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永远在路上
对于新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永远在路上,永远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一定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寻找方大曾”是我职业生涯中,迄今为止最长的一个选题,十八年来,经过不断的深入采访、实地调查和积极推广,失踪了八十年的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终于进入了当代人的视野,被公众所知晓。它是一次关乎历史追问的行动,也是由媒体人通过影像表达,进行的一次历史补白和责任的书写,对我而言,更是一次家国情怀的洗礼和追问初心的自省。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小方为笔名的方大曾活跃于中国新闻界与摄影界,他是中外新闻学社的重要成员,与范长江、徐盈等人同负盛名。关注民生和时局,他以笔和相机为武器,投身爱国救亡运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第一时间赶赴前线,拍摄并发表了大量来自战地的珍贵照片,鼓舞了士气和斗志。在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中他预言:“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了《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杳无音信。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知道了方大曾,此后即展开了漫长的寻找之旅。先期采访,我一个人或火车或汽车或步行,往复行程数千公里,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到蠡县,去史志办、博物馆、报社查询资料,了解情况,曾被当作假记者,也曾被拒之门外。
由于方大曾失踪的时候只有二十五岁,尽管他在当时已经闻名长城内外,但是彗星一般的耀亮和迅失,使他在《中国摄影史》中,不仅没有独立的篇章,而且也没有完整的生平,关于他的描述加起来不足一百字,新闻史中更是难觅其踪。后经不断的艰苦查询和考证,他的生命轮廓逐渐丰满,生活轨迹日益清晰。
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生于北京。原名德曾,笔名小方,祖籍无锡。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
1929年8月,北平市立第一中学读书时,他在《世界画报》上刊登《爱好摄影的小朋友们注意——少年影社征求社员宣言》,发起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1930年考入中法大学经济学系,1932年,任北平《少年先锋》周刊编辑。
1935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少年部工作,不久,与吴寄寒、周勉之等人组建中外新闻学社,任摄影记者。同时,上海的《世界知识》《生活星期刊》聘请他任特约记者,发表了《黄河上的船夫》《冀东伪自治区写真》《平绥路沿线》等图文报道。
1936年转至北平基督教青年会任干事。他热衷民生,关注时事,陆续发表《缝穷者》(《玫瑰画报》)、《天津海河浮尸之谜》《毒祸》《战氛笼罩下之兴和》《雄视察北的大碉堡》《张家口之现状》(《申报》周刊)、《私货滚滚来》《如此丰台》《战事沉寂中绥边所见》(《良友》画报)、《敌人威胁下的天津》(《国民》周刊)等。
1936年底到1937年初,他用四十三天的旅程,身赴前线,实地踏查,报道了著名的绥远抗战。1937年6月,参加北平摄影学会第一届影展,他的《联合战线》等十五幅作品展出,广受好评。
1937年7月10日晨,他奔赴宛平城,成为七七事变后第一位抵临现场报道的新闻记者,拍摄了《卢沟桥事件》《保卫卢沟桥之我二十九军战士》《日军炮火下之宛平》等经典照片。《我们为自卫而抗战》《为国捐躯》《抗战图存》等引发强烈社会反响。组照《卢沟桥事变后之北平》等被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刊载。
1937年8月,经范长江举荐,他成为《大公报》的战地特派员,负责平汉线的报道,发表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从娘子关到雁门关》《血战居庸关》等通讯。
作为纪录片工作者,我在长时间的寻找中,通过史料发掘和实地考察,努力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这个年轻人用生活做背景,用生命做胶片,为我们真实记录了当年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如果说,最初的寻找完全是出于对人物的兴趣和探求未知的欲望,过程中,随着了解的深入,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方大曾永远定格在二十五岁,他头戴钢盔的形象,青春帅气,才华横溢,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我惊讶于他在战地的高质高产,在艰苦环境中的勇往直前,越是去寻找,就越觉得关于他身上的未知还有很多,他的价值无法估量,这让我难以停下寻找的脚步。
后来,我终于拍摄完成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2000年),出版了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2014年)。方汉奇先生评价它们“把湮没了八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出版三年来,小方从默默无闻渐渐广为人知,从中国记协组织召开的“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到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落成,再到“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走进国内外二十多所知名高校,他的名字被纳入权威丛书《中国名记者》(人民出版社)、《中国摄影大师》(中国摄影出版社),更是走进了最新版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他的事迹和经历还被引入教学和考试,并通过各种书展走进了港澳台同胞的视界。我主编的文集《解读方大曾》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使他散落的历程得以重拾,新世界出版社更是积极推动多语种版本的版权输出和译制工作,希望把方大曾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讲到世界去。这一系列行动和影响,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撰文称,从纪录片到图书,从纪念室到公益计划,跨越影视界、出版界、文学界、学术界的“方大曾热”,聚合成为兼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现象级话题。
方澄敏保留哥哥遗物的发现和整理,是促成这本《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姊妹篇写作的动因,三年来,新史料的梳理、发掘、实地寻访和对家人的多次深入访问,百余张方大曾私人照片首度发现,同学、师友的散碎回忆浮出水面,使我有机会揭开历史的地表再次聚焦,又一次接近感知方大曾生命的温度。
与他有过生命交集的进步教师王思华、范文澜、阮慕韩,同学少年夏农苔、曹承宪、高云晖,生死线上的金振中,摄影启蒙蒋汉澄,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伴随着寻行的步履一一显现。
这本书是一次再出发,从方家后人提供的遗物、遗照入手,沿用《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确立的纸上纪录片的表达方式,集合最新研究成果,以史料发掘和实地调查为基础,融用多种视角,呈现寻找过程中的新线索,梳理出了方大曾的师友圈、社交圈及鲜为人知的特殊经历,进一步丰富了他的个人世界。
一个新闻人,如果脱离了民众和家国,不用双脚去丈量,不用内心去感知,再炫动的画面也是虚空的,再华美的辞藻也是苍白的。方大曾的双脚始终踩在大地上,无愧为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民众命运的关注者。寻找方大曾的过程,是作为一名新闻人的我,职业理想不断升华的过程。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记录者是严谨和真实的,而不是炫技和讨好的,用实心、动实情、写实迹,才能见实效。
我相信,在媒体融合的今天,这些道理仍然适用,并且更加重要。书写和记录历史,现代技术手段只能是辅助,只有潜心求证、努力追问,借助现代手段进行立体表达,才能更好地与时代同频共振,提升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记得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寻找方大曾》专辑拍摄现场,倪萍大姐问我,十几年,从一部纪录片到一本书,是不是意味着这件事的终结?我说,只要方大曾没有下落,他就是我永远的选题!
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新闻人,生命不息,行走不止,小方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在路上,希望《方大曾:遗落与重拾》与你同行!
(原标题:《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刊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3日12版,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