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理论贡献

法国诗歌史 作者:郑克鲁 著


第一节 理论贡献

七星诗社在理论上的阐述主要集中于《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一文中,龙沙在《诗艺》和《法兰西亚德》中的序言,以及杜贝莱的《橄榄集》的第二篇序言也有一些理论论述。

七星诗社的文艺主张是从语言问题出发的,由此涉及文艺创作的一些重要问题。七星诗社关于语言的基本观点,概言之就是大力提倡用法语写作。在七星诗社之前,拉丁语一直是学者运用的语言,学者以此来炫耀自己学识渊博,认为法语词汇贫乏,用法语来表达思想有困难。到了16世纪上半叶,拉丁语大有成为作家的语言的趋势,当时盛行一种“新拉丁诗歌”,不惜抄袭古罗马诗人的作品。另一方面,也不可讳言,当时的法语并没有得到充分和完善的发展。法语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字形尚未定型,词汇不够丰富,不仅难以用来翻译外国作品,而且难以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不过,起初拉丁语也是这样贫乏的,但是罗马人仿效希腊语,丰富了拉丁语。因此,杜贝莱认为,法国的学者和诗人只要致力于培植民族语言,法语就一定会丰富起来。法国人不可能用拉丁语和希腊语写出与古人媲美的作品,相反,他们能够用母语写出不朽的作品来。

可见,语言问题只是出发点,目的是为了创作出优秀的民族文学。面对光辉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和繁荣兴盛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七星诗社的诗人感到民族文学明显地落后。法国文学还处于发展初期。英雄史诗早就衰落了,抒情诗仍然带有民间文学的粗糙形式,短篇小说尚未摆脱民间故事的痕迹,悲剧和喜剧还没有真正出现,只有闹剧和宗教剧占领舞台。熟悉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七星诗社诗人自然不满于现状。他们提出能与古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民族文学,是为了振兴和发展本国文学,这种要求正好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