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顽童出家为僧

明太祖朱元璋传 作者:鹿军士 著


顽童出家为僧

朱元璋走上前向高彬住持施了礼,此时,其他的和尚也都垂手站了起来。只见高彬住持双目微闭,手持佛珠,显出一脸尊严。他看了朱元璋一眼后,便吩咐说:“去吧。”

朱元璋被领了出去便落了发,然后,他换上了一件黑色破旧袈裟,又来到了法堂前。按照往常的规矩,朱元璋要由住持给“燕顶”,也就是在头顶上用香烧出疤痕来。但是,在今天一切都从简了。

当朱元璋给高彬磕完头后,这个拜师与受戒仪式就算结束了。随后,朱元璋又与各位师兄行相见合十礼,再由大师兄带领到各殿礼佛。

出生在贫困农家

那是大元帝国文宗皇帝天历元年,也就是1328年。这年阴历的九月,河南的安丰路濠州钟离县已是秋风瑟瑟了。此时,在钟离县东乡的一个打麦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忙,只有零散堆放的几个麦秸草垛子。

与草垛相对,大场北面横着几间茅草屋,简直像是更大一点儿的草堆,在寒风中瑟瑟抖动。这天清晨,草屋主人起得很早,他打开破烂的栅门,向东面的土地庙匆匆走去。他的表情有些兴奋,步履也显得很轻快,因为他的妻子又要生孩子了。

这个人名叫朱五四,今年50岁,是个淳厚朴实的普通农民。他脸上堆满了皱纹,但却呈现出和气与慈祥、忍辱与刚强的性格。也许是生活的担子实在太沉重了,他的上躯明显前倾,头发也已经半白了。朱五四是个热心肠,谁家要起房盖屋或有红白喜事,他都会主动去帮忙。

朱五四的媳妇今年45岁了,比较争强好胜,渴望过上美好的生活。她幻想着即将出世的这个孩子,能给他们家带来好的运气。这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只见一个仙人道士从西北来到她家南面的打麦场,将一粒白丸交给她,她吃下去后,顿时觉得热气下沉,满口清香。她曾经听父亲说起过,怀孕时候梦见和尚、道士是好兆头,孩子就会大富大贵。她急忙把五四弄醒,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梦告诉了丈夫。

朱五四不相信有哪位神灵会赐福给他这个苦命的人,所以听到媳妇说这件事也并没有在意。但是,他的媳妇却是那样兴奋,非叫朱五四到土地庙去烧炷香,请求土地神保佑一家平安,保佑即将出生的孩子日后能有个好的生活。

文宗天历元年,也就是1328年,随着一阵响亮的哇哇哇的婴儿啼哭声,朱五四的小儿子在打麦场旁的茅屋里降生了。据说,当这个孩子出生后,朱五四抱着儿子到河中去洗浴时,恰好从远处漂来一方红罗,朱五四便捡来红罗做了孩子的襁褓,后来人们称红罗为红罗幛。

朱五四夫妇为这个刚出生的孩子起名重八,这是按照兄弟排行起的。后来,义军首领郭子兴觉得“朱重八”不好听,就给他取名叫“朱元璋”了。

朱元璋出生时,大姐已经嫁给了王七一,二人结婚后不久,便相继而亡了。大哥好歹娶上了一房媳妇,但老二老三却难成家,没房没吃也没有钱娶媳妇。被逼无奈之下,兄弟俩只好都入赘给人家做了养老女婿。后来,二姐嫁给了渔户李贞。家里大哥那边又生了两个侄儿,是个七口之家,生活也非常艰难。

转眼之间,小元璋就度过了16个春秋。他虽然出生于赤贫之家,但是也自有穷人家孩子的娇惯和满足,乖巧伶俐的小元璋,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很多的关爱。父母还把他送到了刘家办的蒙学馆里读了两年书,后来在为东家放牛割草期间,母亲教了他一些《百家姓》《千字文》一类的书,还给他讲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小元璋也是一个很懂事很疼爱父母、哥嫂的孩子,随着他年龄的渐大,力气也渐长了,他总是帮着父亲和哥哥多干些活,不管多苦多累他都顶得住。

至正四年的春天,也就是1344年,当开春转暖不久时,村里不少人都病倒了,病人都出现高热、咳嗽以及眼底和皮肤下面渗出血丝血点等症状,整个东乡笼罩在恐怖之中,像是到了世界末日一样。在朱五四64岁时,病魔向他袭来,他是极度地虚弱,接着小元璋的母亲、大哥和大侄儿都病倒了。

家里没有病人可吃的东西,也没有药,听着父母裂人心肝的一阵阵咳喘和呻吟,小元璋在半夜里默祷上苍,他是泪如泉涌。4月6日,朱五四病亡。三天以后,朱五四的大儿子和长孙也病亡了。

小元璋痛不欲生,他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在饥饿、病痛的挣扎中咽下最后一口气的。但是,他只能压抑住悲哀,不敢放声痛哭,因为他的母亲也已垂危。他卖掉了家中所能变卖的一切,给母亲买了一口吃的,并日夜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希望不要再失去亲人了。但是,他知道,留给他们母子相守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4月22日,慈祥和善的母亲握住儿子的手抱憾而逝,小元璋号啕大哭,发疯似的扑向母亲逐渐变冷的身子。从4月6日到22日,在这短短的16天里,小元璋家里竟然死了四口人。小元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特别是最疼爱自己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他简直被惊得目瞪口呆。

小元璋望着满屋子躺着早已僵硬并且还在发臭的尸体,想着往日里虽然贫困却也温情浓浓的家,想着母亲曾给他留下的半个鸡蛋……小元璋哭了,他一声接着一声地哭号着。朱元璋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厌倦了这个昏暗的世界,他恨不得随母亲而去。邻居汪大娘等几个热心肠的人闻声赶来,要他们尽快安排丧葬后事。

这时,骨瘦如柴的嫂子自言自语地说:“可是,哪里有地方安葬啊?”说完,便呜呜地抽泣着。虽然这时朱元璋只有17岁,但他却是非常地精明强干,他成了全家的主心骨。

朱元璋拉着垂泪的二哥来到邻村的地主刘德家,他原以为,他们朱家长年替刘家种地,且交了不少的租子,他也把刘家的牛养得膘肥体壮的,现如今自己家死了这么多人,向刘家要块墓地葬人应该是可以的。

这时,刘德从门缝里探出头来横着眼说:“你的父母死了,与我何干呢?你们给我干活,我也给你们饭吃了。”

说完,刘德便将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小元璋与二哥苦苦地哀求,刘德才让兄弟俩进了家门。刘德见朱家这户人欠的债恐怕都难以偿还了,别说给一块地埋人了,就把这兄弟俩痛骂了一顿,还向他们逼要欠债。

朱元璋恨得眼珠子直冒火,他的牙齿也咬得嘣嘣响,难道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父母真的就这么死无葬身之地吗?后来,他们在邻居刘继祖的帮助下安排了后事。

孤庄村仍然处在饥荒疠疫之中,紧接着,那遮天蔽日的蝗虫黑压压飞来,树上、草头和庄稼地里到处都是,恨不得把所有青绿色的东西一扫而光,人们只好纷纷逃亡。早已经是家徒四壁的朱家,现在连草根树皮都没有的吃了。嫂子看着两个快要饿死的孩子,为了寻找生路,她背一个孩子抱一个孩子朝娘家的方向走去了……二哥也与朱元璋分手了。朱元璋再度经历了与二哥、大嫂离别的锥心之痛。

一个原本贫困却也温馨的大家庭,转眼间就不存在了,冰冷的破草屋里,只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放牛娃。除了瘟疫与饥饿,朱元璋早已经是一无所有了。

好心的邻居汪大娘看到小元璋身陷绝境已无法生存,于心不忍便想让小元璋有条生路,她思来想去,觉得做和尚或许能让这孩子活下来。于是,汪大娘就劝朱元璋到皇觉寺出家。后来,汪大娘还托了人情,求了皇觉寺的高彬长老才说妥。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只好听凭命运的摆布,答应到皇觉寺出家。

出家修行为僧

那是在9月19日早上,汪大娘准备好香烛,还给朱元璋拆洗缝补了衣服。等到都准备妥当后,汪大娘便让儿子汪秀把朱元璋送到了皇觉寺。临走时,朱元璋对汪大娘深深一跪,想说的话都淹没在了哽咽声中。

皇觉寺建于宋朝,金兵与元兵南下时曾两次遭到破坏。现在的这个庙宇是在元朝初年,由一个叫僧宣的人在废墟上重建的,它的规模并不是很大。皇觉寺在平日里烟火是很旺盛的,香烟缭绕,人群拥挤。可是,今天的皇觉寺却显得十分冷清,这可能与饥荒、灾害有关吧。皇觉寺里没有一个上香的人,连庙门都没有开。

朱元璋爬上台阶,只见山门的釉彩早已经剥落了,山门旁的一副楹联上写着: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此时的字迹也显得有些模糊了。这时,一个懒散疲惫的中年僧人把门打开了,他把汪秀挡在了门外,让朱元璋单独进去了。其实,朱元璋小的时候就跟随大人来过皇觉寺。走过山门便是一个大院落,院落那面是前大殿,也叫天王殿,而最奇怪的则是天王殿中间的两尊神像是背靠着背的。听别人说,面朝南的这尊神像就是大肚弥勒佛,笑眯眯的倒也挺招人喜欢,背靠着他面朝北的那尊神像是韦驮菩萨。

在弥勒佛的两旁,则是镇守佛门的四大天王。与天王殿相对的,就是皇觉寺的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里面供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两旁侍立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大雄宝殿与天王殿中间的两侧是东西配殿,东配殿被称为伽蓝殿,殿正中供奉的神是古印度的波斯匿王,旁边有两个侍者,左边的是王太子祗陀,右边的则是拘萨罗国的给孤独长者。

西配殿被称为祖师殿,正中供着禅宗始祖菩提达摩。菩提达摩的左边是禅宗六祖慧能禅师,右边是为禅宗制定清规戒律的百丈怀海禅师。

以前的时候,这些殿堂里都会有不少香客进出,香烟萦绕于整个院落,而如今却是异常地安静。

中年僧人带着朱元璋从正殿边的侧门继续往北走,这里便是僧徒们活动的场所了。朱元璋望着写着“法堂”二字的匾额,然后,他踏过门槛便看见堂正中的高台上放着一把座椅,台下边则是一些棉布做成的蒲团。朱元璋看见和尚们双手合十,坐在蒲团上打坐,朱元璋被领到了法堂的一角站立着。过了一会儿,一个年长的和尚走了进来,随后,他便在高台椅子上坐了下来,这就是住持高彬。

朱元璋走上前向高彬住持施了礼,此时,其他的和尚也都垂手站了起来。只见高彬住持双目微闭,手持佛珠,显出一脸的尊严。他看了朱元璋一眼后,便吩咐说:“去吧。”

朱元璋被领了出去便落了发,然后,他换上了一件黑色破旧袈裟,又来到了法堂前。按照往常的规矩,朱元璋要由住持给“燕顶”,也就是在头顶上用香烧出疤痕来。但是,在今天一切都从简了。

当朱元璋给高彬磕完头后,这个拜师与受戒仪式就算结束了。随后,朱元璋又与各位师兄行相见合十礼,再由大师兄带领到各殿礼佛。从此以后,朱元璋就算是受过十戒的小沙弥了。

朱元璋来了以后,使原先早起撞钟人的解脱了,从此,朱元璋便当起了这个角色。所有老资格的人,都可以在听到钟声后起身洗漱。当朱元璋撞第二遍钟的时候,这些人才在首座的带领下到各殿堂做礼拜。拜毕,按理说应该到法堂展卷诵经,但现在也是敷衍了事了。

有几次朱元璋起晚了,耽误了撞钟和上香的时辰,因此他被严格地在佛前罚了跪。清扫院落和殿堂也是和尚们的常课,他们往往也会把最脏最累的活让朱元璋去干。也难怪,原来庙里香火旺盛,外出化缘也是满载而归;可是如今,只能靠着两餐粥过活,而且还是越来越稀,这怎么能够顶得住呢?

当和尚们看见师父一家每日都是煎煎炒炒的,他们真是馋涎欲滴,因此在心中也不免产生了怨气,但却是敢怒而不敢言。于是,和尚们就把怨气撒在了朱元璋的身上,他们认为师父收留朱元璋,是他们的僧粥每况愈下的直接原因。

其实,高彬之所以收朱元璋为徒,是想要这个贫苦无依的孩子做他家的童仆。原来这个高彬住持是个有家室的人,所以朱元璋除了干寺里的活以外,还要为高彬家担水劈柴、喂鸡放鹅,几乎无所不做。但是,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要受到师父的责骂与师兄们的刁难。因此,朱元璋在皇觉寺中生活得十分烦闷。

朱元璋开始羡慕大墙外面的生活,他特别怀念与小伙伴们在一起放牛、割草的那段时光。那个时候有刘英、汪秀、汤和、周兴祖、谢彦、徐达等十几个孩子,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因为朱元璋鬼点子多,所以做了孩子们的首领,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这天,朱元璋打扫完了院子,又被叫去打扫殿堂,那些被排得紧紧密密的小佛爷,实在是不好清扫。朱元璋一气之下,把他们用箩筐统统拖了出来。有一个佛像前面的蜡烛被老鼠咬坏了,朱元璋便找了支笔在蜡烛背后写下了“发去三千里”几个字。

此事传到了高彬的耳朵里,他对朱元璋又是一顿责骂。由此可见,即使朱元璋身处在极端的困苦之中,亦表现出了乐观向上、对周围恶劣环境敢于调侃与对抗的精神。当然,这也是一个人能够走出逆境的最宝贵的素质。

朱元璋来到皇觉寺后不久,皇觉寺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断粮了。皇觉寺的吃用花销主要是来自地租和香客们的捐赠。因旱灾、蝗灾连着瘟疫的来袭,那些租种田地的农民连活命粮都没有了,哪里还交得起租子?

师父师叔们成天轮班到佃户家要租子,斥责、恫吓那些佃户说,再不交就送到衙门坐班房、打板子,可这都不管用。捐赠这条路也基本上是被断绝了,皇觉寺的和尚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窘境,那就是庙里的存粮一天天在减少。

这一天,高彬告诉徒儿们要他们各寻生路。这时朱元璋入寺才50天,经文没念上一卷,各种杂活倒是做了不少,他觉得自己在皇觉寺就是做了50天的行童。

为了求得生存,皇觉寺的住持不得不忍痛宣布:凡是有家的和尚都可以回家;会做佛事的和尚则努力开辟第二职业;既无家可归,又没有技能的和尚,那就只能背起包袱云游四方,以要饭为生了。

朱元璋不会念经,也不会做佛事,他只好装着个和尚的样子:一顶破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背上小包袱,拜别了住持,硬着头皮离开了家乡。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他出发前先向人打听哪儿的灾情比较轻,然后就到那儿去。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离家远游,他独自走着,前面就是定远县了。朱元璋包袱里的最后一口干粮也被吃光了,此刻无论是怎样地难于开口,他都必须靠化缘为生了。

饥饿的驱迫使朱元璋忘记了一切羞辱与危险,渐渐地,他学会了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朱元璋没有了怨恨,也没有了悲哀,他开始学习应该怎样去应付这个大千世界。

朱元璋知道化缘也是讲究方法和策略的。他专门找一些大户人家要钱要饭,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坏事做得太多,怕死后入地狱,所以,他们就会发点“善心”,修修来世,求菩萨保佑多发财,生生世世享福,不只这辈子做地主,祈求下辈子也能做地主。

他们要得到菩萨的保佑就得对和尚客气一些,因此他们会把从佃户身上榨取来的血汗钱,留出一点点做布施,这也算是对菩萨的贿赂了。当他们听见木鱼响时,就知道是做“好事”修来生的机会到了。有时是一勺米,有时是几文钱,他们也是绝不会吝惜的。要是大户人家没有人出来,这时,你只要有耐性把木鱼敲得更响些,佛号声喊得更高一些,迟早会有人出来的。

找大户人家也会经过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者饿上几天,或者挖点野菜充饥,这也是常事。朱元璋白天走乡串村,晚上就找个破庙栖身,受尽了风霜之苦。几年的流浪生活,使朱元璋受尽了冷落与嘲笑,也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

北风刺骨,大雪纷扬,现在的朱元璋既可以在碾房磨道蜷缩一宿,也可以找到好心的老人收留他住上个三五天。朱元璋知道哪些人乐于布施斋饭,也看得出哪些面孔存着恶意。

朱元璋穿上破烂的窄衣短袖为人家劈柴挑水,由此来换得三升两斗;他又常常穿起袈裟,在暮色苍茫中投奔禅院,并哄得大小沙弥欢天喜地。随着朱元璋的逐渐长大,他的意志也变得更加坚强了。

艰苦流浪的生活,单靠乞讨难以维持生计。为了生存,朱元璋也常常会给别人干苦力。他长期营养不良,难免也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时候。这一天,朱元璋来到了庐州地面,这时,从近旁岔道上走过来两个道士,他们相互问候之后便一路同行了。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三个人便一同在村边的土地庙休息。

躺下不久后,朱元璋忽然觉得寒冷逼人,浑身滚烫让他不知所措,紧接着,朱元璋便不由自主地说起了胡话。幸亏两个道士悉心地照顾他,弄了柴草烤暖屋子,用庙里的铜香炉烧了口热水,还把自己身上的外衣脱下来给朱元璋盖上。

第二天,他们又分头去化斋哀求,一些好心的老人送了些姜汤和热水给他们,这才使朱元璋转危为安。之后,他们又扶着朱元璋前行。在一座寺庙里安顿下来,最后终于帮他渡过了这场灾难。这也真是朱元璋命不该绝呀。在化缘的过程中,朱元璋更加直观地看到了元朝统治者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在面对那些贫苦的农民和富足的地主时,朱元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分配的不合理。

几年的游历生活,还使朱元璋渐渐熟悉了淮西、豫东一带的风土人情、地势关卡,这为他以后的起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化缘中朱元璋还结识了许多朋友,这对朱元璋日后的事业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朱元璋与两个道士分别后便一路向西走去,当他到达庐州府的六安州时,已经是初夏。当朱元璋从一个穿着长衫的儒者模样的老人身旁走过时,只见老人汗流浃背,原来老人的身上还背着一个箱子,因此他走起路来显得很吃力。于是,朱元璋便停下了脚步,帮着老人背起了箱子,老人十分高兴。

二人走到一棵大槐树下休息,老人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好心的小伙子,他问了朱元璋的生辰八字后沉吟了一阵。然后,老人严肃地说道:“我看过的人很多,可是,相和命都无法与你相比,你要善自珍重啊!”听到老人这样说,朱元璋脸上掠过了一丝苦笑。后来,老人又告诉他,此次出行往西北方向走更加有利。朱元璋借老人的吉言,乖乖地听从了他的指引。

在此后的3年中,朱元璋几乎踏遍了河南南部的山山水水。3年的乞讨生活让朱元璋学会了很多,他会为了一碗羹汤而去不断地揣摩别人的心理,从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经过长时间的揣测,朱元璋练就了敏锐的目光以及善于洞察人们心理的能力。

当朱元璋来到一户人家进行乞讨时,一个妇人探出头来,脸上充满了对朱元璋的怜悯。这人世间苦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的年纪还这么小,我的苦与他比……妇人痛苦地想着。其实,这个妇人也是个穷苦的人。朱元璋从妇人那怜悯的脸上已经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这时,妇人走了出来,她专注地望着朱元璋的那个斋碗,随着她的手勇敢向前,一块菜饼便落进了小和尚的斋碗里。然后,妇人便猛然转过身冲回了屋中。

原来,这块菜饼便是妇人家的全部存粮了,是她强忍了一日的饥饿,留下来准备给儿子吃的。可是妇人还是给了素不相识的小和尚朱元璋,她同情这个弱小的孩子,因此,不得不说妇人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朱元璋是个聪明的人,他早已经从妇人那充满怜悯的脸和凄然的叹息声里,明白了这块菜饼对妇人来说是多么得重要。

这时,朱元璋感到有人来到了他的面前,而且正在瞅着他的斋碗,不由得一惊,他猛地抬起头来,双手将斋碗拢在胸前。原来是一位身材高大、有一张厚实的脸的男子,正强打精神地望着朱元璋斋碗里的菜饼,就像当初自己刚出来化缘时一般,朱元璋从他那不好意思的脸上看出了他心里的厚道。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男子,好像有些熟悉,说道:“汤和!你是汤和吗?”朱元璋想起了他的名字。

“是的。”汤和似乎也想起了朱元璋,他的眼睛湿润了,是那种见到亲人般的感动。汤和突然感觉到眼睛有些蒙眬,他已经3天都没有吃东西了。汤和不愧是个男子汉,即使自己已经饿得快不行了,他也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去伤害别人,只见汤和的眼神毅然离开了朱元璋斋碗里的那块菜饼。

朱元璋知道汤和是多么渴求这块饼,但即使是这样他也不会主动争抢这块饼。汤和是个有骨气的同乡,这种人不会为自保去掠夺不义之财。朱元璋想着,随即撕下了一半菜饼塞进了汤和的手里。汤和在推让中感觉到了朱元璋的诚意,便接下了这半块菜饼。吃完菜饼后,汤和立即感觉到了生命的复苏,他打心里佩服这个比自己小的老乡。

当朱元璋与汤和分开后,朱元璋一鼓作气爬上了山顶,他在山顶上翘首眺望着远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那是一个他曾经拥有过欢乐与亲情的地方,想着这些,朱元璋的眼睛已经被泪水占据了。

几年来的流浪生活,使朱元璋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也看到了各地百姓的困苦。到处是衣衫褴褛,到处是面色如土,到处是成群结队的逃难人群。此刻的穷苦百姓们,便把满腹的希望寄予在了佛祖、菩萨的保佑上。朱元璋在化缘的这几年时间里,他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在山顶上独坐远眺,静静地思考着曾经耳闻目睹的一切,分析着所经历的人情世故,这成了朱元璋的一个习惯。

朱元璋在逃难的人群中寻觅着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这实在是一件天大的难事。好在他已经过了几年的乞讨生活,现在的他就是饿个一两天,也是没关系的。

朱元璋举目四望,想找一处能够栖身安睡的地方,睡下了也就可以暂时不用去为饥饿烦恼了。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非常地疲倦了,他又累又饿已经走不动了。可是,朱元璋一直在硬撑着,一直在向前走着,他跟着逃难的饥民,一直走到了半夜。

朱元璋终于支撑不住了,他倒下了。当朱元璋睁开眼睛时,他看到了汤和那张厚实的脸,他们又见面了。当朱元璋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土丘上时,便问汤和:“我怎么在这里?”

“你可能是饿昏了,就躺在了这里。”汤和望着朱元璋说道。汤和又说:“我本来已经进了泉城,听人说有个小和尚死在了路边的土丘上,我怕是你就来了,果然真的就是你。”

“我真的是要死了,我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了。”

“你不会死的,你看这是什么?”汤和说着便塞给朱元璋一块没有野菜的煎饼,饼还有些温热,这是汤和把煎饼藏在胸前已经好几天了,他自己也没舍得吃留存下来的。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朱元璋感激地对汤和说道。

“你别这么说,快吃吧。”汤和撕下一块煎饼塞进了朱元璋的嘴里。朱元璋用力地咀嚼着煎饼,而汤和却在咽着口水。

“汤和兄,你待我真是太好了。”汤和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那块煎饼给了朱元璋新的生命力,他感觉自己又有了力气。突然,朱元璋在汤和面前跪了下来,深深地向汤和作了个揖,以此来感谢汤和救了自己一命,汤和急忙去扶朱元璋。然后,他们趁着黑夜还没有降临,便急匆匆地往前面的泉城赶去。

他们一口气走了2个多小时的路才赶到,在泉城的北门,他们看到了聚集在城门外的逃难人群,正像潮水般不断地向泉城涌来。此时,泉城县令竟然让卫兵关闭了城门,不再让难民进城去。

汤和与朱元璋原本是抱着生的希望来的,可是现在,紧闭的城门已经挡住了他们进城的路,也隔断了他们对生的希望,因而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悲苦和绝望。

正当朱元璋与汤和备受煎熬的时候,他们突然看见逃难的人群像着了魔一般,朝东南方涌去。

“他们这是要去做什么呢?”朱元璋向一位老者问道。

“他们是去听人讲经。”老者回答说。

“我们也去吧?”朱元璋对汤和说道,汤和点点头答应了。这两个无可奈何的人,便毫不犹豫地追随着那一群逃难者向东南方向涌去。

这是一座残旧的寺庙,一把用红绸子蒙上的红木椅子摆放在寺庙中,一位雅士正端坐在椅子上。汤和与朱元璋挤在人群中间,因为离得远,所以他们根本就看不清那个人的长相,但却能清楚地听到那位雅士洪亮的声音:“自释迦牟尼死后,整个世界都变坏了,当官的只顾自己,有钱人也变得更加自私。那些高高在上的异族统治者,也只知道欺压百姓。因此,天发怒了,要惩罚恶人……”

“讲得太好啦!”人们大声地议论着。

朱元璋和汤和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听到那位雅士说的话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时,那位雅士大声喊了起来:“现在,我们已经苦到了边缘,我们不能再继续苦下去了。因为,如果再这样下去,那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人群又一次沸腾起来:“我们要生,我们不要死!”

“你们不要死,上天也不会让你们死。今年,弥勒佛便要出世,世界也会变样子,光明就会降临到人间……”白莲教主韩山童,在上面慷慨激昂地讲着。原来,之前说的雅士便是白莲教主韩山童。

白莲教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正式产生于南宋初年。他的创始人是吴郡昆山人茅子元。在孝宗的时候,作为太上皇的宋高宗,曾召茅子元到京城德寿殿讲解净土法门,而被赐号为白莲导师,自此白莲教大振。把广大贫苦百姓团聚在一起的白莲教,往往成了农民造反的一种发动组织形式,所以自南宋末年以来当局对白莲教便屡弛屡禁。

韩山童慷慨激昂地演讲,就如同所有的起义领袖一样,有充足的理由和演讲能力,使那些弱势无援的民众听从他的召唤,然后跟着他去行动。此次的讲经会开得非常成功,并且一直延长到了午夜。

与所有的逃难者一样,朱元璋和汤和的心也都在被震撼着。那些逃难者勇敢地拿起了刀,他们要为自己生的希望而战。仅仅是白莲教主韩山童的一番话,便使那些想过安稳日子的普通百姓,变成了以杀人为生的起义士兵。他们并不清楚首领是谁,但却明白只有拿起刀去战斗,才能够迎来弥勒佛的诞生,从而才可以争取到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做事一向谨慎的汤和,此时也在跃跃欲试。可是,朱元璋却多了些想法,化缘生涯使他深谙了许多人生世相,也更加明白了当世的形势状况。今天,朱元璋在这里听到了韩山童的讲经宣传;去年在湖北化缘时,他也听到了彭莹玉、徐寿辉等同样的宣传。朱元璋虽然说是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渴望,但是对于起义的事情,他还需要再好好地想一想。后来,当汤和听说朱元璋要回皇觉寺时,他有些伤感。

至正七年秋,朱元璋在听到家乡已经渡过了灾荒,并且有好多人都已经回到了故里时,他也决定返回钟离县,那个他阔别3年的故乡。回到家乡,朱元璋急切地看望了汪大娘、刘继祖以及他的那些少年朋友。当朱元璋由一个孱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20岁的粗壮汉子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彼此都恍若一梦、悲喜交加。

随后,朱元璋又回到了皇觉寺,他发现皇觉寺的香火冷冷清清,高彬住持也已经谢世了,那些有家的师兄也另谋出路去了。只有几个与朱元璋一样没有地方去的和尚还在这里打发着岁月,他们的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故人相见,格外亲切,朱元璋与他们共叙了兄弟之情后,便再度开始了在皇觉寺的生活。

后来,随着回乡的人逐渐增多,寺里的香客烟火又渐渐兴盛了起来。那些师兄也愿意将那《金刚经》《坛经》《法华经》等字教句解地传授给朱元璋。

自隋唐以来,释教、道教以及儒教都在相互排斥中逐渐互相融合。此时的佛寺也藏儒、道教的书,和尚们也读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孟轲的《孟子》等,他们就像士大夫们研习佛经一样。朱元璋也因此能在学识字读佛经之外,向人们请教其他知识。

此外,佛寺还是人们求签问卜的地方,和尚们往往兼通卜筮。据说,皇觉寺的签就很灵验,因而吸引远近客人们求问吉凶,朱元璋在这里也学会了卜筮之法。

在当时流行着一种抽签的方法,对此朱元璋显得十分感兴趣。如皇觉寺中的观音签,共有签100支,其中上签30支,中签55支,下签15支,中上签占到85%,这样一种好坏吉凶的搭配,自然是大慈大悲观世音对苦难人的宽慰。此外,在每支签上还有一句古人古事,并且注有签诗和签解。

起初,朱元璋只是觉得好玩,便经常抽签给自己卜个吉凶,总是好一签坏一签,似乎也并无定准。这时,师兄告诉他说,卜不过三,神不可侮,心诚则灵。听了教诲之后,朱元璋便渐渐地庄重敬畏起来。

从至正七年到至正十一年的4年中,朱元璋一直生活在皇觉寺中,他在这里学习了诵经、化布施、做道场、上香、劈柴、担水、读书、识字等,白天清斋几碗,晚间香甜一觉,倒也是自由自在。

混乱时期的艰难

当朱元璋正栖身于皇觉寺之中,整天出入僧房、立志勤学的时候,此时的元朝实际上已经开始土崩瓦解了。元朝是以蒙古族为首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统一的王朝,那个时候,蒙、汉统治阶级都在进行疯狂地掠夺土地。皇帝占有大量的土地,并且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主。诸王等以封赏名义也占有很多土地。

没收宋朝后妃田地归太后所有,另一大片被没收的田地则归皇后所有,二者都设有专门管理机构。而此时广大劳动人民却没有地,即使是有地那也是极少。由此,他们沦为了佃户或者奴隶,其数量也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历史时期。同时,他们还在遭受着双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不仅如此,元朝政府的崩溃还在于元世祖废除了大会选举大汗的制度,确定了汉人立嫡长子为帝位继承者的制度,使得蒙古贵族上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以至于政变和内乱接连不断地发生,政治局面十分地不稳定,从而也削弱了政府的统治力量。

此外,元顺帝即位后,也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整天沉醉于花天酒地。另外,灾荒与天灾的出现也使统治者们身心俱疲,对各种矛盾的激化也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再次,治河也成了大起义的导火线。

当时,黄河在白茅口决口,元丞相脱脱主张要与灾害作斗争,坚决要堵口。脱脱首先派人到现场做了长期细致的勘察工作,工程人员呈到脱脱丞相手里的报告却否定了他的宏大方案,主要理由是工程浩大,在时间方面也是不可估计的。更关键的因素是,起义军正在河南一带积极地进行活动,修筑这样巨大的工程,没有大批的民工是不行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如果本身就满怀怨恨的民工和疯狂的起义军集结在一起,那么,事情也就更麻烦了。

此时,一心想要堵口的脱脱丞相根本就听不进去来自任何方面的劝阻,他执意动工。他任命水利专家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河防使,召集各地民工15万、戍军2万人来治理黄河。黄河一再决口,多次泛滥使得河两岸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本来这百姓就不是很多,如今官府又要让他们去挖河,监工和官吏不仅克扣他们口粮,还常鞭打他们,使他们身处绝境,受着多重欺压。民工怨声载道,愤怒至极。在整个修河工地上,堆满了仇恨的干柴,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火星就会迅速地燃烧起来。

元朝兵将抢掠财物,掳获百姓,迫使百姓们不想反也得反。这时,白莲教主韩山童看准时机,便进行巧妙策划,准备发动起义。至正十一年五月,韩山童在白鹿庄聚集3000人,他被首推为明王,任刘福通为辅佐,并确定起义日期。在起义前一天,他们杀白马黑牛,告天地,并且以头裹红巾为记号,歃血立誓为盟,准备正式起义。

可是消息却不知怎么被泄露了出去,官兵包围了起义军所在地。刘福通率众苦战冲出了重围,而韩山童却不幸被捕牺牲了,他的妻子杨氏带着小儿子韩林儿逃到了河北武安山中。从此,刘福通便成了领导大起义的实际首领,也是他率领起义的群众组成了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军队颇有威信,也深得人心。

大起义的帷幕拉开后,从汝、颍开始,并且迅速扩大。不到10天的时间,中原大地上到处都燃起了人民的怒火,满山遍野是红色的海洋。由此,元朝的统治地位也从根本上被动摇了。

起义军占领了颍州、罗山、上蔡等地方,进而又占领了朱皋,这里是有名的米仓。于是,起义军开仓放米,深得老百姓欢迎。大起义爆发后,黄陵冈的河工们得到信号,他们愤怒地杀了监工的河官,并且头缠红巾与主力军进行会合。很快,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并且达到了几十万人。他们因为头包红巾,高举着鲜红的大旗,所以被称为红巾军。

红巾军大起义把元末的人民反抗推向了高潮,得到了人民的广泛响应。元朝统治者立刻派遣精锐部队进行镇压,但是结果却并不理想,起义从星星之火,逐渐转变为燎原之势。从此以后,大起义变得一发而不可收,它敲响了元朝灭亡的丧钟,也为朱元璋建立新王朝拓展了道路,开创了有利的契机。

接着,各个地方大起义接连发生了,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君用起兵于徐州。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滔天大势。郭子兴也是在这些揭竿而起的好汉中起来的,而朱元璋也是从这里起家的。

郭子兴祖籍山东曹州,原是定远街头算命先生,一张利嘴颇让一些人信服。郭子兴为人慷慨,他会用算命得来的钱财,约上几位江湖好汉喝上几杯,因此在定远一带口碑很不错。这时,郭子兴已经从迅猛发展的义军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因此,他暗暗地与红巾军进行联络。

后来,在江淮南北连天烽火中,郭子兴联合孙德崖及俞某、潘某、鲁某等于至正十二年正月十一日起兵于定远,定远和钟离的数万百姓起义响应。元朝统治者派兵前来镇压,却慑于红巾军的威猛,仅在远隔濠州城南30里处进行扎营,并不敢前去攻城。可是,他们却在不断地骚扰着各村的老百姓。百姓受惊不堪,便天天有人入城投奔义军。元军对百姓的暴虐越来越烈,郭子兴的势力也就变得越来越大。

2月27日,郭子兴的军队攻下了濠州,郭子兴自称为元帅。饥饿的百姓们一旦成群结伙地拿起武器,闯进地主的宅院、富家的门楼,就会像饿虎扑食,他们的嫉妒与仇恨也会一下子迸发出来,抢掠烧杀便是不可避免的,正义与邪恶的区分也并不总是那么的泾渭分明。

就在郭子兴部队进军濠州时,城乡都陷入了烧杀与混乱之中。菩萨神灵也是自身难保了,皇觉寺的粮仓、衣物、金银也被掠夺一空,可巧烛倒油倾,烈焰冲天,皇觉寺便被掩埋在一片火海之中,朱元璋也与寺僧们一起逃散。傍晚时,朱元璋无处可以托身,便又返回到了寺中。

皇觉寺离元军扎营处并不远,此时,朱元璋与汤和分开回到皇觉寺已经6年了。身处残破的皇觉寺中的朱元璋,已经听到了“汝、颍兵起,骚动濠州”的消息,这就如同暴风雨已经来到了身边一样,在面临起义的大好形势下,应该何去何从,对于这一决定性的选择,朱元璋采取了相当慎重的态度。

朱元璋在曾经的乞讨生涯中,也接触到了白莲教的种种宣传,他自己更是目睹了人民悲惨的生活现状。在看到元朝统治者的凶残腐朽的时候,朱元璋知道天下就要大乱了。此时,作为一个穷和尚,朱元璋暗自为这即将到来的大乱喝彩,他渴望着能够通过大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朱元璋归寺之后,他一面在谨依化缘时总结出“示弱”“分利”的做人原则,广交朋友,准备干一番事业;一面又在继续苦读诗书,苦练拳脚,从而增长知识和强身健体,以适应做大事的需要。

经过6年的努力,对于文武之道,朱元璋确实是了解不少,他已经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牛娃,成长为略通文墨的僧人,让人刮目相看。考虑到当时的这种混乱的局势,想到在此时投奔红巾军的人大多是乌合之众,统军人物也是参差不齐,且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政令,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形势下,朱元璋在静观其变。

这天黄昏,朱元璋正在灯下读书,忽听有人敲窗,凑近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手握长剑,头扎红巾,原来是汤和。

汤和进屋后,回头对后面的人交代了几句。经过交谈,朱元璋得知汤和已经做了千夫长。汤和看了一眼朱元璋手上的破茶壶,打量着这间残破的屋子,真诚地对朱元璋说道:“其实,你能够过得更好些。”

“这年头,只要不饿死,我也知足了。”朱元璋说道。

汤和不由得摇了摇头,当他被郭子兴提升为千夫长后,他感到人生有了奔头,汤和又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和尚也要挨饿,不如跟我一起去投了郭元帅,谋一个好的出路。”

朱元璋看看汤和,其实,他早已经懂得了该怎样去珍惜或许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他更爱惜自己的生命,他认为自己的生命应该更有些价值,不想就这么轻易地被丢掉,他要慎重地走好这一步。

“听说郭元帅的副帅孙德崖不太服他?”朱元璋问汤和。“郭元帅也没有办法,所有的军饷都靠孙副帅筹措,而且郭元帅的那个儿子,偏偏又总是站在孙副帅一边。”汤和说。朱元璋摇摇头,自言自语说:“他子与父离,伙伴也离心,这是谋大事的大忌,他内不能服众,外不能扩张,就这入伙,只怕是……”这时,一个红巾军推门进来,急促说:“元兵大队朝寺庙来了。”“兄弟们都别慌,跟我从后门走。”朱元璋异常镇定,带着汤和等十来位兄弟穿过皇觉寺,经过一条暗长的洞穴,便进入一片石林丛中。

“你随我们去吧,我一定到郭元帅那儿保举你。”汤和继续说着,可还是被朱元璋给拒绝了,最后汤和告诉朱元璋如果想好了可以到濠州城里来找他,朱元璋答应了。

望着汤和一班人消失在山路的尽头,朱元璋又从暗长的洞穴中钻了出来,他看到此时的皇觉寺已经被元军给烧了。望着一座好端端的寺庙在熊熊的大火中坍塌毁灭,望着自己唯一的栖身之地在熊熊的大火中逝去,朱元璋长长地叹了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从侧面蹿出来两个师弟,原来是花云与吴良两个师弟,朱元璋不由得转忧为喜,问道:“你们怎么没走?”“我们四处找你,想让你带我们一道去投红巾军。”花云说。“原本我还想再等等看,现在也顾不得许多了,这可能就是天意吧!”朱元璋自言自语地说着。“你答应带我们一起去吗?”吴良说。“对!我听说那位郭元帅是赏罚分明的人,我们现在去投军,最好是给他带些见面礼,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我们听师兄的。”花云、吴良一起回答道。

于是,这三个和尚便顺着山道急速前行,豪情满怀地去追赶烧杀抢掠的元兵。朱元璋虽然想清楚了杀元兵的必要性,也下定了杀元兵的决心,可这毕竟是他生平第一次杀人,心跳仍然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朱元璋冷冷地望着那12个元兵,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环境,思考着解决元兵的办法。

突然,朱元璋瞥见山梁上的几根大木头,顿时心生一计。既然不能从正面来进攻,但可以让他们从正面来进攻。那就可以居高临下,再利用木头、石块把他们砸个稀巴烂。于是,朱元璋将师弟二人唤到了身边,详细地给他们讲了自己的计划,两个师弟听了也是连连点头。

计划制订好后,三个和尚便开始了他们一生中的第一次杀人行动。他们将木头翻到斜坡边,还捡来一大堆石头。一切就绪,兄弟仨人便亮开嗓子唱起来:“天谴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这是当时红巾军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只要谁唱这歌,百姓便知道他是红巾军。

当山下的元兵听到了这样的歌声时,顿时惊慌了起来。当他们看清山上只有三个和尚时,不由得勃然大怒,只见他们握紧刀剑冲上山来。元兵做梦也没有想到,当他们快要到达山顶时,只见朱元璋和两位师弟将一根根大木头滚下山来。

元兵才知上当,想要转身离开,可已经晚了,木头早已滚撞下来,冲着他们砸了过来。木头使完了,就用大石头,一块接着一块,不停地滚下来。一个个元兵在痛苦惨叫呻吟后,便一动不动地死在山脚下了。

三个和尚瞪眼看着他们,都长长舒了口气。朱元璋又从地上捡起一把元兵大刀,将12个元兵耳朵一只只割了下来。然后,他将割下的24只元兵耳朵用一根藤条串了,来到两位师弟面前说:“走,我们去投军!”

朱元璋拎着12对元兵耳朵,带着他两位师弟,出现在濠州城里。这年朱元璋刚满25岁,他便投奔于郭子兴麾下,成为了红巾军的一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