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灵感
所谓灵感,是指作家在写作中突然获得的一种活跃异常的思维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作家,地位变得异常的活跃和清晰,心中充满了激情和想象,以前困扰他的许多问题豁然洞开,仿佛一下找到了出路和答案,人因此而变得十分亢奋,写作也变得格外流畅。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灵感的激发下完成的。因此,灵感作为一种异于平常的创作现象被人们所推崇,甚至在很早的时候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最早探讨灵感的人应该算是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只不过由于当时认识有限,加之科学技术也不发达,无法对这种现象做出合理而科学的解释,因此他们的观点在今天看来都不免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在苏格拉底看来,灵感是上天赋予作家的一种“神力”,这种“神力”不易获得,可一旦获得了就势不可挡,作家就会变得和平时不一样,甚至和真实的自己发生分离,以至于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这么说、这么想,“我知道了诗人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一种天才和灵感;他们就像那种占卦或卜课的人似的,说了许多很好的东西,但并不懂得究竟是什么意思”。显然,在苏格拉底看来,灵感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是一种超越了作家而作家自己也无法掌握的力量,一旦附着在作家身上,连作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可能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他的学生柏拉图也认为灵感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神力”,诗人如果“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作诗和代神说话”。
古希腊时期对灵感的这种神秘认识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才被打破。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许多作品也是借助灵感的力量完成的。虽然他也认为,灵感是一种作家陷入痴迷狂热的、失去理智的创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作家“无力控制自己,它在很大程度上受一种擅自行动的力量的摆布”。但灵感并不神秘,也不是什么“神”的指引和依附,而是作家在长期思考中不知不觉间突然得到的一种思维启迪。有了这种思维启迪,作家如同失去了自己,成为一个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人。他举例说,比如某一天,在不知不觉中,一阵风吹来,他拿起了笔,但这个人“绝不是他本人,而是另一个人,是他的替身”;比如某一天,他走在街心或清早起身,或在狂欢作乐之际,恰逢一团火触及脑门,于是“一字唤起一整套意念,从这个意念的滋长、发育和酝酿中,诞生了显露匕首的悲剧、富于色彩的画幅、线条分明的塑像、风趣横溢的喜剧”,所以,“艺术家就是这样的人:他是某种专横的意志手中驯服的工具,他冥冥之中服从着一个主子。别人以为他是逍遥自在的,其实他是奴隶;别人以为他放浪不羁,一切都随兴之所至,其实他既无力量也无主见,他等于是个死了的人”。巴尔扎克的观点一方面说明了灵感具有不期而至的突发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灵感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作家可以自由控制的,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作家只能受这种思维来摆布,如同灵感的奴隶,听从灵感的安排。不难看出,巴尔扎克对灵感的认识尽管比苏格拉底、柏拉图进步了许多,但依旧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相对于巴尔扎克的神秘,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待灵感的态度就更趋于理性。在他看来,所谓灵感其实就是一个作家“在他创作的时候,他完全沉潜到自己的思想的涌泉里去,什么东西都不能把他抑制,什么东西都不能扰乱他”。显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要更理性,道出了灵感来临之后,作家不受控制、无法扰乱的一种状态。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其实,车尔尼雪夫斯基更多地是把灵感看作是作家专心致志投入写作的一种思维状态了。试想一个作家进入专心致志的写作状态后,还有什么能够让他改变主意呢?
总之,灵感不是作家编造出来的虚妄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同时灵感并不神秘,而是长期冥思苦想之后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思维形态,它带来的写作力量尽管置身其中的作家也说不清楚,但并不神秘,至少不是神赋予人的神力,而是思维上的一种启迪。所以,作家们都十分珍惜灵感,灵感一旦被他们抓住了,说不定就会有名篇佳作产生。
二 灵感的产生
随着人们对自身认知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灵感的认识也经历了从神秘化到平实化的演变过程,在逐渐剔除了附着在灵感身上的神秘性和不可捉摸性,甚至是某种唯心的色彩后,人们对灵感的认知也逐渐趋于一致,虽然这中间也有一些观点相对立,但有一点却相同,那就是大家都认为灵感是存在的,它具有超强的创造力,但也会稍纵即逝,如果抓不住就会失去。总之,人们都认为灵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写作思维。
既然灵感具有如此神力,那么灵感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在早期的“神赐说”被否定之后,灵感依旧不断出现,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力量创造的?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为何如此强大呢?关于这些问题,人们虽然有各种答案,但似乎都没有经历过灵感洗礼的作家们所说的来得有力、更让人信服。
托尔斯泰是个注重生活、注重情感表现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很看重现实生活对作家的启迪,同时他也十分看重灵感的作用。不过,与把灵感看作是“天赐的神力”的作家不同,他认为灵感并不神秘,而是产生于作家持之以恒、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他看来,一个作家之所以会产生灵感或者说灵感会垂青一个作家,与作家长期的关注是分不开的。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他以普希金为例进行了论证。在许多人眼里,普希金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因为灵感好像对他格外垂青,这使得他的诗作常常与众不同,充满了激情和想象,但在托尔斯泰看来,这些都是人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因为普希金的诗之所以如此优秀,能够达到“平稳”“质朴”而充满激情,看起来像是“自然而然熔铸成”的,其实这与普希金长期努力思考和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没有看见,他为了达到这样质朴和平稳曾经花过多少工夫”。而正是这些工夫,他才常常得到灵感的光顾,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所以,托尔斯泰认为灵感并不神秘,而是源于作家的专注和努力。
无独有偶,和托尔斯泰同处一个时代的伟大作家契诃夫也认为灵感不是等来的,而是产生于平时的仔细观察和勤奋积累。他认为,“平时注意观察的人,观察生活……那么后来在什么地方散步,如在雅加达岸边,脑子里的发条就会忽然‘咔’的一响,一篇小说就此准备好了”。为此,他忠告作家们,“可是直到现在,您,先生,一直在等灵感,觉得自己是艺术的仆人。丢开这种等待吧。我们要走另一条路:每个人都应当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勤恳的工人才对!那样一来一切就都会顺利了。”
相同的看法不仅在19世纪就已经被伟大的作家们所证明,即便是到了20世纪情况也同样如此。例如,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文·肖也认为,灵感不是等来的,而是来自平时的积累和观察,因为就他自己的创作而言,他的许多写作灵感就来自自己,“……眼看,耳听,脑记。有很多来自我的朋友和我遇见的人。有时来自一种总括的感觉或信念,只要它们强烈到能使我创造出人物和情节来表达它们。”
再比如,我国当代女作家鲁敏也认为,“灵感有时候不讲道理,在某种特殊情境的触动之下也就来了,但静想一下,也不是偶然”。她以自己的创作为例做了说明。她说她是一个“梵·高迷”,平时特别喜欢观看梵·高的画,对梵·高可谓是心有戚戚焉。受此影响,她的许多小说都从梵·高的画里汲取了灵感。比如小说《致邮差的情书》,创作灵感就来源于梵·高的名画《邮递员罗林》,只不过梵·高笔下的人物是个外国人,而她的主人公罗林是一位生活在当下中国的邮递员;比如小说《六人晚餐》,创作灵感也来自梵·高的另一幅名画《吃土豆的人》,“这幅梵·高画作是家人们在灯下晚餐,色泽暗淡,人们表情拘谨而关切——令我心有呼应。这个场景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在永远地进行和发生着,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场景,却蕴含着无数值得放大和深究的密码和信息,深藏着世事的起伏进程、个体的上升和下沉、聚散离合等。世界上所有的晚餐在要素构成上大同小异,无非是食物与一盏灯、几个人,但每张餐桌上的氛围、前因后果、来路去程、所苦所思却大相径庭”。正是受到了梵·高画作的启迪,才让她萌生出了通过晚餐来表现人们的生活以及人性的复杂,最终构思了这篇小说,演绎了一段充满温馨而又伤感的人生故事。
余华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早年以“先锋”著称。他的小说常常构思奇特,充斥着某种令人疼痛难忘的暴力美学。他对灵感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一次演讲中,在回答听众提出的“你认为写作靠灵感吗?灵感会不会枯竭?”的问题时,他这样回答道:“灵感当然是召唤来的,马尔克斯有个非常好的比喻,灵感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就是作家要和灵感打架,打赢了灵感才会源源不断来到,灵感是艰苦的写作才会得到了的。”也就是说,在他看来,灵感的获得与作家长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总之,上述虽然只是部分作家的观点,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有古典的也有当代的,时代不同,国籍不同,但不论哪种情况,综合起来看,在作家眼里,灵感产生于长期的思考和观察。这应该正是对灵感产生方式的最经验化也是最科学化的解释。的确,灵感看似来得很突然,甚至有些莫名其妙,但仔细剖析就会发现它与作家对某一个题材、某一生活现象、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长期持续的关注、思考有关。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家把所有的心思、精力、情感集中地投射在自己所关注的事物上时,这种关注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发酵,一旦遇到合适的情景刺激,思维就如同被点燃一样,瞬间燃烧,让作家进入一种非常兴奋和迷狂的状态中,情绪无法遏制。这也同时说明,灵感尽管具有让人难以言说的某种力量,看似是上天赐予的,非常神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即它既不是上天赋予人的“神力”,也并非神明在人身上的依附,而是作家在长期的关注或者冥思苦想之后思维的瞬间爆发。进一步说也就是,没有长期的思考和准备,没有对思考和准备的激发,灵感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告诫那些试图等待灵感突然降临的作家,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与其被动地等待,不如依靠自己的勤奋、专注和努力更可靠些。否则,缺乏对事物持之以恒的关注,灵感即便不期而至也可能在浑然不觉中轻易放弃掉。
三 灵感的特点
从灵感的产生到灵感来临时的状态再到灵感的结束,种种迹象表明,这一过程来得快去得也快,非常精彩但也非常短暂。所以,这也就使得灵感具有了亢奋性、短暂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灵感出现的那一刻,就像火药被瞬间点爆一样,人往往会表现得特别兴奋、特别迷狂,甚至会出现意识不清的情况。这个时候的作家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完全处在疯狂的情绪化状态中,兴奋异常,人显得十分亢奋,思维如同打开闸门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使得写作变得十分顺畅。这就是灵感所具有的亢奋性。
然而,灵感虽然具有亢奋性,但是这种亢奋不可持续太久,否则,人会受不了。因为人毕竟大多数时候都处在思维平静的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往往会控制自己的思维。这个时候人看起来很正常,做事、思维都处在大众认可的范围内。可是,由于灵感具有突然爆发性,将人瞬间推向了兴奋的状态,所以这种状态已经远离了人的正常状态。它只能是短时间的,不可能长期如此。这样也就意味着灵感不会持续太久,它会在短时间内随着思维的冷静而消失。所以,如果抓不住,灵感转瞬就消失了。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作家都十分珍惜灵感,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思维状态,如果抓不住很快就会消失。
除此之外,灵感之所以被作家如此珍惜,还因为它的到来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正如上述所说,灵感爆发时,往往都是在作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准备之后,因此,一旦灵感出现,它会把以前思考所聚集的能量瞬间放大,让思维呈现出一种井喷的状态,作家只要按照思维的指引,头脑就会变得异常的清晰和敏感,许多原来还模糊不清的想法和感受会瞬间变得清晰起来,许多盘桓很久、悬而未决的问题会瞬间找到答案,好的想法和点子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达到平常无法达到的高度。所以,灵感出现的时候伴随着出现的就是巨大的创造力。不但如此,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作家,往往精力也最充沛、感情也最丰富。所以,德谟克利特才说:“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福楼拜尽管相当反感作家在作品中抛头露面,但他也承认,灵感来时,自己如同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人:“一个喜好高声朗诵,诗的热情,鹰的翱翔,句子所有铿锵的音调和观念的极峰;另一个倾其所有,挖掘真实的东西,事无大小,都好用力剔爬,叫人感到他的出产,犹如实有其物。”
四 灵感的激发
正如前述,尽管灵感产生于作家长期的、专心致志的观察和思考,但并不意味着长期的、专心致志的观察和思考就一定会有灵感出现,灵感出现与否还与时机有关,具体说就是与正确的时间出现的正确的事物的激发有关。有时候尽管作家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事物的刺激,灵感也可能会迟迟不出现。所以,灵感的出现还需要等待时机。
通常,激发灵感产生的事物不会十分复杂,有时候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张脸、一片落叶,有时候可能就是某个动作、某件事情。总之,只要时机恰当,只要是世间存在的事物都有可能激发灵感的产生。比如,罗曼·罗兰的鸿篇巨制《约翰·克里斯朵夫》(1904—1912),前后总共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完成,之所以会耗费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在这中间虽然罗曼·罗兰好多次都接着前面往下写,但每次因为无法获得一种清晰的思维和写作冲动而作罢,以至于八年来一直写写停停,无法把作品一口气写完。直到有一天,他到郊外旅行,当来到罗马近郊的亚尔彭群山之后,此时正赶上夕阳西下,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突然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在内心燃烧起来,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写作冲动。对此,他是这样说的:“深红色的城市在我足下形成半圆形,燃烧着。亚尔彭群山的笑意正在天际消失。索拉克特山上的拱门似乎在荒原上漂浮……此刻我又生活在那一瞬间了;我又确切地看到了使我精神得到新生的地点。”而这个情景一下子唤醒了他潜在的写作灵感,他仿佛看到了克里斯朵夫就站在那里:“起先那前额从地下冒起。接着是那双眼睛,克里斯朵夫的眼睛。其余的身体在以后的年月中逐渐而从容地涌现。可是我对他的幻象是从那一天开始的。”于是,他急忙赶了回去,就此展开了创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这部巨著。可见,灵感的产生不仅仅需要对问题的长期关注,还需要有一个恰当的事物能够激活这种关注。
- 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8.
- 同①,12.
- 同①,314.
- 同①,315.
- 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496.
- 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533.
- 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655.
- 程代熙,程红.西方现代派作家谈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96.
- 文艺报社.文学下午茶——当代作家艺术家对话录[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95.
- 王尧,林建法.我为什么要写作——当代著名作家演讲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81.
- 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3.
- 同①,395.
- 王宁,顾明栋.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2—13.