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赴陕行程日志第一章赴陕行程日志

西北望 作者:王桐龄 等著


第一章 赴陕行程日志第一章赴陕行程日志

民国十三年(1924年)七月七日晚六点,由北京西城察院胡同十五号敝寓乘人力车赴西车站。

此次赴陕,系应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组之暑期学校讲师之聘,原约与师范大学生物学教授李顺卿(干臣)同行,届期,干臣因率领本校博物系三年生赴山东青岛、博山、大汶口等处采集标本,阻于潮水,未能即行采集,不得归,乃单独赴西车站,与西北大学招待员,北大哲学系三年生韩城王捷三晤面。同行者为教育部佥事、会稽周树人(豫材),晨报记者、会稽孙伏园,京报记者、费县王小隐,天津南开大学哲学教授、昆山陈定谟,人类学教授、钟祥李济(济之),西洋史教授、邵阳蒋廷黻,基泰公司工程师关颂声、邝伟光(杰臣)、郭如松、沈汝楠(柳生),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生、乐亭刘鸿恩,共十三人。陕西省长驻京代表、众议院议员、陕县郭光麟(伯勇)在西车站膳堂设西餐送行。

十点,由西车站乘二等车出发。

由前门至郑州二等车票,大洋十八元一角,外加特别快车费大洋二元一角,床位费二元,共二十二元二角。车上每四人一室,左右各二床,分上下二层,有寝具、电灯、电扇,设备甚周到,较京奉头等车无逊色。车上备有西餐,菜皆适口。

王桐龄肖像

自顺德至郑州,途中多白地,仅有高数寸之小苗,旱象已成,虽以后再落雨,恐秋收亦无望矣。

八日午后,过黄河桥,遇大雨。

黄河桥久应改修,因无款,故延期,途中车行甚缓,人有戒心。

四点二十分,至郑州,住大金台客栈。

大金台客栈,每室二床,二人同住一室,每日每人大洋一元;一人独住一室,每日大洋一元二角。屋虽不甚宏敞,然有床、帐、桌、凳、盆架,无蚊子、臭虫、跳蚤,亦可谓难得矣。晚餐有粥、有饭、有馒头,菜尚可口。惟厕所太狭隘,苍蝇太多,臭气触鼻,令人作呕。中国人习惯,讲吸收不讲排泄,一叹。

九日午前九点半,赴车站,买三等票,上二等车,因陇海铁路每次列车头二等仅各有半辆——一车分为两截,前为二等,后为头等,而且时常为不买票之军人占满,余等本欲买二等票,站长令余等买三等票,上二等车,若能占有座位,再行补票;余等从其言,上车以后,幸尚有座,乃各再买三等票一张,连先买者人各有二张三等票——一作为补票,价钱大洋陆元四角。十点四十五分,开车。自此往西,经过荥阳、汜水诸驿而至虎牢关,循外方山脉北山麓西上。山不甚高,有土无石,有草无木,隧道甚多,一望皆黄土层——黄河流域之冲积层,人家多在半山上或斜坂上穴居,古人所谓“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屋顶过”者是也。

经过巩县以西,遂至洛阳平原,四面有山——东南为外方山脉,西南为熊耳山脉,西为崤山山脉,北为北邙及黄河,中有伊、洛二水通流,幅员虽不甚辽阔,然形势甚佳,土壤亦甚腴也。由洛阳而西,经过金谷园、新安、渑池诸驿,皆古来历史上著名之地。再西至观音堂,又入山地——崤山山脉,自此往西,经过峡石驿、张茅镇诸驿,即古来所谓崤函之地,路愈险,山愈高,谷愈深,隧道甚多,高山深谷交错,故隧道与铁桥相连络,往往才出隧道,便过铁桥,甫过铁桥,又入隧道,至于铁路两旁皆峭壁,或一旁为峭壁,一旁为绝壑。火车由其中间通过者,更屡见不鲜也。峡石驿之东,有一长隧道,约四里有奇,火车凡行七分钟始通过。闻陇海铁路在民国八年(1919年)以前已通到观音堂,所以不能即行修到陕州者,实以此隧道工程太浩繁之故。洛阳以东,河流缺乏,铁路两旁皆土山;洛阳以西,河流较多,山亦土石参半。观音堂以西多石山,山与谷相交错,谷中有小平原,平原中有小河流,风景绝佳,颇似日本,所最为憾事者,则山上无树,一望皆灰、黄二色,仅有小河流点缀其间,河流两岸皆农田,有草,有树,有禾稼,差觉怡情悦目耳。

晚十点半,至陕州驿(今三门峡市陕县),西北大学讲师、陕西省长公署秘书、平乡张毓桂(辛南),陕西督军公署副官、驻陕州办公处主任马思骏(金台),陕西督军卫队团骑兵营独立排排长牛冠斗(星南)来迎,驻耀武大旅馆。屋内设备虽异常简陋,而无蚊子、臭虫、跳蚤,亦可谓难得也已。前北大理科学长、杭县夏元(浮筠),东南大学国文系教授、盐城陈钟凡(玄),经济学教授、渭南刘文海(静波),先一日到陕,亦驻此处,约定同行。

自郑州至渑池,皆黄土层,地甚肥沃,而亢旱殊甚。洛阳以西多小河流,秋禾尚可观,以东多白地,有小苗,仅高数寸,秋收无望矣。土含铁质,色带红,皆立土,甚坚固。人家傍山或阪,凿洞以居,当地人名之曰窑。

窑洞

十日午前八点,发陕州,由黄河乘船,溯流西上,向潼关。

陕州为水陆通衢,州南门外为大道,北门外为黄河。自陕至潼约一百八十里——当地人谓一里等于平常里数一里八分,谓之大里——本可坐车以行,然山路崎岖,颠簸殊甚,久旱无雨,尘埃障天蔽日,鼻为之塞。同行者人数较多,雇车殊不易——此间车夫多天津人,又刁又狡,故辛南已先决计乘船。余等亦以乘船较为舒服,乐得赞成。

既乘以后,觉着甚不舒服。盖黄河无客船,仅有载货船,前后尖,中间宽,两头之舱不能容物;中间之舱有席顶,无木顶,席甚薄,下雨则漏;两旁用木板作围屏,板皆用钉钉住,不能启闭,闷坐舱中,不能睹两旁之物;前后有窦无门,无物遮护,遇风由窦通风,甚凉爽,遇雨则由窦溅水,甚沾濡。余等十七人,分乘二船,余船三舱,共乘九人,每舱三人,船顶甚低,舱甚窄,每舱又各有行李二三件,局促殊甚。余等卧则屈膝,坐则折腰,立则鞠躬,人人终日抱膝长吟,无自由回旋之余地。余等皆久居陆地,不惯在船上出恭。黄河中流多滩,船旁滩拉纤以行,旁岸之机会甚少。偶尔旁岸,船主为赶程道计,多不停留。故余等在船上四日之间,上岸出恭之机会绝少。此起居之不便也。

黄河之水半杂泥沙、灰尘、便溺,饮之辄胸前作恶。余等携汽水,可以解渴,但多饮则腹作泄。途中不旁岸,无处可以吃饭,故托船夫做面汤、馒头疗饥,然粗恶殊甚。余等携有罐头鱼肉,然此物多陈旧,常吃则肠胃不适。此饮食之不便也。

余船水手共五人,一人在船后扶舵,一人在船头撑篙,三人在岸上拉纤,途中行四日,皆遇西风,不能急行,是日宿灵宝县东,约行五十里左右。

十一日,遇雨,数行数止,宿于灵宝县西,仅行二十里左右。夜间上游雨水暴至,溜头甚高——夜间不能见,大约至少亦在一尺以上——冲动船锚,船向下行,漂流数里。余知船身颇旧,而未知水手驾驶之能力何若;倘有疏虞,则河身宽数里,流甚急,雨甚大,天气甚冷,夜色已深,对面不能睹物,虽善泅水者,亦难达到岸上,将有葬身鱼腹之虑,心甚惴惴。然恐惊同伴,故坚卧不起,不敢声张。幸而船长年老,颇谙练,顺风水之性,漂流数里,止于水较浅、流较缓之河滩上,遂停泊焉。

河南东部皆平原,故中牟县以东,时常河水泛滥,横流溃堤,大好农田,化为沙地。河南西部皆山地,自郑州以西,黄河南岸为嵩山、北邙山及崤山,北岸为太行山、王屋山、砥柱山,河身受两旁之山脉束缚,虽挟泥沙俱下,只能垫高河身,不能淤到两岸,故洛阳平原皆膏腴。余等乘船由陕赴潼所经之河路,界在山西、河南二省之间,北为山西之砥柱山,南为河南之崤山,两岸多峭壁,中间有大河通流,河身之宽常至数里,一望浩淼无际,风景殊不恶;但可惜山无树,河无草,水中岸上,一望皆黄,稍煞风景耳。

十二日早,过函谷关。

关在灵宝县西数里,关以东有小平原,南负崤山,北带黄河,灵宝县城在焉。关以西为甬道,两旁皆峭壁,中间只容一车通行,若东来西往二车相遇时,则彼此皆不能通过,故入谷以后,车夫恒高声遥相招呼,令对面之车,择路较宽处——用人力凿成,在大路旁宽约一车者——暂行停止躲避,俟此车既过再行。城西关东有河名涧水,雨后山水暴发,车马不能通行,余等下船往看函谷关,阻水而返。

灵宝县以西,山愈高,河身愈陡,山水暴发后,浅滩皆不见,风景绝佳。河北为山西平陆县界,岸上颇有新栽之树,逐渐成荫,略见阎督政绩。闻河北无盗匪,河南多盗匪,故行船者多停泊北岸。

晚宿阌乡县城(阌乡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1954年撤销建制,后与灵宝合并)西,本日约行五十余里。落日西沉,略无遮蔽,古人所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风景,约略似之。

十三日,临时雇用纤夫九人,趱程前进,途中遇东风,船行甚急,下午三点至潼关,第三十五师长憨玉琨(润卿)受刘督军委托,遣副官、洛宁李品三(金斋),洛阳林祖裕(治堂)来招待,借住潼关汽车站。房屋虽少,而院落宏敞,同人多带行床,三三五五,自由宿于院中,无臭虫、蚊子来攻击,精神颇快。潼关东西道路太坏,汽车多毁坏,抛弃院中,殊觉可惜。晚餐后往拜憨师长,谈一刻钟而返。

潼关

潼关在黄河南岸,南负山,北带河,极为形胜。有东、西、南、北四门,东、西、北三门皆旁黄河沿,南门在山上。城内北半为河岸平原,户口甚多,商业繁盛;南半为山麓高地,地势形胜,烟户稀疏。城墙南半在山上,北半在平原,最北之北门,则面河而开,仅容人出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 浑(中,六,十四)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十四日早七点,借妥憨师长汽车二辆,陆路赴长安(今西安——责编注)。余等十五人分乘二汽车,留王捷三、刘鸿恩二君乘骡车搬运行李。

由潼关赴长安之大道,一路分为二线,南线行汽车,北线走大车,二线相旁而行,宽约四五丈,汽车路颇修整,不大颠簸。经过华阴县、华县,遥望华山——在路南,路旁有汾阳王故里、寇莱公故里石碑,有汾阳王庙及华岳庙——在路北——汾阳王庙甚小,无足观;华岳庙基址甚大,外墙周围之广,几等于城寨,因现在驻兵,不能瞻仰,亦可惜也。

秦始皇帝陵

再西过渭南县,遥望秦始皇帝陵——在路南,高如小山,上无树木,基址略呈方形,幅员之广,闻约九百一十三亩。再西过鸿门旧址,新丰旧城,皆古来历史上著名之地。

行经华阴

崔灏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

经秦始皇墓

许浑(中,六,二四)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十一点,至临潼县,赴华清池沐浴。

池在临潼县南门外骊山下,系唐华清宫旧址,旧日建筑,经前清咸丰年间回匪之乱而毁,现在建筑,系同治年间新造,内有娘娘殿,中祀贵妃,配享者为一青年,亦杜十姨伍髭须相公之类也。有温泉池二,大者名太子池,小者名贵妃池。贵妃池中有一石,上带红色,永不脱落,好事者谓杨妃月事来时坐处之遗迹也。池水温度约华氏九十六度至九十八度,而有游鱼——鲫,水草,亦奇观也。镇嵩军第四路步兵第二营营长、巩县赵清海(晏亭)驻防于此,留共午餐。

华清池杨贵妃塑像

过华清宫

杜牧(中,六,十)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华清宫

崔橹(中续,下,六)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骊山

许浑(中,六,二三)

闻说先皇醉碧桃,日华浮动郁金袍。

风随玉辇笙歌,云卷珠帘剑佩高。

凤驾北归山寂寂,龙旟(yú)西幸水滔滔。

贵妃没后巡游少,瓦落宫墙见野蒿。

午后,一点出发,二点至长安。

到陕西境内以后,有二事最容易惹人注目:一为官道旁之高柳,一为城门脸或大街转角处白灰墙上所书之格言。柳树为左文襄公在陕甘总督任内所栽,现今已几六十年,多数高逾五六丈。公清廉公正,遗爱在民,陕西人比之召伯之甘棠。格言系冯前督在任时所书,专训导人为善。但自民国成立以来,伟人土匪,相携举兵,将陕西境内之官柳斩伐大半。冯在任未久,旋即去职,灰墙经雨淋日晒,一大部分格言,已陆续剥蚀矣。

陕西大道皆宽轨,车轴长出于车厢者约尺许——合左右两旁计之,潼关以东皆窄轨,故东来西往之车,皆在潼关换车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