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牛刀初试(1983年11月~1988年1月)
18.出任青年报总编
1983年10月,正当我在复旦大学从事新闻教学进入第十个年头,一切都比较顺当的时候,突然接到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的调令,要我出任青年报社总编辑。想不到这一上手就是四年又三个月。现在回想起来,这四年非同寻常,它是在祖国改革开放形势下,我们青年报人努力奋斗、继承开拓的四年,是青年报社事业积极拓展、影响不断扩大的四年,也是我步入不惑之年以后,重返新闻岗位进一步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四年。一句话,这四年无论在青年报社的发展史上,还是在我个人的成长史上,都将留下美好而有意义的一页。
想当初,调令刚下达的时候,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就在此前不久,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蒋明道(当时借用在市委人事安排领导小组工作)为了商调我到《上海工人报》(后恢复原名《劳动报》)去当总编辑,三次来到我家做工作,还选举我担任市总工会第七届委员,但最后还是被我婉拒了。当时主要理由有两条:一是年纪偏大,已过了不惑之年,想过平静安定的生活;二是在复旦从教已经十年,教学和科研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还想继续努力下去。因此,对到青年报社任职,一开始我几乎是不加考虑的。然而,经过刚出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龚心瀚、丁锡满两位学兄的力劝,他们耐心地给我分析了有利条件,甚而说了“你暂时可以不转人事关系,两年以后再作决定”的话,我终于被打动了,尽管依旧迟疑了好几天,但最后还是接受了任命。
在《青年报》创刊35周年的纪念大会主席台上,作者(左二)与副总编辑李智平(左一)在审稿。右一为时任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陈念云。
在其位,必谋其政。我想,担任此职面临的困难太多了,起码有四个不相适应:其一,从新闻教育岗位转到新闻实践岗位,从搞理论为主到搞实践为主,工作性质、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其二,从十年前曾办过大报、日报,到现在办小报、周报,读者对象、报纸风格和宣传手法都不尽相同;其三,由于年龄关系,如今要同年轻报人和青年读者打交道,在思想、情趣和心态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其四,最主要的,从原先比较习惯于当配角到现在要唱主角,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此外,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发展,眼看各地青年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百舸争流,你追我赶,优胜劣汰的形势喜人又逼人,《青年报》的地位和影响受到严峻的挑战。
我就是在这四个“不相适应”、一个“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履新的。现在想来,我还怀疑当初自己怎么会有那样大的勇气和胆量。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我同一个报纸总编辑所应具备的条件都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使我倍感欣慰的是,在青年报社任职的四年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报社同仁的支持下,我在继承中开拓,在求实中创新,自感没有虚度年华,没有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那么,我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
上任伊始,通过学习前人的办报经验和回顾自己的新闻实践,包括重温在学校里学到的书本知识,我深感把握正确办报方针,坚定宣传方向,使报纸总体格局尽可能处于较高水准上,这是任何一家报纸总编辑首先应该致力解决的课题。这就要求对报纸的编辑宗旨、读者对象、主要内容、版面设置以及风格特色有明确的定位,有质的规定性。以我对《青年报》的理解,它的办报方针就是:“要知当代青年,请看青年报;要做一代新人,请读青年报”。为此,青年报人必须千方百计运用适合青年口味的各种新闻手段,大写英雄谱,高唱进行曲,成为当代青年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貌的忠实记录者、传播者与倡导者,充满青春的旋律;同时,作为团的机关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还必须为维护青年的根本利益,发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应该成为鼓舞和激励青年奋发向上的旗帜,为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尽心尽职,为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鼓与呼,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这个办报方针,应该成为报社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984年2月,在上任后的第四个月,我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继承开拓求实创新》为题,在报社全体采编人员中作了一次长达三个小时的讲话,得到同仁们的一致好评。这篇15000余字的讲话,围绕《青年报》的办报方针,对它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主要特点、改进当前宣传的几个要领以及必须切实抓好的几项基础性工作,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这可以说是我的“施政纲领”。它对统一全社同仁思想,调动大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报纸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动员和引领的作用。时任市委宣传部报刊处处长宋军多次在会上推荐这篇文章,《中国报刊报》选登了其中的部分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