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黑人文学简介

黑色火焰: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 作者:王家湘 著


第一节 南北战争前

黑人在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祖先来到美洲大陆却并非出于自愿。他们被强行贩卖到美洲,从自由人变成了奴隶,在残酷的蓄奴制的枷锁下从事极为繁重的劳动,遭受非人的对待。他们自己的语言、家庭、宗教、习俗统统留在了非洲,面临的是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语言和文化。在一个政治上由白人统治、经济上由白人控制、文化上由白人垄断的社会中,黑人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是极其艰难的。从1619年第一批黑奴登上北美土地到18世纪后期第一部黑人文学作品的出现,其间相隔一个半世纪。

美国黑人文学的诞生比起任何别的民族文学来要艰难得多。黑奴长期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利,有的地区甚至立法禁止黑奴学习文化,如1739年在南卡罗来纳地区爆发了黑奴起义后,当地立法规定黑人具有以下两种能力为违法:一是读写能力,二是掌握用鼓声传递信息的能力。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和斗争。禁令更加强了黑奴争取自由及受教育机会的渴望。对于他们来说,取得读写能力不仅表明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心智上和白人是平等的,而且还让他们拥有了争取种族解放的武器。逃离奴隶制虎口的黑奴创作了大量的黑奴自述或传记,这些作品在控诉蓄奴制的残酷、唤醒人们的良知、鼓励人们为废除蓄奴制而斗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詹姆士·威尔顿·约翰逊于1922年编写了《美国黑人诗歌选集》,他在序言中恰当地总结了黑人创造的文学对于黑人民族的意义。他说,黑人必须创造自己的文学,因为它是黑人智力潜能的基本证明。他认为:“一个民族可以有许多方式成为伟大的民族,但是要人们承认其伟大却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学艺术……没有一个创造了辉煌文学艺术的民族会被世人认为是低等民族。”美国一位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卡尔佛顿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在1929年出版的《美国黑人文学选》的前言中指出,1920年代哈莱姆黑人文艺复兴表明了种族文化之迅速发展,“它不仅表明了一种文学的兴起,而且标志着整个民族的兴起”。黑人文学肩负着黑人种族在文学以外的期望,这在其他的文学中是少有的。这使得黑人文学长期以来一直是黑人争取解放及平等权利的重要武器。不少黑人学者认为,这虽然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文学上的更大成就。他们认为,黑人文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直到20世纪才开始成熟,从女奴菲利斯·惠特里诗选的出版到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其间整整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这固然和黑人长期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有关,但也是黑人文学过分政治化的结果。西尔维斯特·沃特金斯在1944年《美国黑人文学选》中的这段话就代表了这种观点:

长期以来,黑人文学和黑人历史一直保持着极密切的联系。黑人在为得到较好的生活方式进行的斗争中,出于想要成为美国有充分资格的公民的强烈愿望,必须把文学变成目的性极强的东西。黑人文学起步晚,不允许作者有暇去创造新的文学或更美好的表现方式,他的时间与精力首先要放在与无知、冷漠及种族偏执的斗争上。

黑人作品一出现,便以其对蓄奴制度、对种族歧视的强烈控诉、谴责与抗议在黑奴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早期的黑人文学是为种族生存呐喊的文学,是为争取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做一个平等的人的权利而奋争的文学。黑人作为一个民族在美国生活的历程,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磨难与希望,都在黑人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早期的黑人文学多以黑奴自述的形式出现,在18世纪末开始流行。由于黑人在北美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极端受压的处境,他们想要有所成就就需做出超人的努力,克服几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和阻力,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因此,逃出了牢笼并有所建树的黑奴之生平经历就会引起广泛的兴趣。黑奴自述、自传在早期黑人文学中占有主要地位,有着重大的影响。

古斯塔沃斯·瓦萨的自传《非洲人奥拉达·依奎阿诺,或古斯塔沃斯·瓦萨生平趣事述》(1789)是黑人所写的第一部有力谴责蓄奴制的作品,这部自传记载了作者1745年出生于贝宁后的童年生活和11岁时被黑奴贩子捉运到北美后的传奇般的经历。他先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做农奴,逃出后为一个英国海军军官干活时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后来作为费城一个商人的奴隶在海船上做水手,积蓄了足够的钱买到了自由,最终到英国,从事反对蓄奴制的斗争。他写《生平趣事述》就是为了鞭挞蓄奴制,唤起人们对这一罪恶制度的痛恨。此书出版后5年中再版7次,是18世纪黑奴自述的代表作。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18世纪末美国北方开始解放黑奴。到19世纪30年代,北方黑人基本上成了自由民,北方大城市如纽约、费城、波士顿等开始出现有组织的黑人社团,进行废奴宣传。1827年第一份黑人杂志《自由周刊》创刊。但是在南方,对黑奴的控制却愈加残酷,黑奴的反抗也愈加激烈。在废除蓄奴制的斗争中,黑人传记是有力的武器,有的传记是一批在斗争中摆脱了文盲状态的黑人自己写的,有的则是他人根据黑奴口述写成。最著名的有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于1845年至1892年间出版的三部自传:《弗·道格拉斯生平记述》(1845)、《奴役与自由》(1855)及《弗·道格拉斯的生活与时代》(1882)。它们不仅记述了这位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的黑人领袖的毕生经历和业绩,而且也反映了在南北战争前后这个黑人民族历史上极为关键的时代中,美国的优秀儿女为解放黑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其他如《北方奴隶苏简纳·特鲁斯自述》(1850),记载了一位反抗蓄奴制、为妇女争取选举权而毕生奋斗的著名黑人妇女特鲁斯的多彩而独特的一生;哈里特·雅各布斯以林达·布伦特为笔名写的《女奴生活纪实》(1861),则描写了1820年至1840年间南方黑奴的生活状况,详细叙述了作者如何为了逃避男主人的污辱,历尽艰难逃出魔掌到了北方。这是一部集中记述蓄奴制对黑人女性摧残的充满血泪的作品。这些都是当时大量涌现的黑奴传记文学中的优秀代表。

美国黑人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克洛托尔;或总统之女:美国黑奴生活记述》,于1853年在英国出版。作者威廉·韦尔斯·布朗曾为黑奴,逃离虎口后成为废奴运动的积极鼓动家。小说主人公是杰斐逊和黑人女管家所生的两个女儿克洛托尔和奥尔西莎。小说开始时杰斐逊早已从她们的生活中消失,她们被卖后或目睹或经历了黑奴所可能受到的一切凌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克洛托尔跳进离白宫不远的波多马克河自尽。由于小说标题影射美国第三任总统(1801—1809)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直到11年后把杰斐逊改为“某参议员”,书名改为《克洛托尔:南方的故事》,方才得以在美国出版。

在美国国土上出版的第一部黑人作家的小说是弗兰克·韦伯的《盖瑞一家和他们的朋友》(1857)。这是第一部描写肤色白皙的混血女子企图隐瞒自己的黑人血统及其遭遇的故事。作者旨在表明,即使摆脱了奴隶地位,黑人或有黑人血统的人在美国仍备受歧视与迫害。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费城,时间是1830年到1855年,当时北方黑人已全部成了自由民。盖瑞先生是南方白人,妻子是肤色几乎和白人相同的混血女子。由于妻儿在南方受歧视,盖瑞迁居北方,希望能在北方过平静的生活。但太太有黑人血统一事被人们发现,孩子被赶出学校,暴徒到家中行凶,盖瑞夫妇死于非命。他们的儿子外貌和白人毫无区别,成年后与一白人姑娘相爱,但当姑娘的家人了解到他身上有十六分之一的黑人血统后拆散了他们。韦伯通过盖瑞一家的遭遇表明,由于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黑人即使得到了自由,仍被剥夺做正常人的权利,不可能有任何发展。

黑人妇女创作的第一部小说《黑鬼;或,北方一座白色两层楼房中一个黑人自由民的生活片断,表明即使在那儿也笼罩着蓄奴制的阴影》(1899)也是揭露对黑人自由民的歧视与迫害的。哈里特·威尔逊在出版这部小说时署名“黑鬼”,悲愤之情跃然于封面之上。由于黑人自由民在北方仍遭歧视这一点在当时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不少废奴主义者不愿触及这个问题,以免激怒同情黑奴解放的北方白人。书中写到主人公弗拉多的白人母亲和黑人结婚后平静而相当幸福地生活了好几年。白人女子嫁给黑人,这在当时是个禁忌的话题;再加上弗拉多的丈夫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冒充逃奴,且对妻儿毫无责任感,这也有损废奴运动的形象。由于这种种因素,《黑鬼》出版后遭到冷遇,直到1982年经过黑人学者小亨利·路易斯·盖茨多方考证,才使美国历史上第一部黑人妇女写的小说重见天日。

第二节 南北战争后至19世纪末

1865年南北战争的胜利宣告了黑奴的解放。南方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政治制度受到极大冲击。战后开始了重建时期。黑人取得了公民权,一部分黑人参加到南方政治经济斗争中去,引起原蓄奴主阶级的极大恐惧与仇恨。白人种族主义者为了在南方保持白人的一统天下,进行了不择手段的反扑,1865年建立三K党,对敢于行使公民权的黑人进行恐吓打击,甚至私刑处死。随着民主党势力在南方各州的恢复,为了缓和南北方政治经济上的矛盾,联邦政府与国会开始对南方白人统治势力妥协。到1876年,除三个州外,南部其余各州完全为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控制。次年,联邦军队全部撤出南方,黑人重又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南部各州的立法、司法机构以法律手段推行种族隔离制度,先后在选举法修正案上添加条款,实际上剥夺了黑人的选举权。庄园经济恢复,黑人虽不再是奴隶,却在分租制、佃租制、劳役地租等形式下遭受残酷的经济剥削。到19世纪末,南方在种族歧视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种族隔离制度。

白人种族主义文学密切配合了白人政治上的反扑,大批白人作家继承南北战争前庄园文学的传统,写了大量怀念蓄奴制下南方生活方式的庄园小说。他们对一个一去不复返的、建立在对广大黑奴剥削和奴役基础上的生活方式极尽缅怀与歌颂,而且还宣扬黑人因智力低下难以成为美国社会合格的公民,得到自由后常因无法适应而沦为罪犯。他们说什么黑人如无白人加以管理便会从知足的奴隶变成野蛮人,极尽美化蓄奴制之能事。有的作家还露骨地歌颂种族主义,为三K党大唱赞歌,称他们为雅利安文化的保卫者。

面对种族主义分子在政治及文化上的疯狂反扑,黑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进行了斗争。道格拉斯继续不懈地争取黑人的政治权力,要求与白人完全平等;新涌现的黑人领袖杜波伊斯针对一些黑人头面人物,如布克·华盛顿的“分离但平等”的迁就妥协思想,召开了尼亚加拉会议,要求黑人享有言论自由,男性公民应有选举权,废除公共场所的种族隔离措施,黑人应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等。这就是尼亚加拉运动的开始。1909年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成立,次年11月其机关刊物《危机》创刊,杜波伊斯任主编,发表年轻黑人的作品,反对种族歧视,争取黑人参与美国一切民主生活,与华盛顿的妥协政策斗争。

这一时期的黑人文学充分反映了这场斗争。黑人传记方兴未艾。除上文提到的道格拉斯传外,还相继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影响的黑人传记,如莎拉·布拉德福德所著《哈里特,民族之摩西》(1886),记录了反对蓄奴制的女英雄哈里特·塔普曼的一生;黑人主教丹尼尔·佩恩的《70年回忆》(1888);黑人国会议员兰斯顿写的《从弗吉尼亚种植园到联邦国会大厦》(1894);以及名噪一时、颇有争议的黑人领袖布克·华盛顿的两部自传:《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故事》(1900)和《从奴役中奋起》(1901)等等。这些作品记录了19世纪黑人中先进人物为民族挣脱蓄奴制枷锁而斗争的事迹,他们广泛参加了当时黑人在政治、教育、宗教、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这批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是了解19世纪美国黑人发展的必读书。

19世纪末,随着黑人中产阶级的出现,黑人作家开始形成一支队伍登上了美国文坛。这一时期的小说或着力反对庄园文学对黑人的歪曲与丑化,或对种族歧视、种族迫害发出强烈的抗议。一些黑人作家在作品中塑造有教养、懂礼貌、受过良好教育的黑人形象,歌颂中产阶级黑人的道德品质,反映这些比普通白人更有才能、更有教养的人所遭受的歧视与迫害,力图以此揭示种族歧视制度之不合理。这些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往往克服了种族歧视造成的重重困难与障碍,成为有成就的政治家、教师、医生、律师、记者等;女主人公则多为美貌温柔的混血女郎,是从言谈举止、思想教养到外貌等一切方面都与南方白人贵妇不相上下甚至更为出众的女子,仅仅由于身上有了些微的黑人血统便遭受非人的对待。黑人作家力图以这种完美的黑人形象作为广大黑人的楷模,同时唤起白人读者的良知和对黑人的同情,表明黑人既非野兽,也非劣等人。这批作家把文学看作提高民族素质的工具,他们鼓舞黑人的斗志,争取白人同情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前,这一创作模式是黑人文学的主导。这批被杜波伊斯称作“有才能的十分之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作家把教育和提高下层黑人视为己任,力图在作品中将理想化了的中产阶级黑人形象树为种族的典范。

维多利亚·厄尔·马修斯在《种族文学的价值》一文中所反映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无疑证明需要从我们(黑人)方面通过深思熟虑,做出明确和明智的努力……其目的是在与黑人和黑人的生活环境有关的一切问题上,至少从文学上,向美国人民提供确切有力的信息。我们和其他任何民族一样不能对这个问题漠然视之。

南北战争后出版的第一部黑人小说,女作家弗朗西斯·哈珀(1825—1911)所著《艾拉·勒洛伊,阴影消失》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哈珀是19世纪著名的废奴主义者,热衷于女权运动。她毕生与蓄奴制斗争,发表演说,撰写诗文。她共出版了十部诗集,《艾拉·勒洛伊,阴影消失》(1892)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哈珀看到战后黑奴虽获得解放,种族歧视却愈演愈烈。黑人被污蔑为低等人,野蛮、放纵、淫乱等被歪曲了的黑人形象充斥于白人的报刊杂志、文学作品中。为了反击,战斗了一生、已是67岁高龄的哈珀写下了这部小说。她从蓄奴制时代写起,目的如她所说是“在国人心中唤起更强烈的正义感和更具基督式的人道精神”。小说女主人公艾拉是白人尤金与混血姑娘玛丽之女,受过良好的教育,活动于白人社会的上层。但尤金死后,玛丽和艾拉沦为奴隶。小说描写了黑人在南北战争中支持联邦政府,英勇战斗,以及解放了的黑奴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艰苦创业的状况。小说的后半部正如次标题“阴影消失”所示,集中表现了黑人自由职业者如何通过努力使自己达到白人中产阶级的标准。作者的苦心自然在于驳斥黑奴解放后只会堕落等等的烂言。哈珀并没有在小说中描写下层黑人,也没有表现她在许多文章中反映的战后黑人妇女的生活状况,而是集中表现以混血人种为主的黑人中产阶级的成长,把黑人中这一阶层理想化,以期改变社会上,特别是白人文学作品中宣扬的对黑人的错误看法。对哈珀来说,文学只是她为黑人事业斗争的工具之一。

历史进入了20世纪,第一批接受了正规高等教育的黑人开始出现,用黑人领袖杜波伊斯的话来说,这是黑人中“有才能的十分之一”,他们中的许多人是20世纪初期黑人文学的主力军。他们的作品在主题和人物上沿袭了19世纪末期黑人文学的创作模式,以白人为主要读者,强烈地反映了为中产阶级黑人鸣冤叫屈、希望得到白人社会的同情和接受的心态。

  1. 转引自小亨利·路易斯·盖茨、耐利·麦凯编:《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序,诺顿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5页。
  2. 詹姆斯·威尔顿·约翰逊编:《美国黑人文学选》前言,哈考特·布雷斯·约万诺维奇出版公司,1983年版。
  3. 转引自小亨利·路易斯·盖茨、耐利·麦凯编:《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序,第35页。
  4. 转引自小亨利·路易斯·盖茨、耐利·麦凯编:《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第467页。
  5. 弗朗西斯·哈珀:《艾拉·勒洛伊,阴影消失》序,加里格斯兄弟出版公司,1892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