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源寺

行走的花朵 作者:陈理华


朱源寺

朱源寺,坐落在小湖西侧南麓山腰处。该寺始建于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占地约2000平方米。“文革”中遭到破坏,后由民间出资进行全面修复。

李家钦老师要我去了解朱源寺的碑文是否与朱熹有关。接到老师的短信后,一来忙,二来听说那里在大兴土木,所以没有去。但几年前去了一次,记得那年上山时已是深秋,那色彩分明的秋色,让人遐想、沉醉、流连忘返。山野寂静,一条小溪流淌着,山间弥漫着淡淡的野草与野果的气息。沿着逶迤的路,穿行在浸染着香火和传说的山水中,拣拾烟云深处散落下来的一些历史碎片。

走了一段路,到了朱源寺,寺院静静地立在山脚,门前的菩提树也静静地站着,纵然孤独如风,却浸润着檀香的味道。寺院路口的梯田里有无数的枯莲在秋风中瑟瑟舞动。这是一座藏在深山里的寺院,唐朝时叫铁坑寺,后来改叫朱源寺。

朱源寺属于葛墩村,村子里的老人说起朱源寺的传说来如数家珍。他们说朱熹少年时期曾在这儿苦读。我想也许这就是铁坑寺改成朱源寺的理由吧! 那著名的《观书有感》会不会就是在这儿写的呢? 于是我就多情地认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写的就是朱源寺门前的景色。

朱源寺这个名字是不是在告诉我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启示?是朱熹在这儿读书时悟到的吗?这里就是朱熹理学的源头活水吗?大学者朱熹的读书感悟,以及心灵的澄明,都是从水塘和云影的映照中得来的。在朱熹的读书岁月中,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新知……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而已。时间从春到秋,又从秋到春,不知这期间发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红尘已远在身后,那些寻不回的记忆、找不到的故事,就让它随着风儿消散吧!

从前朱源寺的大门上的对联写的都是有关读书的内容。“文革”后重修时,大门被拆,对联被写在木头板子上,连同一张巨大的写着密密麻麻字的木质古老牌匾,一起被放在楼上的某个角落里。寺里曾经有一块大大的石碑,“文革”时石碑被抬去做涵道,埋在厚厚的泥土下。也许某天,那块石碑会被发现,这样,我们就能从字里行间寻找朱熹当年在这里的证明,也或许石碑记载着朱源寺更早的历史。

当我一脚踏进朱源寺的大殿时,我感觉佛槛并不是那么高,凡人只要轻轻一步就走进了历史。站在那儿与菩萨对望时,灵魂深处那明灭的烟火、纷杂的思绪、波涛般起伏的心情,立刻会变得风平浪静,辽阔深远。

钟鼓唤醒的晨昏,香烟缭绕的寺院,悠悠地讲述着千百年的风雨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