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遵明 一篇

孟溪大垸我的家 作者:


张遵明 一篇

张遵明,1941年2月生于公安县裕公垸(今麻豪口镇友好村)。社会科学副研究员。公安三袁研究院副院长,三袁文史馆顾问。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又见桂花台

张遵明

“桂花台”,一提起这三个字就令人齿颊生香,并心向往之。

家住孟家溪镇上的刘才万先生,早过古稀之年,是邑中一位饱学之士,且乐于文事。一天晚上,他梦见三袁兄弟与他相聚于桂花台上,三人一袭布衣,清风盈袖,儒雅清瘦,彼此一见如故,相谈欣然。第二天清晨,梦醒,先生拍床而起,连声说:“好梦!好梦!”他立马打电话告诉文友王书文、吴丕中先生,他们听了都称是个吉兆。两天后,三人相偕,寻访附近翁媪,踏勘其处,“辨方位于苕豆之亩,定台址于竹树之间”。之后,他们进而商议:在台址上立一石碑,由书文、丕中撰写碑记,刘先生撰一碑联,并请书家篆额、书丹。刘先生在电话中征询我的意见,我甚赞其事,并表示愿做助推之力。因这是地方上的一件重要事情,须征求“父母官”的意见,未料,一拍即合,镇上慨然允诺,共襄此举。

书文、丕中都是作文高手,很快就撰成《桂花台记》:“三袁故里,长安古村,荷叶山北,‘天官府’西,有台隆然,以桂名之。……遥想明万历年间,袁氏于此耕读传家,欣欣向荣,乃筑台于斯,移桂植焉。是时也,桂花灿灿,书声琅琅,翰墨木樨,并传遐迩。”“登台远眺,则黄山青青,淤湖晶晶,桑梓蓊郁,清风涤怀,不亦快哉!吸丹桂之馥馥,吮稻香之沁沁,纳明月之空灵,含山水之氤氲,诚堪为创性灵而孕巨擘之福地也。”“斯人虽远,吟欬犹闻,其文化精神不老,旗帜仍鲜,足以励后生之超迈,不亦豪哉!”

碑正面中间“桂花台”三个行书擘窠大字为性灵派书家田耕之手书,两旁的联文是:夜夜三更台省寒檠摇瘦影;年年八月桂花香讯满长安。

“桂花台”碑于2013年5月1日立于桂花台上,通高2.2米,坐东南而面西北。一览湖山,伟岸不群。

伫立碑前,临风怀想,思接古今。

四百多年前,晚明文学革新派“公安派”领袖三袁(宗道、宏道、中道)兄弟出生在长安里长安村。这里岗地起伏,湖堰相间,是块农耕宝地。村中有座荷叶山,山上乔木千章,郁郁葱葱。山下不远处一大片亮蓝中闪着银白光点的是淤泥湖,宽阔无际,与荷叶山做呼应之状。东去二三里,有一条可北通长江支流、南接湖湘的溪流——孟家溪。荷叶山北,一丘之隔的是桂花台,台高风爽,桂香沁人,三袁兄弟儿时经常相伴读书处。这里曾留下一段传说:袁天官的母亲龚氏嫁到袁家后,想快点发财,里里外外勤扒苦做,屋前屋后都种上了瓜豆之类,还栽了一棵桂花树。袁家的一位小姑子有点嫌弃这位大脚嫂嫂。她见嫂子在台上栽了一棵桂花树,也跑到上面去栽了一棵,要和嫂子比一比,看谁的树长得快。过了一些时候,嫂子的树一天天长高,姑子的树却像老了苗一样,硬是不肯长。姑子一看,就开始使坏了,她等嫂子下田后,就偷偷提来两壶水,一壶冷水,一壶滚开水。她把冷水浇在自己的树蔸上,却把滚开水浇在嫂子的树蔸上,想把它烫死。哪晓得,嫂子的树还是一个劲地往上长,而自己的树却一天天枯黄。一气之下,她干脆把滚开水泼到嫂子的树身上,却怎么也弄不死它。最后,姑子的树死了,嫂子的桂花树长大成材了,虽说这棵树没有了皮,浑身光溜溜的,但它长得特别高大,花也特别香,每年金秋,丹桂飘香,几里路外都可以闻得到。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桂花台”。

今天,一缕清风把我和几位朋友诗意地带到桂花台上,带到“桂花台”碑前。瞩望这里的山水,瞻仰这里的人文,面对古来一代文宗,不只是一份深情的怀想,更重要的是品格操守上再行受戒,在文化性灵上再受一次洗礼,醍醐灌顶,不亦快哉!

此时,我想到三袁兄弟的诗文集《白苏斋集》《袁宏道集》《珂雪斋集》,它们如珠玑,如锦绣,如荷叶山的千章乔木,如桂花台的缕缕芬芳,长存于天地间。

荷叶山,桂花台,山青水碧,溪流涓涓,花香馥郁,书声琅琅,真是地理和人文的天作之合,是灵山秀水与性灵彻悟的完美互唱。地灵,孕育人杰;人杰,凸显地灵。二者互动,相得益彰。桂花台,荷叶山,三袁,这应是大道与大德的天赐,是“天人合一”最好的注脚。

古之长安里,今之三袁村,这里物产中最了得的是性灵,是人之风骨。有此人文质量,三袁故里的孟家溪、公安县定会获得圣洁与丰饶。

一江流远,楚才无尽。 三袁昆仲的风华与才情,沿袭着楚之屈子、唐之香山、宋之东坡的孤鹤与长虹般气节。正因有了这桂花台的文脉,才有了“标举性灵开户牑,楚风从此遍中原”的壮阔大千。

若干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文学在这里萌芽》。文中写道:“三袁故里,众多的青少年文学社在中学校园的土地上萌芽、破土、拔节,终将孕化成一片烂漫的云霞。”“《田野》《劲竹》《摇篮》《荷苑》《朝晖》《玉荷》《幼林》《涓流》《斑竹》《绿草地》《雏鹰》……一个个校园文学社次第推出新作、新秀,令人目不暇接,击节而歌。他们用尚显青涩的笔力,把带有三袁文化基因的文字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校园文化的沃土上。真是孺子可教也。”

“透过这片绿色的笋林,聆听那历史的弦声,四百多年前,‘三袁’就诞生在这里,并从摇篮里站立起来,然后在二圣寺结成南平文社,又从这里起步,逐渐成长为一代文学巨人。他们以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领异标新,影响中国文坛几百年,并影响过后来那场掀天揭地,振聋发聩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其功甚伟,善莫大焉!”

“今天,‘三袁’的流风余韵开启着故里莘莘学子的心智,激荡着他们胸中的文意诗情。我在想,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雄健地跨入巍峨的文学殿堂,成就出一个新的‘公安派’,卓然自立于新世纪的文学之林。”

桂花台,永远飘逸着桂蕊的馨香,永远传递着翰墨的气息。

美哉,桂花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