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燕
归路江南远,对杏花庭院,多少思忆。盼到重来,却香泥零落,旧巢难觅。一桁疏帘隔。倩谁问、红楼消息。想画梁、未许双栖,空记去年相识。此日。斜阳巷陌。念王谢风流,已非畴昔。转眼芳菲,况莺猜蝶妒,可怜春色。柳外烟凝碧。经行处、新愁如织。更古台、飞尽红英,晚风正急。
《涉江词》中,此词列于《浣溪沙》(芳草年年记胜游)之后,当作于就读大学时期。汪东曰:“方其肄业上庠,覃思多暇,摹绘景物,才情妍妙,故其辞窈然以舒。”(《涉江词稿序》)又曰:“曩者,与尹默同居鉴斋。大壮、匪石往来视疾。之数君者,见必论词,论词必及祖棻。之数君者,皆不轻许人,独于祖棻词咏叹赞誉如一口。于是友人素不为词者,亦竞取传钞,诧为未有。”(同上)所指多数当为这一时期作品,包括这首咏燕词。
沈祖棻就读大学时期,其流亡生涯尚未开始,而国家民族的危机已经爆发。此词与《浣溪沙》(芳草年年记胜游)都在鼙鼓声里写成,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此词和《浣溪沙》(芳草年年记胜游)一样,其所托意,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但未必都囿于当前事变(九·一八事变)之有关人和事。
词篇主题咏燕,上片泛说,谓双燕春来,思念故园杏花,归心似箭,到得归时,红楼画梁仍在,梁上却是“香泥零落,旧巢难觅”,不似去年光景,令人惆怅失望。上片所叙情事,蓄蕴悲凉气氛,为下片作了铺垫。下片专叙,说失望原因——“王谢风流,已非畴昔”。双燕旧时安身的人家,似遭离乱,纵春色十分,却物是人非,且隐隐有“莺猜蝶妒”、“晚风正急”的暗涌。镜头由近至远,由斜阳巷陌至柳树古台,层层绘出愁绪,予人越发沉重之感。词人不仅陈述一种客观物象——双燕归来,寻觅旧巢,其深层意义,当与社会人事变化相关。而这种事相,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既包括作者当时所经历之社会人事变化,又包括古往今来可能发生之社会人事变化,沧海桑田,今昔之叹,放诸四海,纵观古今,皆能生出共鸣,古与今的界限于此贯通。
全篇咏燕,以燕自喻,暗抒怀抱。既善以敏锐的观察摹绘其轻灵形态,又善以深沉思考发掘其重厚神理(汪东评曰:“碧山无此轻灵,玉田无此重厚。”说可参)。王国维《人间词话》曰:“‘君王枉把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对于这首咏燕词,必当以“诗人之眼”观之,才能领悟其深层意义。我想,当时词界前辈汪东、沈尹默以及乔大壮、陈匪石等对于沈祖棻之咏叹及赞誉,其着眼点应当也在于此。
/施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