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吉鸿昌:当兵救国,为民造福
【北京人物】
吉鸿昌(1895~1934),爱国将领。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军,加入了冯玉祥部的部队。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逐渐从士兵升到军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骁勇善战,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吉大胆”。在从军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信条。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后,吉鸿昌的军队被蒋介石收编。军队改编后,他出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这一年11月,蒋介石下令吉鸿昌的部队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吉鸿昌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行为很反感,于是“托病”去上海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随后悄悄到鄂豫皖苏区进行了考察,思想上很受触动,并准备秘密组织部队起义参加红军。但因部分高级军官告密,起义计划失败。蒋介石发现吉鸿昌有“谋反”之意,就解除了他的职务,逼迫他出国“考察实业”。
船行到美国,吉鸿昌就接连受到外国人的歧视和羞辱。有一次,吉鸿昌要把衣物邮寄回国内,邮局的工作人员竟然说世界上已经没有中国这个国家了。陪同的人员劝他说自己是日本人。吉鸿昌当即怒斥:“我认为当中国人是最光荣的。”为此,他特意找来一块木牌,上面用英文写上:“我是中国人!”在国外,吉鸿昌利用记者采访的机会,用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并多次发表演说,呼吁大家坚决抗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吉鸿昌再也没办法待在国外了,于2月底回到祖国。回国后,他立刻联络、发动旧部,变卖家产六万多元购买枪械,积极联系各地抗日零散武装。他向自己的老上级冯玉祥表明坚决抗日的决心,并希望冯玉祥能够再次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救国。1932年秋,吉鸿昌在北平秘密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1933年5月,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依靠苏联的武器支援和集合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率部向察北日伪军发动进攻。他的部队相继收复了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但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政府反而诬陷他破坏“国策”,于是命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吉鸿昌部队坚持战斗到10月中旬,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失败后,吉鸿昌悄赴天津,与当地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继续从事抗日活动,奔波于平津及华北各地,联络各方,积极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
吉鸿昌的活动被国民党特务发现。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遭到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并引渡给北平军分会。所谓的“军事法院”以“叛国罪”和“叛党罪”(脱离国民党)判处吉鸿昌枪决。11月24日,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临行前,他写下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在京档案】
北平陆军监狱旧址在东城区炮局胡同21号。炮局胡同,在清代属镶黄旗所辖,乾隆时期是制造大炮的地方,后来变为大炮、军械及废炮的储存所,清朝末年又成为监狱。抗日战争期间,此地是日本侵略者关押中国“要犯”的监狱。监狱戒备森严,在四周修建有七座碉堡。由于地处炮局胡同内,也称之为炮局监狱。北京俗话中的“炮局儿”就指的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