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萤光”
朱迎兵
夏天的夜晚,月亮在云朵中穿行。小院的葡萄架下,一个小女孩依偎在父亲的怀里,看着浩瀚的星空。忽然她发现,有星星在她身边飞行,她惊喜地喊:“爸爸,爸爸,你看星星在我身边飞呢!”父亲慈祥地笑了,他说:“傻闺女,那不是星星,那是萤火虫。”
“萤火虫是虫子呀,它怎么会发光?”小女孩疑惑地问父亲。
父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它很勤快,它不停地扇动翅膀,就能发出光来。”
渐渐地,小女孩不说话了,她在父亲的怀里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喃喃地说:“我也要做一只勤劳的萤火虫。”
小女孩慢慢长大,她步入校园,读书刻苦勤奋,18岁时考入了新疆大学地质系。大学三年级时写论文,导师告诉他们,男同学可以开展一些实地考察活动,写出论文;班级里的9名女生,可以写一些关于实验室的论文,以避免风吹日晒。
她听了导师的话,感觉还是考察后写出的论文更有分量,于是她决定写以新疆为主体的干旱区生态环境方面研究的论文。
1988年5月,一群青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跋涉。这里沙丘相连,不见人烟。高悬的烈日下,沙子闪耀着迷人的金光,可一脚踩下去,烫得人直皱眉头。
人群中,有一个纤弱的身影,从那低垂的秀发,可以看出她是个女孩。她不时抬手拭汗,那清秀的脸庞被晒黑,嘴唇干裂,有血丝从白色的蜕皮中渗出来,可她跟随着人群,一步也不落后,每一步都充满了坚毅。
那个女孩就是她,为了完成论文,她随着科考队到这里来考察。她是班级里唯一没有选择与实验室有关题目的女生。
短短的二十天考察,那肆虐的风沙、满目的荒凉,以及当地人们一贫如洗的生活给了她很大的震动,她非常希望自己能做点儿什么,改变这种现状。她决定把以新疆为主体的干旱区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毕业后,她即投身到这项研究之中,一段时间工作后,她感觉知识匮乏,1992年,她又远离父母,到中山大学读博士。毕业后,她回到新疆大学从事原专业的研究。
1999年,她被聘为“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由她牵头申报的“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项目,被国家确立为“973”项目。她开始带领百余名中外科学家进行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虽然一开始曾被人说成“小丫头”,个别人甚至不服从她的任务分配,但她用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做出了回答,她每日奔波在荒漠和实验室之间,最终他们的研究获得了国际的认可,多项成果被联合国在全球推广。
研究结题时,她这只萤火虫差点儿不能再挥动翅膀——她的肝部发生了病变,住进了医院,医生说她大概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她听后,拔下了针头,回到了学校,要把手头的事情做完。她的母校中山大学得知这件事,请最好的医生给她制定了治疗方案,就是肝移植手术。虽然成功率低,但大概是她感动了上苍,手术取得了成功。
她手术后出院,休息不到一周,就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高校领导海外培训班。从法国、德国回来后,她又赶往北京、云南、陕西等地忙于博士点的申报……她就像一只不停扇动翅膀的流萤,滑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她就是我国年轻的科学家潘晓玲。
动是流萤萤光的源泉。而人,也像那萤火虫,只有勤奋起来,不断寻找生命的价值,才能使自己在飞翔的岁月里发出“萤光”,人生由此熠熠生辉。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人生如月,盈亏有间。在人生短短数年间,怎样才能找到生命的坐标、实现生命的价值,成为了一代代人不懈探究的问题。其实,无数优秀的人给了我们答案:不追求虚幻的物质享受,而是能在历史长河中掬一杯水,从而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