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军营而歌

“我的老班长”小曾 作者:徐勤 著


为军营而歌

(代序)

几年前,就有很多人对我说:小曾,你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应该对自己的过去做个总结。这其中,既有重视军营文化建设的军内外领导,也有大量热爱“军营民谣”的朋友们。

我知道,领导们这么说,是站在“军营民谣”对部队文化建设所起作用的角度,是对“军营民谣”的肯定。我也知道,朋友们这么说,是站在对我了解的角度,是对我的期望。

无论从哪个角度,我都深深感激。

二十多年前,我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我无比的自豪。我忘不了我的第一首歌受到战友们欢迎,领导们肯定的那一刻。我想,我可以在部队为战友写一辈子,唱一辈子。但随着退伍,我却只能脱下心爱的军装,无奈地重新回到社会……

可是,我从未忘记,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无论是否身着戎装,这二十多年来,我都从未停止过为兵写歌。无论雨雪风霜,我也从未停止过为兵表演。我热爱军营,无论在做什么工作,我都心系部队。我热爱战士,无论我身在何方,我都在为兵而唱。

于是,我把这些被战友们广泛传唱的歌,起名叫作——“军营民谣”。

在这二十年里,“军营民谣”给上百万的战友带来了欢乐,也使他们对部队的感情更加深沉。更多参加军训的莘莘学子,从“军营民谣”中了解了部队,爱上了军人。“军营民谣”更让无数的有志青年迷恋上军营,穿上橄榄绿,成了我的战友。

能为军营文化建设做一些工作,是我的荣耀,更是我的责任。有人说,我是唯一走遍青藏线、川藏线各兵站,做义务慰问演出的歌手。我想说,这不是我的功劳,真的不是。是部队各级领导的支持,广大战友的信任,给了我这么多机会,能让我不断地圆为兵服务的梦。这份沉甸甸的感动,长久以来,深深地藏在我的内心深处;这份沉甸甸的感动,让我的心,和部队贴得更紧。我只有更加努力,为部队、为战友写出更好的作品,回报所有的支持与厚爱。

部队也没有忘记我。终于,我重新穿上了军装。那天,我流着泪给母亲发去了一条短信:“妈妈,孩儿回部队了……”

如今,“军营民谣”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来,军人的责任和荣誉感让我一路走来,无怨无悔。

这期间,军内外的领导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全国的战友和朋友们给了我无数帮助。记得一次在央视军事频道现场录制《军营大拜年》节目时,老艺术家阎肃老人对在场的所有人说:“为兵服务,战旗文工团的小曾是做得比较好的。”印青老师在全军中青年歌曲创作研讨会上也专门对我说:“‘军营民谣’是能够慰藉战士心灵的,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所以我想,我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军营民谣”的使命也还没有结束。

我是一个普通的战士,过去是,今天是,明天还是。只要部队需要,我会一直写下去。只要战友需要,我会一直唱下去。战友的情谊,雪亮的钢枪,是我讴歌的对象;火热的练兵场,曾经的老营房,都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希望,“军营民谣”能为我的战友带来更多的欢乐;我盼望,“军营民谣”能让更多的人爱上军营,投身部队;我祈祷,“军营民谣”能为部队文化建设哪怕多增一块砖,多添一片瓦;我期待,下一个二十年,我的部队一定会比今天更好。

我想,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是为部队服务、为战友歌唱却是永恒的。

我会用手中的笔,继续描绘军营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会用歌声,让我的战友笑得更加阳光。

为军营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一生的梦想!

我相信,明天,我们的部队一定会更加雄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