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始会战
●当沿途的人民群众看到这如此壮观的场面时,激动地说:“当年的八路军又回来了!”
●李占山将拳头一挥说:“怕啥!咱们就坐‘11号’汽车,跑步上庆阳!”
●王存善想了一下,果断地说:“为了急会战之急,我们什么地方都可以住。”
石油大军涌到长庆
1970年底,位于甘肃庆阳地区径川县以东的长庆桥一带,突然热闹了起来。
在这里,陕甘两省在此地南北以径河为界,径河以南系陕西长武县境,径河以北系甘肃庆阳地区。因一水之隔,在过去年月,长武、庆阳两地人民群众,为了便于交流往来,联合于径河面上架修了一座桥涵,于是,此地便名曰“长庆桥”。
当玉门局“陇东石油勘探指挥部”首先搬到长庆桥的时候,长庆油田的名称也就随之而产生了。
“兰州军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在这里成立后,勘探队伍不断扩大,指挥部从陕甘宁三省区抽调军队干部630多名,其中团以上干部156名;抽调地方干部500多名,配备到指挥部机关及各基层单位,加强了对会战工作的领导。
同时,中央军委批准2.5万余名解放军战士复转,到陕甘宁参加石油会战。
燃化部又从全国石油系统,抽调约6000名职工陆续进入陇东,连同玉门局在陇东、宁夏和陕西渭北的队伍,以及新疆局渭北大队的人马1万多人,组成了拥有5.24万名职工,53台大中型钻机,35个试油队,66个地震队和工种配套的石油大军,转战在陕甘宁盆地的主要探区。
一时间,陕甘宁盆地风起云涌,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为抢时间,争速度,尽快拿下大油田,从祖国各地涌来的石油大军,在车辆运输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他们不畏道路崎岖,风雨多艰,拉着架子车,背着行李卷,不分昼夜长途跋涉,徒步向陇东疾速前进。
于是,在长达数百公里的黄土路上,人欢马叫,车辆轰隆,尘土飞扬……
当沿途的老乡和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看到这如此壮观的场面时,激动地说:“当年的八路军又回来了!”
当时,李占山和他的钻井队,就是这批“跑步上庆阳”大军中的一员。
1970年,参加长庆会战的李占山带着玉门的钻井队伍首先到达了咸阳,器材、设备也一起到了咸阳。
火车到站后,李占山就带领职工将几个车皮的设备呼呼啦啦扒下来,堆放在转运站货场。
此时,已是夜幕降临,汽车转运设备来不及,而且当时运输力量有限,要把设备运到目的地需等几天时间。
而咸阳的这个转运站,只有一个小小的接待站,住不了多少人就满了,大部分职工长途到此之后,非常需要休息,这令李占山非常着急。
经过多方联系,李占山等人还是没有找到让大家休息的地方。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李占山就把咸阳大众剧团的剧场暂时包了下来,准备让大伙在此住宿。
谈妥剧场后,夜已经很深了,李占山把队伍带到大众剧场,在剧场池座的两侧站票区观众看戏的地方,买了麦草就地打了通铺,大伙才身子挨身子睡了下来。
3天之后,钻井队的设备终于都被运到目的地了,但是没有拉人的车辆,咸阳距西峰300多公里路哩!怎么办?大伙都向李占山要主意。
李占山想,现在没有车这是肯定的,就是等,就是要,就是靠,也靠不住的!会战要求猛上快上,时间不容耽误了,于是他将拳头一挥说:“球!咱们就坐‘11号’汽车,跑步上庆阳!”
大伙一听,都愣了起来,纷纷说:“啊?你疯咧你……”
“占山,300多公里,你这两条腿是铁打的?”
“占山,走300多公里人哪里能受得了哇!”
见大伙有畏难情绪,李占山就鼓动大家说:“同志们,我知道这样跑下来是不容易的,但是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要包几辆车嘛!我这个当家的囊中羞涩,没有几个钱,就是有几个钱,还要考虑大家的吃饭问题。所以,我们只有靠两条腿儿了。再说,我们是石油工人,陇东的石油会战就等着我们打头钻呢!我们能在这儿呆得住吗?我看,大家应当发扬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就给他来个跑步上庆阳有何妨?就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勇气?”
一个青年钻工挥着拳头说:“对,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爬雪山过草地,都能从长征路上走过来,这300来公里,我们不放在眼里,你说走就走!”
经李占山一动员,大伙心热了,劲儿鼓足了。于是,第二天,人们背上背包就出发了。
一连几天的紧急行军,人们的脚上都打了血泡,但他们却丝毫也不在乎。就这样靠着双脚,走到了目的地,找了间民房住下,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和李占山的队伍一样,当时,很多参与会战的队伍都激情高涨,他们接到会战命令后,也从四面八方迅速地来到了自己的战场。
1971年,支援长庆会战的兄弟油田参战队伍陆续到达,其中青海石油管理局700人,四川石油管理局1250人,胜利油田450人,江汉石油管理局400人,石油物探局2800人,敦煌运输公司900人,他们分别进入华池、驿马、庆阳、彬县、长武、长庆桥等地点驻扎。
随着各路人马的到来,寂静的西北大地热闹了起来,一场找油大战的气味变得浓烈了起来。
完成会战准备工作
1971年前后,随着大批人员的到来,各个会战场地的住房与吃饭等生活问题变得突出起来,这个问题在会战的主战场庆阳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当时,各路石油大军到达庆阳时,庆阳县城不足千人,房屋破旧,城内全是土路,只有街中心有两家饭馆,一家旅店,一家理发室,大部分的职工只能在街上吃饭,住宿靠的是临时草棚,帐篷和窑洞。
为了解决队伍的安营扎寨问题,会战指挥部二分部的领导决定,发动机关干部自己动手盖房子,要尽快把房子建起来,好早日让工人开始工作。
造房之战开始了,此时困扰造房人员的问题是建房的砖瓦问题。
当时庆阳当地群众住房的墙大都是砖块、石块垒起来的。当地群众视这些石块、砖块如宝贝一样贵重,就是掏钱也买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