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爱面子的人,都是由于不够爱里子,
这个里子,就是自己的感受,
也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不知道爱自己!
一句顶一万句,其实没那么难
音符“向往”在“音符社区”给我留言说:“青音姐,我从小比较老实,性格有些内向,和不熟的人不太会聊天,特别是女孩子,在一起简直没几句话聊。
“平时不见面用微信也找不到什么话题好聊,打电话几句废话之后就冷场了,所以和女孩子聊天不多,至今单身一枚。怎么才能改变呢?”
你好,向往,古代大文学家杨雄说过“言为心声”,这个“为”你也可以读成第四声,意思是语言是心理活动的反应。
语言也是为了表达心理活动才有的,所以,重点还真的不在你的语言,而在你的心。心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就有话想说了。
或许你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童年——小时候的你,曾经非常愿意向自己的父母,以及家庭中的亲人表达需要和想法。
但是,如果你表达的需要,总是无人回应或者是被指责,那么你幼小的心灵里就会留下烙印:表达需要是不被喜欢的,我的需要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会被惩罚的。
这种由于“外界引发”的无意识的伤害,会严重影响到你的表达能力。让你在内心深处,对“说话”产生某种不良的认知和感受,自此影响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欲望,你的语言被心理感受阻隔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你的家庭里面,父母之间都是少言寡语的,或者父母当中有一方是不善言谈的。
那么你在行为学习和性格认同上,可能受到不善言谈的父母的影响,在你的无意识当中,有个认识:不说话是安全的,或者感觉到自己“也知道该说话,但是就是关键时候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模式一旦被建立起来,就会让年幼的你,一想表达的时候就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一边是说话的欲望,一边是对说话的焦虑,怕说不好,所以就干脆选择了闭嘴。
第三种情况是,对生活以及周遭,完全没好奇心,没有兴趣,缺乏观察,更没有自己的思考,也就是处于一个心灵麻木的僵硬状态。
而这种心理状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自我价值感低下所造成的。他不认为自己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以及改变生活的能力,因此就选择了不思考、不感受、不选择,被生活推着走。
内心的声音不是“我想要……”,而是“我不值得……”,因此思想贫乏、内心茫然、语言空洞,整个人是空心的、无聊的。这样的人,也会寡言少语。
但是我相信,在社交和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每个人每天都会接收到数不清的信息刺激,因此完全麻木的、对生活无感的,真的是极少数,看看我们的朋友圈就知道。
以上心理分析,不知道会不会像是一面镜子,让你重新认识一下,不爱说话的你自己呢?
该怎么改变呢?
首先,你需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愿意改变。大多数深陷苦恼的人,其实是不想改变,否则主动寻找出路,怎么都能找到。所以,问问自己,你的不爱说话,让自己获益或者眷恋的地方在哪儿?
一个男子汉沉默硬朗的形象,一个不肯袒露脆弱和自卑的厚厚的盔甲,还是你其实愿意维护你的“老实人”的形象,这样就会避免别人看到你的个性和攻击性,你会更有安全感,对吗?
打破这些,你才能愿意开口讲话。
有一把社交中的“金钥匙”,或者说是“玫瑰”,名叫“称赞”。你再不会讲话,也可以学学如何称赞别人,因为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称赞自己的人,人人都爱听好听话。听到好听话,都愿意跟你聊天,继续把话题接下去的。所以,学会夸人,其实是改变你不会说话的社交尴尬症的好方法。
以下夸人的心得,分享给你听。
一、从小往大夸。你夸一个姑娘的耳钉真好看,发型真不错,就比直接夸她是个美女,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细小的称赞会让人感受到,你对对方是花了心思在观察的,你在注意她,这会让她也同样兴奋起来。
二、从外向内夸。你夸赞一个人的品格,无论如何都不如你夸赞她的内在会更让她印象深刻,你可以称赞她好看,你更可以称赞她耐心、温柔、体贴、勤奋、努力等正面品质。你对她有用心,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对方快速留下对你的好印象了。
人人都希望被“看见”,你也一样。在你渴望被别人“由小到大,由外向内”接纳的时候,你要相信,其实每个人都跟你一样。老实说,只有从不肯体贴别人的、真正自私的人,才会躲在“不爱说话、不会聊天”的幌子下面不肯成长,希望你不是!加油!
不会拒绝别人,你让别人怎么喜欢你?
音符“幸运娃娃”在微社区里留言说:“青音姐,今天被舍友拒绝帮我带东西回家,让我难过了很久,为什么我会那么在乎这点小事情呢?因为我觉得每次都帮她了,她为什么还会拒绝我呢?!反正我各种玻璃心,各种难受。
“朋友说让我下次也拒绝她不就行了,可是我真的不好意思拒绝朋友,因为我自己被拒绝很难受,所以我也很怕拒绝他们。这样他们如果不理我了该怎么办呢?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变得成熟啊?”
“太爱面子的人,都是由于不够爱里子,这个里子,就是自己的感受,也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不知道爱自己!”——昨天晚上我在中央音乐学院,为大学生们做“救救我的心”抑郁症青春救心计划的公益演讲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当时有个女同学向我提问,说自己的男朋友就是不懂得拒绝别人,对外人都很好,但是跟她在一起时又非常暴躁、非常没有安全感。我告诉她,这是因为男朋友把她当成自己了,所以会对她脾气坏、非常粗暴,男朋友就是这么攻击自己的呀。
所以幸运娃娃,我想知道,当你总是不敢拒绝别人的时候,你对软弱的自己的不满、你的负面情绪是通过什么方式出来的呢?是不是就是会体现在你的敏感、玻璃心,对他人的拒绝格外地难过呢?
你的“难过”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愤怒”对不对,它只不过是披上了“难过”的外衣。其实你在心里非常怨恨那位拒绝你的同学吧,如果今后她对你的拒绝积累得多了,你暗地里会很想报复她甚至毁掉她也不一定,虽然这念头有可能吓到你自己!
我们先来看看“拒绝”的心理意味到底是什么。
拒绝,原本就只是“暂时不行”或者“刚好不巧”。对于自我价值感高的人来说,遇到拒绝,只会“对事不对人”,不就是暂时不行或者刚好不巧嘛,这有什么大不了,再说呗。
但是那些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人家说“不”到了他那里,就几乎是对自己的全面否定。人家的意思不过是“这事不行”,他就会当作“你这人不行”给听了去,记在了心里,然后反反复复地折磨自己——
“他为什么拒绝我呢?一定是讨厌我对不对?那我到底哪里做错了让他讨厌我?我一向对他很好啊,他凭什么还讨厌我?这个没良心的!我看这世上就没好人!他在欺负我吧,所以嘛我就是个没人喜欢的人,没有人肯对我好呀……呜呜呜。”
“玻璃心”们对以上的内心戏一定非常熟悉对不对?
不会拒绝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怕被别人拒绝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为“被拒敏感”。这种人对他人的有求必应、热心助人其实是社交焦虑的表现。因为这并不是真的对人好,这只是一种为了应对焦虑而做出的“讨好别人”的行为。
讨好别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功利性的,也就是通过主动讨好别人而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第二种是防御性的,通过讨好别人而达成情感联盟,避免自己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为自己取得宽松的生长环境,这种“假性好人缘”其实是一种逃避,也就是不成熟、没长大。
因此,害怕说“不”的心理,是一种以自己为主观蓝本,来对别人进行的心理投射——说“不”未必就能伤害到别人,本质上是由于自己内心受不了被人拒绝,所以将这种焦虑感投射给了别人。
害怕被拒绝因而不敢拒绝别人,这种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有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儒、释、道文化有着厚重的耻感内涵,造成了中国人高度重视做人的“礼仪、气节”,高度重视人的“脸面”,“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中国文化中的“面子”的含义就是:他人眼中的我。也就是说你做任何事情都要顾及面子、做得体面,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你得顾忌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耻感文化形成了束缚内心的枷锁,导致一些人由于个性懦弱、内心自卑而在一个讲究面子的文化环境里感到非常不自由,备受社交焦虑的折磨。这种人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的,其自我的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之上的。这就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包括他人的需求。满足了他人需求,自己就有价值,让别人失望了,自己就一无是处。
在心理层面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原生家庭。这种人通常在年幼时,有过非常深刻的被拒绝体验。
比如,常常会被父母的“不许你……”“你不可以……”“你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等这样含有拒绝意味的语言吓唬,这就造成了他一方面非常渴望跟人建立依恋,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的话,亲近的人会随时翻脸、抛弃他,切断跟他的依恋关系。
这种对依恋既渴望又害怕的心理焦虑像一个魔咒,让他在成年之后的人际交往中,完全不敢去做自己和真实地表达自己,陷入对拒绝和被拒绝都过度敏感的恶性循环里。
所以幸运娃娃,你想要做出改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对自己彻底地自我觉察和自我接纳,并持续不断地社交训练。
以下小建议,你可以先试试。
第一,承认自己对别人的“好”,并不是真的喜欢对方所以才对他好。
那只是希望对方喜欢自己,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自己,那么,对方当然就有权利不去看重你并不真实的喜欢对吗?这样就会降低了他人没有给自己回报时的愤怒。
第二,在拒绝别人时,务必同时说出你准备好的B方案。
比如对方找你帮忙,你做不到,不伤害关系的做法是,你首先明确告诉对方你做不到,然后告诉他或许可以去找谁谁谁,或者你帮他联系一个有可能帮到他的人,或者帮他求助于网络,帮忙发个朋友圈也可以。
总之,你虽然明确拒绝了他,但并非把他丢在一边,而是愿意跟他分担一些焦虑。这样你的拒绝就既没有为难自己,也没有伤及关系了!
幸运娃娃和跟他有相同困扰的朋友,希望以上建议和梳理,能够有些帮助。
最好的友情,就是对彼此“有用”
昨晚,闺密蒋术第一次做电商的尝试,通过我的公众号售卖家乡的老字号手工月饼,一共准备了一百份,全部售罄,今晚销售通道已经关闭。
对一向以才华横溢的文字见长,内心非常小文艺小清新的她来说,能迈出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而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抑郁症患者,能够打破对“完美形象”的执着,不再害怕闲言碎语和担心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而是活得更加接纳和洒脱,能够放开自己,爱我所爱,爱我所做,更加接地气地热烈活泼地拥抱生命本身,这也是她的自我成长!我和周围的朋友们都替她高兴,鼓励她这么做!
我们是认识快十年的闺密,我们俩一个在北京,一个在长沙。我们有各自的生活,有各自的边界,也有各自的小阴暗和小秘密。我们能够在最困难的时候互相加油打气一起想办法,笑的时候一起笑,哭的时候不打扰。我们可以心贴心,也可以背靠背……我们不用整天黏在一起、不用特别热络、不用你的就是我的、不用什么都要分享——我们是成年人的友谊!
小时候丢手绢的情谊和成年人的友谊,有着哪些不同呢?
小孩子的友谊只要“你对我好”,而成年人的友情的原则是“互惠的”。你是个对朋友“有用”的人吗?——假如你被这句话刺痛了、愤怒了,甚至在心里骂“好功利”,说明你从来就不是个为别人考虑的人,或者说,真正功利的人是你自己!因为你把“有用”完全等同于“金钱、地位、人脉和权力”了。
其实,对朋友“有用”还包括更宽广的含义——
对朋友来说,你得是暖的和能被暖的。我不鼓励你当暖水袋,我要你确认自己值得爱!一个人不能给别人他没有得到过的东西,假如你从来没有感受过来自他人的善意和温情,凭空要你温暖别人也实在勉为其难。
所以,假如你要做一个暖的人,首先要自信你值得他人来温暖你:你能坦然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不是把坚强错当成“逞强”,一切的压力委屈不懂得找人分担非要自己生扛。
你能坦然接受别人的赞美,大方说声“谢谢”,而不是面对赞美紧张无措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你能坦然接受别人的礼物,表示由衷地开心和喜欢,收下就好,而不是惴惴不安觉得欠了人家,非要赶紧找机会还回去——确认自己值得被别人好好对待,别人跟你在一起才会轻松自在没有压力,互惠的美好关系才会到来。
对朋友来说,你是自燃的也是能被点燃的。没有人乐意去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对生活悲观失望满满负能量,你像一块被打湿的木头和墙角发了霉的海绵,是不会有人愿意靠近你的。你对朋友的“一无所用”不仅仅表现在你自己活得没价值,还表现在你会让别人感到跟你在一起没有价值。
提醒你积极一点,会被你嘲笑太假;鼓励你乐观一点,会被你看作太装。你心灵的指针就是不肯向上,你沉迷于一切秀下限和往下走,你会让想要拉你奔跑的人多么沮丧啊!
年轻就该“燃”起来,即便偶尔低落,在朋友的帮助和鼓励下也会很快找到方向,你也会常常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和帮助别人,这样的你才会让朋友在你这里刷得出存在感,你们因为有了彼此,成了更好的人!
幼稚的关系才一边倒,真正优质的成年人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是互惠的,其实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我们对彼此“有用”,我们能照亮彼此的生命,这才是爱本来的样子!
受人欢迎的秘诀只有两条,但都和自身条件无关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把自己逗乐了,这句绕口令听上去简直像废话,但其实它真的非常有用,如果你希望自己受人欢迎的话。
音符“茉茉盛夏”问我:“青音姐,我是个职场新人,不会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见了领导也不会拍马屁,我就只会埋头工作,可是这样的人一定不怎么受欢迎的,对吧?”
茉茉,我觉得你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受欢迎,其实有个很显著的心态,你发现了吗?
就是你的心不欢迎别人、不喜欢别人,你看你给那些受人欢迎的人总结的形容词,其实都不算是什么好词——“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拍马屁”……看来你的同事在你的心里可真没什么优点。
但是我要跟你分享两个受人欢迎的秘诀,可能以前你并没有听过,这秘诀不是什么善于倾听、好好说话,恰恰相反——
第一,你要完全放弃对“我受人欢迎”这个结果的期待。也就是说,只有你不在乎自己是否受人欢迎,你才会受人欢迎。以前有个朋友跟我讨论“那些站在台上的演员为什么一点都不紧张”,这样的心理素质是如何炼成的,我跟他说,这与其说是心理素质,不如说是对自我的认同。
当一个人自我认同比较高,Ta在众人面前就不会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太当回事。因为Ta对自己已经有了非常稳定客观的评价了,不会轻易地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对自己的看法,不轻易骄傲自满,更不会轻易妄自菲薄。
所以在任何场合之下,Ta都能迅速回到自己,做自己。每个人做自己的时候都是最舒展的时候,你自在舒展,自然就充满无穷魅力。
想想看那些你喜欢的大明星,有哪一个是靠讨好粉丝来赢得粉丝的呢?他们的跩和酷只是外在,他们内心的声音其实是:“我是我,爱谁谁!”
第二,你要学着去喜欢别人。之所以说“学着”喜欢别人,是因为人不是天生就喜欢别人的,我们在婴幼儿时代,心里的小空间就只有爸爸妈妈和我自己。
当再大一点,我们上幼儿园了、上小学了,我们发现活着没那么简单,我们是需要建立除了爸爸妈妈之外的人际关系才能得到一些资源的,这时候我们才开始去喜欢周围的小伙伴。
所以在心理学上,可以用一个人的内心对他人的容纳和接受程度来判定一个人的心智成熟程度。那些永远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有一部分就是永远不长大的孩子,而那个部分总是会让Ta跌跌撞撞还满腹委屈。
学着去喜欢别人,尽可能多地发现周围人的优点,大到一家公司,小到一个团队或者一个小组,如果你总是能从三两人群中找到每个人身上被你喜欢的部分,并且真诚地表达出来,你怎么会不招人喜欢呢?
当然,赞美一定要发自真心,要在你心里真的觉得对方名副其实,也就是你要“真实”和“诚实”,否则,夸大其词的话,再怎么说得漂亮,都是让人感到厌恶的!
如果听到这儿,你在心里说:“青音姐,可是我就是没发现我的同事朋友有什么优点能被我喜欢,怎么办?”
那说明你还是心里只装着你自己,同时也装着对他人的偏见呢,再努力试试看,放下自己,体贴他人,再平凡的人也有动人之处的,就看你是否真的对人用心!
电视评论家克莱夫说过:“任何人都不想被迷住,却都希望自己很迷人!”所以“不企图让别人喜欢自己”和“发自真心地喜欢别人”,这两招你试试看,肯定能赢得好多人的喜欢,相信我!
其实,这两个秘诀翻译过来就是“自信”和“诚恳”!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的区别是……
音符“艾玛”问我:“青音姐,我是个不会撒谎的人,比如,闺密买了新衣服,问我好不好看,不好看我就会直接说,明明很丑呀,我实在不想骗她!但是我发现大家并不想听真话,反而是那些假惺惺的称赞让人格外开心!在生活中,如果有人敢对我撒谎,那他就死定了!但是我的男朋友说,我这样的个性让人很有压力!可是做人纯粹一点有什么不好呢?”
你好艾玛,很多人会滥用“纯粹”这个词,误以为“纯粹”就是非黑即白、纯粹就是“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甚至把“纯粹”当成对别人的苛刻要求。但其实,“纯粹”就是心无旁骛、不计回报地全情投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