉末的这个“末”字,中国人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点评2]公元12世纪的宋、辽、金,和公元3世纪的魏、蜀、吴,其版图正好颠倒了过来。同是三国,同为老大,魏在不停地扩张地盘,宋则不断地江山日蹙,尤其,南宋高宗有一阵子连块国土都没有,只好在海上漂泊,这你就明白,为什么三国故事兴于北宋而盛于南宋了。无论如何,国大于家,无论如何,亡国奴不好当,于是,“说三分”,定正朔,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戮力悉心,同仇敌忾,正是因此,《三国演义》便应运而生了。

[点评3]中国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但过去也是个亿万国民的文盲大国。所以对于书本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心理,更何况是天书乎?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又有哪一部天书,能救得了中国的贫穷愚昧呢?相反,倒是这些该死的天书,把老百姓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罢了。

[点评4]造反洪流,滚滚而来,鱼龙混杂,杂以乌龟王八,势所难免,但委以重任者竟是一个叛徒,用人如此不善,黄巾之败必矣!

[点评5]既然都造反了,统率四五十万人马,只敢称“将军”,而不敢称“元帅”,真是小人物,小家子气,成不了气候。

[点评6]《三国志》卷三十二说刘备“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此书给略去了。其实,为先贤讳,本大可不必。刘邦还往儒冠里撒尿呢,但并不因此把这位很具流氓气的开国之主看低了。文人之笔,很容易形而上,是正面人物,则唯恐其不正面,拼命贴金;是反面人物,则生怕其不反面,必使其一无是处才罢手,不坏也坏,坏则更坏。在文学上,这种手段就是伪典型化,于是,人物也就变成了寺庙里的木雕泥塑,毫无生气。

[点评7]这一声震耳的喝问,便点画出一个活生生的莽张飞来!

[点评8]他就这点皇亲国戚可怜资本。所有没落子弟,都要打出先人招牌唬人。

[点评9]有钱能办事,自古亦然。

[点评10]关羽的身高、刀重,均系作者杜撰,为突显其高大英武形象。汉末的一尺,等于二十三厘米,要没有两米出头的身材,怎么拿得动那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汉代的一斤,等于二百五十克至三百克,所以,这四十来斤的武器,后来就专门由周仓替他背着了。

[点评11]他是要你俩为他死,否则,结什么义?在中国,“拜把子”现象相当普遍。三教九流之辈,五行八作之徒,更为热衷斯道。要想在江湖上立足,没有几个拜把子弟兄怎么混?稍有一点身份者,多读过几本书者,通常不屑为。当然,政客们搞权术例外,蒋介石还跟上海滩的杜月笙磕过头,换过帖呢!

[点评12]“山头”、“派性”、“宗派主义”,其实就是未经过磕头仪式的“拜把子”。这种中国特色的暗昧文化,之根深蒂固,之深入骨髓,成为处于弱势状态下的中国人,不弃不放的护身符和救命草。即使如文人者,自以为清流,到时候也有这种难能免俗的“圈子”情结,勾肩搭背,拉帮结伙,互相吹捧,共存共荣的。

[点评13]同宗攀附,是司空见惯的结援手段。五百年前为一家嘛!类似之义,如同乡、同学,乃至于同科、同榜、同僚、同袍,凡沾一点边的,都能成为人们趋近的口实、巴结的资本。人要卑鄙起来,便无所不用其极了。

[点评14]在《三国演义》一书里,有许多这样恶俗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到这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其实是在漫长的集体创作过程中,从鼓书艺人口头文学发展而成。话本,原是有说有唱的表演艺术,城乡市集,三瓦两舍,便是他们卖艺的场所。因为要适应听众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俗,是必要的手段。现在这个流行版本,虽然也有历代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思想水平参差不齐的文人,予以加工改写或者再创造,但由于中国旧文人的清高自许,视小说裨史为末技,对于通俗文化存有普遍的鄙视,大文人不屑为,小文人不能为,所以才有这种不三不四的辞藻。

[点评15]这三人都小试锋芒,当然,只是京剧的走过场而已。但三人的分寸感,已见端倪。

[点评16]曹操是三国第一主角,但《三国演义》持抑曹尊刘立场,所以,刘、关、张出场以后,该他亮相了,作者用了不冷不热的八个字——“身长七尺,细眼长髯”,便定性了,这就是作者不露声色的褒贬了。曹操不但在身量上落后于刘、关,连眼也细了起来,这不正是当下那些西方下三烂对中国人的恶讽么?

[点评17]汉代讲门阀,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是后来讲究唯成分论的人的老祖宗。曹操的先人是太监,所以他的敌人一张嘴就骂他是“赘阉遗丑”。后来,他把他七个女儿中的三个,嫁给了汉献帝,成了门第最高者的老丈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大概可以说是曹操式的幽默了。

[点评18]这句评语很有名,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松之注引用孙盛《异同杂语》,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五十八》亦采此语。范晔的《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曰“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则有所不同,不知孰是?能治能乱,方显英雄本色。

[点评19]好样的刘备!不救他的老师,也不让张飞救他的老师;张飞要杀董卓,刘备不让他杀董卓,以及下文鞭打督邮两人态度的分野,活画出平民出身的张飞的毫无精神负担,肆无忌惮的性格,也表现了刘备这个织席贩屦的没落贵族,对于朝廷、命官那种卑微心理状态。一个人最可悲的,莫过于这种心灵中的自我牢役和精神上的自我阉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