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引

蒋平阶研究 作者:刘轶 著


小引

蒋平阶,初名雯阶,后更名为平阶;字驭闳,又字大鸿,或作大闳;号斧山,别号杜陵生,屈大均称之为杜陵翁,门人尊称其杜陵夫子;明末清初华亭张泽镇人,云间派词人、晚明反清志士、玄空地理学重要代表,今可见《支机集》《东林始末》《地理辨正》《天惊秘诀》等著作。当代学者对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他的诗词艺术,稍早如施蛰存先生、师陀先生,近年则有林枚仪先生、刘勇刚等学人。对他的历史著作,关注的人并不多。颇为有趣的是,蒋平阶在后世广为人知,因为他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地学大师”,其玄空理论影响至深。蒋氏在这一领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后世地学诸家无论是褒是贬,他似乎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所在,对后来者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的焦虑”。今日对蒋氏之研究,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都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

蒋平阶的生平事迹,见于《清史稿》《南明史》诸书,亦见于《绍兴府志》《华亭县志》《松江府志》《青浦县志》《娄县志》《张泽志稿》等地方志,及《全清词钞》《明诗纪事》《清诗别裁集》《艺海珠尘》《友石居杂识》《续陈子龙年谱》《社事始末》《南吴旧话录》《静志居诗话》《阳宅得一录》《水龙经》《地理辨正》《地理古镜歌》《从师随笔》等著作。但这些记载有许多可疑之处,尤其是民间所传的记录,如其生卒年、反清义举以及以青乌术自给等事迹,都呈现出驳杂、相互抵牾之处,需仔细辨别,不可全然相信。他的人生轨迹和思想,需要在这些资料间慢慢搜寻。对今日研究者而言,梳理蒋平阶的人生道路及生平交游,分析他所留下的文字,并设身处地地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才能还原一个真实、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需说明的是,本书主要想探讨蒋平阶的生平及相关问题,故而对其与明末社会政治、文学社团等话题,不拟做过多分析。

纵观蒋氏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青春年少、才情展露之时。这个时期的蒋平阶才华横溢,《华亭县志》称其“少从陈子龙游,诗文详瞻典丽”,《松江府志》介绍他“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绍兴府志》则更为夸张,说陈子龙、夏允彝等主坛坫之时,对其才华人品极为赞叹,“见平阶,大惊,亟邀入社”。这个时候他与云间文人往来唱和,度过了人生中奔放、洒脱的美好时光。第二个阶段,是他反清救明、奔走沙场之时。这个时候的蒋平阶穿梭于福建、江浙,联络反清义军,常常身处险境,却依旧慷慨激昂,以天下为己任。《南明史》记载他在明末乱世之时,抱救国之心,“谒福京,授兵部司务,迁浙江道御史”,可见一片入世热心肠。永历元年,他又“从张名振接应嵩江,飓风舟覆得免。胜兆败,入太湖军”,“再游山东、直、浙,联合忠义”,大略可见其心志不改、四处奔波之状。《研堂见闻杂录》载吴胜兆兵败之后,“一时株连者,皆天下名士,如陈子龙、侯峒曾、顾咸正、蒋雯阶辈,无不狼藉诛夷,妻孥俘掳”,可从中体味到他在反清失败后牵连被缉、流亡颠沛之苦。第三个阶段,是他反清不遂,为躲避清廷追捕,选择以道士形象避世,终以“黄冠亡命,以青乌术自给”。这一阶段的蒋平阶,一方面对过往难以忘怀,心中依然隐约有着反清复明之志,不但坚辞博学鸿儒之荐,且“每谈几社人事,感激跌宕,涕泪随之”;另一方面将人生寄托于幽谷深山,“假青乌之术,浮沉于世”。也正是这个阶段,他常常被后人误解,也常被一些江湖术士攀附,使得他的形象被玄学的迷雾遮蔽,以致模糊了真实的面目。

蒋平阶经历的一生,乃经世巨变的大转折时期,是山河激荡、国破不堪之时,亦是亲人别离、友朋分野之时。其时外患正烈,而内斗亦酣,闽鲁各王纷争正统,郑芝龙等权臣又各怀私心,忠义志士大多空怀报国之心而难觅报国之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被卷入这一巨变之中。每个人都在这巨变中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蒋平阶自然也选择了他自己的道路: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他既是云间词派的代表,也是知名的反清志士,同时还是明清以来著名的地学大师和隐逸高士。何絜曾作诗赠蒋平阶:“几社存耆旧,飘零早白头。诗名追历下,文体法弇州。阅世才应敛,全身志未酬。因兹余涕泪,不肯话封侯。”可谓道尽了蒋平阶一生的心路历程。无论他最终是否对那个时代和社会深感失望,他都坚守了自己的底线:不屈节求荣,不献媚于世,得意时尽责为公,危急时挺身而出,失意时淡定从容。无论入世出世,皆如翠竹松柏,不降其志。其人其文,正如赵尊岳所言:“盖甲申之变,内乱外患,相迫而来,忠义之流,势穷力促;或挥鲁阳之戈,或励薇葛之巾,而要多托于变徵之音,其人固大节凛然,其词自亦纯金璞玉矣。”

  1. 如施蛰存先生的《蒋平阶及其〈支机集〉》(《词学》第二辑)、师陀先生的《蒋平阶研究》(《师陀全集》第五卷)。

  2. 如林玫仪《〈支机集〉完帙之发现及其相关问题》(《词学》第十五辑)、刘勇刚《云间派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等。

  3. 近年来仅见阚琉声《〈明史纪事本末·东林党议〉与〈东林始末〉关系考》(《齐鲁学刊》第224期)。

  4. 赵尊岳:《惜阴堂汇刻明词记略》,《明词汇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