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年间
过六合水亭怀裴博士次韵三首(其一)
次莘老韵
晚憩孤亭上,羸骖系断柯
。
荒门寒带路,空槛阔增波。
往事青山在,余生白鸟过。
诵言成绝唱,亹亹迫阴何。
【总说】
据清茆泮林《孙莘老年谱》载,熙宁九年(1076)八月,少游、参寥随莘老访漳南道人昭庆于汤泉,经六合西门水亭,莘老乃作《怀裴博士》诗,少游、参寥皆有和作。六合,即今江苏六合。裴博士,生平不详。博士,古代学官名。莘老,孙觉的字。孙觉,高邮(今属江苏)人。皇祐间进士。以龙图阁学士兼侍讲致仕。绍圣中名列元祐党籍。与苏轼、黄庭坚交游。
首二句写裴博士生前所居之景物,转眼间变成了“孤亭”、“断柯”、“荒门”、“空槛”,足见其身后的凄凉。“往事”二句,深刻揭示出人生有限、宇宙无穷这个古老的话题,造语精警,属对工稳,堪为警句。最后诗人高度评价裴博士的作品,进一步落实诗题之“怀”字。
落日马上
日落荒阡白雾深,紫骝嘶顾出疏林
。
回头已失来时路,杳杳金盘堕翠岑。
【总说】
本诗熙宁九年(1077)年游汤泉途中作。夕日西沉,白雾渐浓,当紫骝马穿过疏林,已不见来时路,但见如日金盘,从苍翠之山颠落下去。寥寥几笔,写景如在目前。
田居四首
其一
鸡号四邻起,结束赴中原。
戒妇预为黍,呼儿随掩门。
犁锄带晨景,道路更笑喧。
宿潦濯芒屦,野芳簪髻根。
霁色披窅霭,春空正鲜繁
。
辛夷茂横阜,锦雉娇空园。
少壮已云趋,伶俜尚鸱蹲。
蟹黄经雨润,野马从风犇
。
村落次第集,隔塍致寒暄。
眷言月占好,努力竞晨昏。
其二
入夏桑柘稠,阴阴翳虚落。
新麦已登场,余蚕犹占箔。
隆曦破层阴,霁霭收远壑。
雌蜺卧沦漪,鲜飙泛丛薄
。
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
羸老厌烦歊,解衣屡槃礡
。
荫树濯凉飔,起行遗带索
。
冢妇饷初还,丁男耘有托
。
倒筒备青钱,盐茗恐垂橐
。
明日输绢租,邻儿入城郭。
其三
昔我莳青秧,廉纤属梅雨
。
及兹欲成穗,已复颓星暑。
迟暮易昏晨,摇落多砧杵
。
村迥少过从,客来旋炊黍。
兴发即杖藜,未尝先处所。
褰裳涉浅濑,矫首没孤羽
。
丛祠土鼓悲,野埭鹍鸡舞
。
稚子随贩夫,老翁拜巫女。
辛勤稼穑事,恻怆田畴语。
得谷不敢储,催科吏旁午。
其四
严冬百草枯,邻曲富休暇。
土井时一汲,柴车久停驾。
寥寥场圃空,跕跕乌鸢下
。
孤榜傍横塘,喧舂起旁舍
。
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
。
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
陶盘奉旨蓄,竹筯羞鸡
。
饮酣争献酬,语阕或悲咤
。
悠悠灯火暗,剌剌风飚射。
客散静柴门,星蟾耿寒夜。
【总说】
本组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少游生长乡村,久习农事,从“昔我莳青秧”可知他亲自从事耕作,故对四时农家生活,娓娓道来,历历如绘,十分亲切。其中既写田间稼穑之艰辛,又写邻里往来之欢乐,同时对农民交税、官吏催租亦有所反映。四诗除首尾二句外,中间几乎均对偶。写人如“戒妇预为黍,呼儿随掩门”,“冢妇饷初还,丁男耘有托”,“雉子随贩夫,老翁拜巫女”;写景如“蟹黄经雨润,野马从风犇”,“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褰裳涉浅濑,矫首没孤羽”,“寥寥场圃空,跕跕乌鸢下”,工巧而不乏灵动,圆熟而不失平易,为少游早年精心制作的一组诗。
【辑评】
[清] 贺裳《载酒园诗话》:作田园诗,宜于朴直,共曲折顿挫在转落处,用意不穷便佳,不在雕饰字句。常有用雅字则俗,用俗字反雅者,犹服大不可承以锦袜也。少游《田居》诗,描写情景,亦有佳处,但篇中多杂雅言,不甚肖农夫口角,颇有驴非驴、马非马之恨。如“鸡号四邻起,结束赴中原”,此游侠少年及从军行中语,田叟何烦尔!然如“寥寥场圃空,跕跕乌鸢下”,“饮酣争献酬,语阕或悲咤。悠悠灯火暗,刺刺风飚射”,亦深肖田家风景,有储(光羲)诗之遗。
[现代]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他出身于寒微士族,一生中又历经坎坷,比较能接近并了解人民的生活情况,如其《田居》有云:“辛勤稼穑事,恻怆田畴语。得谷不敢储,催科吏旁午。”
[现代]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五古如《泊吴兴(西)观音院》、《寄曾逢原》、《田居四首》、《送李端叔从辟中山》、……《幽眠》……《荷花》,多可诵者,而蹊径与(苏)轼五古绝不同。轼以疏澹为旷真,以坦迤出跌宕,由韦以希陶;观则以妍丽为清新,以追琢出秀爽,写柳以变谢,此其较也。
[现代] 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秦观诗的数量远远超过他的词,有四百首左右。题材内容较词广泛,其中反映家乡农村生活的《田居》组诗,叙写农民的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诗中还揭示了官府赋敛的苛虐,反映出农民的困苦:“得谷不敢储,催科吏旁午”,“倒筒备青钱,盐茗恐垂橐”。终年劳苦,只能勉强缴纳赋税和偿还青苗钱,最后连买茶盐的钱也没有着落,对农民表现了明显的同情。
[现代] 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诗词文选评》:在田园诗中,描写春景、夏景乃至秋景的较多,而写冬景者不常见,这首诗所描写的正是冬日农村生活的图景:枯萎的百草,闲置的柴车,空寂的场圃,塘边的孤舟,如一幅静态的冬日农村图画。欲坠的乌鸢以及嘈杂的舂米声,给画面增添了动感,同时也增添几分寂寞,冬景特色,只在寥寥几笔中,即表现出来。生活在这这样环境中的村民们,又是如此悠闲自适:彼此相邀,以浊酒相对,或殷勤劝酒,或吟啸抒怀,直到苍然日暮,直到寒夜星明。村民之质朴可爱,更给画面增添了神采。……整首诗,前半部分描述自然景色,后半部分写村民活动,仿佛一被邀畅饮村民述说全天所见所闻,历历叙来,质朴无华,毫无斧斫痕迹。特别是中间写村民活动,与陶氏《移居》诗所写“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极为相似。
怀李公择学士
一辞行旆楚亭皋,几为登临挂郁陶
。
蓬断草枯时节晚,山长水远梦魂劳
。
流传玉刻皆黄绢,早晚金闺报大刀
。
宣室方疑鬼神事,顺风行看驶鸿毛
。
【总说】
本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是岁冬,少游怀李公择济南,孙莘老、参寥子皆次其韵。此诗前四句融情于景,写别后怀念之情。后四句融史事于议论中,对李公择重还朝廷寄予希望。李公择,名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今江西永修)人。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登皇祐进士。调江州判官。熙宁中知谏院,与王安石友善。时安石立新法,常极言其不便。安石遣亲密喻意,常不为止。哲宗时,累拜御史中丞,出知邓州。徙成都,卒于行次。见《宋史》本传。
- 憩:休息。
- 羸骖(léi cān):瘦马。骖,同架一辆的三匹马,或驾车时位于两边的马,此代指马。
- “荒门”二句:言裴博士故世后,门庭冷落,而槛外水波空阔依然。
- “往事”二句:晋张协《杂诗》:“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唐杜甫《贻华阳柳少府》:“余生如过鸟,故里今空村。”二句言青山犹在,往事皆非,人生短暂,如白鸟过目而已。
- “诵言”二句:言裴博士那些逼近阴铿、何逊的佳作,使人体味起来娓娓不倦,如今已成绝响了。诵言,语见《诗经·大雅·桑柔》:“听言则对,诵言如醉。”郑玄笺:“见诵《诗》、《书》之言,则冥卧如醉。”亹亹(wěi),同娓娓,形容动听。南朝梁钟嵘《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阴何,指阴铿、何逊,南朝梁著名诗人。唐杜甫《解闷》:“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 荒阡:荒凉的道路。阡,原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泛指道路。唐刘长卿《登吴古城歌》:“荒阡断兮谁重过?孤舟逝兮悲若何。”
- 紫骝:古骏马名。《南史·羊侃传》:“帝因赐侃河南国紫骝,令试之。侃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唐李白《紫骝马》诗:“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 金盘:喻落日。
- 结束,装束,打扮。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好令朝集使,结束赴新正。”中原:原野之中。《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郑玄笺:“中原,原中也。”
- 窅(yǎo)霭:深远貌。梁元帝《隐居先生陶弘景碑》:“嶕峣高栋,窅霭修栊。”
- 鲜繁: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方世举注:“言火色如花之鲜艳繁华,充塞其中也。”此言春天的景象鲜新繁茂。
- 伶俜(pīnɡ),孤单貌。唐杜甫《新安吏》诗:“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鸱(chī)蹲,如鸱蹲状。鸱,猫头鹰。宋欧阳修《雪对十韵》:“儿吟愁凤语,翁坐冻鸱蹲。”
- 蟹黄:雌螃蟹的卵黄,借指螃蟹。唐钱珝《江行无题》诗之五一:“谩把尊中物,无人啄蟹黄。”
- 野马:春日野外林泽间的雾气。《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成玄英疏:‘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犇(bēn),同“奔”。
- 眷言,回顾貌。言,词尾,无义。《诗经·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月占(zhān):占月之吉凶。《吕氏春秋·勿躬》:“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
- 虚落:村落。虚,通“墟”,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 占箔:占据着蚕箔。箔,养蚕用的竹席。唐王建《簇蚕辞》:“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
- 隆曦:烈日。唐柳宗元《牛赋》:“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 雌蜺:副虹,双虹中色彩浅淡的虹。《楚辞·九章·悲回风》:“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 鲜飙:《文选·江淹〈杂体诗·许征君询〉》:“曲棂激鲜飚,石室有幽响。”吕向注:“鲜飚,鲜洁之风。”
- “林深”二句:唐杜甫《秋野五首》其二:“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此用其语。
- 烦歊(xiāo):炎热。
- “解衣”句:《庄子·田子方》:“公视之,则解衣般礴臝。”槃礡,亦写作“般礴”,箕踞而坐。
- 凉飔:凉风。南朝齐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珍簟清夏室,轻扇动凉飔。”
- 带索:留了束衣的带子。承上“解衣”而言。
- 冢(zhǒnɡ)妇:嫡长子之妻。《礼记·内则》:“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於姑。”
- 丁男:已到服役年龄的男子。唐储光羲《效古》诗之一:“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
- 青钱:青铜钱。
- 盐茗:食协和茶叶。垂橐(tuó):空了袋子。《左传·昭公元年》:“诸侯之处垂橐而入,稇载而归。”
- 莳:移栽,种植。
- 廉纤:雨细貌。唐韩愈《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 颓星暑:星,指星火,古代星名。《尚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颓,即“七月流火”之“流”之意(见《诗经·豳风·七月》)。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少游《和游金山》诗:“别来星暑换,寤寐经从处”。此句谓暑往秋来。
- 迟暮;犹徐缓。南朝宋鲍照《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
- 砧杵:捣衣石和捣衣的棒槌。
- 炊黍:煮饭。黍,一种谷物,即黄米。
- 杖藜:拄着藜杖。藜,一种草本植物,老茎可制成手杖,此即代指手杖。
- 褰(qiān)裳:撩起下裳。《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浅濑:浅水沙石滩。
- 矫首:抬头。
- 丛祠:建于丛林中的神庙。唐柳宗元《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诗:“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土鼓:古打击乐器名,鼓的一种。《周礼·春官·籥章》:“掌土鼓豳籥。”郑玄注:“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三国魏嵇康《难自然好学论》:“蒉桴土鼓,抚腹而吟,足之蹈之,以娱其喜。”
- 埭(dài):土坝。古时于水浅舟行不便之处,筑土阻水,两岸立转轴,以人力牵缆,挽舟而行。北周庾信《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鹍鸡:鸟名。《楚辞·九辨》:“鹍鸡啁哳而悲鸣。”洪兴祖补注:“鹍鸡似鹤,黄白色。”
- 田畴(chóu):田地。
- 催科:催收租税。旁午:交错,纷繁。汉王褒《洞箫赋》:“气旁午以飞射兮,驰涣散以逫律。”
- 邻曲:邻人。晋陶潜《游斜川诗序》:“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休暇,休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 柴车:简陋无饰的车子。南朝梁江淹《杂体三十首·陶征君田居》:“日暮巾柴车,路闇光已夕。”
- 场圃:农家种菜蔬和收打作物的地方。古人一地两用,春夏为圃,秋冬为场。《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 跕跕(dié):坠落貌。《后汉书·马援传》:“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
- 榜:船桨,借指船。《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横塘:此泛指水塘。
- 喧舂:喧闹的舂谷声。
- 农隙:闲闲的日子。
- 邀迓(yà):请和迎。
- 班坐:依次而座。班,排列的次序。酾(sī):本义是滤酒,引申为斟酒。醪(láo):汁渣混合的酒,也作酒的总称。
- 旨蓄:旨,美。蓄,储藏之物。《诗经·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郑玄笺:“蓄聚美菜者,以御冬月乏无时也。”
- 竹筯:竹筷。羞:进献食物。《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杜预注:“羞,进食也。”
- 献酬:饮酒时主宾互相劝酒。《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
- 语阕(què):话说完。阕,止息,终了。悲咤(zhà):悲叹。南朝梁何逊《临行公车》诗:“对此将如何,抚心独悲咤。”
- 剌剌:象声词。状风声。李商隐《送李千牛李将军越阙五十韵》:“去程风剌剌,别夜漏丁丁。”
- 星蟾:星月。蟾,古代传说月中有蟾,故称月为蟾。
- “一辞”句:熙宁九年(1076),李公择自湖州移守齐州,经高邮与少游分别,此追忆之。旆(pèi),旌旗。亭皋,水边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 挂郁陶:言牵挂怀念。郁陶,《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王逸注:“愤念蓄积盈胸臆也。”
- 时节晚:唐白居易《感秋寄远》诗:“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李公择时年五十,一个“晚”字,既指时节,又指年岁。
- “山长”句:谓山水阻隔,魂牵梦萦。《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维其劳矣。”唐许浑《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 “流传”句:谓李公择的绝妙诗文广为流传。玉刻,对书籍刻本的美称。黄绢,黄绢幼妇的省称。《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 “早晚”句:据《宋史·马默传》记载:“孙觉、李常力诤新法,宁失故人之意,毅然去之而无悔”。熙宁三年(1070),李公择因反对新法而出京,少游亟盼其还朝。早晚,犹云何日也,此多指将来而言,见《诗词曲语辞汇释》。金闺,指金马门,此代指朝廷。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合疏》:“金闺云路,从兹自远。”大刀:《汉书·李陵传》:“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环、还同音。
- “宣室”句:谓当今皇上不问鬼神,关注苍生。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唐李商隐《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顺风”句:谓当今皇上非常希望起用贤臣。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壹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