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言为心声

我到人间只此回:绝代民国剩女吕碧城 作者:林鸣宇 著


言为心声

料峭春风吹人冷,正是城都花开时。

初到《大公报》任职,英敛之夫妇不厌其烦地帮助她、引导她,带她走访新闻、拜访教育界的朋友,让她熟悉报社方方面面的工作,给她提供幽静的工作环境,让她安心工作。

吕碧城不负厚望,勤恳上进,努力练习采访的技巧,她能准确地找到采访的切入点,恰到好处地处理采访信息,所写文稿直逼时代主题,引人入胜,深得英敛之的赞赏。

自此,吕碧城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吕碧城在《大公报》社也已待了两年。

又是冬去春来、乍暖还寒的季节,鹅黄的迎春花却早早地开了,那一枝枝琼玉凝脂般的繁花,热烈张扬着奋发的生命力,如铿锵有力的诗行,洋溢在春风里。

花还是这般静静地开,柳絮也这般轻轻地落,自然万物遵循着亘古不变的律动,应时而起,随时而进,循环往复,无始无终。

变的是人心。

争权夺利,朝代更替,沧海桑田,血雨腥风。

无休无止的战争,乌烟瘴气的争斗,永远无法消弭的贫富差距,莫名其妙的统治与被统治,压迫、反抗、奔走、呼号、颠覆、革新……政客粉墨登场,英雄叱咤风云,壮士战死沙场,百姓艰难度日……

人心变,世事俱变。

时值慈禧太后统治末期,长期的闭关锁国和后来的卖国求荣,使中华大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社会动荡,人心惶惶,是非颠倒,黑白难辨。

信仰崩溃,思想空虚,空气中弥漫着无助和迷茫,小人得势,君子退隐,智者明哲保身,勇者伺机而动。民众需要被指引,蒙昧的心智需要被启迪,无奈文人墨客亦没有统一的真知灼见,你来我往,文人相轻,乱成一团。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公报》一枝独秀,在各种舆论中具有权威地位,它客观而清醒地分析时政、明辨是非,给京津民众以明确的指引,而作为主笔《大公报》的吕碧城可谓功不可没。

1908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先后驾崩,一时民心动乱,国无宁日。

中国自古倡导中庸,中庸的精髓是一个“度”字,凡事适度为妙,不及不达、过犹不及,只有“恰到好处”才是最高境界。在此理想化、完美化的思想主导下,衍生出“道”这样高深莫测的玄虚理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千百年来,人们捧着《道德经》思来想去、猜东猜西,结果舍本逐末,把中庸思想蕴含的智慧锋芒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几于泯灭,只留了一个“庸”字当了宝,并常以无条件的忍气吞声换取“和为贵”。

翻开中国历史,几乎只有开国帝王才有建功立业、抵御外侵的意识,本该是“创业难、守业易”的自然规律被奇怪地颠覆了,沿袭下来的全变成了“创业易,守业难”。

难在哪里呢?难在“千金散尽,难重来”,难在“敌邦如豺,我如羊”,而昏君们宁可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拿民脂民膏讨好外敌,也不愿对子民广施恩德富国强兵。

到了慈禧太后这里,崇洋媚外的无耻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竟然高唱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令人发指的调子祸国殃民。

最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的昏君,一代代炎黄子孙竟然好脾气地忍了,不止忍了,还有众多贤臣名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为他们效力尽忠。

当年,宋徽宗、宋钦宗终日穷奢极欲不理朝政,把前朝留下的富庶江山挥霍一空,苛捐杂税加沉重的赋役徭役,让百姓苦不堪言。结果金人来势汹汹,大举入侵,短短数月攻克汴京掳掠了两个混蛋皇帝,亡了北宋,新上位的宋高宗赵构不惜决黄河淹杀数十万子民保全帝位,不惜与卖国贼秦桧勾结,与金人里应外合地作践国人国土,宗泽、岳飞等精忠报国的志士竟然还要为他们身先士卒,身先士卒若能得到信任和支持也好,可恨的是为这样的昏君冲锋陷阵反遭陷害扼杀,实在岂有此理!

不知道该恨谁:恨当权者对外昏庸无能,对内专横残暴;恨贤臣志士盲目忠君,恨百姓哀而不争!

好不容易转到咸丰这儿了,冒出一个擅媚阴毒的慈禧,先是垂帘听政,继而阴谋篡位,这个可恨的女人统治中国竟达47年。在其执政期间,各省人口骤减,百姓饥寒交迫,尸横遍野,她则整天过着奢靡无度、无法无天的日子。宗泽、岳飞的悲剧重演,甚至更惨烈。曾国藩、李鸿章这些有勇有谋的臣子竟然对慈禧唯命是从,出兵镇压太平天国以及各地起义军,致使“秦淮河尸首如麻”,竟然还好意思自称“正义之师”……

奇怪的是,这样的慈禧死了,国人竟然惶恐了,感觉没了主心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中庸”教育理念实在很成功,又实在可恶可恨,这样的“和”遇到昏君当道,就成了一种没有底线、没有尊严的“和”,是以国人血流成河、敌邦任意烧杀掳掠为基础的“和”,而举国上下的“愚忠”,让统治者以可耻的“和为贵”为借口和掩护,肆无忌惮地卖国求荣。

可悲的是,能冷静地、清醒地看清这一切的,只是少数人,而这少数人,大多无权无势、敢怒不敢言。

然而,到底是有敢站出来的勇者。

就在许多国人还在为光绪和慈禧痛哭哀号的时候,《大公报》上刊出了一幅漫画和一阕《百字令》: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

这漫画与辞令,旗帜鲜明地痛斥慈禧,指责她把大清朝的江山弄得支离破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即使死了到了阴曹地府,也没脸去见汉朝有作为的吕后和唐朝的武则天。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一针见血,极尽嘲讽,令读者睹之为快。可清政府不干了,这大白天的,怎么能睁着眼说真话呢,这是哪个作者这么胆大妄为?没有慈禧老佛爷的“千秋伟业”,中国怎么能懂得什么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区别呢?没有慈禧太皇太后的“英明领导”,中国怎么能知道外国列强烧了圆明园还能厚颜无耻地要求割地赔款呢?

可清政府再怎么恼火,毕竟气数已尽,国人正在觉醒,新思想、新的维新力量深入人心,清政府再想搞什么迫害,已经不能欺上瞒下为所欲为了。尤其令清政府意外的,查了半天,这则新闻竟然出自一个年轻女子之手,兴师动众地把她抓来,他们自己都觉得小题大做。

吕碧城因祸得福,其大胆尖锐的笔锋和幽默谐趣的漫画,让她名声大噪,《大公报》热销一空,大有洛阳纸贵的行情,吕碧城也由一名见习编辑成为《大公报》的中流砥柱。

静夜凝思,目接千里,神游八荒,笔墨纵横……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明理达义,以文为媒,点迷津,开风化,启民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吕碧城年轻的心充满了激情,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勤勉刻苦,笔耕不辍。一篇文章,总是要反复构思、修改,精益求精才好。她的努力也很快得到了回报,《大公报》风格一新,广受赞誉。

夫君之于民、男之于女,有如辅车唇齿之相依。君之愚弱其民,即以自弱其国也;男之愚弱其女,即以自弱其家也……惟愿此后,合君民男女,皆发深省,协力以图自强。自强之道,须以开女智、兴女权为根本……

吕碧城在她《论提倡女学之宗旨》的文章中,强调君民、男女的平等地位,准确鲜活地点明:统治者削弱国民的素质、财富和力量是愚蠢且最终导致亡国的根本,男子不能善待妻子是愚蠢且导致败家的原本;倡导君民同心、男女平等,提高国民素质,共同走自强不息之路。文字铿锵有力,豪情万丈直抒胸臆,表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

《大公报》主笔刘孟扬在《书碧城女史论提倡女学之宗旨后》中有感而发:

以女子论女学,故亲切有味,耐人深思。至理名言,非同肤泛。最可佩者,以二旬之弱女子,竟能言人所不能言,发人之所不能发。其词旨之条达,文气之充畅,直如急湍猛浪之奔流。而且不假思索,振笔直书,水到渠成,不事雕琢……果有闻女史之言而兴起者,则女学昌明,女权大振,家庭中有好教育,国民中自有大英雄,尚虑国家不能强哉?

刘孟扬的点评举足轻重,既对年轻的吕碧城独特的敏感和洞察力、行文有力的才能大为赞赏,也对中国振兴教育、昌明女权寄予厚望,使吕碧城的文章倍受关注。

随后,吕碧城的《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文章相继刊出,旗帜鲜明地倡导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引领深受封建思想禁锢和毒害的女人们觉醒、抗争,呼吁创建独立、民主、文明的时代新风尚。这些文章刚直率真、气贯长虹,深受时人尤其是新女性的倾慕、推崇。

吕碧城,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如从沙尘里脱颖而出的珍珠,崭露头角、广为人知。

万众瞩目的结果是成功的见证,但对于吕碧城来说,她自知,真正的成功,是她战胜了厄运,并在厄运中不断地坚持、磨砺的过程。

她想忆那个曾在寒雪中踟蹰街头、迎风落泪的自己,似乎只是昨天的事,那份绝望和无助的痛烙印在心里仍然不曾散去,可如今,她感激那伤、那痛,因这伤痛深骨及髓,升华了她的灵魂,她在伤痛的激励中崛起,变得坚强、成熟、练达。

吕碧城深刻地体会到,正是因为前时经历了种种磨难,她才不会因为阅历浅薄而才思枯竭,从苦难中得来的感悟弥足珍贵,让她能更客观、全面地剖析时事,入木三分地写景抒情。

学会在艰难险阻中净化、提升和征服自己,隐忍以明智,磨炼以求仁,这是必需的生存之道。如果她在那漫长近一年的辛苦中退缩,那么此时此刻,她或者已失去了自我,在庸碌乏味的生活里坐吃等死……

成功,需要艰辛的铺垫。

既然如此,此后长路漫漫,她将以智慧之心,以坚韧之志,祛除迷惑,打破困扰,纵情笔墨,写尽乾坤万象,继续用文字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继续用文字指引更多曾经像她一样无助、茫然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