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李鸿章小像

李鸿章旧影 作者:张社生 著


第一章 李鸿章小像

016-01

李鸿章小像题跋

李鸿章叱咤晚清风云三十多年,是是非非一世纪。这小像绝不是中国画几笔能勾勒出的,必加之西洋画法、浮世绘画法才能写其真之一二。

李鸿章档案

016-01
016-01
016-01

李鸿章母亲李氏,人称”麻大脚“。摄于1871年底。那年,李母被接到天津直隶总督府,与二儿子李鸿章小住,时年72岁。

55
由李鸿章弟李鹤章之孙李国松等修纂的五修本《合肥李氏宗谱》,现存于安徽合肥李鸿章故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殿试成绩小皇榜上记载着李鸿章的殿试成绩:“第三十六名,李鸿章。”这个小皇榜不对外张贴,只供皇帝自己查看。
016-01
016-01

李鸿章(左)和大哥李瀚章(右)的合影。李瀚章(1821—1899)字筱泉,以拔贡朝考出曾国藩门下,初为湖南知县。曾国藩建湘军之初,即奏调瀚章至江西南昌综理粮秣。李瀚章后升至湖南巡抚、浙江巡抚,曾任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一生无大的跌宕坎坷,也无二弟李鸿章那样的名气。

016-01

夫人赵小莲及其女儿李经璹(菊耦)。赵小莲(1838—1892),籍隶安徽太湖县,道光进士、广东高廉道署按察使赵畇之次女。同治四年封一品夫人,后封一品伯夫人,晋赠一品侯夫人。女菊耦后嫁于清流领袖张佩伦,系张爱玲的祖母。

016-01

李经迈肖像,李鸿章小儿子(莫氏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任出使奥地利大臣,次年授光禄寺卿。历任江苏、江南、浙江等地按察使。宣统二年(1910年)以随员往日本、欧美考察军事,次年署民政部右侍郎。辛亥革命后退居上海,密与宗社党人往来。1917 年张勋复辟时被授外务部左侍郎。

016-01

长子李经方(右)和次子李经述(左)随李鸿章访欧美时在德国拍的照片。李经方(1855—1934),李鸿章过继的大儿子,外交家(后面有详细介绍)。李经述(1864—1902),李鸿章次子,实为亲生的大儿子,为赵氏夫人所出。曾国藩见了经述对李鸿章说:“此公辅器也。”可是李经述后来既无其父之寿,亦无其父之名,只是作为一个著名的孝子留名清史孝友传。1896年李经述加三品衔,以参赞官的名义随父访问欧美。

c1

李鸿章和孙子合影。照片中从左至右的三名儿童依次为:经述四子李国熊、经述长子李国杰、经述次子李国燕。

李鸿章的孙辈

李鸿章的儿子不多,但是孙子辈人数不少(国字辈)。从右页这张李鸿章“全家福”照片看,光二儿子李经述就有长子李国杰、次子李国燕、三子李国煦和四子李国熊。

李鸿章将爵位传给了亲生儿子李经述,后由李国杰袭爵。李国杰以弱冠之年晋封二品大员,并以诰封通议大夫、建威将军、一等肃毅侯充钦差大臣出使比利时,后做了轮船招商局的董事长。

李国煦从小患眼疾,故戴墨镜。有人说张爱玲《金锁记》写的其实是李国煦家里的事,书中“长白”即是李国煦的儿子李家瑾,“长安”则是其女儿李家瑜。《金锁记》里曹七巧的丈夫姜二爷就是以李国煦为原型创作的。

李国熊小时候长得可爱乖巧,这里的几张李鸿章和孙辈合影的照片里都有他的身影。张爱玲《金锁记》中的三爷姜季泽的原型即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的干爹李国熊。李鸿章有一枚德皇颁发的“红鹰大十字头等宝星”勋章,后来传给了李国熊,李国熊1952年去世前,又传给了他的大儿子李家珑,一直到“文革”爆发。“文革”中古代的东西都被视为“四旧”,何况是外国人发的。那时李家珑一家住在北京后海后河沿,在抄家风刮起来的时候,为确保一家安全,在一个漆黑之夜,把它扔到什刹海里去了。

016-01

李鸿章和儿孙们的合影。由左至右(中排)儿李经迈、儿李经述、李鸿章。(后排)孙子李国杰的夫人(张氏)、李经述的女儿、李鸿章小女儿李经璹(菊耦)、李经迈的夫人(卞氏)、李经述的夫人(朱氏)。前排为李鸿章的孙子们(国字辈)经述四子李国熊,经述三子李国煦(从小患眼疾,故戴墨镜,长大后即张爱玲笔下曹七巧的丈夫姜二爷原型),经述次子李国燕,经述长子李国杰。

016-01
016-01

江苏巡抚李鸿章率所部淮军在戈登洋枪队“常胜军”支持下,由上海西进,于1863年12月攻陷太平天国的东南屏障苏州、无锡。

45

“天津教案”发生地——望海楼(“火烧望海楼”)。1870年6月21日,“天津教案”发生。1870年6月,天津民众闻教堂杀婴,20日,万人聚集育婴堂前,要求入内检查。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开枪恫吓,后被击毙。随后人们焚毁法国领事馆、各国教堂、育婴堂等,打死外国教士、商人多人,其中法人17名,俄人3名,英、比、意人各1名。史称“天津教案”。直隶总督曾国藩先办,接着又派李鸿章会同办理。

016-01
016-01
016-01
016-01

1896 年李鸿章访法期间,法国杂志《小日报》上登载的李鸿章画像。

016-01

日本浮士绘,描绘中日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海战。此战历时 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1000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这类日本浮士绘大多扬己贬人,并不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场景,仅供参考。

016-01

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时,与美国总统克里夫兰(左二)在纽约会面的铜版画。

016-01
455
江南机器制造局炮厂炮房1880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电报总局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外景
016-01

1901 年的上海外滩轮船招商局大楼

016-01

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的照片

016-01

美国杂志根据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的照片制成的铜版画

最早的李鸿章照片

016-01

苏格兰摄影家约翰·汤姆森 (John Thomson,1837—1921)。汤姆森是19世纪后期著名的苏格兰旅行摄影家。他于1862至1872年十年间携带笨重的摄影器材,克服重重苦难,漫游了马六甲、印度、柬埔寨、中国等地,使用湿版法拍摄了大量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照片。当时清廷要员的很多照片都由他拍摄,包括李鸿章。站在清兵旁的就是汤姆森本人,时间为1871年。

016-01

1871年的李鸿章。这是李鸿章留给后人最早的一张照片,原照刊登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杂志《卡斯莫莱廷》1894年的文章里。这张照片是英国著名摄影家约翰·汤姆森1871年在李鸿章天津府中拍摄的。这天约翰·汤姆森给李鸿章拍了很多照片,李鸿章为此还几次换装呢。照相毕竟是当时十分罕见的“高科技”(这么看,咱们的李老也喜欢玩新玩意儿)。从着装看当时应该是冬天。

45

1872年的李鸿章。这是在天津李鸿章府上拍摄的照片。照片原来没有标明日期,为什么确定为1872年?很明显李鸿章着的不是冬装。那时候,屋内没有电,这是在院子里拍的。李鸿章不可能为了拍照,忍受天津严寒天气“轻装上阵”。为什么不是1871年春秋两季?据查,汤姆森1871年春夏还在岷江、福州、台湾和日本东京一带旅游。京津的照片大多标1871至1872年,故此推算出。为什么放两张同样的照片?因为有人认为从李鸿章眼神和花格幕幔看这不是一张照片。但是我们的疑问是,汤姆森当时用的是“湿版法”拍摄,“胶棉湿版法”的最大缺点是,必须在玻璃基板沾满溶液的湿润情况下尽快完成摄影、显影程序,否则感光溶液一经干燥,感光度就会迅速下降。故此汤姆森最少要十分钟左右才能“搞”出一张。李鸿章不是打坐的和尚,不可能在十分钟内纹丝不动。至于幕幔,可能是1894年重新刊登时,“老美”做上去的。不管怎么说,该照片有待专家的鉴定。

百年回望李鸿章

骂也骂过了,赞也赞过了,百年回望李鸿章,他在我中华二十五朝官吏中,依然属于异类。这样的一位能儒、能军、能使、能谈、能洋、能痞、能出点子、能和洋人胡搅蛮缠的中外通吃的“能臣”,不独有清一朝少有,便是查遍二十五史也没见着一个。

自古以来,盘踞朝廷半世纪的权臣就不多,能善始善终,身后没让新皇上挖坟抛尸,身败名裂的更少。昔日明代能臣张居正何等的能,几乎是各朝少有的为官当政者之楷模,身后还是让万历皇帝给臭了。李鸿章的身后不但没事,而且朝廷还为其在各地修了不少李公祠。更绝的是,别人都是人走茶凉,“李大圣人”的门徒袁世凯竟自添银子,在管辖区为其修了一个派头十足的天津李公祠。故而,此人不写定会遗憾。

鸿章者,一江淮儒生也,十年修成封疆大吏之身,朝廷倚为“中流砥柱”,西人奉为“当世三杰”,日人称之“世界五伟人之三”。可谓八面威风,十分成功。然,组成李鸿章之成分终究和他人无甚两样,为:一分痞气,二分底子,三分运气,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热忱,七分悟性,八分应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

鸿章者,一汉员是也。二十年为清廷办外交,成了“国人皆曰可杀,万口一词”,成了“杨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其实这个“杀”,那个“奸”的,李鸿章还不配享用。因为晚清走到这一步,整个国家都在患十种病:一曰惰性,二曰愚昧,三曰封闭,四曰固执,五曰败俗,六曰迟钝,七曰自大,八曰锁国,九曰落后,十曰贫穷。

骂也好,赞也罢,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本没有什么“大奸”“大忠”之说,大多是三七开、四六开的“中间人物”。后人的“大奸”“大忠”观,其实是诸多因素影响的产物。一曰:史官不直笔。往往将个人的好恶掺了进去,张三已经不是那个张三,李四也不是那个李四了。二曰:文学性的添油加醋。经过演义的历史人物都是假人物,《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半个神仙,最后蜀国还不是第一个灭亡?三曰:教科书式的“简约历史”。真实的历史人物往往由无数个细节构成,但是教科书那种黑白分明的定论,虽然可以拿来应付考试,却难免会流于武断,害人不浅。四曰:人的好恶不是永恒的,今天对的,明天可能是错的。拿一时一地的标准去套几千年的历史,一定可笑。所以说到底,“大奸”“大忠”之说都是书本闯的祸。

给李鸿章画像就不能简单地套“大奸”“大忠”。这张画儿一定是写实风格的,我们给您的只会是李鸿章的几个角度,几个细节,几笔速写,结论还是得由您自己得出。

016-01

当年西方报刊精心绘制的一幅李鸿章铜版画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