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知其根本
诗,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百科书中为其下的定义是: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赵缺曾在自己的作品《无咎诗三百序》中说:“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从定义与赵缺的叙述中可以得知,诗是一种阐释人类心灵的文学体裁,它的创作需要诗人拥有成熟的创作技巧:创作出的作品要符合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语言要简洁凝练,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诗该有的功用。关于诗的作用,孔子曾经说过,诗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也曾说诗是缘情而绮靡的。由此可见诗的地位在人类感情的表达上是极其重要的。大抵没有诗,或许人类就不知道该如何唯美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吧。
我国堪称诗的国度,诗是我国文学的根基,是艺术的源泉。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在唐朝。唐朝的诗歌无论其水平,还是其数量都蔚为壮观。《全唐诗》的序中有记载曰:谓全书共“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唐诗中展现了广阔的唐代生活的画面,反映了唐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精神风貌。有对生活的热切关怀、有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有对生活的热情礼赞、也有对丑陋与邪恶的无情抨击,唐诗中洋溢的那饱满的情感和神韵,千百年来都一直叩响着读者的心弦;诗中李白对权势的蔑视和傲岸,杜甫对国家对民族的忧虑,王维、孟浩然对自然、隐逸的爱好,岑参诗中的豪情抱负,以及李商隐诗中对美的向往,这一切都开阔着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感情,抚慰我们的心灵,帮助我们寻找到了精神的家园,让我们在浮华喧嚣的尘世中寻找到宁静和淳朴。唐诗无愧于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桂冠,它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然而理论始终是理论,要真正体会我国古诗的现实风貌,还需要阅读许多唐以前的古诗。《古诗源》一书立足于介绍我国古诗源头的真实情况,由沈德潜先生搜集整理。这部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余首,分十四卷。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比较丰富。其中古逸一卷,汉诗三卷,晋诗三卷,魏诗二卷,宋诗二卷,齐梁诗二卷,陈、北魏、北齐、北周、隋诗共一卷。
此次本书重编是基于前人的基础之上,吸取精华,根据时代发展及对历史的理解,重新注释。重新整理的内容包括:简介和注释两个主要部分。简介部分是根据理解的需要添加,由于部分诗篇内容相对简单,或者是描写山水,因此没有一一介绍。希望这些浅见薄识能为读者带来帮助,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在整理和评定此书的过程中借鉴了前人的许多成果,这里就不一一指出,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鉴于认识水平有限,书中定有许多纰漏和不足,望读者原谅,也希望给予多多的指正。谢谢!
崔晨曦
2010年12月于上海桂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