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译者后记

文学论 作者:(日)夏目漱石


译者后记

人生苦短。一个人的著作、译作,都是拿宝贵的生命时光换来的。写什么,译什么,都要考虑是否值得,是否浪费生命,而绝不是随意为之。不知别人是否也这样认为,反正我的看法一贯如此。

翻译夏目漱石的大作《文学论》,需要耗费许多的时日。而且这书是很阳春白雪的、很高端的、很学院派的、完全无法走群众路线的,译出来既不会赚什么钱,也不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但是我还是自以为值得。

翻译《文学论》,首先是因为我对其作者夏目漱石心仪已久,早就知道他在不长的四十九年的生命中,在更短的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以其病弱的身体、过人的勤奋、旺盛的思想力与创造力,写出了等身的著作,取得了他人无法超越的成就,成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第一人、日本近代文化的代表人物;知道他一生都自觉以自由派的学者与作家身份处世立身,坚持“读自由的书,说自由的话,做自由的事”。他为了这些“自由”,毅然辞去了东京大学的教职,当了自由撰稿人;为了不受政治的束缚,他曾严正“固辞”了日本政府授予他的名誉博士学位。他一生追求“余裕”的精神境界,守护“则天去私”的人生信条,内不媚权贵、不从俗众;外不媚洋人、不赶西潮,始终特立独行,甚至不怕被人看作“狂人”或“神经病”。我每每感叹像漱石这种人,在日本不多,在中国就更罕见了。

对于漱石的作品,我大学时代就爱读,但当时喜欢的主要是《我是猫》、《哥儿》、《草枕》、《心》等小说。至于他的理论著作,则几乎没有涉及。近年来因为编译《日本古典文论选译·近代卷》,才开始系统阅读漱石的文论,竟有“重新发现漱石”的感觉,更觉得他实在是了不起的思想家和文论家。特别是《文学论》,学贯东西,博大精深,新见迭出,过了一百年,如今看上去仍然卓尔不群,真可谓历久弥新。

夏目漱石在序言中称《文学论》是“有闲文字”。相信读者拿到这本书,不管是粗读还是细读,都会相信这不是作者的谦词或自嘲,它确属“有闲文字”无疑。像这类《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之类的书,世上有很多,但属“有闲文字”的少。有的在特定历史时期担当了社会启蒙之责,不是“有闲文字”而是“帮忙文字”;有的是为弘扬某种思想与主义而写,立意宣传教化;有的是为做教科书使用,对学生而言,需要记诵考试,也不是“有闲文字”。只有如漱石《文学论》者,才算得上是“有闲文字”。虽然它当初也被用作大学课程的讲稿,但据说效果不佳。可以想象,像这种慢条斯理的节奏,旁征博引、细致入微以至于繁琐的例举分析,在当时刚刚“文明开化”、匆匆忙忙、熙熙攘攘、追名逐利的日本,如何能引起年轻学生们的兴趣呢?说到底,《文学论》只适合那些真正想要弄懂“文学是什么”的人,在很有“余裕”(也就是“有闲”的意思)的悠闲心境下慢慢去读,才能读进去,才能读出滋味来。

读进去了,你就会发现,在《文学论》中,面对文学,漱石就像一个数学家,丈量文学的长长短短、计算其比例尺寸;像个化学家,化验文学的构成成分;像个物理学家,研究文学的存在方式、运动变化的轨迹;又像个心理学家,对作家与作品做心理分析;更是个美学家和艺术鉴赏家,津津有味地指点着哪里美、哪里不美。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文学而文学,为了求知而求知,此外没有别的功利目的。既不是为自己所信奉的某种“主义”张目,也不是为了言志载道、移风化俗、疗救国民精神,更不是出于遵命或听命,而只是为了说明“文学是什么”。想一想,这样的著作,即便在一贯注重文学理论的中国,究竟有多少呢?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文学论》的价值直到今天也无可替代。读夏目漱石的《文学论》,才能真正明白“文学是什么”,而不是仅仅明白“文学被认为是什么”、“文学能做什么”、“文学做了什么”。所以近些年来,《文学论》被许多人重新认识。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和欧美,许多人常常提到它,研究《文学论》的文章日见增多,相关的硕士、博士论文也陆续出现了。

实际上,在我国,漱石文论及《文学论》的价值早就被发现和认可了,并且早有了译本,那就是1931年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的张我军先生的译本。一贯赞赏夏目漱石“余裕”主张的周作人,还为那个译本写了一篇短序加以推荐,说了“读文学书好像喝茶,讲文学原理的书则是茶的研究”之类的话,把《文学论》比作“茶的化学”,就等于把读《文学论》比作“喝茶”,真是一语中的,点出了“有闲文字”的本质,也点出了文学鉴赏的本质。译者张我军是有成就的文学家、翻译家,翻译态度基本上是认真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译本出现了大面积的错译,至于不准确的缺陷翻译就更多了。由于作者对原文的理解常常不能到位,只能死译、硬译,涉及古典文学引文的地方,甚至故意跳过去,漏译。加上现代汉语的变迁,那个译本现在看起来已经老化不堪,大部分段落已经莫知所云,难以卒读。但是,在新译本没有出版之前,不懂日文的读者只能读这个中译本;懂日文的固然可以、也应该读日文原作,但原作从内容到表述都相当艰涩难懂,若非老练的读者,真正读懂日文原作恐怕也不容易。

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我下决心重译《文学论》。

和以往其他作品不同,《文学论》大部分的翻译工作,是在特殊时间、特殊环境下,忙里偷“闲”地进行的。

两年前(2011年)的7月份,一向以身体健壮自诩的父亲,忽然被查出肺癌,而且到了中晚期。此后在家乡山东临沂陆续进行化疗、手术和放疗,许多时间需要家人陪护,到了最后几个月,则需要二十四小时轮流守护。为此,两年间我曾多次往返北京与临沂之间。离开北京,离开我的书房,我无法进行正常的研究写作。做翻译的话,只要带上电脑和原作就可以了。于是,在医院里,或在医院附近的酒店里,或在父母的家中,在和弟弟、妹妹等陪护照料父亲之余,翻译《文学论》。在那些日子里,看着病榻上的父亲被癌细胞折磨得日见消瘦、直到骨瘦如柴,看到他渴望求生而又绝望的眼神,慢慢明白虽已用尽所有的治疗手段,却最终回天乏术,忧心、悲伤、无奈之情无以言表,只有坐下来翻译《文学论》的时候,才能使自己的情绪与注意力暂时移开。直到今年6月24日父亲去世,在料理丧事、陪伴母亲小住期间,我也依然带着电脑。《文学论》的大部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出来的。

现在,《文学论》的翻译终于完稿了。7月28日到了山东老家的祖坟地,为父亲上了五七坟,然后回到了北京的书斋,对译稿做了最后的整理,并写出了译本序。在这段时间里,我脑海里经常控制不住地、不断地浮现出父亲的音容,以至不能进行以往那种深度思考。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就成为最适合我做的工作了。我在心里早已默默地把这本译稿献给了我的父亲,因为它见证了我跟父亲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光;我也想把译稿献给我的母亲,感谢她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疼爱。前段时间办完父亲丧事、在临沂家里小住的时候,八十多岁的母亲忍着悲伤,每天为我做可口的饭菜,要我呆在房间里安心工作。其实,她并不知道我在电脑上敲打些什么,但她历来相信,儿子坐在书桌前做的事情肯定是重要的。

当然,最终,《文学论》到底还是属于读者朋友的。我要对读者朋友说:对漱石的《文学论》的翻译,我用心了,尽力了。但无奈能力有限,译得如何,还请您来判断,并不吝批评指正。


王向远

2013年8月10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