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考察美国垦务局

水利泰斗:张光斗传 作者:郭梅,周樟钰 著


2 考察美国垦务局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更加密切。1942年5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准备从本部和所属企业中选派一些人员到美国工矿企业考察、实习,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战后国家的重建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资源委员会对选派人员的资格有严格的要求,宣布至少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一、大学工业科系或相关科系毕业。

二、中、英文程度均佳。

三、工作经验至少在五年以上。

1941年9月,资源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根据要求尽快推荐优秀人才,同时在本单位为每名出国人员配备两名导师,连同实习计划一并递交资源委员会审核。接到通知后,各单位都十分踊跃。在推荐的84人中,经过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和副主任钱昌照的严格审查,共有31人获准入围,张光斗名列其中,电力组的其他成员还有谢佩和、施洪熙、王平洋、孙运璇和蒋贵元等,都是当时在水利水电方面才华过人的青年工程师。比如,谢佩和(1906—1996),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当时是重庆资源委员会的工程师兼厂长。施洪熙,著名电力专家,192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曾任镇江大照电气公司技术员、主任技术员兼公务处处长,云南昆湖电厂总工程师。王平洋也是电力专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电机工程系。蒋贵元,水利专家,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系。

在他们之中,孙运璇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25年,从小一直想当文学家的孙运璇接受了父亲孙蓉昌“中国需要工程与俄文人才”的意见,与父亲一起离开家乡蓬莱前往哈尔滨,进入专门为俄侨子弟举办的俄侨实业中学学习俄文。1934年,他从当年俄国人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参加了江苏省连云港电厂的建设。1936年,他因发表了论文《配电网新算法》而受到赏识,加入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参与湘潭湘江电厂的筹备与建设。1937年,孙运璇开始从事战时临时电厂的装配工作,后又接受指示,在没有中央政府任何支援的情况下,就地组织一个骡队,历时三月徒步越过秦岭与大巴山,将湘江电厂锅炉从陕西迁移到重庆大后方。后来,他又奉调至青海,主持修建了当地的第一座电厂,并担任厂长。由于在迁厂与建厂方面的卓著表现,他被中央确定为公派赴美进修人员。1945年回国后,他一直在台湾任职,逐渐由电力技术官员而升至高位,政绩斐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