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双眼睛寻找幽灵
北岛×沈祎
本文原发表于2010年5月
《Lens·视觉》杂志
原题《照相枧给了我另一双眼睛》
Ⅰ 与文学生涯同步的摄影
·沈祎:先谈谈您是何时开始摄影的吧,怎么会喜欢上摄影的呢?
·北岛: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喜欢上摄影,为此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照相机——捷克的爱好牌双反,八十块钱,委托店的二手货。那时候拍的差不多都是同学亲友聚会的场景。再就是那时我当建筑工人,给师傅们免费拍全家照。比较职业的摄影经验开始于1974年秋天,我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
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览,听说我经常给师傅们拍照,就来找我。我很高兴,首先是可以逃避繁重的体力劳动,我是铁匠,整天抡大锤,再就是盘算着怎么借这个机会完成构思中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跟宣传科干事谈条件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这部小说。我提出首先要建一个暗房。因为当时的写作条件很差,跟众多师傅一起住工棚,晚上一到点就拉灯睡觉,我把自制的台灯遮得严严的,还是怕影响人家,而暗房意味着独立的写作空间。他们居然同意了,反正也弄不太懂暗房是怎么回事,就建了一间二米见方的木板房,还根据我的要求,把窗户用黑红布双层窗帘遮得严严实实,门倒插。一个多月间,我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这一段,我在关于七十年代的回忆录《断章》中有详细记载。
说来我的文学创作和摄影是同步进行的——那年月写作受制,幸好有了这么个暗室,让我保持地下状态。工地干部每次想进来,我就说正在冲胶片或洗照片,等我收拾停当,布置好工作现场,才把他们放进来。他们不懂“高科技”,就被唬住了。在准备摄影展览的同时,我完成了中篇小说的初稿,还写了一些诗。
·沈祎:照片当时也开始拍了吧?
·北岛:当然拍了,那是工作。但都是宣传照,比如起重机、工人劳动、盖厂房之类的照片。但摄影展览最终没办成,因为出事了。这部中篇小说写完后,我给一个朋友看。他是地下文学的收藏家,手稿就放在他家了。他当时的身份是街道居委会团支部书记,他说他那儿最安全。我还是不放心,两三天后把手稿取回来了。他有一部很好的翻拍机,把很多地下文学作品都拍成胶片,或手抄下来。我担心他对我的手稿如法炮制,那可是犯罪证据呀。几个月后他被抓了,幸好我在此前把中篇手稿取走了,但警察还是抄到我以前写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很快,工地宣传科把我踢出来,当然暗室也就被收回了。就这样,我的摄影跟我的写作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我利用摄影做掩护,给自己的写作寻找便利的条件,可以说最初就动机不纯。
·沈祎:暗房技术您在哪里学的?
·北岛:在买了第一台照相机后,我和楼下的邻居(也是同班同学)一起买了个很笨重的放大机,从冲胶卷到放大照片都自己动手。这基本的暗房技术并不难。值得一提的是,自七十年代初我迷上了肖像摄影,主要都是给女孩子拍肖像,也是动机不纯(笑)。我买了几个大灯泡,用三脚架调到不同的高度,用白床单当背景。
Ⅱ 师傅——艾伦 ·金斯堡
·沈祎:搞得还挺像现在的棚拍的。
·北岛:对,类似如今所谓的艺术摄影,拍得连丈夫都认不出自己老婆了(笑)。其实我的摄影一直停留在业余水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创办《今天》杂志后,接触到一些真正的摄影家,大都来自“四月影会”,那是一个民间摄影团体,跟官方的摄影路数完全不同。看过人家的摄影作品,自己知道没戏了。从1979年起我在
《新观察》工作,后来又调到《中国报道》。而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分工不同,轮不上我拍照片。尽管我出去采访也带上照相机,但使用率极低。说起来真的喜欢摄影还是移居海外后,漂泊旅行,随身总是带个小照相机。为了轻装前进,很少带专业相机。我用的第一个微型相机是Olympus。
·沈祎:是胶片的吗?
·北岛:是胶片的。我的摄影师傅算是艾伦·金斯堡吧,我在《蓝房子》一书的开篇专门提到这件事。他长期用Olympus的相机,金属壳,抽拉式,关键是完全手动的。卖摄影作品是金斯堡的三大收入来源之一。
我记得那是1990年夏天,在首尔,我们一起参加世界诗人大会。他到处抓拍,树上的乌鸦啊,黏附在胶纸上的蟑螂啊。我当时带了台傻瓜相机,他跟我说,这种照相机很差,完全不能靠人控制,根本无法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他劝我买一台他用的Olympus。他说这种型号的照相机已经不生产了,但可在二手店买到。他还建议我,在摄影中一定不要用闪光灯,它会把所有的空间都压缩成平面,使照片丧失真实的氛围。不久,我在波士顿的一家二手店终于买到了它。
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夏天,我和金斯堡在纽约见面。我把买到的Olympus给他看,他在手里把玩着,很满意,认为新旧程度和价格都合适。他顺手用那台相机给我拍了两张。在数码相机出来之前,我很长时间都在用这台Olympus。
Ⅲ 业余中的专业视角
·沈祎:在漂泊生涯中,您拍的照片大多是黑白还是彩色?
·北岛:基本上都是彩色的。主要是记录这些年的漂泊生活,拍朋友、女儿,还有各地风景,基本属于旅游纪念照这一类。当然,有时也涉及国际社会政治主题。比如2002年春天,我参加了一个国际作家代表团,去巴勒斯坦,拍过围城和战争破坏的痕迹,拍过难民营以及与阿拉法特的会谈等场面。最近十年,数码相机的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旅行携带起来更方便了。
我觉得像我们这些非专业的摄影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独特的摄影语言。我经常看到一些人用特别高级的照相机,去拍那些所谓标准化的风景照,这是最傻的事儿。因为你的照片永远不可能超过那些明信片,它们是在商业摄影运作中历经千锤百炼而来的——各种角度、各种光线全都试过了。我开始寻找自己摄影语言,换一个角度去观看、去领悟世界。我经常拍的是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比如我在《书城》杂志发表的那几张照片中有一张叫《窗口》,是在瑞士拍的。那是一个已故的非常有名的法国画家的庄园,其中有个用作马圈的小房子。画家把窗户装饰得很漂亮。正好一匹马从窗口探出头来,向外张望,我抓拍了好几张,选取不同的角度。从侧面看特别有意思,因为窗口本身就像一幅画。
·沈祎:都是用数码相机拍的?
·北岛:后来用的都是数码的,数码的方便。胶片还要冲洗啊什么的,对一个国际流浪汉来说太麻烦。如今有一个小型数码相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够了,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了,我现在用的是Canon·G10,在此郑重向摄影爱好者推荐,它体积小,但具有准专业相机的功能。
·沈祎:感觉您还是比较倾向于拍彩色的。
·北岛:我一直都拍彩色的,彩色转成黑白也非常方便。这可能和我的坏毛病有关——我只看彩色电影,不太爱看黑白电影有时出于特殊需要,我会加大曝光量,达到类似黑白的效果。·沈祎:不做后期处理?
·北岛:不,我完全反对做后期处理。现在后期处理技术太强了,以假乱真,实在没什么意思。
·沈祎:您拍照的时候有没有带着一种事先想象的画面,带着某种预期去拍?
·北岛:没有。我带照相机出门时,经常会突然间看到某个影像,感到某种刺激,但又往往抓不住,总是和自己的想象有距离,拍出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候观看时觉得不怎么样,拍出来倒挺有意思。这其中有即兴与偶然的因素。
Ⅳ 城市中的“幽灵”
·沈祎:回过头再去看这些年拍的照片,您觉得这些照片对于您来说有什么意义?
·北岛: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家(笑),发表摄影作品,可能比发表文字更让人兴奋吧。你会幻想自己在另外一个领域得到了承认。不过《书城》杂志上发的是我的照片配文字,所以现在我还怀疑,他们到底是因为我的文字才发我的照片呢,还是真的喜欢我的照片(笑)。这种事你没法判断。我在摄影上不够用功,经常犯懒。
我相信一个好的摄影家,就像一个好的作家一样需要不断地探索,就像王寅他们这样,整天端着照相机到处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影像。而我懒到有时连最轻便的相机都不带,因此错过一些难得的拍摄机会。不过有一点我和王寅很相像,就是往往不能在自己所住的地方拍出好照片,而是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和距离感有关,有距离感才会有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