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华精神的践行者——追思孙殷望教授文集 作者:蔡文鹏 编


贺美英(1)

2014年6月14日凌晨,孙殷望同志平静地走了。前几天他病危时,我去看他,他仍然打起精神与朋友们交谈。我和孙殷望都是56年考进电机系的,毕业以后留校共同工作几十年。对他的离去,深感悲痛和惋惜。

人文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等单位决定联合编辑出版《清华精神的践行者——追思孙殷望教授文集》。这对于深切缅怀殷望同志为清华的教育改革和党建工作、文科的复建与发展、教书育人、校史编纂等方面做出的许多贡献、学习和发扬殷望同志的高尚品质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是学习和发扬孙殷望同志始终爱党、爱校、奉献的理想信念。他对党忠贞不渝,在党的关怀教育下,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的真正清华人。毕业留校后,他服从组织分配,弃工从文,改任政治课教师,之后又经历了四次大的工作变动,包括退休以后继续发挥余热,接受了参与编撰清华大学校史的艰巨任务等。53年里,多次工作调动均是服从组织和事业需要,从未听到他说过“屈才”、发过牢骚或对安排不满,而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每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并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做出成绩、完成任务。

殷望对清华有着无限深情,把自己的一辈子完全奉献给了母校,与母校心连心、共成长、共命运,诚如殷望在《自省后觉 忆悟人生——我在清华58年》(未出版)序言中所言:“同众多相同经历的学友一样,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把一辈子交给了母校。我学习于斯,成长于斯,工作于斯,成家于斯,立业于斯,以至终老于斯,从风华正茂到皓首苍颜,迄今已近一个甲子!可以说,我在清华的人生轨迹,与同一时期母校发展的历史轨迹紧密相连。”

其次,是学习和发扬孙殷望同志始终以追求卓越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才华横溢,是学校知名的笔杆子;首次在全校开设应用写作、公文写作课并成为别具特色的“名片课”;他撰写出50余万字的《清华大学史》第二卷(初稿)等。在多个工作岗位上,孙殷望同志总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留下了他脚踏实地前进的足迹,留下了他心血焕发的灿烂之花和丰硕之果,这源于他始终秉持厚积薄发、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高标准要求。

最后,学习和发扬孙殷望同志关心同志,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他心胸宽广,性格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情有义。他五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体现出注重实干、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譬如他任中文系党支部书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时,当时“文革”结束不久,矛盾较多,思想分歧也较多。他提出了处理内部矛盾自勉的四句话:“有颗公仆心,多点人情味,弹好协奏曲,提倡和为贵。”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一批教授、青年教师、学生及职工保持着经常联系,赢得了众多师生同事的好评、信任和敬佩。在每个工作岗位中,他往往都能赢得工作业绩和队伍团结的“双丰收”。对不同思想观点的人,他同样给予尊重,平等对待,友好相处。

孙殷望同志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爱国奉献、追求完美’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精髓,也造就了清华人的强大凝聚力,只有认真学习、体验并身体力行这些优良传统和可贵精神,他们才能在清华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更大的作用。”孙殷望同志本人正是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清华精神,是我们同学中的优秀代表,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

(1) 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原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教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