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张紘
太学研经治术殊,抱才乘势入东吴。
两朝开济三分局,一介寒儒抵万夫。
张紘(152—211),字子纲,三国吴广陵(今扬州)人。
少游京师,入太学,习《京氏易》、《欧阳尚书》、《韩诗》、《礼记》并《左氏春秋》。还本郡,举茂才,大将军何进、太尉朱隽、司空荀爽三府召辟,皆称疾不就。后避难江东,值孙策创业之初,往从,表荐正议校尉,与张昭参与谋议,策引为腹心。每有征讨,常令一人从征,一人居守。后吕布袭取徐州,慕紘之才,又嫉其为孙策佐,乃追举茂才,移书召紘。紘心甚恶布,耻为之屈,终不为所动。
建安四年(199),策遣紘奉章许都,曹操留为侍御史,孔融等皆与亲善。
紘每见公卿旧友,咸言孙策材略绝异,既已平定三郡,而德化所至,如风行草偃,加之忠敬谦抑,心在王室,诚为股肱之臣。曹操知紘之能,擢为九江太守。紘不忘孙策旧恩,辄思返吴复命,固以疾辞。建安五年(200),孙策遇刺死,其弟孙权继立。曹操欲因丧伐吴,张紘力谏,谓乘人之丧,“非古义”,“不如因而厚之”。操从其言,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出紘为会稽东部都尉,东吴遂得脱此一厄。权每有异事密计,章表书记,乃至与四方交结,常令紘与张昭草创撰作。紘亦悉心辅佐,助权平定江外,建立大业。紘曾为曹操所用,有人乘间挑之,权神色如常,但一笑而已。
后权以紘为长史,紘进言“任贤使能,务崇宽惠”,且建言迁都(原都京口)秣陵(今南京),以固基业,权日后皆行之。南京为六朝古都,首其事者,张紘也。刘备亦进斯言,在其后矣。以紘有镇守之劳,权每欲论功加赏,紘厚自抑损,不敢邀恩蒙宠,权益加礼敬之,每于群臣之前,但呼“东部”而不名。东部者,张紘当年为会稽东部都尉,于权尤有匡扶之功,权念之以示不忘也。建安十六年(211),孙权令紘还乡迎家室,道中染疾卒,年六十。生前有遗书,紘子靖持以奉权,中有“自古有国有家者,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于其治,多不馨香。非无忠臣贤佐,闇于治体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云云。权省读良久,不禁泫然涕下。紘佐孙策、孙权二世,竭忠尽力,巨细无遗,其如助兴业、解厄难、议迁都诸事,皆身当人先,终成魏、蜀、吴三分之局。其襄佐定策之功,较张昭、鲁肃辈犹有过之。
紘能文,亦善书。有《张紘集》1卷,已佚,《全后汉文》卷86收其文5篇。
工小篆、飞白,兼善楷书。尝自书《与孔融书》,融遗书曰:“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一时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