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赵登禹:首位抗日殉国的师长
【北京人物】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陆军上将,民族英雄。自幼练习武术的他于1914年参军。1937年,在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为抗日战争殉国的第一位师长。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赵登禹幼年时因家境困难,没有机会进入私塾读书,因此在家做农活并跟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习武术。1914年他参加了冯玉祥的军队,并担任了冯玉祥的随身护卫。后来他相继担任了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26年,他随军参加北伐,表现英勇。1930年,赵登禹跟随冯玉祥参加了“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玉祥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3年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侵袭热河省,占领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沿线发动进攻,企图侵占整个华北。国民党被迫应战,赵登禹奉命把守喜峰口阵地。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赵登禹率领部下多次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他经常激励战士:“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在一次战斗中,赵登禹利用日军在警戒上的疏忽,率军队从两翼迂回到日军侧后,进行包抄,让日军措手不及,死伤众多。激战数日,日军的多次攻击都失败了,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了这次战役(喜峰口战役)胜利。这次战役一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抗战全面爆发后,数以万计的日军于1937年7月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重地发动大举进攻。当时,因战功卓著擢升为29军132师师长的赵登禹奉命率部调到北平南苑地区驻防。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进攻宛平城。在敌人飞机和炮火的狂轰滥炸下,孤军作战的部队损失惨重,但是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拼死抗击。
7月28日,日军调集重兵并动用三十多架飞机向29军阵地发起猛攻。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在敌人猛烈的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孤军作战的赵登禹部队损失惨重,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双方陷入肉搏战。赵登禹临危不惧,亲自率军卫队和军训团学生队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厮杀,他们不畏强敌,誓死坚守在阵地。
这时,赵登禹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所有部队撤退到大红门一带,为激励将士,赵登禹乘坐在车子上,指挥部队向大红门方向撤退。日军看出了赵登禹的意图,率先在大红门公路附近架起了机枪,以火力封锁道路,赵登禹的车子不幸被炸毁,本人也身受重伤。警卫员劝其立即撤退到安全地带,赵登禹不肯,仍顽强率领部队阻击日军。这时,一枚榴弹飞来,炸断了赵登禹的双腿。昏迷后醒来的赵登禹含着泪向传令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北平城里的我的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说完他就停止了呼吸,年仅39岁。
赵登禹牺牲后,国民政府颁布嘉奖令,追授赵登禹为陆军上将。抗战胜利后,赵登禹将军和29军抗日烈士的骸骨被迁葬在卢沟桥畔。1946年,北平各界举行公祭赵登禹将军的仪式。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是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当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代表”。赵登禹将军不怕牺牲、奋勇杀敌、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中国人民怀念。
【在京档案】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北部的赵登禹路,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阜成门内大街。这条路原名北沟沿,抗战胜利后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而命名。1980年,赵登禹墓重建于卢沟桥城东关文子山,墓碑正面镌刻着:“抗日烈士赵登禹将军之墓(1898~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