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杜牧诗集 作者:[唐] 杜牧 著;徐涛 校;[清] 冯集梧 注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1)

处士有儒术(2),走可挟车辀(3)。坛宇宽帖帖(4),符彩高酋酋(5)。不爱事耕稼(6),不乐干王侯(7)。四十余年中,超超为浪游(8)。元和五六岁,客于幽魏州(9)。幽魏多壮士(10),意气相淹留(11)。刘济愿跪履(12),田兴请建筹(13)。处士拱两手(14),笑之但掉头(15)。自此南走越(16),寻山入罗浮(17)。愿学不死药(18),粗知其来由(19)。却于童顶上,萧萧玄发抽(20)。我作八品吏(21),洛中如系囚(22)。忽遭冀处士,豁若登高楼(23)。拂榻与之坐(24),十日语不休(25)。论今星灿灿(26),考古寒飕飕。治乱掘根本(27),蔓延(28)相牵钩(29)。武事何骏壮(30),文理何优柔(31)。颜回捧俎豆(32),项羽横戈矛(33)。祥云绕毛发(34),高浪开咽喉(35)。但可感鬼神(36),安能为献酬。好入天子梦,刻像来尔求(37)。胡为去吴会(38),欲浮沧海舟(39)。赠以蜀马箠(40),副之胡罽裘(41)。饯酒载三斗(42),东郊黄叶稠(43)。我感有泪下(44),君唱高歌酬(45)。嵩山高万尺(46),洛水流千秋(47),往事不可问(48),天地空悠悠(49)。四百年炎汉(50),三十代宗周(51)。二三里遗堵(52),八九所高丘(53)。人生一世内(54),何必多悲愁。歌阕解携去(55),信非吾辈流(56)

(1)《唐书·地理志》:“东都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开元元年为府。”《后汉书·符融传》:“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并恃其才智,炫曜上京,卧托养疾,无所通接,洛中士大夫好事者,承其声名,坐门问疾,犹不得见。”《荀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著是者也。”《战国策》:“使东游韩魏,入其将相。”《宋书·王弘之传》:“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

(2)《史记·礼书》:“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后汉书·荀爽传论》:“荀爽、郑玄、申屠蟠,俱以儒行为处士。”

(3)《左传》:“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

(4)《荀子》:“言有坛宇。”《释名》:“床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

(5)魏文帝《车渠椀赋》:“发符彩而扬荣。”《太玄经》:“酋酋大魁,颐水包贞。”

(6)《吕氏春秋》:“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7)《南齐书·褚伯玉传》:“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

(8)《世说》:“王夷甫曰: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北史·王晧传》:“谁家屋当头?铺首浪游逸。”

(9)《唐书·方镇表》:“开元元年,幽州置防御大使。二年,置幽州节度诸州军管内经略镇守大使,治幽州。广德元年,置魏博等州防御使,治魏州。是年,升为节度使。”

(10)《隋书·地理志》:“冀幽之士,重气侠,好结朋党。”《汉书·贡禹传》:“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

(11)《后汉书·蔡邕传论》:“意气之感,士所不能忘也。”《战国策》:“庄辛谓楚王曰:臣请避于赵,淹留以观之。”

(12)《唐书·德宗纪》:“贞元元年九月,卢龙军节使刘怦卒,其子济,自称留后。”《汉书·张良传》:“良取履跪进,父以足受之。”

(13)《唐书·宪宗纪》:“元和七年十月,魏博军以田季安之将田兴知军事。是月,魏博节度使田兴以六州归于有司。”《后汉书·班固传》:“奉春建策。”《汉书·五行志》:“筹所以纪数。”

(14)《通鉴·魏纪》注:“不应州郡辟命,故曰处士。”《说文》:“拱,敛手也。”《汉书·五行志》注:“两手合为拱。”

(15)《庄子》:“鸿蒙拊髀雀跃,掉头曰:‘吾弗知。’”

(16)《元和郡县志》:“岭南道,春秋时百越之地。”《汉书·季布传》:“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

(17)《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元和郡县志》:“循州博罗县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

(18)《汉书·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19)《汉书·刑法志》:“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

(20)阮籍诗:“玄发发朱颜。”

(21)《唐六典》:“监察御史,正八品上。”

(22)《后汉书·光武纪》:“诏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

(23)《隋书·天文志》:“豁若云披。”《十六国春秋·后赵录》:“登高楼以望四极。”

(24)《通鉴·汉纪》注:“榻,床也,有坐榻,有卧榻。”

(25)《后汉书·贾逵传》:“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

(26)《颜氏家训》:“三坟五典,灿灿如列宿。”

(27)《魏志·程晓传》:“斯诚为国要道,治乱所由也。”

(28)原注:去声。

(29)李尤《德阳殿赋》:“蔓延蒙笼。”《隋书·地理志》:“南郡襄阳有牵钩之戏。”

(30)《晋书·胡奋传》:“奋性开朗,有筹略,少好武事。”

(31)《论衡》:“上天多文,而后土多理。”《后汉书·王涣传》:“任峻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文心雕龙》:“条畅以顺气,优柔以怿怀。”

(32)《汉书·东方朔传》:“颜闵为博士。”《史记·仲尼弟子传》:“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为礼容。”《方言》:“俎,几也。”《尔雅》:“木豆谓之豆。”注:“豆,礼器也。”

(33)《汉书·项籍传》:“项籍,字羽。”又:“汉有善骑射曰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羽大怒,自披甲持戟战,楼烦欲射,羽瞋目叱之,楼烦目不能视,手不能发,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史记·礼书》:“古者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方言》:“凡戟而无刃,吴扬之间谓之戈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间谓之鍦。”

(34)谢朓《雩祭歌》:“冻雨飞,祥云靡。”按:《南齐书·礼志》作“祥风靡”,此据《百三家集》。

(35)徐陵诗:“时从高浪歇。”

(36)《列子》:“动天地,感鬼神。”

(37)《帝王世纪》:“高宗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而来曰:‘我,徒也,姓傅名说。’武丁寤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说也,天下岂有傅我而说民者哉?’乃使百工写其形象,求诸天下。”《魏志·管宁传》:“昔高宗刻象,营求贤哲。”

(38)《南齐书·州郡志》:“丹徒水道入通吴会。”《通鉴辨误》:“太史公谓吴为江南一都会,故后人谓吴为吴会。”

(39)《十洲记》:“沧海岛,在北海中,海四面绕岛,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也。”《慎子》:“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也。”《晋书·李允传》:“乘轻舟,浮沧海,莫知所终。”

(40)《庄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然有形,檄以马箠,因而问之。”

(41)《汉书·西域传》:“罽宾国,其民织罽刺文绣。”《傅子》:“房陵都尉战有功,太祖赐罽裘豹裀。”

(42)《抱朴子》:“管辂倾仰三斗,而清辩绮粲。”

(4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