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十个指头弹钢琴
刚到青年报社担任一把手时,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真不知从何抓起。后来,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工作方法的有关教导,逐步有所领悟,开始懂得只有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才能掌握主动,做好工作。
在青年报社任职的四年间,通过工作实践,我深感作为报社一把手,千条万条,搞好新闻宣传是第一条;这重要那重要,把好舆论导向最重要。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当时主要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根据形势发展和读者需求,进一步明确报纸定位,适应内容专业化和读者分众化的趋势,构建切实、合理、科学的传播格局。1984年8月,在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鼓舞下,对本报长期存在的学生和青工两大读者群之间的矛盾,即多年困扰我们发展的“翘翘板”问题,经团市委和市委宣传部批准,报社编委会果断决定对《青年报》实行改版,将宣传重心转向学生,旨在“为中学生着想,为中学生服务,为中学生实用”,着力在“转定、转像、转出特色”上狠下工夫,真正使其成为中学生和其他青年的良朋益友。同时,接过韬奋先生的旗帜,增办一张主要面向职业青年,柔中有刚,寓教于乐,真正能够“反映青年生活,美化青年生活,引导青年生活,开拓青年生活”的有权威性的《生活周刊》(周报)。1985年8月,通过对一年来《青年报》改版和新办《生活周刊》的总结,编委会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又及时提出了从1986年起将《生活周刊》由4开4版扩为4开8版的要求,并拟出了两报双8版宣传格局的方案(讨论稿)。经过反复调研、征询、论证,在充分尊重各版编辑和记者业务构想的基础上,大体明确了两报各版的指导思想、编辑宗旨、栏目设置和风格特色,从而正式形成了两报双8版的宣传格局。这是我们编委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且常抓不懈的一项重头戏。
实践表明,我们在改革宣传上所采取的这些决策是正确的,它增加了报纸的信息量,扩大了报纸的覆盖面和宣传的辐射面,有利于两报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办出自己的特色。截至1988年年初我调离青年报社时,两报的发行势头都不错,《生活周刊》发行接近35万份,名列那几年本市新办报纸的榜首;《青年报》1987年发行数较1986年呈上升趋势。两报在上海的发行总数,远远超过《青年报》改版时的发行数。这种读者至上、受众为本的办报理念,不仅在当时很适用,在今天也同样是致胜法宝。
在着力调整好报纸格局的同时,当时我们还十分注意根据形势发展和读者实际,提出并确定不同时期的宣传主题、宣传步骤和宣传方式。作为报纸总编辑,帮助办报人员明确每个时期的报道思想,让大家知道主要应该宣传什么,不应该宣传什么,以及怎样宣传等等,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宣传的效果,决定着报纸的方向,还直接影响到办报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对此,我主要通过召开编委会和每周一次的部主任例会来务虚解决。在务虚会上,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议论风生,学习形势,研究政策,领会中央精神,分析实际情况,提炼报道内容,把握宣传艺术。
为此,我们始终把“坚持改革,造成有利于青年投身改革的舆论环境”作为报纸宣传的主旋律。由于改革的发展呈现出复杂性、渐进性,不同时期人们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出不同状况,因而报纸宣传改革的重点、方式也应有所不同。1984年春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处在兴起阶段,我们率先在报纸上开展推荐评选优秀青年厂长、经理的活动,发表了一批锐意改革和开拓进取的青年改革者的典型,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鼓与呼;同时,在宣传改革中我们还较早突出了要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这个主题。1985年年初,在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中,有些地方和单位划不清改革和不正之风的界限,挫伤了一些青年改革者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上海最早发表《要珍惜和保护改革者的积极性》的评论,旗帜鲜明地指出:不正之风,绝不是改革的必然产物;只有反对不正之风,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并发表大量既坚持改革又反对不正之风的典型。1986年上半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体制和旧体制处于对垒抗衡阶段,改革呈现出一种复杂、胶着的状态,不少青年对此不理解,对改革的前途产生疑虑。经过反复务虚,我们逐步认识到:应该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提高青年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培养和树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素质上。由于指导思想明确,报道计划具体,那一时期的宣传搞得有声有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本报在宣传改革和改革宣传上所作的努力,在由团中央主持召开的1985年、1986年全国青年报刊年会上,本报都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团中央分管报刊工作的领导多次表示,在全国地方青年报刊中,上海《青年报》是办得最好的一家。1987年年底,团中央组织专人翻阅了当年的全国青年报刊,认为上海《青年报》、《生活周刊》是真正按新闻规律办的质量上乘的报纸。团中央还授予本报“创新奖”的锦旗。由《青年一代》和《中国报刊报》同年联合主办的“你最喜爱的报刊”的大型读者调查中,《青年报》和《生活周刊》分别被列在第二位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