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

北京精神 作者:《北京精神》编写组 著


16.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

【北京人物】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的风气。他提出了“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为基本,术为枝叶”的教育观点。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907年蔡元培去欧洲留学,游历各地,有时生活非常困难。他曾在柏林居住了一年,通过张元济的介绍,给国内的商务印书馆做翻译工作以维持生计,学习德语。随后他在莱比锡待了三年,学习了美学、实验心理学、哲学等。期间,他一直没中断与革命运动的联系。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一个月,他就回到了祖国。但是第二年夏天,他被迫辞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职位,又去了莱比锡。1913年,他又回国待了很短的时间,希望反对袁世凯专制的“二次革命”能取得胜利。“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再次避难到欧洲,直到1916年秋天。这期间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织了资助中国法国留学生的勤工俭学会。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经过初步的改革,呈现出一些新面貌。但是由于沿袭了传统的学堂教学模式,再加上袁世凯复辟政治环境的影响,学校内思想压抑、制度混乱,部分学生不思进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蔡元培接受了改革北大的重任。

蔡元培认为北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即教师不热心学问,学生把大学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因此,他的改革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北京大学校长就任的演说,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以下三点:“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宗旨是求学,而不是做官发财。之后每年开学的时候,他都会再强调一遍。1918年,他更是明确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在教师聘任上,他认为“积学而热心”的人才是合格的教师,因此采用“学诣”第一的原则,只要具有真才实学,热爱教学,有钻研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管国籍、资质、年龄、思想倾向,都能够加以聘任。按照这一原则,蔡元培对北大的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整,一方面邀请学有所成、声誉在外的专家学者来任教,另一方面辞退了那些不称职的教师。1917年,他聘请了《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鲁迅也在北大兼讲师。当时梁漱溟投考北大失败,但曾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究元决疑论》,对佛学有独特的见解,引起学术界的注目。蔡元培非常赏识梁漱溟,把他聘为北京大学的印度哲学教席。这件事也从侧面证实了北大聘任教师不拘一格。

此外,蔡元培还十分重视丰富图书馆藏,为学生研究创造条件。他聘用李大钊为北大图书馆馆长,毛泽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各类图书尤其是介绍新思想的图书得到了充实。

蔡元培“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获得了新生,一两年内,它就享有了传奇般的盛誉。北大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

【在京档案】

蔡元培第一次来北京,是为了参加大清王朝的科举考试,那一年他24岁。此后几度浮沉,从大清翰林,到民国教育总长,再到北大校长,朝代更迭,蔡元培始终有着令人仰慕的身份。但在北京任职多年,他却身家清廉,租用着东堂子胡同的一处宅院,始终没有自己的私房。这一处故居即是现的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原门牌为33号,东、西各三进院落,中间是原来的大门所在。现被分为75号、77号两个院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