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 对于今后全唐诗文或全唐文献新编的期待

唐诗求是 作者:陈尚君 著


五 对于今后全唐诗文或全唐文献新编的期待

至今为止,全唐诗文的订补当然已经有了很巨大的成就,今后还可以陆续有新的积累,但如果要做新编,就要有新的考量,要达到在学术质量上真正的提升。就全唐诗来说,一些有文集传世的大家,能够选择有代表性的善本,适当校勘,做好集外诗的增补和互见重出的甄别,也就够了。关键是没有别集的诗人及其诗歌,应该逐一说明其来源,交代文本的差异。至于全唐文,则要复杂得多。来自传世文献的文章,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各书的善本仔细校勘。一文而有不同来源或曾形成不同文本者,一定要互相比勘,然后写定一本。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写本文献,则应参考原卷和今人的校读,重新写定。石刻文本最为复杂。从道理来说,石刻从原石到拓本到录文,似乎有规律可循,其实不然。大致石刻有早晚完残的区别,拓本有精粗初晚的不同,录文更有各家辨认能力的差异。即便晚出的千唐志斋藏石,一时拓本分售各处,完残也有些微区别。学者没有很好的识力和长期文本处理的积累,很难达到超越前贤的目标。不能超过原本,当然也没有新编的必要。

几年前在讨论《全宋诗》存在问题及修订办法时,我曾提出:“现代科技已经为传统的大型古籍文献编纂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操作空间,这就是利用网络以展开编纂修订。比如《全唐诗》《全宋诗》这一类大型总集的修订,书面出一个新版,几十年内可能都难以实现。但如果在网络中进行,几乎每天都可以有一个新版的推出,前人难以想象的事情,现在是可以做到了[1]。”这是现代学者比古代或前代学者的优势所在。我在二十多年前作唐诗辑佚时,凡《全唐诗》未用古籍中提到诗歌者,与《全唐诗》反复核对,才能确定是否佚诗。李嘉言及其后学为解决《全唐诗》重出问题,不惜花气力做全书的每句索引,也仅能解决部分问题。遇到其他朝代人诗误作唐人时,其实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靠偶然的发现来加以纠正。近年有两位青年学人利用四库全文检索,指出拙辑《全唐诗补编》的一些错误[2],在我是非常感谢的。如果当年有现在的手段,我相信可以避免许多的差错。这本书1992年出版,到现在已经16年,我和出版社都有做一个新版的考虑,但新版就必须增加最近十多年增加的资料,删除当年误收的作品,我的考虑是将市河世宁以后各家的补遗全部打通,校订后统一编次,录诗用较好的文本,来源有较早较完整的说明。但也担心一下子也很难达到妥当的程度。如果通过网络先期发表,听取各方意见后反复修改,我相信可以更好一些。

全唐诗文的更新,今后也可以循此途径。更希望突破全唐诗文体例的局限,今后有人认真地做全唐文献:专著有较好的校订标点文本;佚著能够汇聚遗文;敦煌吐鲁番文献应该将原写卷和录文及其相关研究一并陈列;石刻可以将拓本、录文和研究一并展示;诗文可以同时罗列不同时代不同著作引录的不同文本。这样牵涉一代文献的宏大工程,在传统的纸本书籍来说,是难以达到的目标,现在通过网络,完全可以做到。即便最初的文本有许多缺憾,但电子文本修改方便,可以不断更新完善,逐渐形成可靠的文本。

2008年10月13日于上海复旦大学光华楼
(2008年11月台北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第一届东亚汉文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1] 《断代文学全集的学术评价———〈全宋诗〉成就得失之我见》,刊《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十辑,丽文出版公司2005年。

[2] 金程宇《〈全唐诗补编〉订补》,刊《学术研究》2004年第5期;袁津琥《〈全唐诗补编〉订误》,刊《新国学》第五期,巴蜀书社2005年3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