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篇 道经

老子注译(修订版) 作者: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 主编


上篇 道经

一章

把“道”作为哲学概念提出来,是从老子开始的,它贯穿《老子》全书。

本章极力称述“道”高远深奥、无可名状而又至关重要,是万物的始源和根本。老子认为宇宙是从“无”到“有”,是“无”产生了天地,天地又产生了万物。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是这个道理。至于“道”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实体还是绝对精神,本章并没有明示。

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3],非常名。

“无”[4],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6]。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7]。玄之又玄,众妙之门[8]

【翻译】

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名,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称;“有”,是万物母体的名称。所以要从常无中,去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称谓不同,都可说是幽隐深远而又幽隐深远,一切玄妙皆自此门而出。


注释

[1]道可道:前一个“道”和下句中的“道”,是《老子》书中的哲学概念,大致说来,它有两方面涵义:其一,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其二,循环往复、周而又始的运动。“道”有多方面的特点。对于老子“道”的体会,一直很不一致。当今学者对它的分析解释,有唯物、唯心和二者兼有等不同认识(参见前言)。后一个“道”,是动词,言说。

[2]常:王弼本及各本都作“常”,帛书甲、乙本同作“恒”。原本当作“恒”,因避汉文帝刘恒名讳而改作“常”。“常”“恒”同义,本译注仍从通行习惯,不改。以下“常”字还有二十九例,帛书中只有十六章(四例)、五十二章(一例)和五十五章(二例)七例原来就作“常”,其余二十二例都作“恒”。以下仿此章例,不改,也不再出注。

[3]名可名:前一个“名”和下一句的“名”,是老子特用的术语,是反映“道”的思维形式和表述“道”的语言形式,是称说“道”的名称。后一个“名”是动词,是命名、称谓的意思。

[4]无:与下文的“有”是哲学上的一对名词。《老子》书中的“无”和“有”,常被用来指称“道”。何浩堃、黄启乐说:“‘道’本身包含着‘无’与‘有’、‘常无’与‘常有’两个不同的方面。‘无’,是作为天地鸿蒙、混沌未分之际的命名;‘有’,是作为万物本原的命名。”“‘无’和‘有’分别代表世界产生过程的两个阶段。”(《从道的二重性看老子哲学体系的特点》)。

[5]母:母体,根源。可参见二十五章和五十二章。

[6]徼(jiào叫):边界,引申为端倪的意思。

[7]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

[8]众妙之门:一切微妙变化的总门,指的是“道”。门是进出必经的通口,因此用来比喻天地万物的唯一本原——“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