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从未亲历边塞战争的边塞诗人
关键词:
初唐四杰、麒麟楦、边塞诗
警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
杨炯也是一个神童,但与王勃不同的是,他是规规矩矩考试考出来的神童。
唐代科举,专有一门神童科,针对的是十岁以下的稚龄考生。当然,考试要求不高,十岁的杨炯顺利登科。以“神童”称号的含金量论,杨神童比之王神童自是大大不如。直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二十六岁的杨炯考中制科,这才算正式踏上了为官之路。
官场里最需要的从来都是老成持重的人,与富于艺术家气质的才子彼此总看不惯。杨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名才子,恃才傲物的气焰一点也不输给王勃。
越是才华横溢的人越不喜欢循规蹈矩,也越是受不了繁文缛节的程序和虚情假意的人情往来,但是礼仪偏偏是使社会生活秩序化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虚伪偏偏是人际交往中最要紧的润滑剂。上流社会的生活需要太多外在化的装扮,要靠精致的服饰来装点,要靠烜赫的车马来烘托。这一切当然很造作、很假,至少在杨炯看来是这样的,而若是请老于世故的人舍弃其中的一点什么,他们一定在思前想后之后觉得每一件都是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