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越来越稀缺的平民视角(代序)

民生随笔 作者:邵宁


越来越稀缺的平民视角(代序)

李天扬

邵宁出书,命我写序,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她的这些文章,有一大半,我是第一读者。对邵宁的评论,我的态度是“三有”——有感情、有感触、有话说。就此,不揣浅陋,一口应承了下来。

新民晚报有一个名牌专栏,叫“新民随笔”,是已故的金福安先生任总编辑时创立的。新闻和评论,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体裁,长期以来,报社是有分工的,写新闻的,称记者;写评论的,叫评论员。写了一辈子新闻,没写过一篇评论的记者,是多数,反之亦然。金福安先生创立的这个评论栏目,全部由记者担纲,算是一个颇为大胆的创新。据金福安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来自一线的记者见闻多,写的评论会比较生动鲜活;二是写评论能锻炼记者的逻辑思维和思想深度。报社选了七位名记者,排好座次,一人一天、一周一轮。金福安先生是个思维缜密的领导,他觉得,七个人,总会有因出差、休假、生病无法交差的时候,为了版面不开“天窗”,还选了三人作替补,我叨陪末座。虽然只是替补,我也很高兴,跃跃欲试。不料,被称为“七君子”的七位同事,几年写下来,没有一人缺席一天。我这个替补,当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过了很多年,“七君子”有人退休有人调动,作者队伍不再那么齐整,我才有机会“粉墨登场”,写了几年随笔。不料,这样一写,把自己写成了“评论部主任”。我到任后不久,“新民随笔”被评为上海市的“名牌专栏”,这自然是前人栽树,我才有幸当那个乘凉的后人。到评论部工作后,正值报业时评热,顺其大势,经领导同意,我创办了一天一个的时评版,“新民随笔”专栏也由新闻版面移到评论版上来。我感到,“七君子”轮流坐庄的办法好,便向领导提出重建固定作者队伍。邵宁便在那时加入进来,并且,成了少数坚持写到现在的一位。这本书里的大多数文章,正是来自“新民随笔”,而这些年来,一直是我在负责编辑,所谓“第一读者”之说,即由此而来。

说这些评论之前,容我先来说说邵宁的另一本书——《平民记者看上海》,出版于12年前,很巧,也是鸡年。邵宁,大学读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即使在魔都上海,上戏也堪称是最时尚的大学,而且,她又留过洋,30岁时,又被评为“上海文化新人”。真是不折不扣的“白骨精”,怎么自称“平民”呢?

翻看目录,便有答案。书的第一部分,叫“正在消逝的上海城市风景线”,她写了老虎灶、三轮车、煤球店、织补师、小旅社、书场、废品回收站,等等。后面的几个部分,分别是“上海新事”、“感动上海”、“寻常人家”……是的,写的都是平民。

新民晚报有一句类似于报训的话,叫“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这句话印在了报头下面。写平民,也算是晚报记者的题中应有之义。换句话说,在新民晚报工作,应该把描写平民生活、反映百姓呼声当成自己的责任。可以说,晚报的绝大多数编辑记者,包括在下,是有这个意识的。但是,即使如此,把自己定位于“平民记者”并且大声说出来,似乎邵宁是唯一一位。

前几天,本报一位同仁,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几年前别人对她的访谈。第一个问题是:“您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答曰:“自在,自由,充满希望和改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跟这位记者很熟,知道她说的都是真话。一个读书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再自然不过的。我坦白,类似的想法,我也有。但是,身为一名新民晚报的记者,“往来无白丁”,是不是离平民生活,远了些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邵宁的存在,是难能可贵的。

确实,“飞入寻常百姓家”,说起来是容易的。但要一心一意、完完全全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采访、写作,并且持之以恒,是很难的。

我在报业工作近30年,一直做编辑。编辑工作自有其乐趣,但与记者相比,难免有“见稿多见人少”、“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等弱点,晚报采编关系一向和谐,记者会带编辑出入一些场合,会见各路朋友。比如,我就跟着记者出席过网球大师杯的新闻发布会、会见曾经的偶像罗大佑、拜访大画家程十发、参观未完工的世博会场馆、登上刚竣工的环球金融中心,等等。其中,就数邵宁安排得最为“寻常”,完全没有上述活动的“高大上”。她带我走访街道和居委会,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婆婆妈妈”的琐碎和可贵。看着“白骨精”邵宁,与街道居委的阿姨妈妈们谈工作、拉家常,如亲人、似闺蜜,对那个水乳交融的状态,真是深为叹服——“平民记者”,当之无愧。

拉拉杂杂写到这里,已经铺陈够多,可以来说说邵宁的评论了。

“新民随笔”这个栏目里的评论,有共同特点,比如语言平实,行文简洁,不端架子,平易生动,这也是新民晚报的文脉。这些优点,邵宁的评论,都有。不过,我以为,她最难能可能的,仍然是平民视角。

我试着总结了几个特点,全部用邵宁的标题和文字来说明——

其一,细小琐碎。邵宁写的许多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怕是很少有人会拿来写评论。请看:

《“放心油条”该卖多少钱?》、《一块钱的民生》(说报社对面的小馄饨涨了一块钱)、《谁该陪王阿婆洗澡?》、《老年学校与假发票》(说开办老年学校没有资质)、《回家的“最后20米”》(说老房子的电梯维修)、《的哥的睡觉问题》、《女厕能否也设“一米线”?》、《给孩子戴个头盔》、《“年夜饭”,吃还是不吃?》(讨论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招待普通群众的年夜饭还能不能吃)……

其二,独特敏锐。上面说的一些小事,大家都见得到也想得到,只是不会拿来写评论,而有些小事,恐怕一般人都不会观察到更不会去思考。这体现出邵宁的独特眼光。请看:

《宝宝为何不哭?》(提出“不妨让孩子哭哭,也是一种挫折教育”)、《不会微笑》(“发现中学生的表情都是木木的”)、《几岁学外语好?》(提出“选择几所学校,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不学外语”)、《把游戏还给孩子》(“住宅区没有沙坑,沙是最好的玩伴”)、《幼儿园“共享”男教师》、《“寻呼”寻呼员》、《居委干部几岁退休?》、《的哥几岁退休?》、《废品的“短板”》、《晾衣绳与碳排放》、《欢迎黄鼠狼》……

其三,思考深入。能够观察细致、平实写作,已经是好记者了。但写评论,考验着作者的思想深度。邵宁显然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往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深刻的见地。请看:

《取消期中考试,真的假的?》:“我很担心,从小接触‘口惠而实不至’的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

《“二万户”的乡愁》:“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乡愁往往是离开故土的人才有的情感,思念的对象以乡村居多。事实上,城市的市民也有乡愁。”

《当幼儿园遭遇“二孩热”》:“只有方方面面都充分考虑到,配套法规政策不断完善,才能让育龄人群想生、敢生二孩。”

《“坏人变老了”吗?》:“其实,究其根本原因,是老人变多了!”“在一个老年人占较低比例的社会中,老人中‘坏人’的数量是不多的,但在一个老年人超过20%的社会里,老人中‘坏人’的绝对数字也就大大增加了。”

《英国人过马路》:“英国人乱穿马路的情况提醒我们:人群的文明素养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从差变好,也可以从好变差。上海也应以此为鉴。”

《“爱心冰箱”的尴尬》:“一个项目能否成功不在于一个点子或概念是否新、奇、洋,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国情、适应需求,为人们所接受。而媒体也应保持一份冷静,对于这样由‘概念’引领的新闻,不妨静观一段时间。”

其四,尖锐犀利。邵宁的笔端,是充满温情的。她对平民百姓一言一行,总是抱着“理解的同情”,即使平民百姓有缺点甚至错误,邵宁行文也是很温和的。但是,对于握有公权力的政府管理部门,邵宁用语要峻切得多。对上金刚怒目,对下菩萨低眉。对此,我激赏之。请看:

“但是,他们恰恰没有从群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是只从自身角度出发,相互推诿。”

“为什么很多并不复杂的事,都要到了市长这里才能解决呢?”

“政府对宏观管理不积极、不主动、少作为,而对微观管理则过分积极、过分主动,紧紧抓住不放。”

“事实上,各部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求稳’、‘少惹麻烦’等心态,成为乱设摊等违法行为真正的‘保护伞’。”

“在处理类似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时,有些部门怕矛盾激化而不作为,但实际上却损害了更多群众的利益。”

“在任何场合只会念稿子,算不算庸政懒政?”

“这些并不复杂的投诉和求助,反映至有关部门后,为何会如石沉大海般,迟迟等不到解决的结果?”

“如果什么问题都要靠‘老大’(一把手)来推动,那么各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到哪里去了?”

其实,再总结个其五其六其七,也不难。但此文已然太长,该打住了。最后想说的是,近年来,新媒体浪潮无比凶猛,许多纸媒纷纷关张,作为同行,难免心生兔死狐悲之叹。当然,自怨自艾,是大可不必的,紧跟潮流,也不是什么难事。每天刷手机,万千信息奔来眼底,但是,我们还看得到像邵宁这样的平民记者吗?

2017年7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